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缺血性脑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4485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缺血性脑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缺血性脑病的药物,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缺血性脑病的纯中药制剂,以及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以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高为特点极大的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为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脑血管病的56.6%~80%,同时,中风也是人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是世界上中风发生率与死亡率较高的国家,每年约有300万人发生中风,是西方国家的1.5倍,祖国医学自《内经》时期就对中风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完善,形成了完整的病因病机、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体系,认为中风是以气血亏虚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而致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为病机。
现在,一般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但不能从根本上进行治疗。中药治疗缺血性脑病的药物较少,而且,疗效也不显著。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药物纯度高、疗效显著、药物从根本上治疗缺血性脑病的纯中药制剂。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取率高、药物损失少、工艺简单的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缺血性脑病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和药用辅料制成,羌活6-12g,川芎6-12g,三七6-12g,葛根提取物0.2-0.8g,山楂叶提取物0.2-0.8g,银杏叶提取物0.2-0.8g。
本发明的药物,所述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为,羌活8-10g,川芎8-10g,三七8-10g,葛根提取物0.4-0.6g,山楂叶提取物0.4-0.6g,银杏叶提取物0.4-0.6g。
本发明的药物,优选为片剂。
上述本发明药物,优选采用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1)羌活、川芎饮片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结,得β-环糊精包结物,药渣备用;(2)羌活、川芎药渣加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至在80℃下相对密度为1.30~1.31的稠膏,60℃减压干燥成羌活、川芎干膏;(3)三七粉碎成粗粉,加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至在80℃下相对密度为1.30~1.31的稠膏,60℃减压干燥成三七干膏;
(4)川芎、羌活干膏和三七干膏合并,粉碎成细粉,加入葛根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和β-环糊精包结物,再加入适量辅料,混匀,加20%聚维酮乙醇溶液适量,16目筛湿法制粒,60℃烘干,整粒,加入适量崩解剂,压制成片剂。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皂苷类是其主要生理活性成分。文献报道三七总皂苷含量约为12%。三七的薄层指纹图谱中,较明显的斑点为人参皂苷Rg1、Re、Rb1及三七皂苷R1。
羌活和川芎均含挥发油成分,羌活挥发油含量约2.7%,收率约1.4%,为淡黄澄明液体。川芎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藁本内脂。上述的挥发油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上述羌活和川芎挥发油可以采用蒸馏法提取,也可以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优选超临界CO2流体提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川芎、羌活提取物为油状物,比蒸馏法色深,提取物的体积为蒸馏法的6倍,且提取时间仅为蒸馏法的1/4,油中藁本内脂量大。因此,超临界提取法优于水蒸气蒸馏法。
提取挥发油后的川芎、羌活药渣中,还有其他药效成分,其中包括川芎中的川芎嗪、阿魏酸,羌活中的呋喃香豆素类成分,一般采用醇提法。
葛根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分别以稀醇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至适量,再经大孔吸附树脂精制,分别得葛根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和银杏叶提取物。三种提取物中主要成分均为黄酮类成分,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成分。三者均有各自的质量标准,符合标准规定时方可投料生产。三者的质量标准见“原料药材和药品的质量标准”。
本发明的药物以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精心组方而成,现代研究已证实方中组成药物多具有抗脑缺血,改善脑循环,抗血栓等作用。羌活具有抗血栓,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三七总皂苷、葛根总黄酮具有扩张脑膜微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组织血供、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脑局部微血流量、保护大鼠脑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改善脑功能的药理作用;川芎明显增加脑血流量,减少脑缺血对脑组织的损伤和过氧化物的升高,改善脑膜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作用;银杏叶提取物具有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代谢,降低脑血管阻力,保护脑组织,降低脑缺血造成的脑组织损伤,稳定脑细胞膜,改善脑功能多方面的生理效应;山楂叶提取物具有降低血脂,保护血管内皮,阻止血栓形成,保护脑缺血小鼠的作用。
本发明的药物,由纯中药制成,并具有药物纯度高、疗效显著、能从根本上治疗缺血性脑病。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提取率高、药物损失少、工艺简单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称取以下重量的原料羌活8kg,川芎10kg,三七6kg,葛根提取物0.6kg,山楂叶提取物0.8kg,银杏叶提取物0.3kg。
上述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羌活、川芎饮片通过水蒸汽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结,得β-环糊精包结物,药渣备用;
三七粉碎成粗粉,与羌活、川芎药渣合并加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至在80℃下相对密度为1.30~1.31的稠膏,60℃减压干燥成干膏;干膏粉碎成细粉,加入葛根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和β-环糊精包结物,加入适量的糊精,由常规方法,制得1000包颗粒剂,8g/包。用法与用量一天1-2次,一次一包。
实施例2称取以下重量的原料羌活10kg,川芎10kg,三七8kg,葛根提取物0.5kg,山楂叶提取物0.3kg,银杏叶提取物0.5kg。
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羌活、川芎饮片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结,得β-环糊精包结物,药渣备用;羌活、川芎药渣加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至在80℃下相对密度为1.30~1.31的稠膏,60℃减压干燥成羌活、川芎干膏;三七粉碎成粗粉,加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至在80℃下相对密度为1.30~1.31的稠膏,60℃减压干燥成三七干膏;川芎、羌活干膏和三七干膏合并,粉碎成细粉,加入葛根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和β-环糊精包结物,再加入适量辅料,混匀,加20%聚维酮乙醇溶液适量,16目筛湿法制粒,60℃烘干,整粒,加入适量崩解剂,压制成片剂共计8000片,1g/片,口服,每次2片,一日3-4次。
实施例3称取以下重量的原料羌活12kg,川芎8kg,三七8kg,葛根提取物0.6kg,山楂叶提取物0.6kg,银杏叶提取物0.4kg。
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羌活、川芎饮片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结,得β-环糊精包结物,药渣备用;羌活、川芎药渣加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至在80℃下相对密度为1.30~1.31的稠膏,60℃减压干燥成羌活、川芎干膏;三七粉碎成粗粉,加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至在80℃下相对密度为1.30~1.31的稠膏,60℃减压干燥成三七干膏;川芎、羌活干膏和三七干膏合并,粉碎成细粉,加入葛根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和β-环糊精包结物,与适量的微晶纤维素混匀,加20%聚维酮(POP)乙醇溶液,16目筛制粒,60℃烘干,整粒后加入羧甲基淀粉钠和硬脂酸镁,混匀,压制成片剂共计8000片,1g/片,口服,每次2片,一日3-4次。
下面以实施例3的片剂(称为三酮脑通片)进行以下药效学实验1.试验材料1.1试验药品本发明的药物由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提供,规格1g/片,口服,每次2片,一日3次。
对照药血塞通片功用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用于脑络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脑血管后遗症属上述症候者。云南特安呐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规格50mg/片,口服,每次1-2片,一日三次,批号200206193742。
其它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企业名称天津津耀氨基酸有限公司(原人民制药厂)批号020405。氨基甲酸乙酯曹州第二中学制药厂,批号010307。
1.2试验动物Wistar大鼠,山东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试验方法与结果2.1对大鼠体内血栓形成时间的影响320-350g Wistar大鼠,60只,♀♂各半,按体重、性别均衡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1ml/100g·ig,本发明的药物1.6g/kg、0.8g/kg、0.4g/kg(4倍、2倍、1倍临床等效量)配成16%、8%、4%的水溶液1ml/100g·ig,阳性对照组为血塞通片54mg/kg(2倍临床等效量),配成0.54%的水溶液1ml/100g·ig,每日8Am给药,连续7天,禁食12h,末次给药90min后,氨基甲酸乙脂1g/kg(20%溶液,1ml/100g)腹腔麻醉,仰卧位固定大鼠,颈部皮肤碘酊消毒,行纵行约2.5cm切口,分离肌肉组织,暴露颈总动脉,玻璃纸隔离其他组织,近心端放置电刺激电极,远心端放置温度传感器,1.5mA直流电刺激动脉7min,记录血栓形成时间OT值,t检验进行组间统计比较,结果见表1表1本发明的药物对大鼠体内血栓形成时间的影响 X±SD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试验结果提示给予Wistar大鼠本发明的药物对电刺激形成的颈总动脉血拴形成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说明本发明的药物对体内血栓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明显延长体内血栓形成时间,且与用药剂量成线性相关。
2.2对大鼠凝血因子的影响大鼠分组、给药同2.1,于禁食12h,末次给药90min后,氨基甲酸乙脂1g/kg(20%水溶液,1ml/100g)腹腔麻醉,剖开腹腔,暴露下腔静脉,下腔静脉采血2ml,0.109mol/L枸橼酸钠抗凝液1∶9体积抗凝(1份抗凝液9份全血),3000rpm离心10min,收集上层液(血浆),MC-1000血凝仪测定凝血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结果见表2。
表2本发明的药物对大鼠凝血因子的影响X±SD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01。
试验结果提示高剂量组TT、PT、FIB,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中剂量TT、PT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高、中、低剂量值呈现线性相关,结果说明本品具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明显延长凝血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FIB)。
2.3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浆TXB2和6-K-PGFla的影响大鼠分组、给药情况同2.1,禁食12h,末次给药90min后,麻醉方式同2.1,剖开腹腔,暴露下腔静脉,下腔静脉取血2ml置于防凝管中,进行血小板聚集试验(诱导剂为300μmol/LAOP,美国Sigarm公司产品);另取由0.1消炎痛-EDTA(解放军总医院东方放免所提供)抗凝,-4℃,3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血浆),放射免疫法测定TXB2和6-K-PGFla,结果见表3-4。
表3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X±SD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试验结果提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给药组血小板聚集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试验说明本品能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
表4对大鼠血浆TXB2和6-K-PGF1a含量的影响X±SD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试验结果提示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三个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血浆TXB2含量,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提高6-Keto-PGF1a血浆含量高、中剂量组具有高度的统计学差异。试验说明本品对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促进因子TXB2有明显降低作用,对抗血小板、抗血栓形成因子前列腺素6-Keto-PGFla有明显促进作用,增加其血浆含量。
2.4对大鼠血浆t-pA、PAI活性及Plg含量的影响320-350g,Wistar大鼠60只,♀♂各半,按性别、体重随机均衡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本发明的药物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和阳性药对照组。给药情况同2.1,给药第6天,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9mg/kg,一小时后0℃冰水浸泡5分钟,冰浴后一小时再次皮下注射同剂量盐酸肾上腺素,给药第7天重复第6天的操作过程,第二次造模后24小时,禁食12h,末次给药90min后,氨基甲酸乙酯1g/kg(20%水溶液,1ml/100g)腹腔麻醉,剖开腹腔,暴露下腔静脉,取2ml血液,待凝固后,3000rpm离心10min,免疫浊度法测定Plg含量,取上层液(血清)20μl,加入抗血清1ml,37℃水浴15min后,340nm处以抗血清调零,测定各管A值,然后测定参比管A值,按公式Plg含量(mg/L)=(测定管A值/参比管A值)×参比管浓度(210mg/L)计算Plg含量;另取2ml血以0.109mol/L枸橼酸钠1∶9体积抗凝,-4~8℃,3000rpm,离心10min,分离上清液(血浆),发色底物法测定t-pA、PAI活性,具体操作过程按说明书进行,测定结果见表5表5 对大鼠组织纤溶酶原活性 X±SD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试验结果提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给药组高、中剂量组可以非常明显的提高t-pA活性,降低PAI活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给药低剂量组和阳性药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同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也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给药高剂量组降低Plg含量与模型组合空白对照组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结果说明本品能提高血瘀模型大鼠的t-pA活性,降低PAI活性,且达到正常水平,而降低纤溶酶原含量。
2.5复方三酮脑通片对中动脉结扎大鼠的保护作用2.5.1造模方法参考Kawamura等的方法,选用直径为0.185mm的尼龙线,经酒精灯处理使头端变钝,每段截取长度为25mm,浸泡0.1%的新洁尔灭溶液中消毒待用。
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一周,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经0.4%戊巴比妥钠l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后,仰位固定,颈部正中碘酒消毒,取正中切口,逐层分离至气管,玻璃分针分离出右侧颈总动脉,沿颈总动脉向上分离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注意保护颈内动脉神经丛),穿线结扎颈总动脉近心端后,提起颈总动脉,在距离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分叉处远端约3mm处剪开一小口,用处理过的尼龙线沿剪口插入颈内动脉19~21mm,结扎远端,剪去并测量实际穿入的线长,提起的组织恢复原位,逐层缝合皮肤。假手术对照组穿入尼龙线长为10mm,其余操作与模型组完全相同。试验结束取脑组织时观察记录穿线到达的部位并测量实际穿入的线长,再次验证模型的成功复制与否,有不符者,不计入数据处理。
2.5.2分组与给药动物分组手术后大鼠清醒即刻进行评分,参考Zea Longa5分制评分标准评分(0分,无神经损伤症状;1分,不能伸展对侧前爪;2分,向外侧转圈;3分,向对策倾倒;4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凡出现神经损伤症状的均视为造模成功,按性别、体重均衡随机分组,分别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对照组,复方三酮脑通片高、中、低三个剂量组,每组10只。
给药剂量与途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尼莫地平对照组1g/kg配成10%水溶液,复方三酮脑通片1.6g/kg、0.8g/kg、0.4g/kg(4倍、2倍、1倍临床等效量)配成16%、8%、4%的水溶液,各组按1ml/100g·ig,每天评分后8Am给药,连续14天。
2.5.3对MCAO大鼠神经体征变化的影响各组大鼠用药前评分并依据评分情况进行分组,除假手术对照组外,各组间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第二周再次评分,结果见表6。
表6对MCAO大鼠神经体征变化的影响X±SD
注与用药前比较“##”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试验结果提示用药组第二周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评分下降程度较大(P<0.001),高剂量组也有所下降,但不如中、低剂量组明显(P<0.01),尼莫地平对照组下降没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低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品能明显促进神经体征的恢复。
2.5.4对Morris水迷宫试验逃避潜伏期、平台象限内活动及时间的影响大鼠给药7天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训练,在圆桶上缘等距离设东、西、南、北4个标记点,以4个标记点在水面上和水桶底部的投影点,将水面和水桶分成4个象限。按试验要求,将平台设置于东北象限,试验时将水桶加水至40cm,水温控制在23~25℃,站台顶端平面低于水平面1~2cm,每天将试验动物按东、西、南、北四个入水点分别放入水池中。记录动物的入水时间,井记录动物自入水到找到平台后四肢爬上平台时所需要的时间,作为逃避潜伏期。最大潜伏期取60秒,若大鼠在60秒内未能找到水池中的站台或未能爬上站台,将大鼠放置于站台上休息10秒,10秒后将大鼠从站台上取下,休息30~60秒后,再进行下一次训练。该训练每日一次,共五天,第六天进行测试,四方向取均值为平均潜伏期,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如表7,并记录各组大鼠经过平台的次数,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如表8。
表7对MCAO大鼠Morris水迷宫平均逃避潜伏期的影响 X±SD
注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试验结果提示四个方向取平均值为平均潜伏期,结果用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低剂量组最明显,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品可缩短Morri s水迷宫平均逃避潜伏期,接近假手术对照组水平。试验说明本品对急性脑缺血大鼠Morris水迷宫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有明显的恢复作用。
表8对MCAO大鼠Morris水迷宫经过平台次数的比较 X±SD
注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P<0.01,“###”P<0.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01。
试验结果提示各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给药高剂量组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以中剂量最好。说明本品可以提高急性脑缺血大鼠Morris水迷宫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促进学习记忆功能的恢复。
第七天撤走平台,进行大鼠游泳轨迹录像给药完毕后再进行训练三天,第四天测试,第五天应用录像机录大鼠游泳轨迹,记录大鼠各平台象限内游泳的距离和时间,结果如表9;计算平台象限游泳距离比值和时间比值,结果如表10。
表9对平台及非平台象限游泳距离与时间的影响X±SD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与尼莫地平组比较“&”P<0.05。
试验结果提示平台象限游泳距离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组、中剂量组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平台象限的游泳距离各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假手术对照组、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非常高的显著性差异(P<0.001),尼莫地平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也有较大的显著性差异(P<0.01),高剂量组与尼莫地平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平台象限游泳时间高剂量和加手术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非常高的显著性差异(P<0.001),高剂量组与尼莫地平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说明本品可以增加平台象限内游泳距离和游泳时间,降低非平台象限内游泳距离和游泳时间。说明本品可以一定程度的恢复MCAO大鼠造成的记忆功能。
表10对游泳平台象限距离比与时间比的影响 X±SD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P<0.05;与尼莫地平对照组比较“&”P<0.05。
试验结果提示用药后高、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平台象限游泳距离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平台象限游泳时间百分比也为高、中剂量组明显优于尼莫地平对照组和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说明本品可以增加平台象限内游泳距离比和游泳时间比,说明本品可以恢复MCAO大鼠造成的记忆功能。
2.5.5对MCAO大鼠避暗试验的影响试验装置分为明暗两室,明室为40cm×25cm×25cm。上方悬挂一40W钨丝灯。暗室为20cm×15cm×25cm。两室之间有一直径为7.5cm的圆洞,两室底部中间位置的铜栅可以通电,采用40V电压,暗室与计时器相连,可以自动记录潜伏期时间。利用大鼠的趋暗性,记录每只大鼠从放入明室到进入暗室遇到电击所需的时间,为潜伏期。记录进入暗室的动物数、潜伏期和5min内的电击次数(即错误次数)。造模前训练一天,动物进入暗室立即通电,共进行5min,第二天断电后进行测试潜伏期与5min内的错误次数,造模及给药后再进行一次训练与测试。观察潜伏期及错误次数,结果如下表11。
表11对MCAO大鼠避暗试验潜伏期和错误次数的影响X±SD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
试验结果提示各组对避暗试验错误次数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的影响(P>0.05),对潜伏期尼莫地平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其它组则无明显影响。试验说明复方三酮脑通片对mcao大鼠避暗试验潜伏期和错误次数无明显的影响。
2.5.6对MCAO大鼠血液中的NO、ET、SOD、MDA、GSH-PX的影响给药两周后,仰卧位固定大鼠,0.8%硫化钠溶液颈部脱毛,碘酊消毒,经颈静脉抽血4ml。2ml注入含7.5%EDTA-Na230μl和抑肽酶40μl的塑料试管内,4℃低温3500rpm离心10min,分离上层液(血浆,黄色),-70℃保存;另取2ml血,不抗凝,待血凝固后,3000rpm离心10min,分离上层液(血清),备用。按说明书操作测定NO、ET、SOD、MDA、GSH-PX。结果如表12~13。
表12对MCAO大鼠血液ET-1、NO含量的影响X±SD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尼莫地平组比较“&”P<0.05。
试验结果提示低剂量组NO水平与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模型对照组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用药组ET水平与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给药组可以使急性脑缺血大鼠血液中升高的NO水平降低至正常水平,而对血液中ET的影响却不明显。
表13对MCAO大鼠血液SOD、MDA、GSH-PX含量的影响 X±SD
注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P<0.05,“###”P<0.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01;与尼莫地平对照组比较“&”P<0.05。
试验结果提示高、低剂量、尼莫地平组血清总SOD活力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中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对血清MDA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中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结果说明本品可以升高MCAO大鼠的总SOD水平,对MDA、GSH-PX影响不明显。
2.5.7对MCAO大鼠脑组织形态改变及iNOS表达的影响大鼠给药14天后,0.4%戊巴比妥钠1ml/100g,腹腔麻醉,迅速断头取脑组织,4%多聚甲醛浸泡,做病理切片,观察脑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并选择海马的CA1区高倍视野(40×)计数该区域神经元的死亡个数,以细胞出现浓染、核固缩、核碎裂为阳性,计算100个神经细胞的死亡率,结果如表14。
表14对MCAO大鼠海马擦CA1区神经元死亡率的影响 X±SD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01;与模型组比较“***”P<0.001;与尼莫地平对照组比较“&&”P<0.01。
试验结果提示假手术对照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无明显的死亡,模型对照组神经元死亡率高达38.33%,各用药组的神经元死亡率在22%左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P<0.001),与尼莫地平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说明本品可以显著减少急性MCAO大鼠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死亡。
免疫组化法制备脑组织中性树胶封片,光学显微镜下选择大脑缺血区神经细胞,以细胞浆出现鲜艳的棕黄色染色为阳性细胞,计数每高倍镜视野下(40×)的阳性细胞光密度值,观察大脑缺血区神经细胞表达光密度及血管iNOS表达阳性,结果如表15。
表15对缺血区神经细胞NOS表达平均光密度的影响 X±SD
注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P<0.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01;与尼莫地平对照组比较“&&&”P<0.001。
试验结果提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三个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均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P<0.001),与假手术组比较,给药低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有高度的统计学差异,与尼莫地平对照组比较,给药高、中剂量组具有高度统计学差异。试验说明本品可以减弱神经细胞iNOS的表达,使之恢复接近假手术组的水平,且与用药剂量成线性相关。
2.5.8对MCAO大鼠脑梗死面积的影响大鼠脑组织切片(每鼠5片),置TT染色,37℃孵育30min,非缺血区为玫瑰红,梗死区为白色,立即由扫描仪扫描,图像处理系统(IPP系统,美国MediA,cydenetics公司),计算各鼠缺血面积,并计算占大鼠脑组织切片的面积百分比,t检验进行组间统计比较,结果如表16表16对MCAO大鼠脑组织梗死面积的影响X±SD
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P<0.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01。
试验结果提示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各组均有高度的统计学差异(P<0.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低剂量组有高度的统计学差异(P<0.001);各给药组与尼莫地平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别。试验说明本品可以缩小MCAO大鼠脑梗死面积,对脑梗死具有保护作用,以中剂量最为明显。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缺血性脑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和药用辅料制成,羌活6-12g,川芎6-12g,三七6-12g,葛根提取物0.2-0.8g,山楂叶提取物0.2-0.8g,银杏叶提取物0.2-0.8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羌活8-10g,川芎8-10g,三七8-10g,葛根提取物0.4-0.6g,山楂叶提取物0.4-0.6g,银杏叶提取物0.4-0.6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为片剂。
4.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羌活、川芎饮片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结,得β-环糊精包结物,药渣备用;(2)羌活、川芎药渣加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至在80℃下相对密度为130~1.31的稠膏,60℃减压干燥成羌活、川芎干膏;(3)三七粉碎成粗粉,加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至在80℃下相对密度为1.30~1.31的稠膏,60℃减压干燥成三七干膏;(4)川芎、羌活干膏和三七干膏合并,粉碎成细粉,加入葛根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和β-环糊精包结物,再加入适量辅料,混匀,加20%聚维酮乙醇溶液适量,16目筛湿法制粒,60℃烘干,整粒,加入适量崩解剂,压制成片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缺血性脑病的纯中药制剂,以及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和药用辅料制成,羌活6-12g,川芎6-12g,三七6-12g,葛根提取物0.2-0.8g,山楂叶提取物0.2-0.8g,银杏叶提取物0.2-0.8g。上述本发明药物,羌活、川芎饮片采用超临界CO
文档编号A61K9/20GK1772069SQ20051004500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日
发明者李贵海, 杨书斌, 于宗渊, 苏本正 申请人: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