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伤片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676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伤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是涉及一种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种常见病、多发病,初患时非常痛苦,若失治、误治或处理不当极易转为慢性软组织损伤,目前市售软组织损伤的中成药品大约有10余种,但疗效仍不够理想,不能满足该病症治疗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化瘀、止痛、消肿、抗炎功能,对软组织损伤具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制剂——软伤片。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软伤片,是由黄瓜子40~60g、三七20~40g、骨碎补(砂烫)30~45g、延胡索(醋炙)30~50g、土鳖虫30~50g、鸡血藤30~50g、何首乌(制)30~55g配制而成。
方解方中黄瓜子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跌扑伤损之要药,取其大量,作为方中君药。三七、骨碎补、鸡血藤、土鳖虫四味均为活血止痛之剂;延胡索行气化瘀,五味相合,理气活血,畅通脉络,更助君药之力。何首乌补肝肾,壮筋骨,有佐助之用。全方七味,合而为用,可成活血消肿、行气止痛之效。
综上所述,目前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中成药较少,而患者人群广泛,此类药物市场匮乏,软伤片是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炮制方法和生产工艺,建立了规范化的质量标准,经药理毒理和临床试验证明,本品安全、有效、可控,可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
功能主治活血消肿,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症之急性软组织损伤,症见局部肿胀、刺痛、青紫瘀血斑,关节活动受限以及颈椎病、腰椎病、骨折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日三次,每次2.6g(4片)。
软伤片的制备方法
取黄瓜子40~60g,用压榨法脱脂,药渣用60-75%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6~8倍量,提取1~3小时,第二次加5~7倍量,提取1~2小时,合并药液,过滤,备用;取延胡索(醋炙)30~50g用60~75%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5~7倍量,提取2~3小时,第二次加3~5倍量,提取1~2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与黄瓜子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30(55℃~60℃)的清膏,加入10~20g三七细粉,减压干燥,粉成细粉备用;取骨碎补(砂烫)30~45g、土鳖虫30~50g、鸡血藤30-50g、何首乌30~55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6~10倍量,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水6-8倍量,煎煮1小时,第三次加入黄瓜子药渣加水6~8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三次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5(50℃~55℃)的清膏,喷雾干燥(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95℃~160℃和95℃~70℃),与上述细粉合并,再加入10~20g三七细粉合并,加入淀粉适量,加入3-7%羟丙纤维素,混合均匀,用乙醇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加入2~5%羧甲基纤维素钠,0.5%硬脂酸镁,压制成片,包薄膜衣,即得。
软伤片药理毒理研究综述为考察软伤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从现代药理学角度阐述软伤片功能主治的药理学基础,为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我们观察了软伤片的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及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修复作用。
1.软伤片的急性毒性软伤片经口给药的最大给药量为220g生药/kg,按公斤体重换算相当于临床用量(34.32g生药/人/日=0.57g生药/kg)的386倍;按等效量换算相当于临床用量的45倍,因此软伤片口服较安全。
2.软伤片的长期毒性长期毒性试验表明软伤片55g生药/kg组、软伤片27.5g生药/kg组、软伤片13.6g生药/kg组。经口给药12周对受试大鼠的行为体征、体重、各项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及组织学均无明显影响。经过2周停药恢复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的差异,表明软伤片对大鼠12周经口给药,既不产生毒性反应,也不引起延迟性毒性反应。
3.软伤片药效学试验研究3.1镇痛作用(1)小鼠热板试验软伤片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均显著提高了小鼠的痛阈值,作用呈量效关系。且作用优于沈阳红药。
(2)醋酸扭体试验软伤片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显著降低了醋酸引起小鼠在15分钟内的扭体次数,作用呈量效关系。
综上所述,软伤片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3.2抗炎作用(1)小鼠耳肿胀试验软伤片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均显著抑制了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使肿胀度显著降低,作用呈量效关系,且作用优于沈阳红药。
(2)大鼠足肿胀试验软伤片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显著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使肿胀度显著降低,作用呈量效关系,且作用优于沈阳红药。
综上所述,软伤片具有显著的抗急性炎症渗出作用。
3.3对自由落体损伤模型大鼠抗急性软组织损伤作用软伤片显著改善打击锤引起的损伤大鼠的损伤部分的皮下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出血,血管扩张、充血,肌间质扩张等。明显降低损伤大鼠的表观积分,作用呈量效关系。软伤片具有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作用。
3.4活血化瘀作用(1)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软伤片显著地增大正常大鼠肠系膜细动脉,细静脉的口径,增加毛细血管网点数,加快血流速度;软伤片对肾上腺素引起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口径缩小,毛细血管网点数的减少,血流速度减慢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作用呈量效关系。
(2)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软伤片显著改善急性寒凝血瘀模型大鼠切变率1、5、30的全血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提高急性寒凝血瘀模型大鼠血液血小板数,降低血小板聚集。作用呈量效关系,且优于沈阳红药。
综上所述,软伤片可以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状态,为其活血化瘀功效提供了现代药理学实验依据。
3.5对自由落体损伤模型大鼠抗氧化作用软伤片具有显著提高打击锤所致大鼠损伤组织及血清SOD总活力,降低损伤组织及血清MDA含量的作用,作用呈量效关系,且优于沈阳红药。软伤片具有抗氧化作用。
3.6补肾作用软伤片可提高肾虚小鼠肾上腺脏器系数,提高肾虚小鼠血清皮质醇含量,显著提高肾虚小鼠存活率。软伤片具有一定补肾作用。综上所述,由工艺、质量标准和稳定性等研究显示软伤片工艺稳定,质量可控;毒理学研究表明本制剂基本不具毒性,安全可靠;药效学研究表明本制剂在抗炎、活血、镇痛等方面均有很好的疗效。因此,本药的开发颇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意义。
软伤片在化瘀、止痛、消肿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经毒理学研究表明本品安全、无毒。药理学试验研究表明本制剂在抗炎、活血化瘀、镇痛、对自由落体损伤模型大鼠氧化作用等方面均有很好的疗效,且优于沈阳红药。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软伤片,是由黄瓜子50g、三七20g、骨碎补(砂烫)30g、延胡索(醋炙)30g、土鳖虫30g、鸡血藤35g、何首乌(制)30g配制而成。
实施例二软伤片,是由黄瓜子55g、三七25g、骨碎补(砂烫)35g、延胡索(醋炙)45g、土鳖虫35g、鸡血藤40g、何首乌(制)35g配制而成。
实施例三软伤片,是由黄瓜子45g、三七27g、骨碎补(砂烫)40g、延胡索(醋炙)40g、土鳖虫40g、鸡血藤45g、何首乌(制)40g配制而成。
实施例四软伤片,是由黄瓜子58g、三七37g、骨碎补(砂烫)42g、延胡索(醋炙)48g、土鳖虫45g、鸡血藤47g、何首乌(制)50g配制而成。
实施例五软伤片的制备方法取50g黄瓜子用压榨法脱脂,药渣用75%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6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提取1小时,合并药液,过滤,备用;取醋炙后的延胡索30g用6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6倍量,提取1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提取1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与黄瓜子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30(55℃~60℃)的清膏,加入10g三七细粉,减压干燥,粉成细粉备用;取骨碎补(砂烫)30g、土鳖虫30g、鸡血藤35g、何首乌3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第三次加入黄瓜子药渣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三次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50℃~55℃)的清膏,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80℃、出口温度为70℃,与上述细粉和10g三七细粉合并,加入淀粉适量,加入5%羟丙纤维素,混合均匀,用乙醇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加入2%羧甲基纤维素钠,0.5%硬脂酸镁,压制成片,包薄膜衣,即得。
实施例六取黄瓜子55g用压榨法脱脂,药渣用6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6倍量,提取3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提取2小时,合并药液,过滤,备用;醋炙后延胡索45g,延胡索用6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6倍量,提取1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提取2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与黄瓜子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5℃~60℃)的清膏,加入12.5g三七细粉,减压干燥,粉成细粉;其余骨碎补(砂烫)35g、土鳖虫35g、鸡血藤40g、何首乌(制)35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小时,第三次加入黄瓜子药渣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三次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50℃~55℃)的清膏,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90℃、出口温度为80℃。与上述细粉和12.5g三七细粉合并,加入淀粉适量,加入4%羟丙纤维素,混合均匀,用乙醇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加入3%羧甲基纤维素钠,0.5%硬脂酸镁,压制成片,包薄膜衣,即得。
实施例七取黄瓜子45g用压榨法脱脂,药渣用7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6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提取1小时,合并药液,过滤,备用;延胡索(醋炙)40g用65%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6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提取1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与黄瓜子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55℃~60℃)的清膏,加入13.5g三七细粉,减压干燥,粉成细粉;取骨碎补(砂烫)40g、土鳖虫40g、鸡血藤45g、何首乌(制)4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水7倍量,煎煮1小时,第三次加入黄瓜子药渣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三次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5(50℃~55℃)的清膏,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95℃、出口温度为85℃。与上述细粉和13.5g三七细粉合并,加入淀粉适量,加入6%羟丙纤维素,混合均匀,用乙醇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加入4%羧甲基纤维素钠,0.5%硬脂酸镁,压制成片,包薄膜衣,即得。
权利要求
1.软伤片,其特征是由黄瓜子40~60g、三七20~40g、骨碎补(砂烫)30~45g、延胡索(醋炙)30~50g、土鳖虫30~50g、鸡血藤30~50g、何首乌(制)30~55g配制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伤片,其特征是由黄瓜子50g、三七20g、骨碎补(砂烫)30g、延胡索(醋炙)30g、土鳖虫30g、鸡血藤35g、何首乌(制)30g配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伤片,其特征是由黄瓜子55g、三七25g、骨碎补(砂烫)35g、延胡索(醋炙)45g、土鳖虫35g、鸡血藤40g、何首乌(制)35g配制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伤片,其特征是由黄瓜子45g、三七27g、骨碎补(砂烫)40g、延胡索(醋炙)40g、土鳖虫40g、鸡血藤45g、何首乌(制)40g配制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伤片,其特征是由黄瓜子58g、三七37g、骨碎补(砂烫)42g、延胡索(醋炙)48g、土鳖虫45g、鸡血藤47g、何首乌(制)50g配制而成。
6.软伤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黄瓜子40~60g,用压榨法脱脂,药渣用60-75%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6~8倍量,提取1~3小时,第二次加5~7倍量,提取1~2小时,合并药液,过滤,备用;取延胡索(醋炙)30~50g用60~75%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5~7倍量,提取2~3小时,第二次加3~5倍量,提取1~2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与黄瓜子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30(55℃~60℃)的清膏,加入10~20g三七细粉,减压干燥,粉成细粉备用;取骨碎补(砂烫)30~45g、土鳖虫30~50g、鸡血藤30-50g、何首乌30~55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6~10倍量,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水6-8倍量,煎煮1小时,第三次加入黄瓜子药渣加水6~8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三次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5(50℃~55℃)的清膏,喷雾干燥,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95℃~160℃和95℃~70℃,与上述细粉合并,再加入10~20g三七细粉合并,加入淀粉适量,加入3-7%羟丙纤维素,混合均匀,用乙醇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加入2~5%羧甲基纤维素钠,0.5%硬脂酸镁,压制成片,包薄膜衣,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伤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50g黄瓜子用压榨法脱脂,药渣用75%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6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提取1小时,合并药液,过滤,备用;取醋炙后的延胡索30g用6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6倍量,提取1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提取1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与黄瓜子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30(55℃~60℃)的清膏,加入10g三七细粉,减压干燥,粉成细粉备用;取骨碎补(砂烫)30g、土鳖虫30g、鸡血藤35g、何首乌3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第三次加入黄瓜子药渣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三次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50℃~55℃)的清膏,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80℃、出口温度为70℃,与上述细粉和10g三七细粉合并,加入淀粉适量,加入5%羟丙纤维素,混合均匀,用乙醇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加入2%羧甲基纤维素钠,0.5%硬脂酸镁,压制成片,包薄膜衣,即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伤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黄瓜子55g用压榨法脱脂,药渣用6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6倍量,提取3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提取2小时,合并药液,过滤,备用;醋炙后延胡索45g,延胡索用6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6倍量,提取1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提取2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与黄瓜子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5℃~60℃)的清膏,加入12.5g三七细粉,减压干燥,粉成细粉;其余骨碎补(砂烫)35g、土鳖虫35g、鸡血藤40g、何首乌(制)35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小时,第三次加入黄瓜子药渣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三次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50℃~55℃)的清膏,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90℃、出口温度为80℃。与上述细粉和12.5g三七细粉合并,加入淀粉适量,加入4%羟丙纤维素,混合均匀,用乙醇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加入3%羧甲基纤维素钠,0.5%硬脂酸镁,压制成片,包薄膜衣,即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伤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黄瓜子45g用压榨法脱脂,药渣用70%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6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提取1小时,合并药液,过滤,备用;延胡索(醋炙)40g用65%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加6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提取1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与黄瓜子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55℃~60℃)的清膏,加入13.5g三七细粉,减压干燥,粉成细粉;取骨碎补(砂烫)40g、土鳖虫40g、鸡血藤45g、何首乌(制)4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水7倍量,煎煮1小时,第三次加入黄瓜子药渣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三次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5(50℃~55℃)的清膏,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95℃、出口温度为85℃。与上述细粉和13.5g三七细粉合并,加入淀粉适量,加入6%羟丙纤维素,混合均匀,用乙醇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加入4%羧甲基纤维素钠,0.5%硬脂酸镁,压制成片,包薄膜衣,即得。
全文摘要
软伤片,是由黄瓜子40~60g、三七20~40g、骨碎补(砂烫)30~45g、延胡索(醋炙)30~50g、土鳖虫30~50g、鸡血藤30~50g、何首乌(制)30~55g配制而成。软伤片在化瘀、止痛、消肿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本品安全、无毒,其工艺稳定,质量可控;基本不具毒性,安全可靠,在抗炎、活血、镇痛等方面均有很好的疗效,且优于沈阳红药,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因此,本药的开发颇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意义。
文档编号A61P19/00GK1772051SQ20051004761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日
发明者贾天柱, 徐淑卿, 王守愚, 解世全, 程嘉艺 申请人:辽宁中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