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小儿咳嗽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6726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小儿咳嗽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中药,用于治疗小儿咳嗽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咳嗽是小儿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病症,几乎所有肺系疾病均有咳嗽症状,其在成人看来是普通小病,但对于娇弱的儿童而言,其病情往往比成人严重,如不及时治疗,延误病情,极有可能引发危险。目前现有治疗小儿咳嗽的中药制剂-小儿清肺止咳片,其处方源于解肌清肺丸,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儿特点进行适当加减,临床上对治疗小儿肺热咳嗽,气促痰多等症有很好的疗效,但其存在药物溶出速率慢,作用缓慢,口感不好,儿童不易服用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但疗效高,且口感佳的用于治疗小儿咳嗽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其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小儿咳嗽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其处方中各药比例为紫苏叶10~20份,菊花25~35份,葛根40~50份,川贝母40~50份,苦杏仁(去皮炒)40~50份,枇杷叶50~70份,紫苏子(炒)10~20份,桑白皮(蜜炙)40~50份,前胡40~50份,射干25~35份,栀子(姜炙)40~50份,黄芩40~50份,知母40~50份,板蓝根40~50份,牛黄或人工牛黄10~20份,冰片4~12份。
其处方最佳比例为紫苏叶15份,菊花30份,葛根45份,川贝母45份,苦杏仁(去皮炒)45份,枇杷叶60份,紫苏子(炒)15份,桑白皮(蜜炙)45份,前胡45份,射干30份,栀子(姜炙)45份,黄芩45份,知母45份,板蓝根45份,牛黄或人工牛黄15份,冰片8份。
制备方法(1)将川贝母、射干、黄芩粉碎成细粉,牛黄或人工牛黄与冰片分别研细,备用。
(2)桑白皮、葛根、板蓝根、栀子、紫苏子、知母、前胡、枇杷叶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第三次30分钟,合并滤液,滤过。
(3)紫苏叶、菊花加水热浸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第三次30分钟,合并浸出液,滤过。
(4)苦杏仁用50~90%乙醇加热回流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15~1.20(50℃)。
(5)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稠膏。加入川贝母等三味细粉,混匀,干燥,粉碎,加入牛黄或人工牛黄细粉,即得混合粉。
(6)将药材混合粉粉碎,适量的蔗糖等赋形剂粉碎过筛,冰片溶于适当溶剂中,备用。
(7)取2~3倍量的β-环糊精,加入2~5倍量的水,在50℃下混合研匀,加入药材混合粉,充分研磨至成糊装物,低温干燥,粉碎,加入赋形剂混合均匀。
(8)将上述混合粉,制粒,干燥,向干颗粒中均匀喷入冰片溶液和适当的香精如苹果香精,混匀,分装,即得。
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中采用了β-环糊精包合方法将处方中的药材经提取或粉碎后的混合药粉,先与β-环糊精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再制粒得所述颗粒剂。
通过以上方法制备的中药治疗小儿咳嗽颗粒剂,具有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的作用,可以用于小儿内热肺火,外感风热引起的身热咳嗽,气促痰多,烦躁口渴,大便干燥等症。
与原制剂小儿清肺止咳片相比较,由于采用了β-环糊精包合的方法,提高了处方中药物的分散效果和易挥发性成分的保存率,使其作用迅速,易于吸收并能增强稳定性,并解决了片剂小儿不易服用吸收和口感不好的问题。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紫苏叶15g,菊花30g,葛根45g,川贝母45g,苦杏仁(去皮炒)45g,枇杷叶60g,紫苏子(炒)15g,桑白皮(蜜炙)45g,前胡45g,射干30g,栀子(姜炙)45g,黄芩45g,知母45g,板蓝根45g,人工牛黄15g,冰片8g。
将川贝母、射干、黄芩粉碎成细粉,人工牛黄与冰片分别研细,备用;桑白皮、葛根、板蓝根、栀子、紫苏子、知母、前胡、枇杷叶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第三次30分钟,合并滤液,滤过;紫苏叶、菊花加水热浸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第三次30分钟,合并浸出液,滤过;苦杏仁用80%乙醇加热回流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15~1.20(50℃);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0(50℃)的稠膏。加入川贝母等三味细粉,混匀,干燥,粉碎,加入人工牛黄细粉,即得混合粉;将药材混合粉粉碎,适量的蔗糖等赋形剂粉碎过筛,冰片溶于适当溶剂中,备用;取2~3倍量的β-环糊精加入2~5倍量的水混合,研匀,加入药材混合粉,充分研磨至成糊装物,干燥,粉碎,加入赋形剂混合均匀;将上述混合粉,制粒,干燥,向干颗粒中均匀喷入冰片溶液,混匀,分装,即得250袋(每袋4g)。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小儿咳嗽的中药颗粒剂,其处方中各药比例为紫苏叶10~20份,菊花25~35份,葛根40~50份,川贝母40~50份,苦杏仁(去皮炒)40~50份,枇杷叶50~70份,紫苏子(炒)10~20份,桑白皮(蜜炙)40~50份,前胡40~50份,射干25~35份,栀子(姜炙)40~50份,黄芩40~50份,知母40~50份,板蓝根40~50份,牛黄或人工牛黄10~20份,冰片4~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颗粒剂,其处方最佳比例为紫苏叶15份,菊花30份,葛根45份,川贝母45份,苦杏仁(去皮炒)45份,枇杷叶60份,紫苏子(炒)15份,桑白皮(蜜炙)45份,前胡45份,射干30份,栀子(姜炙)45份,黄芩45份,知母45份,板蓝根45份,牛黄或人工牛黄15份,冰片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川贝母、射干、黄芩粉碎成细粉,牛黄或人工牛黄与冰片分别研细,备用。(2)桑白皮、葛根、板蓝根、栀子、紫苏子、知母、前胡、枇杷叶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第三次30分钟,合并滤液,滤过。(3)紫苏叶、菊花加水热浸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第三次30分钟,合并浸出液,滤过。(4)苦杏仁用50~90%乙醇加热回流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15~1.20(50℃)。(5)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稠膏。加入川贝母等三味细粉,混匀,干燥,粉碎,加入牛黄或人工牛黄细粉,即得混合粉。(6)将药材混合粉粉碎,适量的蔗糖等赋形剂粉碎过筛,冰片溶于适当溶剂中,备用。(7)取2~3倍量的β-环糊精,加入2~5倍量的水,在50℃下混合研匀,加入药材混合粉,充分研磨至成糊装物,低温干燥,粉碎,加入赋形剂混合均匀。(8)将上述混合粉,制粒,干燥,向干颗粒中均匀喷入冰片溶液和适当的香精如苹果香精,混匀,分装,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β-环糊精包合方法将处方中的药材经提取或粉碎后的混合药粉,先与β-环糊精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再制粒得所述颗粒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小儿咳嗽的中药颗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含有紫苏叶、菊花、葛根、川贝母、苦杏仁、枇杷叶等成分,具有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的作用,用于内热肺火,外感风热引起的身热咳嗽,气促痰多,烦躁口渴,大便干燥等症。在已有处方小儿清肺止咳片的基础上,采用了β-环糊精包合的方法将其制成颗粒制剂,提高了处方中药物的分散效果和易挥发性成分的保存率,使其作用迅速,易于吸收并能增强稳定性,并且解决了片剂小儿不易服用吸收和口感不好的问题。
文档编号A61K35/37GK1947779SQ200510047399
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4日
发明者李晓锋, 刘茁 申请人:王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