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乙肝病毒的中药片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7805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抑制乙肝病毒的中药片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治疗肝病技术领域。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感染人群有4~7亿人,其中乙肝病毒携带者1亿3千万。人们一旦感染乙肝病毒给工作、生活、学习、就业均带来极大麻烦。目前用于治疗HBV感染的药物虽然很多,但疗效各异,例如干扰素、拉米夫定、胸腺肽等。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对乙肝病毒起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它们最大的不足及不完善之处,就是在于只治其标不治其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乙肝病毒抑制和灭活作用的,清肝转阴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配方中所含有效组份重量份数虎杖20~30,贯众10~15,龟板10~15,太子参10~20,山楂15~20,甘草10~15。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是采用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即清洗、烘干粉碎,制片,包糖衣制成,并按药典要求进行检验。
本发明,是在深入挖掘民间治肝病精华基础上,博采众长,结合现代科学,而研制的标本兼治的治疗方法,具有清热解毒、养阴固本功效,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清除乙肝病毒的作用。
下面将通过具体临床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例先选取虎杖30,贯众15,龟板15,太子参20,山楂15要,甘草10,六味中药,经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生产工艺,即清洗、烘干、粉碎、混匀、制片。
质量控制方法外观完整光洁、色泽均匀、硬度适宜。
均匀度取片剂,除去糖衣,压碎应为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重量差异不大于±5%。
崩解时限按黄法检查,崩解时限在30分以内。
药品卫生检验按《中国人民解放军药品制剂规范》附录171页方法,检查,符合规定。
用法与用量每日三次,每次5片,饭后半小时服用,3月一疗程。
经临床观察118例乙肝病毒携带者,服药3~6月后HBsAg阴转率54%,HBeAg阴转率73%与干扰素、胸腺肽比显于较好疗效。
具体病例见1、2。
病例1、王××,女,30,体检发现HBsAg阳性,HBeAg阳性,诊断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给予清肝转阴片5片,日三次,治疗6月检查,HBsAg、HBeAg都呈阴性。
2、赵×,男,18,上学体检发现HBsAg阳性,诊断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给清肝转阴片5片,日三次,4月后复查,HBsAg阴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对乙肝病毒抑制和灭活作用的中药片剂,其特征是,含有组份重量份数虎杖20~30,贯众10~15,龟板10~15,太子参10~20,山楂15~20,甘草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一种抑制乙肝病毒的中药片剂其特征是最佳重量份数比是虎杖30,贯众15,龟板15,太子参20,山楂15,甘草1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治肝病领域。技术特征在于采用具有清热解毒,益阴固本,作用的中草药,虎杖、贯众、太子参、龟板、山楂、甘草合理配伍,有效提高人体免疫,抑制、清除乙肝病毒。
文档编号A61K35/56GK1887318SQ20051008083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日
发明者王丽 申请人:王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