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疼痛的膏药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1071阅读:15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疼痛的膏药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的是医药领域用于治疗疾病的膏药和制作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疼痛的膏药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提出以前,将药制成膏状涂抹在基质上贴于人体的皮肤上治疗疾病。根据治疗疾病的需要,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组合。
经过专利检索,发现有治疗疼痛的膏药。
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各种关节炎、骨质增生、椎间盘脱出、颈椎病、软组织损伤的外用膏药,由红花、川芎、乳香、没药、生川乌、生草乌、海马、肉桂、桃仁、苏木、细辛、全虫、蜈蚣、乌梢蛇、土元、川断、血竭、牛膝、儿茶、冰片、威灵仙、鸡血藤、黑芝麻香油、黄丹组成,具有益气养血、活血通痺、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消肿、散寒止痛作用,起效快、疗程短、药效持久,无副作用,价格低,治疗各种疾病,是一种理想的膏药。
2、本发明涉及一种纯中药制成的消炎止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现有的外敷膏剂药效差、适用范围窄、见效慢的问题,其原料包括乳香、没药、红粉、轻粉、银珠、松香、樟丹、冰片、麝香。因此,其具有治疗效果好,内病外治、标本兼施、适用范围广、见效迅速,大大缩短了治疗期,用药方法简便,愈后难以复发,免除打针、服药、理疗、输液等治疗程序,且无副作用的优点。
3、本发明属中药技术领域,为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膏药药分配伍包括生洋金花、白芍、威灵仙、山楂、生南星、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雷公藤、羌活等40多种中药组分,并配有扑尔敏、强的松西药组分,中西药结合,选择药分讲究,配伍科学,制备方法科学合理,容易实施,疗效快,疗效好,标本兼治,无过敏等副作用,用于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痹症,一帖见效,二至三疗程即可痊愈。经300多例患者临床验证,有效率达99%,治愈率达66%。
4、治疗颈、肩、腰腿痛的外贴膏药,它涉及一种中药。现有的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膏药容易导致皮肤过敏,容易使皮肤产生局部丘疹、肿胀。本发明包含五灵脂、生川乌、生草乌、当归、红花、乳香、黄芩、金银花、连翘、龙胆草、没药、麝香、血竭、麻油、黄丹成分,各成分按重量份数计为五灵脂3-5、生川乌3-5、生草乌3-5、当归3-5、红花3-5、乳香3-5、黄芩3-5、金银花3-5、连翘3-5、龙胆草3-5、没药3-5、麝香0.3-0.6、血竭0.3-0.6、麻油280-350、黄丹40-80。本发明是纯中药制剂,使用方便,对皮肤无不良反应,既攻毒又补身,既治标又治本,大大地缩短了疗程,提高了疗效。
5、本发明涉及一种止痛的外贴膏药,特别是一种用于因风、寒、湿而起的腰腿痛、颈椎痛、腰椎痛、肌体麻木、及跌扑损伤的外用黑色膏药。由乳香、没药、丁香、木香、肉桂、血竭、儿茶等共58种中药经粉碎、过筛、炸枯、去渣、滤过、收膏制备而成。
药物组成生马钱子、威灵仙、青皮、石见穿、生附子、桑枝、补骨脂、大红袍、木腰子、桃仁、杜仲、大血藤、皂荚子、五加皮、天麻、苦参、芸薹子、伸筋草、半枝莲、自然铜、菟丝子、续断、寻骨风、干姜、地肤子、川芎、乌药、甘草、木鳖子、牛膝、金狗脊、老鹤草、五倍子、五灵脂、穿山甲、乳香、蛇床子、土鳖虫、白芷、没药、苍耳子、细辛、路路通、丁香天葵子、生川乌、小茴香、木香、羌活、生草乌、毛冬青、肉桂、独活、赤芍、海浮、血竭、儿茶、白花蛇、舌草、麻油、黄丹。

发明内容
为了获得止疼消炎效果好的膏药及与之相适应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疼痛的膏药及其制作方法。该膏药集多种具有止疼及消炎作用的药物组合,达到对关节炎、腰腿疼、颈椎疼、肩周疼、胃疼、头疼、跌打伤疼、炎症疼痛、肠炎、痛经、妇科炎症疼痛治疗及辅助治疗作用。其制作方法将主药与附药分别制成药汁并与香油混合熬煮成为糊状,获得质地柔软、渗透性强和保湿性好的药物膏体。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是膏药药物组成以乳香、没药、肉桂、延胡索、丹参、川牛膝、穿山甲、五灵脂、川楝子、徐长卿、红花、桃仁、川乌、草乌、马钱子、麻黄、全虫、水蛭、金毛狗脊、天南星、土元、透骨草、微灵仙、大黄、赤芍、千年健、追地风、樟脑、血竭、羌活、独活和冰片作为主药;以鲜姜、葱白、大蒜、槐枝、柳枝、花椒和胡椒作为附药。
膏药制作方法将主药各5~30g混合后放入锅内,按药水比1∶5~10的比例加入水在文火的状态下进行熬煮,沸腾后保持微沸半小时,过滤出药渣后加热浓缩,使其体积减少2/3,剩余1/3,成为主药药汁。
将附药各5~10g混合后按1∶3~5的比例加水熬煮,过滤浓缩剩余1/3成为附药药汁。
将主药药汁与附药药汁混合放入锅内,以浓缩药汁与香油1∶1比例在药汁内加入香油,用文火熬制成为膏状,趁热涂抹在由纤维材料构成的基质两侧面上,冷却后包装成为本发明膏药。
所用药物的功效与主治乳香 功效活血止血,消肿生肌,调经。主治心腹诸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疮痈肿痛,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没药 功效散血去瘀,消肿定痛。主治跌损、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症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
肉桂 功效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主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元胡(延胡索) 功效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主治胸肋脘腹腰膝诸痛,经闭痛经,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肿痛。
丹参 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清心除烦。主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带下,症瘕,积聚,瘀血腹痛,热痹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肝脾肿大。
川牛膝 功效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主治风湿腰膝疼痛,大骨节病,小儿麻痹后遗症,尿痛,尿血血淋,血瘀经闭,难产,胎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症瘕,跌扑损伤。
穿山甲片(生) 功效消肿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主治治痈疽疮肿,风寒湿痹,月经停闭,乳汁不通,外用止血。
五灵脂 功效活血行瘀止痛,(炒用)止血。主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经闭,产后瘀血作痛;外治蛇、蝎、蜈蚣咬伤;妇女经水过多,赤带不绝。
川楝子 功效清肝行气,止痛,驱虫。主治胸胁、脘腹胀痛,疝痛,痛经,虫积腹痛。
徐长卿 功效镇痛,止咳,利水消肿,活血解毒。主治胃痛,牙痛,风湿疼痛,经期腹痛,慢性气管炎,腹水,水肿,痢疾,肠炎,跌打损伤,湿疹,荨麻疹,毒蛇咬伤。
红花 功效活血通经,去瘀止痛。主治经闭,痛经,症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痛肿,跌打损伤。
桃仁 功效破血行瘀,润燥滑肠。主治经闭、症瘕,热病畜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生川乌(川乌头) 功效去风除湿,温经止痛。主治风寒湿痹,骨节疼痛,四肢麻木,手足拘挛,胃寒腹痛,大骨节病,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寒疝作痛,麻醉治痛,阴疽肿毒。
生草乌(草乌) 功效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主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肢体关节冷痛,破伤风,偏正头痛,腕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痛疮肿毒。
生马钱子(马钱子) 功效散结消肿,通络止痛。主治风湿顽痹,咽喉痹痛,痛疽肿痛,风痹疼痛,麻木瘫痪,跌打损伤;并治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小儿麻痹后遗症。
生麻黄(麻黄) 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风水浮肿,小便不利,头痛鼻塞,咳嗽气喘,骨节疼痛,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瘙痒。
全蝎 功效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主治惊风抽搐,癫痫,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正头痛,风湿痹痛,破伤风,淋巴结结核,风疹疮肿。
水蛭 功效破风,逐瘀,通经。主治蓄血症,症瘕,积聚,妇女经闭,干血成痨,跌打损伤,目赤痛,云翳。
金毛狗脊(金狗脊黄毛) 功效补肝肾,壮腰膝,祛风湿。主治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炎,外伤出血。
生南星(天南星)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消肿散结。主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惊风,破伤风;癫痫眩晕,喉痹,瘰疠,痈肿,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土元(土鳖虫) 功效破淤血,续筋骨。主治筋骨拆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
透骨草 功效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疮癣肿毒威灵仙 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涎,散癖积。主治风寒痹痛,关节不利,四肢麻木,黄疸型肝炎,急性丝虫病,扁桃体炎,疟疾,破伤风,骨鲠咽喉,跌打损伤,牙龈肿痛。
生大黄(大黄) 功效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淤通经。主治实热便秘,食积停滞,肠痛腹痛,湿热黄疸,血瘀经闭,牙痛,衄血,目赤,咽肿,症瘕积聚,时行热疫,痈肿疮疡,化脓性皮肤病,跌打损伤,水火烫伤。
赤芍 功效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痛肿。
千年健 功效祛风湿,壮筋骨,活血止痛。主治风寒湿痹,腰膝冷痛,下肢拘挛麻木,半身不遂,胃痛,痈疽创肿。
追地风(追骨风) 功效活血散瘀。主治跌打损伤。
樟脑 功效通窍,杀虫,止痛,辟秽。主治治心腹胀痛,脚气,疮疡疥癣,牙痛,跌打损伤。
血竭 功效散热定痛,止血生肌。主治跌打损伤,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
羌活 功效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主治感冒风寒,发热,头痛无寒,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青光眼,荨麻疹,皮肤瘙痒。
独活 功效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治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
冰片 功效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主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
鲜姜(生姜) 功效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主治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咳喘痰饮,腹胀泄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
葱白 功效发表,通阳,解毒。主治伤寒寒热头痛,阴寒腹痛,虫积内阻,二便不通,痢疾,痈肿。
大蒜 功效暖脾胃,止痢,止咳,杀菌,驱虫。主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百日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炎,蛲虫病,钩虫病,阴道滴虫,急性阑尾炎,白秃癣疮。
槐枝 主治崩漏带下,心痛,目赤,痔疮,疥疮。
柳枝 功效祛风止痛,利尿消肿。主治传染性肝炎,风湿性关节炎,淋病,白浊,带下,尿闭,痈肿,疔疮,齿龋,龈肿,丹毒。
川椒(花椒) 功效温中散寒,除温,脂痛,杀虫,解鱼腥毒。主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咳嗽气逆,风寒湿痹,泄泻,痢疾,疝痛,齿痛,蛔虫病,阴痒,疮疥。
胡椒 功效温中,祛寒,下气,消痰,解毒。主治脘腹冷痛,寒痰食积,反胃,呕吐清水,慢性气管炎,泄泻,冷痢。并解食物毒。
本发明方法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的膏药由主药和附药组合构成,具有相互协同的药理药性,通过各药物的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结表散寒和去腐生肌功效的集合共同作用,达到对关节炎、腰腿疼、颈椎疼、肩周疼、胃疼、头疼、跌打伤疼、炎症疼痛、肠炎、痛经、妇科炎症疼痛治疗及辅助治疗作用。又由于将主药与附药分别制成药汁后再与香油混合熬制成的膏药质地柔软、渗透性强、且保湿性好。还由于膏药涂抹在基质的两侧面上,可以充分利用基质,使用与更换方便。适宜治疗人体疾病的外用贴膏药物的生产使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膏药药物组成主药以乳香、没药、肉桂、延胡索、丹参、川牛膝、穿山甲、五灵脂、川楝子、徐长卿、红花、桃仁、川乌、草乌、马钱子、麻黄、全虫、水蛭、金毛狗脊、天南星、土元、透骨草、微灵仙、大黄、赤芍、千年健、追地风、樟脑、血竭、羌活、独活和冰片作为主药;附药以鲜姜、葱白、大蒜、槐枝、柳枝、花椒和胡椒作为附药。
膏药制作方法a、将主药各5~30g混合后放入锅内,按药水比1∶5~10的比例加入水在文火的状态下进行熬煮,沸腾后保持微沸半小时,过滤出药渣后加热浓缩,使其体积减少2/3,剩余1/3,成为主药药汁。
B、将附药各5~10g混合后按1∶3~5的比例加水熬煮,过滤浓缩剩余1/3成为附药药汁。
C、将主药药汁与附药药汁混合放入锅内,以浓缩药汁与香油1∶1比例在药汁内加入香油,用文火熬制成为膏状,趁热涂抹在由纤维材料构成的基质两侧面上,冷却后包装成为本发明膏药。
所选用的主药利用乳香活血止血,消肿生肌,调经、没药散血去瘀,消肿定痛、肉桂通血脉、元胡(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丹参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川牛膝逐瘀通经,通利关节、穿山甲片(生)消肿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五灵脂活血行瘀止痛、川楝子止痛、徐长卿镇痛,利水消肿,活血解毒、红花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桃仁破血行瘀、生川乌(川乌头)去风除湿,温经止痛、生草乌(草乌)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消肿、生马钱子(马钱子)散结消肿,通络止痛、生麻黄(麻黄)发汗散寒,利水消肿、全蝎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水蛭破风,逐瘀,通经、干姜温中散热、金毛狗脊(金狗脊黄毛)祛风湿、生南星(天南星)祛风止痉,消肿散结、土元(土鳖虫)破淤血,续筋骨、透骨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痛、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散癖积、生大黄(大黄)解毒,逐淤通经、赤芍行瘀,止痛,消肿、千年健祛风湿,壮筋骨,活血止痛、追地风(追骨风)活血散瘀、樟脑通窍,止痛、血竭散热定痛,止血生肌、羌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独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冰片通诸窍,散郁火,消肿止痛的功效。
所选的附药利用鲜姜(生姜)发表,散寒、葱白发表,通阳,解毒、大蒜杀菌、槐枝疗疥疮、柳枝祛风止痛,消肿、川椒(花椒)温中散寒、胡椒祛寒,解毒的功效。
通过主药与附药功效的相互协同作用,达到消炎、止痛、活血、化瘀、发表、散寒、祛风、除湿、止血、生肌、消肿、散结的作用,对由于风寒所致、血脉不通引起的关节炎、腰腿疼、颈椎疼、肩周疼、胃疼、头疼、跌打伤疼、炎症疼痛、肠炎、痛经、妇科炎症疼痛产生治疗或缓解疼痛的效果。
本发明的膏药在使用时,贴于人体疼痛的患处,药物通过人体皮肤的毛孔及皮质层渗透到人体内部的疼痛处,随着微循环在人体内扩散,药物的作用直接作用到人体产生药物作用,促进和改善患处血液循环及生态微循环,刺激神经脉络激发自身免疫功能,提高肌体的恢复能力,达到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结表散寒和去腐生肌的目的。由于所选用的药物具有活血、止疼作用,所以治疗关节炎、腰腿疼、颈椎疼、肩周疼、胃疼、头疼、跌打伤疼、炎症疼痛、肠炎、痛经、妇科炎症疼痛具有明显的效果。
本发明的膏药在使用时贴于人体疼痛的患处,每天1贴,直至症状缓解或消失时为止。
临床实验治疗实例1、治疗关节炎高某,男,患风湿性关节炎多年,膝部肿胀,行路困难,在膝部贴用本发明的膏药后,膝部肿胀消失,疼痛缓解,可以正常行走。
2、治疗腰腿疼、颈椎疼、肩周疼于某,男,患有由风寒所致的腰腿疼、颈椎疼和肩周疼疾病,经过在疼痛处贴用本发明的膏药半年后,疼痛症状消失。
3、治疗胃疼范某,女,患有浅表性胃肠炎,经常胃肠疼痛,用本发明膏药贴于患者的腹部,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4、治疗头痛王某、女,由于出汗后淋雨导致头痛,在头部贴用本发明的膏药10天后,头痛病消失,达到了治愈的效果。
5、治疗跌打损伤姜某,男,骑车摔倒,腿部擦破,局部红肿,疼痛剧烈,在损伤部位贴用本发明的膏药10天后,损伤面愈合,红肿症状消失,继续贴用10天后,损伤处与正常皮肤无明显区别,患者自觉无疼痛感。
6、治疗炎症疼痛及肠炎孙某,女,同时患有咽喉炎和肠炎,在喉部及腹部贴用本发明的膏药9天后,咽喉内红肿现象消失,无疼痛感。由于肠炎导致的便淌现象消失。
7、治疗痛经肖某,女,患有痛经病多年,每当经期来临时,腹部疼痛严重,甚至不能正常学习和工作,必须休息,同时服用止疼药才能坚持活动。在小腹部及后腰部同时贴用本发明的膏药,疼痛症状可以立即缓解,并可以正常学习和工作。
8、治疗妇科炎症侯某,女,患有附件炎,时常腹部疼痛,在小腹部贴用本发明的膏药后,疼痛症状减轻,可以正常工作和活动,经过贴用1个月后,疼痛症状消失,经医院检测,相关指标达到正常水平,说明已经治愈。
通过多例不同类型疼痛患者的治疗试验,其有效率达到98%,治愈率达到80%。说明本发明的膏药对关节炎、腰腿疼、颈椎疼、肩周疼、胃疼、头疼、跌打伤疼、炎症疼痛、肠炎、痛经、妇科炎症疼痛具有治疗效果。
实施例膏药药物组成主药构成乳香、没药、肉桂、延胡索、丹参、川牛膝、穿山甲、五灵脂、川楝子、徐长卿、红花、桃仁、川乌、草乌、马钱子、麻黄、全虫、水蛭、金毛狗脊、天南星、土元、透骨草、微灵仙、大黄、赤芍、千年健、追地风、樟脑、血竭、羌活、独活和冰片。
附药构成鲜姜、葱白、大蒜、槐枝、柳枝、花椒和胡椒。
膏药制作方法a、主药量选择各5g,共计160g,按1∶8比例加入水中,加水量1280g,熬煮后取出药渣,并过滤,将滤液继续浓缩,使其容积达到450ml,成为主药药汁;b、附药量选择各3g,共计21g,按1∶3比例加入水中,加水量63g,熬煮后取出药渣,并过滤,将滤液继续浓缩,使其容积达到25ml,成为附药药汁;c、将主药药汁与附药药汁混合后构成475ml的药汁,按其容量比加入等量的香油,香油加入量为475ml,进行文火熬制成为300ml的糊状时趁热涂抹在棉布块的两侧,并在每侧分别覆装蜡纸,包装后成为成品膏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疼痛的膏药,由主药和附药构成,其特征在于主药由乳香、没药、肉桂、延胡索、丹参、川牛膝、穿山甲、五灵脂、川楝子、徐长卿、红花、桃仁、川乌、草乌、马钱子、麻黄、全虫、水蛭、金毛狗脊、天南星、土元、透骨草、微灵仙、大黄、赤芍、千年健、追地风、樟脑、血竭、羌活、独活和冰片组成;附药由鲜姜、葱白、大蒜、槐枝、柳枝、花椒和胡椒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膏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a、将主药各5~30g混合后放入锅内,按药水比1∶5~10的比例加入水在文火的状态下进行熬煮,沸腾后保持微沸半小时,过滤出药渣后加热浓缩,使其体积减少2/3,剩余1/3,成为主药药汁;B、将附药各5~10g混合后按1∶3~5的比例加水熬煮,过滤浓缩剩余1/3成为附药药汁;C、将主药药汁与附药药汁混合放入锅内,以浓缩药汁与香油1∶1比例在药汁内加入香油,用文火熬制成为膏状,趁热涂抹在由纤维材料构成的基质两侧面上,冷却后包装成为本发明膏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的是医药领域一种治疗疼痛的膏药及其制作方法。以乳香、没药、肉桂、延胡索、丹参、川牛膝、穿山甲、五灵脂、川楝子、徐长卿、红花、桃仁、川乌、草乌、马钱子、麻黄、全虫、水蛭、金毛狗脊、天南星、土元、透骨草、微灵仙、大黄、赤芍、千年健、追地风、花椒、胡椒、樟脑、血竭、羌活、独活、冰片作为主药;以鲜姜、葱白、大蒜、槐枝、柳枝、花椒、胡椒作为附药。主药与附药分别制成药汁与香油混合熬制成糊状的膏药,涂抹在基质的两侧。该膏药对关节炎、腰腿疼、颈椎疼、肩周疼、胃疼、头疼、跌打伤疼、炎症疼痛、肠炎、痛经、妇科炎症疼痛有治疗作用。膏体质地柔软、渗透性强、且保湿性好。
文档编号A61P19/10GK1973882SQ20061013467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7日
发明者王永学 申请人:王永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