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6658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尤其涉及治疗肝胃气滞、急慢性胃肠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结肠炎等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消化道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年来比如慢性胃炎、溃疡病等都是多发的,甚至胃癌,经研究和幽门螺杆菌在胃里面的感染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特点也在跟着转变。前不久,南京市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对2004年在该院接受内镜检查的8000多名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消化道疾病的发病出现低龄化、西方化的趋势。在上述消化道疾病患者中,约有1600多人患有胃、肠道溃疡病,而且这些溃疡病患者都比较年轻,多在20~40岁之间,最小的患者还在上幼儿园。临床研究表明,精神压力过大、不吃早餐、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都会诱发消化道溃疡;儿童发生消化道溃疡病,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其爱吃油炸食物、甜食和黏食以及少吃蔬菜等因素有关。统计分析还发现,约有25%的消化道疾病患者患有萎缩性胃炎。其中,约有8%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能会罹患胃癌。如果萎缩性胃炎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其罹患胃癌的概率更会大大增加。
目前,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药物分别如下所述,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西药主要为抗生素类药物,但抗生素类药物具有严重的副作用而限制了其使用,中成药例如申请号为03152722.1的中国专利申请所公开的药物组合物,其由鸡内金、炒枳壳、醋香附、大黄、海螵蛸、甘草等组成,还例如申请号为01138960.5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药物组合物,其由党参、黄芪、茯苓、元胡、枳壳、陈皮、山楂、神曲、麦芽、白术、山药、大腹皮、川芎、厚朴、郁金、莱菔子、柴胡、龙胆草、香附、良姜、香元、海螵蛸、砂仁、枳实、甘草、乳香、没药和木香制成,还例如申请号为97100948.1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乌贼骨、白及、枳实、乳香、没药、元胡、庆大霉素、颠茄、甲氰咪胍和维生素组成。但这样药物组合物通常只是用来治疗某一种消化道疾病,例如慢性胃病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对消化道疾病,尤其是肝胃气滞、急慢性胃肠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结肠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是由大红袍、鸡矢藤、管仲、金荞麦、黄连、砂仁、延胡索和木香等原料药材制成的。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所用原料药材的重量配比优选为大红袍100-2000份,鸡矢藤100-2000份,管仲60-1200份,金荞麦80-1600份,黄连4-80份,砂仁8-160份,延胡索6-120份,木香8-160份;更优选为大红袍200-1000份,鸡矢藤200-1000份,管仲120-600份,金荞麦160-800份,黄连8-40份,砂仁16-80份,延胡索12-60份,木香16-80份;还更优选为大红袍400-600份,鸡矢藤400-600份,管仲200-400份,金荞麦300-500份,黄连10-30份,砂仁35-45份,延胡索25-35份,木香30-50份;最优选为大红袍500份,鸡矢藤500份,管仲300份,金荞麦400份,黄连20份,砂仁40份,延胡索30份,木香40份。
所用原料,大红袍、鸡矢藤、管仲、金荞麦、黄连、砂仁、延胡索和木香可以在医药商店购得,文中所用原料药材及其重量是以其经炮制后的饮片及其重量计的。当然也可以使用新鲜原料药材,其重量需按炮制过程中失水比例进行相应地折算。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制成常规的口服固体制剂(例如片剂、软胶囊剂、胶囊剂、丸剂、滴丸剂、颗粒剂、散剂等)。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黄连、砂仁、延胡索、木香四味原料药材粉碎成细粉;2)将大红袍、鸡矢藤、管仲、金荞麦四味原料药材用水浸出,将浸出液制成清膏;3)将1)中细粉和2)中清膏按常规的制剂工艺,如果需要的化可以使用适当的赋形剂,制成相应的口服固体制剂,例如片剂、软胶囊剂、胶囊剂、丸剂、滴丸剂、颗粒剂、散剂等。
其中,大红袍,具有活血、祛风、理湿的功效,可治疗风湿痹痛、泄泻、痢疾、血淋、待伤咳血等;鸡矢藤,具有镇痛、消炎、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的功效,具有镇痛作用和抗炎作用;管仲,具有清热消炎、凉血止血的功效;金荞麦,具有消炎、解热、化瘀、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的功效;黄连,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砂仁,性温、味辛。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砂仁主要作用于人体的胃、肾和脾,能够行气调味,和胃醒脾;延胡索,又名元胡、延胡、玄胡索,具有行气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气、调中、止痛的功效,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具有行气活血、和胃止痛等功效,对于消化道疾病,尤其是肝胃气滞、湿热瘀阻所致的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性结肠炎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服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以5.49g生药计。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将会更清楚。这些例证性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没有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依据本发明的精神所做的任何等价替换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称取大红袍500g、鸡矢藤500g、管仲300g、金荞麦400g、黄连20g、砂仁40g、延胡索30g、木香40g;将黄连、砂仁、延胡索、木香四味原料药材粉碎成细粉;将大红袍、鸡矢藤、管仲、金荞麦四味原料药材用5L水煎煮,共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将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5(50℃)的稠膏,加入上述黄连、砂仁、延胡索、木香的细粉,混匀,干燥,粉碎,制成颗粒,压片,包衣,即得片剂。
实施例2称取大红袍400g、鸡矢藤400g、管仲200g、金荞麦300g、黄连10g、砂仁35g、延胡索25g、木香30g;将黄连、砂仁、延胡索、木香四味原料药材粉碎成细粉;将大红袍、鸡矢藤、管仲、金荞麦四味原料药材用7L水煎煮,共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将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5(50℃)的稠膏,加入上述黄连、砂仁、延胡索、木香的细粉,混匀,干燥,粉碎,制成颗粒,分装,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3称取大红袍200g、鸡矢藤200g、管仲600g、金荞麦160g、黄连40g、砂仁16g、延胡索12g、木香16g;将黄连、砂仁、延胡索、木香四味原料药材粉碎成细粉;将大红袍、鸡矢藤、管仲、金荞麦四味原料药材用5L水煎煮,共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得滤液,将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5(50℃)的稠膏,加入上述黄连、砂仁、延胡索、木香的细粉,混匀,干燥,粉碎,加入加大豆油344g,蜂蜡6g,混匀,过胶体磨3次,以明胶∶甘油∶水100∶35∶95配方制备胶皮,按压制法制成软胶囊,即得软胶囊剂。
实施例4称取大红袍100g、鸡矢藤100g、管仲60g、金荞麦80g、黄连4g、砂仁8g、延胡索6g、木香8g;将黄连、砂仁、延胡索、木香四味原料药材粉碎成细粉;将大红袍、鸡矢藤、管仲、金荞麦四味原料药材用1L水煎煮,共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得滤液,将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5(50℃)的稠膏,加入上述黄连、砂仁、延胡索、木香的细粉,混匀,干燥,粉碎,加入滴丸基质,熔融后,滴入冷凝液中,拣丸,干燥后,得到滴丸。
试验例一、本发明药物治疗肝胃气滞或湿热瘀阻型胃肠道疾病的临床试验为了验证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疗效,对其治疗肝胃气滞,湿热瘀阻型胃肠道疾病进行了临床试验,并用“胃痛定片”作为对照观察,进一步考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试验严格按照GCP有关要求进行。结果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从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中选择了40例诊断为肝胃气滞或湿热瘀阻型胃肠道疾病的自愿患者参加试验,其中20例作为试验组(开放性观察),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片剂进行治疗;另外20例作为对照组,服用胃痛定片进行治疗。试验组中男19例,女1例,年龄19-60岁,平均27.25±10.23岁,病程1天-5年对照组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9-90岁,平均33.55±12.81岁,病程1天-6年。性别分布、年龄分布经统计学检验,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1.2病例选择标准 凡符合肝胃气滞型和湿热瘀阻型胃肠道疾病诊断标准者,均可纳入试验病例。
1.3排除病例标准 ①试验前30天内进行手术而引起的并发症;②患者患有其他病症,正在用药治疗且影响试验药物疗效观察者;③烈性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等;④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⑤合并严重心、肝、肾等系统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⑥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及安全性判断者。
1.4退出病例标准 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特殊并发症或生理变化不宜继续受试者(出现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②自行退出(如为无故退出者,应计入疗效统计);③受试者依从性差,违反试验设计,未按规定服药或自行合并使用其他治疗药物者。
1.5疗效判断标准临床治愈服药7天以内,临床症状消失且实验室检查项目正常;显效服药7天以内,临床主要症状消失,其他症状减轻;或者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项目中血常规和/或大便常规有异常;有效服药7天以内,部分临床症状减轻;无效服药7天以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较前加重,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和/或大便常规有异常。
1.6给药方案 ①试验用药本发明实施例1的片剂用法用量口服,1次3片,1日3次,温开水送服。②对照用药胃痛定片用法用量口服,1次2片,1日3次,温开水送服。
1.7试验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法,随机对照进行试验。
2结果2.1总疗效比较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总疗效结果如下

经统计学检验,对照组与试验组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2.2试验组与对照组症状观察结果

3、讨论①试验组、对照组患者从年龄、性别上分别比较,经统计学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组病例具有可比性。②疗效观察试验组的临床治愈+显效率为65.00%,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临床治愈+显效率为40.00%,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组药物疗效基本一致。③症状疗效观察 通过对六组临床症状疗效进行组间比较,疗效指标腹痛、腹胀、腹泻及反酸、嗳气,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对于便血和粘液便两项疗效指标,由于试验病例不足,无法进行统计学比较,但对少数具有此两项症状的治疗有效率为100%。④试验过程试验组和对照组共40例患者均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⑤本发明实施例1的片剂为中成药,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消炎止血、降逆止呕等功效。经医院临床试验,证明该药对急性胃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慢性胃肠炎等肝胃气滞型、湿热瘀阻型胃病具有良好治疗作用,无不良反应。
二、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试验为了验证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疗效,对其进行了临床验证,治疗各类慢性胃炎胃痛症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结果如下。
1一般资科治疗组247例,其中男134例,女113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19岁;病程最长者为10年,最短者为半年。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11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5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43例,慢性糜烂性胃炎27例。对照组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65岁;病程最长者11年,最短者1年。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25例,慢性糜烂性胃炎11例。
2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本发明实施例1的片剂,每次3片,每日3次,饭前服。6周为1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元胡止痛片,每次4片,每日3次3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痊愈胃痛症状消失.胃镜或钡透检查胃粘膜组织恢复正常;显效 胃痛症状基本捎失,胃镜或钡透复查有明显好转;好转胃痛较前减轻,胃镜或钡透检查较前有改善;无效胃疼痛无改善或加重,胃镜或钡透检查无变化。
3.2结果治疗组247例中,痊愈111例,占44.9%;显效60例,占24.3%;好转58例,占23.5%;无效18例,占7.3%.总有效率为92.7%。
对照组100例中.痊愈20例,占20%;显效31例,占31%;有效3例,占3%;无效12例.占12%,总有效率为88%。
治疗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类胃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5讨论胃脘部疼痛,可由多种疾病引起.绝大部分是胃粘膜或胃功能性病变。该病属中医胃脘痛的范畴。其病因大多为饮食不节、情意内伤、劳倦过度、外邪侵袭等。导致胃功能紊乱,胃粘膜损伤 其病机不外乎脾虚.气滞.血瘀三方面,故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补中益气、通络止痛为原则。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为中成药,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消炎止血、降逆止呕等功效。经医院临床试验,证明该药对急性胃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慢性胃肠炎等肝胃气滞型、湿热瘀阻型胃病具有良好治疗作用,无不良反应。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是由大红袍、鸡矢藤、管仲、金荞麦、黄连、砂仁、延胡索和木香等原料药材制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配比为大红袍100-2000份,鸡矢藤100-2000份,管仲60-1200份,金荞麦80-1600份,黄连4-80份,砂仁8-160份,延胡索6-120份,木香8-16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配比为大红袍200-1000份,鸡矢藤200-1000份,管仲120-600份,金荞麦160-800份,黄连8-40份,砂仁16-80份,延胡索12-60份,木香16-8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配比为大红袍400-600份,鸡矢藤400-600份,管仲200-400份,金荞麦300-500份,黄连10-30份,砂仁35-45份,延胡索25-35份,木香30-5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配比为大红袍500份,鸡矢藤500份,管仲300份,金荞麦400份,黄连20份,砂仁40份,延胡索30份,木香40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为口服制剂,例如口服固体制剂。
7.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黄连、砂仁、延胡索、木香四味原料药材粉碎成细粉;2)将大红袍、鸡矢藤、管仲、金荞麦四味原料药材用水浸出,将浸出液制成清膏;3)将1)中细粉和2)中清膏按常规的制剂工艺制成相应的口服固体制剂,例如片剂、软胶囊剂、胶囊剂、丸剂、滴丸剂、颗粒剂、散剂等。
8.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化道疾病为肝胃气滞、急慢性胃肠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或及慢性结肠炎。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药物组合物是由大红袍、鸡矢藤、管仲、金荞麦、黄连、砂仁、延胡索和木香等原料药材制成的。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制成常规的口服固体制剂,(例如片剂、软胶囊剂、胶囊剂、丸剂、滴丸剂、颗粒剂、散剂等)。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具有行气活血、和胃止痛等功效,对于消化道疾病,尤其是肝胃气滞、湿热瘀阻所致的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性结肠炎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P1/00GK1903347SQ20061010951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4日
发明者兰玉岐 申请人:兰玉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