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眼部发炎、病变及出血的口服药物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6773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眼部发炎、病变及出血的口服药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治疗眼病的中药口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玻璃体出血的中药口服药物及它的制备方法,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西医在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玻璃体出血症状的一类疾病时,多认为由外因造成,治疗也以外因为主,因此只采用西医在眼部直接施药等治疗手段,但效果并不佳。
中医理论认为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玻璃体出血病因,在一定程度上与外因有关,但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玻璃体出血的病因在很大程度上与内因有关。中医认为肝肾亏虚,目失滋养血,血瘀痰凝,目络阻滞是眼底病变的重要病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眼底病的证候特点。目前,对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玻璃体出血的治疗主要采用西药在眼部直接点滴,并没有合适的口服药物,对致病的内因进行调节,特别是涉及黄斑出血、玻璃体出血的患者更没有合适的口服药物进行治疗。

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眼部发炎、病变及出血的口服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目的是解决传统西医在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玻璃体出血等病时,只以外因为主,而没有合适的药物对内因调节达到治疗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2、技术方案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眼部发炎、病变及出血的口服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的处方主要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生蒲黄30~40∶旱莲草30~40∶丹参15~20∶丹皮8~12∶茜草15~20∶仙鹤草20~25∶鳖甲10g~15∶川芎6~10∶生地10~15∶郁金10~15∶三七5~10;加水煎煮后所得的药液即得。
将上述所得的药液浓缩、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即得。
一种治疗眼部发炎、病变及出血的口服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a、取药材、浸泡按上述处方的重量比取各种药材原料,将各种药材放入煎药锅内,加水浸过药材,浸泡35~45分钟;b、煎煮药液将浸泡好的原料用文火加热煎煮40分钟,取煎药液,在剩余药渣中加水文火加热煎煮30分钟后,将两次煎得药液弃去药渣后合并后即得。
将上述步骤b中合并后所得的药液浓缩后,加入等量乙醇使之沉淀,取上清液浓缩至深褐色清膏,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即得。
将步骤b中合并后所得的药液加热至9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然后冷却至室温,再加入等量乙醇使之沉淀,取上清液加热至6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得到深褐色清膏,加热至80℃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即得。
上述的口服药物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玻璃体出血的药物中的应用。
3、优点及效果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西医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玻璃体出血等病时,多以外因为主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不好,而市面上没有口服的,以内因为主治疗的中成药的问题。本发明优点如下中医理论认为患上述眼病者由阴虚造热,气阴两虚,久日累及肝肾等引起。目为肝之窍,因此肝肾亏虚,血瘀痰凝,目络阻滞,是上述眼底病变的重要病机,本发明口服药物针对病因治疗,主要用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玻璃体出血症状,经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中药具有服用方便,最大发挥各味药材的药效,疗效高、副作用小、易于保存,药材原料简单易得。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为一种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玻璃体出血的中药口服药物,其可以制成汤剂和口服胶囊,该药物的中药处方主要由各药材原料按下述重量组成生蒲黄30~40g∶旱莲草30~40g∶丹参15~20g∶丹皮8~12g∶茜草15~20g∶仙鹤草20~25g∶鳖甲10g~15g∶川芎6~10g∶生地10~15g∶郁金10~15g∶三七5~10g;将上述配方中的药材放入煎药锅内,加水1000ml将药材全部浸过,浸泡30分钟,浸泡后使各味药的有效成份进入水中;文火加热煎煮40分钟,取煎药液,剩余药渣加水800ml,文火加热煎煮30分钟,这样药材中的各有效成份全部提取到药液中,将两次煎得药液弃去药渣后合并,所得的药液可以作为汤剂使用。也可以将所得的药液加热至9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冷却至室温,加入等体积的乙醇使之沉淀,取上清液加热至6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为相对水的密度);得到深褐色青膏,加热至80℃干燥后得5.5~6.6g药,相当于原料药的0.03倍,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即得口服胶囊成品。
实施例1本发明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玻璃体出血的中药口服药物,该药物的处方主要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生蒲黄31g∶旱莲草31g∶丹参16g∶丹皮9g∶茜草16g仙 鹤草21g∶鳖甲11gg∶川芎7g∶生地11g∶郁金11g∶三七6g;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a、取药材、浸泡将上述配方中的药材放入煎药锅内,加水900ml,浸泡25分钟;b、煎药、浓缩将浸泡好的药材用上述煎药锅在文火上加热煎煮40分钟,取煎药液,剩余药渣中加水800ml,文火加热煎煮30分钟后,将两次煎得药液弃去药渣后合并,合并后的药液即可作为汤剂使用。
也可以将所得的药液加热至9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冷却至室温,加入等量乙醇使之沉淀,取上清液加热至6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得到深褐色青膏8~10g;加热至80℃干燥后得6g药,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即得本发明口服胶囊,每粒含0.4克。
实施例2本发明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玻璃体出血的口服药物及制备方法,该药物的处方主要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生蒲黄39g∶旱莲草39g∶丹参19g∶丹皮11g∶茜草19g∶仙鹤草4g∶鳖甲14g∶川芎9g∶生地14g∶郁金14g∶三七9g;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a、取药材、浸泡将上述配方中的药材放入煎药锅内,加水1100ml,浸泡35分钟;b、煎药、浓缩将浸泡好的药材用上述煎药锅在文火上加热煎煮40分钟,取煎药液,剩余药渣加水800ml,文火加热煎煮30分钟,将两次煎得药液弃去药渣后合并即得汤剂。
也可以将所得的药液加热至9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冷却至室温,加入等量乙醇使之沉淀,取上清液加热至6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得到深褐色青膏10~12g;加热至80℃干燥后(相当于原料药的0.03倍)得到6.6g的药,粉碎成细粉后,以每粒0.4克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3
本发明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玻璃体出血的口服药物及制备方法,该药物的处方主要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生蒲黄35g∶旱莲草35g∶丹参18g∶丹皮10g∶茜草17g∶仙鹤草23g∶鳖甲13g∶川芎8g∶生地13g∶郁金13g∶三七7g;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a、取药材、浸泡将上述配方中的药材放入煎药锅内,加水1000ml,浸泡30分钟;b、煎药、浓缩将浸泡好的药材用上述煎药锅在文火上加热煎煮40分钟,取煎药液,剩余药渣加水800ml,文火加热煎煮30分钟,将两次煎得药液弃去药渣后合并即得本发明汤剂。
也可以将所得的药液加热至9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冷却至室温,加入等量乙醇使之沉淀,取上清液加热至6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得到深褐色青膏8~10g;加热至80℃干燥后得到5.5g的药,粉碎成细粉后,以每粒0.4克装入胶囊即得。
临床前毒性综述(一)、急性毒性试验1、给小鼠一次灌胃于最大容积,最大浓度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玻璃体出血的口服药物,剂量为241.2g/kg,小鼠未出现毒性反应,无一例死亡。
2、给小鼠一次腹腔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玻璃体出血的口服药物的LD50及95%可信限为15.2~13.5g/kg,小鼠未出现毒性反应,无一例死亡。
(二)、长期毒性试验本项试验目的在于评价给大鼠灌胃100g/kg、40g/kg、2.00g/kg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玻璃体出血的药物,连续给药六个月的毒性反应。实验期间大鼠无死亡。动物的一般状态、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粪便性状等均无明显异常表现,血尿常规,血液生化及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经多次检查均无异常,主要脏器指数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各组大鼠的饮食、体重动态变化无显著差异。试验表明100g/kg以下剂量无蓄积毒性反应,为安全剂量范围。
采用本发明处方和制备方法制得的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玻璃体出血的口服药物临床治疗情况如下实施病例一姓名郎桂芝;性别女;年龄80;就诊卡号191443;医生诊断经日本兴和株式会社生产的KOWA VX-10型眼底摄像机摄像和天津迈达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ODM-2200型眼科A/B型超声诊断仪诊断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玻璃体出血;使用药物本发明制得的汤剂;用法用量温开水送服,一次5粒,一日3次;连续服用30天后复查,经天津迈达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ODM-2200型眼科A/B型超声诊断仪诊断;双眼明显好转。
实施病例二姓名程有祥;性别男;年龄66就诊卡号187933;医生诊断经日本兴和株式会社生产的KOWA VX-10型眼底摄像机摄像和天津迈达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ODM-2200型眼科A/B型超声诊断仪诊断为眼底部黄斑出血;使用药物本发明制得的口服胶囊;用法用量一次5粒,一日3次,连续服用30天后复查;经天津迈达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ODM-2200型眼科A/B型超声诊断仪诊断眼底部黄斑出血,效果明显好转。
实施病例三姓名杨淑娟;性别女;年龄70;就诊卡号72079;医生诊断经日本兴和株式会社生产的KOWA VX-10型眼底摄像机摄像和天津迈达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ODM-2200型眼科A/B型超声诊断仪诊断为右眼底部黄斑出血,左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使用药物本发明制得的口服胶囊;用法用量温开水送服,一次5粒,一日3次;连续服用40天后复查,经天津迈达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ODM-2200型眼科A/B型超声诊断仪,诊断为右眼底部黄斑出血,左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效果有明显好转。
治疗结论辽宁省沈阳何氏眼科医院自1998年7月以来,对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玻璃体出血的眼病患者约69名进行治疗,其中34名患者只采用西医的传统治疗手段,另外35名患者接受本发明药物和滴眼剂的治疗,根据卫生部药品疗效指标判定,西医手段治疗的34名患者中全愈32%以上;显效53%以上,有效20%以上,无效10%,接受本发明药物和滴眼剂的治疗的35名患者中全愈78%以上;显效83%以上,有效35%以上,无效为零。经过几年来的临床应用,我们认为本发明配方制得的药物对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玻璃体出血的中药治疗患者,有较为满意的疗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眼部发炎、病变及出血的口服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的处方主要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生蒲黄30~40∶旱莲草30~40∶丹参15~20∶丹皮8~12∶茜草15~20∶仙鹤草20~25∶鳖甲10g~15∶川芎6~10∶生地10~15∶郁金10~15∶三七5~10;加水煎煮后所得的药液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治疗眼部发炎、病变及出血的口服药物,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所得的药液浓缩、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即得。
3.一种治疗眼部发炎、病变及出血的口服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a、取药材、浸泡按权利要求1所述处方的重量比取各种药材原料,将各种药材放入煎药锅内,加水浸过药材,浸泡35~45分钟;b、煎煮药液将浸泡好的原料用文火加热煎煮40分钟,取煎药液,在剩余药渣中加水文火加热煎煮30分钟后,将两次煎得药液弃去药渣后合并后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治疗眼部发炎、病变及出血的口服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步骤b中合并后所得的药液浓缩后,加入等量乙醇使之沉淀,取上清液浓缩至深褐色清膏,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治疗眼部发炎、病变及出血的口服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b中合并后所得的药液加热至9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然后冷却至室温,再加入等量乙醇使之沉淀,取上清液加热至6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得到深褐色清膏,加热至80℃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即得。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药物在制备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玻璃体出血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眼部发炎、病变及出血的口服药物及制备方法,药物处方如下生蒲黄、旱莲草、丹参、丹皮、茜草、仙鹤草、鳖甲、川芎、生地、郁金、三七。制备方法如下a.取药材、浸泡按上述处方的各药材放入煎药锅内,加水浸过药材,浸泡35~45分钟;b.煎煮、浓缩药液将浸泡好的药材用文火加热煎煮40分钟,取煎药液,剩余药渣加水文火煮30分钟,将两次煎得药液弃药渣合并,浓缩药液后加乙醇使之沉淀,取上清液浓缩至深褐色清膏,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装胶囊即得。本发明目的是解决传统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玻璃体出血病时只以外因为主,而没有合适的药物对内因调节治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文档编号A61P27/02GK1772261SQ200510047680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1日
发明者王继恒 申请人:何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