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粉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9966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粉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类,具体是一种用于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粉包。
背景技术
咳喘症,在西医学上认为是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等呼吸道感染,中医认为其病因是外感内伤,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内伤为脏腑功能失调,致使肺失正肃。肺气上逆为咳,宿痰伏于肺为哮,肺肾功能失调,邪壅于肺致肺气无所主,气机出纳失常为喘。
目前医学上,西医对咳喘症以抗炎为方,中药以汤剂或糖浆类口服止咳化痰为主,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咳喘症的治疗率都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粉包,利用中医内病外治的疗法,以合理匹配的中药制成的中药粉包通过穴位直接渗透治疗咳喘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粉包,其特征在于它以细辛、冰片、硼砂、黄芪、白术、防风、僵蚕、白芥子、苏子、法夏、沉香、地龙、守宫、全虫、净蝉衣、破故子、玄胡索、射香中药粉混合制成,这种治疗咳喘症的中药粉包的原料重量配比为细辛1~3份、冰片1~3份、硼砂1~3份、黄芪40~60份、白术40~60份、防风8~12份、僵蚕8~12份、白芥子40~60份、苏子8~12份、法夏5~10份、沉香4~8份、地龙8~12份、守宫2~6份、全虫4~8份、净蝉衣6~10份、破故子5~15份、玄胡索10~20份、射香0.1~0.2份。
本发明的中药粉包用于儿童时,其中药粉原料为银花、连翘、绿豆、扁豆、红参须、杏仁、冰片、细辛、硼砂、白术、僵蚕、防风、黄芪、白芥子,其原料重量配比为银花8~12份,连翘8~12份,绿豆5~7份,扁豆子5~7份,红参须5~7份,杏仁5~7份,冰片1~2份,细辛1~2份,硼砂1~2份,白术8~12份,僵蚕8~12份,防风8~12份,黄芪25~35份,白芥子25~35份。
本发明的中药粉包可缝于内衣内(如背心上),中药粉包对应于人体的相应穴位,直接渗透到穴位,达到宣肺化痰、平喘止咳的功效,其中细辛能散风寒,冰片开窍,硼砂能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白术补气健脾,防风祛风解表,僵蚕祛风化痰,白芥子行气祛痰,苏子止咳平喘,法夏降逆温心化痰,沉香行气,地龙解痉平喘,守宫解痉息风,净蝉衣疏风热、息风止痉,破故子补肾壮阳湿脾,玄胡索能活血行气,射香具有开窍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粉包(成人)该中药粉包中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细辛2g、冰片2g、硼砂2g、黄芪50g、白术60g、防风10g、僵蚕10g、白芥子50g、苏子10g、法夏8g、沉香5g、地龙10g、守宫4g、全虫6g、净蝉衣8g、破故子10g、玄胡索15g、射香0.2g。
实施例2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粉包(儿童)该中药粉包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银花10g,连翘10g,绿豆6g,扁豆子6g,红参须6g,杏仁6g,冰片1g,细辛1g,硼砂1g,白术10g,僵蚕10g,防风10g,黄芪30g,白芥子30g。
实施例3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粉包内衣(背心)
将实施例1中的中药粉包缝于成人棉布内衣(背心)上。
实施例4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粉包内衣(背心)将实施2中的中药粉包缝于儿童棉布内衣(背心)上。
用本发明制成的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粉包内衣(背心),经临床试验,穿戴一个星期后,有效率达90%以上,治愈率达80%以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粉包,其特征在于它以细辛、冰片、硼砂、黄芪、白术、防风、僵蚕、白芥子、苏子、法夏、沉香、地龙、守宫、全虫、净蝉衣、破故子、玄胡索、射香中药粉混合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粉包,其特征在于中药粉包的原料重量配比为细辛1~3份、冰片1~3份、硼砂1~3份、黄芪40~60份、白术40~60份、防风8~12份、僵蚕8~12份、白芥子40~60份、苏子8~12份、法夏5~10份、沉香4~8份、地龙8~12份、守宫2~6份、全虫4~8份、净蝉衣6~10份、破故子5~15份、玄胡索10~20份、射香0.1~0.2份。
3.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粉包,其特征在于它以银花、连翘、绿豆、扁豆、红参须、杏仁、冰片、细辛、硼砂、白术、僵蚕、防风、黄芪、白芥子中药粉混合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粉包,其特征在于原料重量配比为银花8~12份,连翘8~12份,绿豆5~7份,扁豆5~7份,红参须5~7份,杏仁5~7份,冰片1~2份,细辛1~2份,硼砂1~2份,白术8~12份,僵蚕8~12份,防风8~12份,黄芪25~35份,白芥子25~3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粉包,其特征在于它缝于内衣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粉包,其特征在于它缝于内衣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类,具体是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粉包,中药粉包的原料重量配比为细辛1~3份、冰片1~3份、硼砂1~3份、黄芪40~60份、白术40~60份、防风8~12份、僵蚕8~12份、白芥子40~60份、苏子8~12份、法夏5~10份、沉香4~8份、地龙8~12份、守宫2~6份、全虫4~8份、净蝉衣6~10份、破故子5~15份、玄胡索10~20份、射香0.1~0.2份。本发明利用中医内病外治的原理,将中药粉包缝于内衣(如背心),中药粉包对应于人体的相应穴位,直接渗透到穴位,达到宣肺化痰、平喘止咳的功效,本发明制成的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粉包内衣,穿戴一个星期后,有效率达90%以上,治愈率达80%以上。
文档编号A61K35/64GK1840047SQ20061004897
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6日
发明者楼小龙 申请人:楼小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