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炎药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84448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管炎药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的生产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气管炎药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气管炎,尚无特效药品。

发明内容本说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治愈率高,见效快的气管炎药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气管炎药的生产方法,包括吴茱萸、人参、香附、小麦、米醋,其特征是吴茱萸用煮过甘草的水浸泡,然后取出晾干,再加热翻炒,趁热加入淡盐水,炒后将吴茱萸碾成细面,将其细面同人参细面,经过醋处理过的香附细面,小麦细面均匀混合即成。
本发明按重量计算取10份吴茱萸放到煮过1份甘草的水中浸泡一小时。
本发明吴茱萸细面、人参细面,香附细面、小麦细面,其重量比为15∶10∶5∶3。
本发明按重量计把2份米醋均匀酒到10份的香附上,然后翻炒,炒后晒干,碾成细面。
本发明主要是治疗慢性气管炎,治愈率高,3~4天后就可见疗效,复发率低。本药品对疝气、白带、口舌生疮等病症也有很好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主要是用吴茱萸提取有效成分制成慢性气管炎药,为增加其疗效,加入人参,经米醋处理过的香附、小麦制成复方药。取用颗粒均匀、五年以上的吴茱萸,去掉杂质,把一定量的的吴茱萸放到煮过甘草的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晾干;然后加热翻炒,趁热加入淡盐水,炒后晒干,再把晒干后的吴茱萸碾成细面。例如,按重量计,取1份甘草放到水中(加的水量应使甘草浸出物的浓度大些为好),煮开一小时左右,捞出甘草,把10份吴茱萸放到其水中,浸泡约一个小时后,取出晾干,然后加热翻炒,趁热加入淡盐水,炒后晒干,再把晒干后的吴茱萸碾成细面。取人参的根部,去掉芦头,并碾成细面。洗香附泥土,趁湿碾去茸毛,使香附成小块。按重量计,把2份米醋均匀洒到10份的香附小块上,然后翻炒,炒后晒干,碾成细面。取北方产的陈小麦,并碾成细面。把上述的吴茱萸、人参、及经过米醋处理的香附、小麦的细面重量比15∶10∶5∶3均匀调合在一起,就制成了本发明的治疗慢性气管炎的外敷药。使用时,将本发明的药用米醋调合后,敷在涌泉穴,每剂为1克,1~2天换一次,病重者敷在两足涌泉穴,病轻者或小儿敷在一足的涌泉穴,但发烧者及孕妇忌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气管炎药的生产方法,包括吴茱萸、人参、香附、小麦、米醋其特征是吴茱萸用煮过甘草的水浸泡,然后取出晾干,再加热翻炒,趁热加入淡盐水,炒后将吴茱萸碾成细面,将其细面同人参细面,经过醋处理过的香附细面,小麦细面均匀混合即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炎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按重量计算取10份吴茱萸放到煮过1份甘草的水中浸泡一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炎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吴茱萸细面、人参细面,香附细面、小麦细面,其重量比为15∶10∶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炎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按重量计把2份米醋均匀酒到10份的香附上,然后翻炒,炒后晒干,碾成细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的生产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气管炎药的生产方法。一种气管炎药的生产方法,包括吴茱萸、人参、香附、小麦、米醋,其特征是吴茱萸用煮过甘草的水浸泡,然后取出晾干,再加热翻炒,趁热加入淡盐水,炒后将吴茱萸碾成细面,将其细面同人参细面,经过醋处理过的香附细面,小麦细面均匀混合即成。本发明主要是治疗慢性气管炎,治愈率高,3~4天后就可见疗效,复发率低。本药品对疝气、白带、口舌生疮等病症也有很好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P11/00GK1958045SQ20051004501
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4日
发明者罗文刚 申请人:罗文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