一种防憋助眠的方法及帽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5360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憋助眠的方法及帽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憋助眠的方法及一种依据该方法研制的具有防止打鼾引发憋气功能的助眠帽。
背景技术
睡觉时打鼾是一种常见现象,在医药上称之为“鼾症”,打鼾严重时容易引发憋气、使呼吸短暂停止,严重时会产生“猝死”,这在医药上称之为“睡眠期呼吸暂停综合症”。经研究证明,引发“鼾症”、呼吸暂停的原因有多种有中枢神经方面疾病引起的、有阻塞性方面疾病引起的、也有混合性方面疾病引起的。但从物理意义上说,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体鼻、咽、舌根组织松弛引发呼吸通道狭窄阻塞、气流不畅、振动咽部组织而发出不同程度的响声。“鼾症”不但会影响家人或旁人的睡眠,而且对患者来说,在睡眠时由于憋气原因而引发体内缺氧,导致因浅度睡眠时间的增加和深度睡眠时间的减少而大大影响睡眠质量,其后果是轻者使人感到乏力、头痛、疲劳、嗜睡、记忆力下降,重者会导致糖尿病、高血压、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对于“鼾症”,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二种药物疗法,患者服用很方便,容易接受,但见较慢,疗效甚微;手术疗法主要以切除部分畸形器官和设置具有提起鼻翼功能的止鼾器,均有一定效果,但它们的共同缺点是病人必须承受肉体痛苦的代价,且价格较贵,不利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降低打鼾程度、消除睡觉时因打鼾引发的憋气现象、有利于提高睡眠效率的防憋助眠方法及一种依据该方法研制的防憋助眠帽。
本发明的方法是这样的采用托住患者下鄂的强制措施、使人睡觉时闭嘴用鼻呼吸、使口腔内充满吐液,咽、舌保持于合适生理位置,以避免引发咽部组织松弛和舌根后坠情况,从而有效降低打鼾程度和消除打鼾过程中的憋气现象。
基于本发明方法研制的防憋助眠帽是这样实现的防憋助眠帽主要由帽体、帽带和腭托构成。帽体边沿设置呈便于与使用者头颅相匹配的可调式收放口状,上面设置有缺口和帽带;帽带对称设置在帽体边沿上,上面套入设置有活动自如的如意扣环;腭托主体为一中间带长条状限位孔的较宽托片、两端为设置有互搭扣的长条状扁平带。帽体边沿上的可调式收放口由一在帽沿上设置的缺口、和在缺口两侧间设置的松紧带或在缺口的两侧边上各设置一根便于互扣的扣合带,并在扣合带上设置便于互扣的魔术贴或扣环构成,使之与患者的头颅相匹配。腭托上的较宽托片的中间长条状限位孔可以为堕圆形或长方形。
基于上述构思的本发明防憋助眠的方法及帽子,使用时腭托中间的限位孔套持于下腭上,其两端穿在帽带的如意扣环内、端部互扣或自扣,使下腭位置相对受托限位,能确保患者在睡觉时不会张嘴呼吸,使咽、舌保持于合适生理位置上,且使口腔内充满吐液,确保不会引发咽部组织松弛和舌根后坠等情况,从而有效降低打鼾程度和消除打鼾过程中的憋气现象。由于可以在现有帽制品的基础上增加设置帽带和腭托,结构简单且合理、成本低、制作方便,防憋效果显著,长期使用有利于逐渐纠正用嘴呼吸的不良习惯,逐渐恢复鼻腔呼吸的功能,使用时无任何不适感和副作用,却能确保睡眠安全和睡眠质量,有利于确保人体身体健康和旺盛、充沛的精力,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性和很强的实用性,值得有打鼾习惯的患者优选使用。


附图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帽体 2.帽带3.腭托 4.边沿5.如意扣环 6.限位孔 7.托片 8.互搭扣9.扁平带10.缺口 11.松紧带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附图中,本发明的防憋助眠帽主要由帽体1、帽带2和腭托3构成。帽体1的边沿4呈可调式收放口状,上面设置有缺口10和帽带2;帽带2对称设置在帽体1的边沿4上,上面套入设置有活动如意扣环5;腭托3主体为一中间带限位孔6的较宽托片7、两端为较长端部上设置有互搭扣8的长条状扁平带9。在帽体1边沿4上设置有缺10,在缺口10两侧间设置有松紧带11。此外,在缺口10的两侧边沿上也可以各自设置一根便于互扣的扣合带,并在扣合带端部上设置便于互扣的魔术贴或扣环;腭托3上较宽托片7的中间长条状限位孔6呈长堕圆形或长方形。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憋助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托住患者下鄂的强制措施、使人睡觉时闭嘴用鼻呼吸、使口腔内充满吐液,咽、舌保持于合适生理位置,以避免引发咽部组织松弛和舌根后坠情况,从而有效降低打鼾程度和消除打鼾过程中的憋气现象。
2.一种防憋助眠帽,主要由帽体(1)、帽带(2)和腭托(3)构成,其特征在于帽体(1)边沿(4)上设置有缺口(10)和帽带(2);帽带(2)对称设置在帽体(1)的边沿(4)上,上面套入设置有活动如意扣环(5);腭托(3)主体为一中间带长条状限位孔(6)的较宽托片(7)、两端为设置有互搭扣(8)的长条状扁平带(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憋助眠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沿(4)上的缺口(10),其两侧边间设置有松紧带(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憋助眠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沿(4)上的缺口(10),其两侧边上各设置有一根便于互扣的扣合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防憋助眠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10)两侧边上设置的扣合带由上面设置有魔术贴或环扣的带条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打鼾引发憋气的方法,采用托住患者下鄂的强制措施、使人睡觉时闭嘴用鼻呼吸、使口腔内充满吐液,咽、舌保持于合适生理位置,以避免引发咽部组织松弛和舌根后坠情况,从而降低打鼾程度和消除打鼾过程中的憋气现象。依据该方法研制的帽子由帽体、帽带和腭托构成。帽体边沿上设置有缺口和帽带,帽带上面设置有如意扣环,腭托为一中间带限位孔的较宽托片、两端设置有互搭扣的长条状扁平带,帽体边沿上缺口两侧间设置有松紧带或扣合带。使用时限位孔套持于下腭上,两端穿在帽带的如意扣环内,使下腭位置相对受托定位,确保患者在睡觉时不会张嘴呼吸,从而避免因咽部组织松弛和舌根后坠引发的打鼾憋气情况。
文档编号A61M21/00GK1736283SQ20051002861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9日
发明者朱永福 申请人:朱永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