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脾胃健温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9108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脾胃健温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脾胃健温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械
本发明涉及治疗肠道疾病的药物,具体的说是一种脾胃健温剂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肠道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因地区不同10-20%,临床以 腹泻型居多。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常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 易导致菌群失调,如形成伪膜肠炎,使该病治疗更加困难。中医对腹泻型 肠道易激综合征辩证寒湿为主,常用附子理中丸、四神丸等治疗,虽然能 够缓解症状,但长期服用会出现口干、口苦、肛门灼热等阴亏生热等症状, 且治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治愈率高、无副作用 的脾胃健温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温剂按重量计,草豆蔻 30-50g、厚朴10-20g、党参10-20g、菟丝子10-30g、炮姜10-15g、木香 5-10g、,葛根5-15g、白芍5-15g、防风5-10g、白芷5-10g和枳壳5-10g。
制备方法按上述比例取各药组份为一单一配方,共取8组配方加入 6000-10000ml水一同煎煮1-2小时取汁1600ml,再取一单一配方的量,而 后将煎煮的药汁1600ml倒入单一配方量的药物中,煎至无水、烘干,粉碎 至90-100目,装入胶囊,制成O. 3-0. 5g的温剂。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本发明用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寒湿为主的肠易激综 合征临床多发,寒湿型为其多见类型,因此本发明应用范围较广。同时本 发明以化湿为主,辅以温清,佐以养阴,突破了经典温补脾肾的局限,是脾燥 则升脾燥则健理论的体现。避免了温燥之品伤阴生热之弊,服用疗效快捷而 持久,无毒副作用。并且本发明的制剂取材方便,制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 并且经过临床观察,治愈率可达到87%-96%,并且能消除腹泻型肠易激综合 征并发的倦怠、抑郁、健忘、多梦、睡眠不实等症,该制剂取材方便,制 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是治疗脾胃的理想药剂。
药理功效重用草豆蔻燥湿温中,脾燥则健,湿化则止泻。厚朴、党 参、菟丝子、炮姜、木香温肾健脾以助湿化,葛根、白芍清热养阴,以青 湿郁之热,防温燥之品伤阴,防风白芷升清,枳壳条畅气机,共奏湿化脾 健泻止之功。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温剂草豆蔻50g、厚朴15g、党参10g、菟丝子15g、炮姜10g、木香 10g、葛根5g、白芍5g、防风10g、白芷10g和枳壳10g,用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寒湿湿偏盛。
制备按上述比例取各药组份为一单一配方,共取8组配方加入6000ml 水一同煎煮1小时取汁1600ml,再取一单一配方的量,而后将煎煮的药汁 1600ml倒入单一配方量的药物中,煎至无水、烘干,粉碎至90目,装入胶 囊,制成O. 3g的温剂。
实施例2
温剂草豆蔻50g、厚朴15g、党参10g、菟丝子15g、炮姜10g、木香 10g、葛根5g、白芍5g、防风10g、白芷10g、枳壳20g,用于治疗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征寒湿湿偏盛夹气郁。
制备按上述比例取各药组份为一单一配方,共取8组配方加入7000ml 水一同煎煮2小时取汁1600ml,再取一单一配方的量,而后将煎煮的药汁 1600ml倒入单一配方量的药物中,煎至无水、烘干,粉碎至95目,装入胶 囊,制成0.4g的温剂。
实施例3
草豆蔻30g、厚朴15g、党参10g、菟丝子30g、炮姜15g、木香10g、 葛根5g、白芍5g、防风10g、白芷10g、和枳壳10g,用于治疗腹泻型肠易 激综合征寒湿寒偏盛。
制备按上述比例取各药组份为一单一配方,共取8组配方加入8000ml 水一同煎煮l. 5小时取汁1600ml,再取一单一配方的量,而后将煎煮的药 汁1600ml倒入单一配方量的药物中,煎至无水、烘干,粉碎至100目,装 入胶囊,制成0.5g的温剂。
实施例4
草豆蔻30g、厚朴15g、党参10g、菟丝子10g、炮姜10g、木香10g、 葛根15g、白芍15g、防风10g、白芷10g、和枳壳10g,用于治疗腹泻型肠 易激综合征湿郁化热伤阴。
制备按上述比例取各药组份为一单一配方,共取8组配方加入9000ml 水一同煎煮1-2小时取汁1600ml,再取一单一配方的量,而后将煎煮的药 汁1600ml倒入单一配方量的药物中,煎至无水、烘干,粉碎至90目,装 入胶囊,制成O. 3g的温剂。
实施例4
草豆蔻30g、厚朴15g、党参10g、菟丝子30g、炮姜15g、木香15g、 葛根5g、白芍5g、防风10g、白芷10g、枳壳20g,用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 综合征寒湿寒偏盛夹气郁。
制备按上述比例取各药组份为一单一配方,共取8组配方加入10000ml 水一同煎煮1-2小时取汁1600ml,再取一单一配方的量,而后将煎煮的药汁1600ml倒入单一配方量的药物中,煎至无水、烘干,粉碎至90目,装 入胶囊,制成O. 5g的温剂。
实施例6
草豆蔻30g、厚朴15g、党参10g、菟丝子10g、炮姜10g、木香10g、 葛根20g、白芍15g、防风10g、白芷10g、枳壳20g,用于治疗腹泻型肠易
激综合征湿郁化热伤阴夹气郁。
制备按上述比例取各药组份为一单一配方,共取8组配方加入10000ml 水一同煎煮1-2小时取汁1600ml,再取一单一配方的量,而后将煎煮的药 汁1600ml倒入单一配方量的药物中,煎至无水、烘干,粉碎至90目,装 入胶囊,制成0.4g的温剂。
病例1
患者张某某,男,25岁,2002年8月12日就诊,该患腹泻腹痛反复发 作三年,腹痛则泻,泻后痛消,大便溏,伴纳减,倦怠.全消化道钡透无异常, 诊为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查舌淡红,苔白厚腻,脉沉缓.辨证寒湿内盛, 脾运化失常.治以化湿散寒健脾.药物如下草豆蔻50g、厚朴15g、党参10g、 菟丝子15g、炮姜10g、木香10g、葛根5g、白芍5g、防风10g、白芷10g、
枳壳10g,按照实施例中的方式煎熬,三剂后,痛减泻缓,继以此方加减l个 月病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病例2
患者万某某,男,35岁,2002年6月3日就诊,该患近5年黎明前腹痛, 随即则泻,泻后则安,怕冷,腰酸。结肠镜检查无异常,便检未见异常。诊为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查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细,辨证寒湿内盛,肾阳 已虛,脾失温煦,运化失常。治以化湿散寒温肾.药物如下草豆蔻50g、厚 朴15g、党参10g、菟丝子30g、炮姜10g、木香10g、葛根5g、白芍5g、 防风10g、白芷10g、扭壳10g,按照实施例中的方式煎熬,三剂后,痛减, 大便近成形,继以此方加减40天,病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病例3
患者王某某,女,45岁,2003年4月18日就诊。该患近4年每因少 进生冷即腹痛腹泻,便下清稀,泻后痛消,可自缓,缓解期无明显不适,诊 为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查舌淡红,苔白腻稍干,脉沉缓,辨证:寒湿内 盛,脾运化失常。治以化湿散寒温脾,药物如下草豆蔻30g、厚朴15g、 党参10g、菟丝子10g、炮姜10g、木香10g、葛根10g、白芍10g、防风10g、 白芷10g、积壳10g、 4剂后,痛减,大便近成形,继以此方加减20剂,病 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权利要求
1. 一种脾胃健温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草豆蔻30-50g、厚朴10-20g、党参10-20g、菟丝子10-30g、炮姜10-15g、木香10-15g、.葛根5-20g、白芍5-15g、防风5-10g、白芷5-10g和枳壳10-20g。
2. —种权利要求1所述脾胃健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上述 比例取各药组份为一单一配方,共取8组配方加入6000-10000ml水一同煎 煮1-2小时取汁1600ml,再取一单一配方的量,而后将煎煮的药汁1600ml 倒入单一配方量的药物中,煎至无水、烘干,粉碎至90-100目,装入胶囊, 制成O. 3-0. 5g的温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治疗肠道疾病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脾胃健温剂。按重量计,草豆蔻30-50g、厚朴10-20g、党参10-20g、菟丝子10-30g、炮姜10-15g、木香10-15g、葛根5-20g、白芍5-15g、防风5-10g、白芷5-10g和枳壳10-20g。本发明以化湿为主,辅以温清,佐以养阴,突破了经典温补脾肾的局限,是脾燥则升脾燥则健理论的体现。避免了温燥之品伤阴生热之弊,服用疗效快捷而持久,无毒副作用。并且本发明的制剂取材方便,制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并且经过临床观察,治愈率可达到87%-96%,是治疗脾胃的理想药剂。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204568SQ20061013493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0日
发明者姜寅光 申请人:姜寅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