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雾化香烟用健肾醒脑烟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1078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雾化香烟用健肾醒脑烟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雾化香烟用烟液,尤其是一种即有吸烟的感觉,同时又具有调和阴阳、温阳补肾、扶正固本、益气活血、醒脑开窍作用的电子雾化香烟用健肾醒脑烟液。
背景技术
以往,只含烟碱而不含有害焦油的香烟替代品较多,如用较纯的烟碱制成的戒烟贴、烟碱含漱水、烟碱口香糖等,但是在形式上只有“贴”、“含漱”或“咀嚼”,并没有“抽烟”的感觉,在本质上也并不能在血液中建立有效的高峰浓度,使烟民没有真正体会到“飘飘欲仙”的过瘾感觉。目前,为了解决以往香烟替代品所存在的问题,有一种非可燃性电子雾化香烟问世。非可燃性电子雾化香烟是将由烟碱、水、乙醇、丙三醇、薄荷醇、烟草香精、抗氧剂、氨水组成的烟液置于供液瓶中,与供液瓶相接有供液管,在供液管的前方设置有雾化器,在尾端烟嘴处设置有进气孔及气流传感器,气流传感器与雾化器中的高频振荡器相接。当抽吸咽嘴时,空气从进气孔进入,同时气流传感器输出信号启动高频振荡器,将通过供液管的烟液雾化,烟雾通过烟嘴进入吸“烟”者口中。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本质上都能使烟民有吸烟的感觉,同时由于去除了香烟中的有害成分(焦油、一氧化碳),是真正的香烟替代品。但是,由于现有的非可燃性电子雾化香烟所用烟液中含有烟草香精,使用者使用时间稍长,就会有口干、嗓痛的不舒服感觉,另外,虽然烟液中并没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但同时也没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成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既可替代香烟,又可防止口干、嗓痛,同时还利于人体健康的电子雾化香烟用健肾醒脑烟液。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子雾化香烟用健肾醒脑烟液,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有药液、雾化剂,两者的重量配比是5~6∶4~5;还含有药液重量11~20%的烟碱、药液重量0.02~0.03%的抗氧化剂、药液重量0.2~0.3%的草酸铵、药液重量6~8%的氨水、药液重量18~22%的酒精、药液重量0.001%的麦芽粉、药液重量40~50%的烟草浸提液;所述药液是下列药物的水煮液,各药物及重量配比如下陈香4~6、丁香4~6、人参9~11、天麻9~11、桂花4~6、木香4~6、香草14~16、香叶14~16、桐草14~16、灯芯草14~16、红花9~11、熟地黄14~16、淫羊藿14~16、制何首乌14~16、葫芦巴9~11、肉苁蓉14~16、枸杞子9~11、菟丝子9~11、金樱子14~16、当归9~11、蛇床子9~11、补骨脂9~11、小茴香9~11、白术14~16、川芎9~11、茯苓14~16、五味子14~16、车前子9~11、山药14~16、黄芪14~16、覆盆子9~11、灸甘草9~11、冬虫夏草4~6。
所述的烟草浸提液,是烟草经浸泡、蒸馏所得的蒸馏水。
所述药液中的各药物及重量配比如下陈香5、丁香5、人参10、天麻10、桂花5、木香5、香草15、香叶15、桐草15、灯芯草15、红花10、熟地黄15、淫羊藿15、制何首乌15、葫芦巴10、肉苁蓉15、枸杞子10、菟丝子10、金樱子15、当归10、蛇床子10、补骨脂10、小茴香10、白术15、川芎10、茯苓15、五味子15、车前子10、山药15、黄芪15、覆盆子10、灸甘草10、冬虫夏草5。
所述的雾化剂是丙二醇、丙三醇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抗氧化剂是乙醚。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即可让烟民有“飘飘欲仙”的过瘾感觉,也可避免香烟中的焦油、一氧化碳等对人体的危害,同时还可解决现有技术的口干、嗓痛等问题,更主要的是所含的重要成分还对人体还有调和阴阳、温阳补肾、扶正固本、益气活血、醒脑开窍等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a.用1公斤烟草加0.5~0.6公斤的水浸泡46~50小时,用浸泡的烟水蒸馏,得蒸馏水即烟草浸提液,备用;b.按常规方法,取陈香4~6g、丁香4~6g、人参9~11g、天麻9~11g、桂花4~6g、木香4~6g、香草14~16g、香叶14~16g、桐草14~16g、灯芯草14~16g、红花9~1g、熟地黄14~16g、淫羊藿14~16g、制何首乌14~16g、葫芦巴9~11g、肉苁蓉14~16g、枸杞子9~11g、菟丝子9~11g、金樱子14~16g、当归9~11g、蛇床子9~11g、补骨脂9~11g、小茴香9~11g、白术14~16g、川芎9~11g、茯苓14~16g、五味子14~16g、车前子9~11g、山药14~16g、黄芪14~16g、覆盆子9~11g、灸甘草9~11g、冬虫夏草4~6g加水、浸泡、煎煮得药液;c.取1公斤药液,1公斤雾化剂制成混合液,雾化剂可以用丙二醇或丙三醇等,最好是将丙二醇、丙三醇混合使用。之后向混合液中加入0.11~0.2公斤的烟碱、0.0002~0.0003公斤的抗氧化剂、0.002~0.003公斤的草酸铵、0.06~0.08公斤的氨水、0.18~0.2公斤的酒精、0.00001公斤的麦芽粉及0.4~0.5公斤的烟草浸提液(a步骤所提取)。
实施例2a.用1公斤烟草加0.5~0.6公斤的水浸泡46~50小时,用浸泡的烟水蒸馏,得蒸馏水即烟草浸提液,备用;b.按常规方法,取陈香5g、丁香5g、人参10g、天麻10g、桂花5g、木香5g、香草15g、香叶15g、桐草15g、灯芯草15g、红花10g、熟地黄15g、淫羊藿15g、制何首乌15g、葫芦巴10g、肉苁蓉15g、枸杞子10g、菟丝子10g、金樱子15g、当归10g、蛇床子10g、补骨脂10g、小茴香10g、白术15g、川芎10g、茯苓15g、五味子15g、车前子10、山药15、黄芪15、覆盆子10、灸甘草10、冬虫夏草5加水、浸泡、煎煮得药液;c.取1公斤药液,0.66~0.83公斤雾化剂制成混合液,雾化剂可以用丙二醇或丙三醇等,最好是将丙二醇、丙三醇混合使用。之后向混合液中加入0.11~0.2公斤的烟碱、0.0002~0.0003公斤的乙醚、0.002~0.003公斤的草酸铵、0.06~0.08公斤的氨水、0.18~0.2公斤的酒精、0.00001公斤的麦芽粉及0.4~0.5公斤的烟草浸提液(a步骤所提取)。
本发明实施例1、2均是应用于现有电子雾化香烟的烟液,将其置于电子雾化香烟中的供液瓶中即可,除可使烟民具有“飘飘欲仙”的过瘾感觉,还可起到健肾醒脑的作用。
以下是使用者的使用效果1.赵xx,男,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个月,腰腿不痛了,精神好多了,晚上起夜的次数明显减少。
2.闫xx,男,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个多月,感觉头脑清醒,没有了以前畏寒的感觉,性功能也增强了,腰腿不痛了。
3.曲xx,男,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个多月,感觉头脑清醒,腰腿不痛了。
4.丁xx,男,自述“我吸烟已有二十三年,经常痰多、咳嗽,头昏脑胀,身体感觉不适,自从该吸健肾醒脑烟弹(本发明实施例)2个月之后,上述不舒适的感觉消失了”。
5.张xx,男,自述“我的抽烟使有20余年,因长期吸机制烟、旱烟、烤烟等,每天早晨起来均有上呼吸道不畅等不适之感,尤其是支气管感觉明显不适。自改吸含中草药成分的健肾醒脑烟弹(本发明实施例)以来,感觉上呼吸系统特别通畅且具有湿润感,没有干咳等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雾化香烟用健肾醒脑烟液,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有药液、雾化剂,两者的重量配比是5~6∶4~5;还含有药液重量11~20%的烟碱、药液重量0.02~0.03%的抗氧化剂、药液重量0.2~0.3%的草酸铵、药液重量6~8%的氨水、药液重量18~22%的酒精、药液重量0.001%的麦芽粉、药液重量40~50%的烟草浸提液;所述药液是下列药物的水煮液,各药物及重量配比如下陈香4~6、丁香4~6、人参9~11、天麻9~11、桂花4~6、木香4~6、香草14~16、香叶14~16、桐草14~16、灯芯草14~16、红花9~11、熟地黄14~16、淫羊藿14~16、制何首乌14~16、葫芦巴9~11、肉苁蓉14~16、枸杞子9~11、菟丝子9~11、金樱子14~16、当归9~11、蛇床子9~11、补骨脂9~11、小茴香9~11、白术14~16、川芎9~11、茯苓14~16、五味子14~16、车前子9~11、山药14~16、黄芪14~16、覆盆子9~11、灸甘草9~11、冬虫夏草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香烟用健肾醒脑烟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草浸提液,是烟草经浸泡、蒸馏所得的蒸馏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雾化香烟用健肾醒脑烟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中的各药物及重量配比如下陈香5、丁香5、人参10、天麻10、桂花5、木香5、香草15、香叶15、桐草15、灯芯草15、红花10、熟地黄15、淫羊藿15、制何首乌15、葫芦巴10、肉苁蓉15、枸杞子10、菟丝子10、金樱子15、当归10、蛇床子10、补骨脂10、小茴香10、白术15、川芎10、茯苓15、五味子15、车前子10、山药15、黄芪15、覆盆子10、灸甘草10、冬虫夏草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香烟用健肾醒脑烟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剂是丙二醇、丙三醇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香烟用健肾醒脑烟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化剂是乙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雾化香烟用健肾醒脑烟液,有药液、雾化剂,两者的重量配比是5~6∶4~5;还含有烟碱、抗氧化剂、草酸铵、氨水、酒精、麦芽粉、及烟草浸提液;所述药液是下列药物的水煮液,各药物及重量配比如下陈香4~6、丁香4~6、人参9~11、天麻9~11、桂花4~6、木香4~6、香草14~16、香叶14~16、桐草14~16、灯芯草14~16、红花9~11、熟地黄14~16、淫羊藿14~16、制何首乌14~16、葫芦巴9~11、肉苁蓉14~16、枸杞子9~11、菟丝子9~11、金樱子14~16、当归9~11、蛇床子9~11、补骨脂9~11、小茴香9~11、白术14~16、川芎9~11、茯苓14~16、五味子14~16、车前子9~11、山药14~16、黄芪14~16、覆盆子9~11、灸甘草9~11、冬虫夏草4~6。
文档编号A61P1/14GK1994159SQ20061013479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5日
发明者姜志荣 申请人:姜志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