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制剂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1073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制剂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治疗各种热性 病之发热,如扁桃腺炎、上呼吸道炎、咽炎、气管炎、感冒所引起的高热以及 温热病之烦热不解。亦可用于细菌或病毒感染人体后引起的高热神昏、小儿惊 风、痉挛抽搐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解决的。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
组分的中草药组成的配方磁石86g石膏43g滑石43g寒水石43g硝石86g芒 硝86g梔子22g竹叶巻心220g广升麻43g穿心莲220g珍珠层粉9g沉香13g 牛黄9g冰片2. 3g
滑石味甘、淡,寒.归膀胱、肺、胃经。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 疮。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搭,痱 子。
寒水石味辛、咸、寒。归心、胃、肾经。清热降火,利窍,消肿。用于时 行热病,积热烦渴、吐泻、水肿、尿闭、齿衄、丹毒,烫伤。
栀子味苦,寒。归心、肺、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 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疫疡;外治扭挫伤 痛。
竹叶巻心苦、寒,归心、肝。清心除烦,消暑止渴。用于温热病邪陷心 包,神昏谵语。
广升麻甘、辛,微苦寒。归肺、胃经。升阳,散风,解毒,透疹。用于 风热头痛,咽喉肿痛,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坠。
穿心莲苦,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 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 毒蛇咬伤。
珍珠层粉安神,清热,解毒,制酸。用于神经衰弱,咽喉炎,胃及十二指
肠溃疡等,外治口舌肿痛,糜烂溃疡久不收口及宫颈炎等。
沉香味辛、苦,微温。归脾、胃、肾经。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 喘。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
人工牛黄清热,解毒,祛痰,定惊。用于热痰谵狂,神昏不语,小儿热 急惊风,咽喉肿痛;外用治疗疔疽,口疮等。
冰片味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
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 道流脓。
以上十四味药,人工牛黄研成细粉;磁石、石膏、寒水石、滑石加水煎煮二 次,每次三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加入穿心莲(留10g穿心莲叶粉备用)、竹叶 巻心、栀子、沉香(装入布袋)及升麻(装入布袋),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 第二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适量。加芒硝和硝石,浓缩成稠膏;取 适量广升麻和沉香的药渣,在IO(TC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取上述稠膏,加入穿 心莲叶粉末、珍珠层粉、人工牛黄细粉及广升麻和沉香的药渣细粉,混匀,制成 颗粒,用适量乙醇溶解冰片,均匀喷洒于颗粒中,晾干,制成250g,或包薄膜衣, 即得。
山楂味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 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 高脂血症。
黄精味甘,平。归脾、肺、肾经。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 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
决明子味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 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枸杞子味甘,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 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制何首乌味苦、甘、澄,温。归肝、心、肾经。解毒,消痈,润畅通便。
用于瘰病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
将上述各组分制成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l.配方中的五味中
药材,黄精、枸杞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 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将上述两种稠膏合并,加入适量的糊精, 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塑袋,包装,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组分的中药材组成的配方磁石86g石膏43g滑石43g寒水石43g硝石86g芒硝86g栀子22g竹叶卷心220g广升麻43g穿心莲220g珍珠层粉9g沉香13g牛黄9g冰片2.3g
2、 一种中药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骤-(1) .人工牛黄研成细粉。(2) .磁石、石膏、寒水石、滑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三小时,滤过,滤液合并。(3) .滤液加入穿心莲(留10g穿心莲叶粉备用)、竹叶巻心、栀子、沉香凍 入布袋)及升麻(装入布袋),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滤 过,合并滤液。(4) .滤液浓縮至适量。加芒硝和硝石,浓縮成稠膏。(5) .取适量广升麻和沉香的药渣,在IO(TC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6) .取上述稠膏,加入穿心莲叶粉末、珍珠层粉、人工牛黄细粉及广升麻和 沉香的药渣细粉,混匀,制成颗粒,用适量乙醇溶解冰片,均匀喷洒于颗粒中, 晾干,制成250g,或包薄膜衣,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治疗各种热性病之发热,如扁桃腺炎、上呼吸道炎、咽炎、气管炎、感冒所引起的高热以及温热病之烦热不解。亦可用于细菌或病毒感染人体后引起的高热神昏、小儿惊风、痉挛抽搐等。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组分的中草药组成的配方磁石86g,石膏43g,滑石43g,寒水石43g,硝石86g,芒硝86g,栀子22g,竹叶卷心220g,广升麻43g,穿心莲220g,珍珠层粉9g,沉香13g,牛黄9g,冰片2.3g。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199764SQ20061013475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4日
发明者张云男 申请人:张云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