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005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骨筋丸喷雾剂和骨筋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骨科疾病如腰间盘突出、身体各部位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季节性疾病”,入秋以后到整个春季结束,都是骨科疾病高发阶段。医学专家指出,这类疾病病因复杂,对人体危害很大,有些疾病会致人残疾,甚至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尤其在现代社会的各类从业人员中,由于工作时间长、压力大、普遍缺乏适度运动,很容易患上诸如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刺,增生性关节炎,大骨节炎等疾病。据统计,在我国办公室人员常见职业病的“黑名单”中,骨科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已上升至第二位。而现有治疗此类疾病的骨筋丸胶囊,载于《国家药品标准·地标升国标骨伤科分册》,由于该工艺中对挥发性药材提取较为粗燥,故其药剂疗效慢,康复慢,病人要承受较长时间的痛苦和不便。同时制成的胶囊剂中稠膏粉和药粉混合装囊,由于两者引湿性都较强,极易引湿,容易导致水分增加,引起胶囊膨胀,变形,有助于滋长微生物,难以保证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另外,药粉充填时,流动性不好,装量差异大。因此,有必要加入一些辅料,制成更好的胶囊剂;在此基础上,尤其是将其改成疗效既好又快,能迅速减轻或消除病人疼痛的中药喷雾剂,则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克服原骨筋丸胶囊的缺点,分析处方中药物特性,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取各种药材,对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制成更好的胶囊剂,并将其改成疗效既好又快,能迅速减轻或消除病人疼痛的中药喷雾剂,达到了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按照重量组分计算,它是将醋制延胡索13.5~54份、制马钱子13.5~54份、木香13.5~54份、血竭13.5~54份、乳香13.5~54份、没药23~92份、三七23~92份、红花23~92份、牛膝23~92份、桂枝23~92份、白芍45.5~182份、郁金45.5~182份、独活91.5~366份、秦艽91.5~366份或相应重量份的提取物制作而成胶囊剂、喷雾剂、片剂、颗粒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滴丸、贴剂、口服液体制剂,包括口服液、糖浆剂;注射剂,包括水针剂、粉针剂、冻干粉针剂;缓、控制剂或膜剂等药剂学上所有可以接受的剂型。
本发明所述的制剂为喷雾剂或胶囊剂。
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乳香、没药、血竭、延胡索、马钱子和三七六味药材研磨成150目细粉,过筛备用;另取郁金、木香、独活、桂枝碎成0.8cm的段,加入7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7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药渣与白芍、牛膝、秦艽、红花加7倍量浸泡2小时后,煎煮2次,每次2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静置4-6h,再与郁金、木香等乙醇提取液合并,将合并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乳香、没药等药粉和辅料,再按常规方法制成不同的制剂。
所述制剂中的喷雾剂这样制备将乳香、没药、血竭、延胡索、马钱子和三七六味药材研磨成150目细粉,过筛备用;另取郁金、木香、独活、桂枝碎成0.8cm的段,加入7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7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药渣与白芍、牛膝、秦艽、红花加7倍量浸泡2小时后,煎煮2次,每次2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静置4-6h,再与郁金、木香等乙醇提取液合并,加入细粉,并用75%的酒精调匀,使粉液比达1∶4,搅拌混匀,装入喷雾瓶,即得喷雾剂。
所述制剂中的胶囊剂这样制备将乳香、没药、血竭、延胡索、马钱子和三七六味药材研磨成150目细粉,过筛备用;另取郁金、木香、独活、桂枝碎成0.8cm的段,加入7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7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药渣与白芍、牛膝、秦艽、红花加7倍量浸泡2小时后,煎煮2次,每次2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静置4-6h,再与郁金、木香等乙醇提取液合并,将合并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乳香、没药、微晶纤维素和微粉硅胶,其中药粉∶微晶纤维素=100∶2,微晶纤维素用量为药粉量的0.1%,再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克服原骨筋丸胶囊的缺点,分析处方中药物特性,乳香、没药、血竭芳香通窍,易透入皮肤和肌肉,配以延胡索、马钱子、三七刺激关节和骨椎,到达病灶,起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作为水提得到的有效成分的载体,故直接粉碎成细粉。郁金、木香、独活、桂枝则具有挥发性成分,故采用乙醇回流提取。白芍、牛膝、秦艽、红花所含成分解溶于水,故用水提取法。由于乙醇浓度对提取挥发油有极大影响,浓度越大,挥发油溶出度就越大,对于本发明来说,既要考虑成本,又要保证药效,因此本发明以桂皮醛含量作为指标,对郁金、木香、独活、桂枝回流提取时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选择。另外,本发明含有细粉,制成喷雾剂时能否混匀、喷射效果和加快药物有效成份的吸收速度等问题,与所加的附加剂种类、浓度以及细粉的粒度等因素有关,故本发明对附加剂进行了选择。本发明针对制成胶囊剂时,存在流动性不好和装量差异大的技术难题,还对助流剂和抗湿剂进行了筛选。
本发明的关键在于本申请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选择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使用的辅料种类及辅料的用量、相互比例等等,以保证其科学、合理、可行;保证得到的制剂具备有效的治疗效果,生产企业可以根据本发明直接生产,制备效果显著的药物制剂,而不再需要进行新的摸索、研究;实际上对于改变剂型的技术来讲其关键就在于辅料的种类、用量和相互比例及制备工艺的选择和优化,若选择不当,要么制备不出有效的产品,甚至比原有剂型更差,要么生产成本过高、不符合效益要求。本发明就是从技术方面着手,本着技术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本发明提取工艺研究实验例1、乙醇回流提取工艺研究以桂枝中桂皮醛含量、挥发油得率作为指标。因素水平表如下1、因素水平表见下表

2、正交实验设计表及结果见下表


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最佳工艺为A2B3C1D3,即药材切成1.2cm的段,加入7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7小时。
二、水煎煮提取工艺研究以秦艽中龙胆苦苷含量、浸膏收率作为指标。因素水平表如下1、因素水平表见下表

2、正交实验设计表及结果见下表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最佳工艺为A2B1C2D3,即药渣与白芍、牛膝、秦艽、红花加7倍量浸泡2h,煎煮2次,每次2h。
通过对以上提取工艺的研究,结果显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方法具有以下特点乙醇回流提取工艺中,有效成分含量高,提取彻底;水煎煮提取工艺中有效成分含量高,浸膏收率大。
实验例2、本发明喷雾剂成型工艺研究以本发明喷雾剂为例,对其辅料、制备方法及药效进行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有益效果,对本发明胶囊剂并无限制。
本发明制成喷雾剂时,如何选用合适的附加剂以及细粉的粒度,使喷雾剂药物含量均匀,喷射效果好,加快药物有效成份的吸收,同时符合卫生学指标,而又不对皮肤肌肉产生刺激。满足上述要求是本制剂的最大难点。以下是对附加剂的选择实验结果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四氯化碳、丙二醇和乙醇均能达到喷雾剂的质量要求,综合考虑后,选用乙醇附加剂,现对选用的辅料浓度等进行选择。
由于本发明属于非吸入喷雾剂,而对非吸入喷雾剂的粒度并无要求,但我们发现,将药材粉末控制在100-200目时,喷出效果较佳,吸收良好。另外,粉液比对喷雾剂也有影响(粉液比即提取液、浓缩液之和与药粉的比例),在相同的提取条件下和药粉总量不变时,若缩小煎煮中水的量或回流提取中乙醇量,则药液总的体积缩小,喷雾效果不佳,药物不易附着于病灶。下面应用L9(34)正交设计表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1、以因素水平表见下表

2、正交实验设计表及结果

从表上看出,A因素既能影响制剂卫生学,又影响其刺激性,而75%乙醇最适合生理要求。考虑到B因素对药物吸收和附着影响大些,则选B2为佳,C因素过高或过低都对喷雾效果有显著影响,只有粉液比C2即1∶4时最好。这样最后决定最佳配方为A1B2C2,即附加剂为75%乙醇,药粉粒度150目,粉液比为1∶4。
本发明喷雾剂具有以下优点使用剂量明显减少,易于调剂,挥发性药材回流提取,有效成分很快进入病灶,发挥速效作用,经过水提而得的有效成分附着于皮肤肌肉,则发挥长效作用。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本发明喷雾剂的优势。
实验例3、本发明胶囊剂辅料的选择①充填时加入的抗湿剂,以控制药粉吸湿性,提高制剂的稳定性。试验如下分别取100g本发明方法制得的药粉,按照下列药粉-辅料比加入碳酸镁、微晶纤维素或干燥淀粉,然后填充胶囊,再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IXH.54页规定的检查方法以及标准进行水分测定,结果如下表

结果表明,选用微晶纤维素作为辅料,用量为药粉∶辅料=100∶2所制得的胶囊剂抗湿性好,其水分仅为5%。
②另外,充填时加入助流剂,以改善药粉流动性,减少装量差异。试验如下分别取1000g本发明方法制得的药粉,按照下列药粉-辅料比加入微粉硅胶或滑石粉,然后填充胶囊,再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IL.9页规定的检查方法以及标准进行装量差异测定,结果如下表

助流剂粉末附着在颗粒表面可以大大改善物料的流动性,但不能加入过多,过多反而降低流动性,常用范围为0.1%~2%。本申请人通过实验筛选的结果表明,使用微粉硅胶的助流性比滑石粉好。试验进一步表明,当微粉硅胶用量为药粉量的0.1%时,助流效果更好。
主要药效学试验本发明治疗失眠作用的药效学研究本发明喷雾剂由延胡索、马钱子、木香等中药制成,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刺,增生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临床常见病。本发明的药效学研究如下1 材料1.1动物 昆明种小鼠,♂♀兼用,体重18~30g(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贵医动字2004118)。
1.2药物本发明喷雾剂(贵州益佰制药公司提供,批号20031206)相当生药0.895g/ml。实验前配制成含生药0.4、0.2、0.1g/ml三种浓度的药液。骨筋丸胶囊(市售,批号20030823),临用前用0.5%CMC-Na配成2.5mg/ml浓度的溶液;醋酸氟氢松软膏(天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30017030);白凡士林(重庆江北化工厂提供)。
1.3仪器 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秒表(重庆医疗器械公司)、BH22型显微镜(0LYMPUS日本)、GJ28402型热板测痛仪(上海精密仪器厂)。
2 方法与结果2.1抗炎实验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取昆明种小鼠50只,♂♀各半,体重26~30g,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NS对照组(白凡士林);喷雾剂组(分别含生药0.4、0.2、0.1g/ml);阳性对照组(醋酸氟氢松软膏)。在以上各组小鼠右耳两面按0.1g/20g的剂量涂擦相应药液,qd,连续3d。于末次给药30min后,以浸有二甲苯的棉球涂抹各组小鼠右耳两面(约0.02ml/只)致炎;10min后,除阳性组外,其余各组同上剂量再涂抹一次相应药液。30min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用∮8mm的打孔器于左右耳廓相应部位各打一耳片,电子天平称重,以左右耳片重量之差作为肿胀度,计算各组肿胀度值与抑制率,并与对照组比较(t检验),见表1。
肿胀度(mg)=右耳廓重-左耳廓重抑制率%=[阴性对照组小鼠耳肿胀度(mg)-给药组小鼠耳肿胀度(mg)]/阴性对照组小鼠耳肿胀度(mg)表1 本发明喷雾剂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X±S,n=10)

注与白凡士林组比较,#P<0.001结果表明,对照组小鼠右耳接触二甲苯后肿胀明显,两耳廓重量差异较大,而镇痛膏组及阳性对照组则肿胀较轻,肿胀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表明本发明喷雾剂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2.2镇痛实验(1)对醋酸ip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取小鼠50只,♂♀各半,体重18~22g,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组同2.1。实验前24h,将小鼠背部剃毛约4cm2,喷雾剂各剂量组涂药液(0.1g/20g/次),qd,连续3d;阳性对照组(骨筋丸2.5mg.ml-1,0.4ml/只)于第3dig给药1次,各组于末次给药30min后,分别ip0.5%的醋酸溶液0.25ml/只,并立即记录15min内的扭体次数并进行统计分析,见表2。
表2 本发明喷雾剂对醋酸ip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X±S,n=10)

注与白凡士林组比较,#P<0.001。
结果表明,阳性对照组与本发明喷雾剂各组扭体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对热板所致小鼠痛阈的影响取体重为18~22g的♀小鼠若干,实验前于热板测痛仪上测定痛阈,挑选痛阈值在5~30s内的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组同2.1。重复测取两次正常痛阈值作为该组给药前痛阈值。取相应药液涂抹小鼠双后肢(各组均为0.1g/只/次),qd,连续3d,阳性对照组于第3dig给予骨筋丸(2.5mg.ml-1,0.4ml/只)。均于末次给药60min后测定小鼠痛阈值,比较小鼠给药前后痛阈值,并进行统计分析,见表3。
表3 本发明喷雾剂对小鼠热板法痛阈值的影响(X±S,n=10)

注与白凡士林组比较,

#P<0.001。
结果表明本发明喷雾剂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3活血化瘀实验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取昆明种小鼠15只,♀♂兼用,体重18~22g,随机分为对照组(白凡士林)、喷雾剂组(分别含生药0.2、0.1g.g-1)等3组,每组5只。各组小鼠右耳两面涂抹相应受试药物(0.1g/20g/次),qd,连续3d。每次实验时,先用戊巴比妥钠(40mg.kg-1)小鼠ip,待小鼠麻醉后,用医用橡皮膏轻贴轻拉去耳廓毛,将小鼠固定于观察台上,调节高度使右耳廓平展贴于载玻片上,滴加少量石蜡固定,在投射光下,用100倍镜观察小鼠耳廓微循环情况,分别记录给药前及末次给药后第1、2、16h耳廓微循环同一细动脉第3分支(A3)、细静脉第三分支(V3)血管口径和毛细血管开放量(网点计数法),以判断微循环改善情况。结果见表4、5、6。
表4 本发明喷雾剂对小鼠耳廓细动脉血管(A3)口径的影响(X±S,n=5)

注与给药前比较,

⊙P<0.01,#P<0.001。
表5 本发明喷雾剂对小鼠耳廓细静脉血管(V3)口径的影响(X±S,n=5)

注与给药前比较,#P<0.001。
表6 本发明喷雾剂对小鼠耳廓毛细血管开放量的影响(X±S,n=5)

注与给药前比较,

⊙P<0.01,#P<0.001。
结果表明,最后一次给药后1、2h,小鼠耳廓A3和V3血管口径明显增大,与给药前比较有较明显差异,耳廓毛细血管开放量增多,尤其静脉血管口径增大明显。表明本发明喷雾剂具有明显的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的作用。
3 结论3.1在上述实验条件下,本发明喷雾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能显著提高小鼠热板法所致疼痛的痛阈值;并能明显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增加耳廓细动脉、细静脉血管口径及毛细血管开放量,显示本发明喷雾剂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及活血化瘀等药理作用。
3.2实验显示,本发明喷雾剂对小鼠耳廓细动脉、细静脉血管口径及毛细血管开放量均有明显作用,但对细静脉的作用最强。且用药2h时,作用达高峰。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所采用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优点乙醇回流提取工艺中,有效成分含量高,提取彻底;水煎煮提取工艺中有效成分含量高,浸膏收率大;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喷雾剂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及活血化瘀等药理作用;不但疗效显著,而且药物吸收好,作用迅速,能迅速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疼痛;且使用剂量明显减少,易于调剂。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实施例1延胡索(醋制)27g、马钱子(制)27g、木香27g、血竭27g、乳香27g、没药46g、三七46g、红花46g、牛膝46g、桂枝46g、白芍91g、郁金91g、独活183g、秦艽183g及75%的酒精适量将乳香、没药、血竭、延胡索、马钱子和三七六味药材研磨成150目细粉,过筛备用。另取郁金、木香、独活、桂枝碎成0.8cm的段,加入7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7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药渣与白芍、牛膝、秦艽、红花加7倍量浸泡2小时后,煎煮2次,每次2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静置4-6h,再与郁金、木香等乙醇提取液合并,加入细粉,并用75%的酒精调匀,使粉液比达1∶4,搅拌混匀,装入喷雾瓶,即得喷雾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2延胡索(醋制)27g、马钱子(制)27g、木香27g、血竭27g、乳香27g、没药46g、三七46g、红花46g、牛膝46g、桂枝46g、白芍91g、郁金91g、独活183g、秦艽183g及微晶纤维素18.26g,微粉硅胶9.13g将乳香、没药、血竭、延胡索、马钱子、三七六味药材研磨成150目细粉,过筛备用。另取郁金、木香、独活、桂枝碎成0.8cm的段,加入7倍量70%7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7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药渣与白芍、牛膝、秦艽、红花加7倍量浸泡2小时后,煎煮2次,每次2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静置4-6h,再与郁金、木香等乙醇提取液合并,将合并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乳香、没药等六味药粉和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3延胡索(醋制)13.5g、马钱子(制)13.5g、木香13.5g、血竭13.5g、乳香13.5g、没药23g、三七23g、红花23g、牛膝23g、桂枝23g、白芍45.5g、郁金45.5g、独活91.5g、秦艽91.5g及75%的酒精将乳香、没药、血竭、延胡索、马钱子、三七六味药材研磨成150目细粉,过筛备用。另取郁金、木香、独活、桂枝碎成0.8cm的段,加入7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7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其药渣与白芍、牛膝、秦艽、红花加7倍量浸泡2小时后,煎煮2次,每次2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静置4-6h,再与郁金、木香等乙醇提取液合并,加入细粉,并用75%的酒精调匀,使粉液比达1∶4,搅拌混匀,装入喷雾瓶,即得喷雾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4延胡索(醋制)13.5g、马钱子(制)13.5g、木香13.5g、血竭13.5g、乳香13.5g、没药23g、三七23g、红花23g、牛膝23g、桂枝23g、白芍45.5g、郁金45.5g、独活91.5g、秦艽91.5g及微晶纤维素9.13g,微粉硅胶4.6g将乳香、没药、血竭、延胡索、马钱子、三七六味药材研磨成150目细粉,过筛备用。另取郁金、木香、独活、桂枝碎成0.8cm的段,加入7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7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药渣与白芍、牛膝、秦艽、红花加7倍量浸泡2小时后,煎煮2次,每次2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静置4-6h,再与郁金、木香等乙醇提取液合并,将合并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乳香、没药等六味药粉和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5延胡索(醋制)54份、马钱子(制)54份、木香54份、血竭54份、乳香54份、没药92份、三七92份、红花92份、牛膝92份、桂枝92份、白芍182份、郁金182份、独活366份、秦艽366份及75%的酒精适量将乳香、没药、血竭、延胡索、马钱子、三七六味药材研磨成150目细粉,过筛备用。另取郁金、木香、独活、桂枝碎成0.8cm的段,加入7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7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其药渣与白芍、牛膝、秦艽、红花加7倍量浸泡2小时后,煎煮2次,每次2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静置4-6h,再与郁金、木香等乙醇提取液合并,加入细粉,并用75%的酒精调匀,使粉液比达1∶4,搅拌混匀,装入喷雾瓶,即得喷雾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6延胡索(醋制)54g、马钱子(制)54g、木香54g、血竭54g、乳香54g、没药92g、三七92g、红花92g、牛膝92g、桂枝92g、白芍182g、郁金182g、独活366g、秦艽366g及微晶纤维素36.52g,微粉硅胶18.26g将乳香、没药、血竭、延胡索、马钱子、三七六味药材研磨成150目细粉,过筛备用。另取郁金、木香、独活、桂枝碎成0.8cm的段,加入7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7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药渣与白芍、牛膝、秦艽、红花加7倍量浸泡2小时后,煎煮2次,每次2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静置4-6h,再与郁金、木香等乙醇提取液合并,将合并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乳香、没药等六味药粉和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7延胡索(醋制)13.5g、马钱子(制)13.5g、木香54g、血竭54g、乳香13.5g、没药23.5g、三七23.5g、红花91g、牛膝23.5g、桂枝91g、白芍182g、郁金45.5g、独活91g、秦艽366g及75%的酒精适量将乳香、没药、血竭、延胡索、马钱子、三七六味药材研磨成150目细粉,过筛备用。另取郁金、木香、独活、桂枝碎成0.8cm的段,加入7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7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其药渣与白芍、牛膝、秦艽、红花加7倍量浸泡2小时后,煎煮2次,每次2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静置4-6h,再与郁金、木香等乙醇提取液合并,加入细粉,并用75%的酒精调匀,使粉液比达1∶4,搅拌混匀,装入喷雾瓶,即得喷雾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分计算,它是将醋制延胡索13.5~54份、制马钱子13.5~54份、木香13.5~54份、血竭13.5~54份、乳香13.5~54份、没药23~92份、三七23~92份、红花23~92份、牛膝23~92份、桂枝23~92份、白芍45.5~182份、郁金45.5~182份、独活91.5~366份、秦艽91.5~366份或相应重量份的提取物制作而成胶囊剂、喷雾剂、片剂、颗粒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滴丸、贴剂、口服液体制剂,包括口服液、糖浆剂;注射剂,包括水针剂、粉针剂、冻干粉针剂;缓、控制剂或膜剂等药剂学上所有可以接受的剂型。
2.按照权利要1所述的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为喷雾剂或胶囊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乳香、没药、血竭、延胡索、马钱子和三七六味药材研磨成150目细粉,过筛备用;另取郁金、木香、独活、桂枝碎成0.8cm的段,加入7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7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药渣与白芍、牛膝、秦艽、红花加7倍量浸泡2小时后,煎煮2次,每次2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静置4-6h,再与郁金、木香等乙醇提取液合并,将合并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乳香、没药等药粉和辅料,再按常规方法制成不同的制剂。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喷雾剂这样制备将乳香、没药、血竭、延胡索、马钱子和三七六味药材研磨成150目细粉,过筛备用;另取郁金、木香、独活、桂枝碎成0.8cm的段,加入7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7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药渣与白芍、牛膝、秦艽、红花加7倍量浸泡2小时后,煎煮2次,每次2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静置4-6h,再与郁金、木香等乙醇提取液合并,加入细粉,并用75%的酒精调匀,使粉液比达1∶4,搅拌混匀,装入喷雾瓶,即得喷雾剂。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胶囊剂这样制备将乳香、没药、血竭、延胡索、马钱子和三七六味药材研磨成150目细粉,过筛备用;另取郁金、木香、独活、桂枝碎成0.8cm的段,加入7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7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药渣与白芍、牛膝、秦艽、红花加7倍量浸泡2小时后,煎煮2次,每次2h,分次过滤,合并滤液,静置4-6h,再与郁金、木香等乙醇提取液合并,将合并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乳香、没药等六味药粉和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其中药粉∶微晶纤维素=100∶2,微晶纤维素用量为药粉量的0.1%,再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延胡索、马钱子、木香、血竭、乳香、没药、三七、红花、牛膝、桂枝、白芍、郁金、独活和秦艽制备而成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采用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优点乙醇回流提取工艺中,有效成分含量高,提取彻底;水煎煮提取工艺中有效成分含量高,浸膏收率大;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喷雾剂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及活血化瘀等药理作用;不但疗效显著,而且药物吸收好,作用迅速,能迅速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疼痛;且使用剂量明显减少,易于调剂。
文档编号A61P19/08GK1824256SQ20051020090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31日
发明者叶湘武, 王泽坤 申请人: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