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的针头毁损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335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射器的针头毁损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的针头毁损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注射器一直是广泛使用而不可缺少的医疗器械。但是传统的一次性注射器在注射完毕后,未经毁损即被丢弃,若被不肖之徒回收,则会造成严重的安全卫生隐患,尤其是当未经毁损的针头未经消毒而再次用于注射,则后果更加严重;另外,当医疗废弃物处理人员在处理废弃的注射器时,亦常因注射器针头盖的松脱而被扎伤,以致感染血液传染疾病。针对传统注射器的上述缺陷,目前出现了各种注射器的针头毁损安全装置,但是这些安全装置普遍结构复杂,制造、装配过程烦琐,成本较高,操作不方便。
中国专利公告号CN 1064553C,公告日是2001年4月18日,发明创造的名称是“含有外装式注射针而内缩呈自动偏斜的安全针筒”公开了一种能使针头回缩损毁的安全注射器,该注射器包括一针筒装置,一中空针具安装于该针筒装置上,以及一活塞装置滑合于针筒装置中,其中空针具可拆装地旋合于针茎部上,针茎部插置于针筒装置的针套部,活塞前端凹设一偏斜承窝,以吻合针头部;当注射完毕后,由活塞带动针头部后缩退入针筒内,并使该中空针偏斜不致再向外突出,以防止刺伤他人或感染病毒;而该中空针可自针筒的外面彷合于该针茎部,故而安装方便,且可换装不同尺寸的注射针于针筒上。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安全性不够,由于针筒材料为硬度较低的塑料,在毁损针头的过程中,针头尖端易刺破针筒的管壁,产生额外的安全隐患;另外,其结构仍然较复杂,不能在现有成熟运作的生产线上组织生产,而须另行规划、设计、建设新生产线,因此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使用不便、安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注射器的针头毁损安全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上部件、下部件,所述上部件与针头座相套接,所述下部件与所述上部件相转动连接,所述上部件为具有上下通孔的中空柱状体,所述下部件为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的中空柱状体。
所述上部件、所述下部件均为方柱体,所述上部件的两个相对侧面的底端各设有一竖直向下伸出的支脚,两个所述支脚上各设有一轴孔,所述下部件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各设有一向外凸出的轴,两个所述轴同轴线,所述轴与所述轴孔相适配。
所述轴孔为圆孔或长圆孔。
所述上部件的上部外周边设有环形凸缘。
所述环形凸缘的外缘设有圆周立壁,所述圆周立壁与针筒下部外圆周壁相套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外形及结构上均是在现有的针头盖的基础上研创而成,对注射器的其它部件没有改动,零件少,装配容易,生产上也不需要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大的改动,只需对现有针头盖的模具加以改变即可,对现有的生产没有影响,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在现有的生产线上生产;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部件与针头座相套接,所述下部件与所述上部件相转动连接,在执行完注射操作后,将所述上部件套接固定在所述针头座上,然后将所述下部件旋转约90°,在旋转的过程中,原来直的针头被所述下部件的内腔壁卡住并压弯(参见图2),避免了针头被回收而二次使用;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毁损针头的过程中,也同步地被弯曲的针头固定,不会脱落,避免了医疗废弃物处理人员在处理废弃的注射器时而被扎伤;另外,本实用新型在毁损针头的过程中,锋利的针头尖端并非正向刺向所述下部件,而是侧面卡住所述下部件,因此不可能刺穿针筒,同时也避免了所述下部件侧壁被刺穿的可能性,故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安全性高,使针头不能再被回收利用,杜绝了二次使用的感染隐患;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部件的上部外周边设有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在所述上部件的通孔外围扩大了实体面积,在执行完注射操作后,将所述上部件套接固定在所述针头座上的过程中,即使针头没有准确插入所述通孔内,也会被所述环形凸缘挡住,从而避免了手指被扎伤,有效地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其套回针头盖的过程与传统的使用方法一样,医护人员拿来就可使用,不需要其他特别的注意事项,故本实用新型还具有防针扎功能,提高了注射器使用的安全性,保护了医护人员,且使用方便,操作方法与传统注射器一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与注射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毁损注射器针头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注射器的针头毁损安全装置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注射器的针头毁损安全装置毁损注射器针头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与注射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下部件向下拉出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注射器的针头毁损安全装置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注射器的针头毁损安全装置毁损注射器针头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部件1、下部件2,所述上部件1与针头座5相套接,所述下部件2与所述上部件1相转动连接,所述上部件1为具有上下通孔的中空方柱体,所述下部件2为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的中空方柱体,所述上部件1的两个相对侧面1a、1b的底端各设有一竖直向下伸出的支脚10,两个所述支脚10上各设有一轴孔12,所述下部件2的两个相对侧面2a、2b上各设有一向外凸出的轴20,两个所述轴20同轴线,所述轴20与所述轴孔12相转动连接,所述轴孔12为圆孔。所述上部件1的内部通孔设有四个沿周向均布的竖向凸棱11,所述竖向凸棱11与所述针头座5相适配套接,以使所述上部件1与所述针头座5套接牢靠,不易脱落。所述上部件1的上部外周边设有环形凸缘3,所述环形凸缘3的外径略大于针筒的外径,这样,所述环形凸缘3既具有防止针扎的作用又便于包装,不影响现有包装的尺寸规格,所述环形凸缘3的实质是扩大了所述上部件1的通孔顶部周边的横向面积,使所述通孔的面积相对于所述环形凸缘3的面积相对小很多,即使针头未准确插入所述通孔内,也会被所述环形凸缘3所阻挡,因此避免了扎伤事故的发生。
在将针头插入所述通孔内以后,将所述下部件2旋转约90°,在旋转的过程中,原来直的针头被所述下部件2的内腔壁卡住并压弯,同时,本实用新型也被弯曲的针头固定,不会脱落。
实施例二如图6、图7、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轴孔12为长圆孔,所述轴20与所述轴孔12相紧密配合,所述环形凸缘3的外缘设有圆周立壁4,所述圆周立壁4与针筒下部外圆周壁相套接,以使所述上部件1与所述针头座5也同步地套接牢靠,更不易脱落,同时,所述环形凸缘3与所述圆周立壁4构成一凹槽结构,在执行完注射操作后,将所述上部件1套接固定在所述针头座5上的过程中,即使针头没有准确插入所述通孔内,针头仍被限制在凹槽的范围内,不会扎伤手指。在包装、储存时,所述轴20位于所述长圆孔的顶部,以使所述下部件2与所述上部件1之间无间隙,避免针头被污染,在将针头插入所述通孔内以后,将所述下部件2向下拉伸,使所述轴20位于所述长圆孔的底部,然后将所述下部件2旋转约90°,在旋转的过程中,原来直的针头被所述下部件2的内腔壁卡住并压弯,同时,本实用新型也被弯曲的针头固定,不会脱落。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实用新型可以替代现有针头盖与注射器同时装配使用,具有毁损针头及防止针扎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及所做的各种等效变化,均理同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注射器的针头毁损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部件(1)、下部件(2),所述上部件(1)与针头座(5)相套接,所述下部件(2)与所述上部件(1)相转动连接,所述上部件(1)为具有上下通孔的中空柱状体,所述下部件(2)为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的中空柱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的针头毁损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件(1)、所述下部件(2)均为方柱体,所述上部件(1)的两个相对侧面(1a、1b)的底端各设有一竖直向下伸出的支脚(10),两个所述支脚(10)上各设有一轴孔(12),所述下部件(2)的两个相对侧面(2a、2b)上各设有一向外凸出的轴(20),两个所述轴(20)同轴线,所述轴(20)与所述轴孔(12)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的针头毁损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12)为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的针头毁损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12)为长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注射器的针头毁损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件(1)的上部外周边设有环形凸缘(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射器的针头毁损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缘(3)的外缘设有圆周立壁(4),所述圆周立壁(4)与针筒下部外圆周壁相套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射器的针头毁损安全装置,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注射器的针头毁损安全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上部件(1)、下部件(2),所述上部件(1)与针头座(5)相套接,所述下部件(2)与所述上部件(1)相转动连接,所述上部件(1)为具有上下通孔的中空柱状体,所述下部件(2)为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的中空柱状体。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
文档编号A61M5/32GK2827408SQ20052006647
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31日
发明者虞家珍 申请人:虞家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