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制剂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107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制剂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用于风寒湿痹, 四肢痹痛,神经麻痹,手足麻木。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肥大 性关节炎、结核性风湿症及关节肿胀、关节变形、单侧或双侧肢体麻木、周身 乏力、腰膝酸软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解决的。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 组分的中草药组成的配方制川乌48. lg香附(制)48. lg川芎48. lg麻黄 48. lg制草乌48. lg秦艽24g当归24g赤小豆48. lg羌活48. lg 赤芍 48. lg细辛48. lg制天南星48. lg白芷48. lg甘草48. lg白术(炒)24g没药 (制)9.6g乳香(制)24g地龙48. lg茯苓96.2g桂枝24g天麻24g甘松24g防 风24g朱砂38. 5g
制川乌味辛、苦、热;有毒。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 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香附(制)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行气解郁,调经止 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 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徵瘕腹痛,胸胁剌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 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制草乌辛、苦、热;有毒。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秦艽辛、苦,平。归胃、肝、胆经。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风 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虛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 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 扑损伤。
赤小豆甘、酸、平。归心、小肠经。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 脚气肢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芜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 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 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细辛辛、温。归心、肺、肾经。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用于 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白芷辛、温。归胃、大肠、肺经。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 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 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白术(炒)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消胀,止汗。用于脾胃 不和,运化失常,食少胀满倦怠乏力,表虚自汗。
没药(制)性平,味苦。活血止痛、收敛生肌。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伤, 妇人月水不通
乳香(制)辛、苦,温。入心、肝、脾经。活血止痛,收敛生肌。治心腹 诸痛及一切痛证;血滞经闭,产后腹痛,癥瘕腹痛。
地龙咸、寒。归肝、脾、膀胱经。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 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 高血压。
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
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 悸,奔豚。
天麻甘,平。归肝经。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 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甘松辛、甘,温。归脾、胃经。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用于脘腹胀满, 食欲不振,呕吐;外治牙痛,脚肿。
防风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
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朱砂甘,微寒;有毒。归心经。清心镇凉,安神解毒。用于心悸易惊, 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视物昏花,口疮,喉痹,疮疡肿毒。
以上二十四味药,朱砂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细辛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 水溶液另器收集,其余川芎等二十二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l 小时,合并煎液及细辛蒸馏后的水溶液,静置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縮成 稠膏,加入淀粉适量,干燥,粉碎成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入挥发
油,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组分的中药材组成的配方制川乌48.1g香附(制)48.1g川芎48.1g麻黄48.1g制草乌48.1g秦艽24g当归24g赤小豆48.1g羌活48.1g赤芍48.1g细辛48.1g制天南星48.1g白芷48.1g甘草48.1g白术(炒)24g没药(制)9.6g乳香(制)24g地龙48.1g茯苓96.2g桂枝24g天麻24g甘松24g防风24g朱砂38.5g
2、 一种中药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骤-1. 朱砂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2. 细辛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
3. 其余川芎等二十二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 合并煎液及细辛蒸馏后的水溶液,静置2小时,滤过;
4. 滤液减压浓縮成稠膏,加入淀粉适量,干燥,粉碎成细粉,得到膏粉;
5. 在膏粉中加入适当的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入挥发油,混匀, 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用于风寒湿痹,四肢痹痛,神经麻痹,手足麻木。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结核性风湿症及关节肿胀、关节变形、单侧或双侧肢体麻木、周身乏力、腰膝酸软等。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组分的中草药组成的配方制川乌48.1g,香附(制)48.1g,川芎48.1g,麻黄48.1g,制草乌48.1g,秦艽24g,当归24g,赤小豆48.1g,羌活48.1g,赤芍48.1g,细辛48.1g,制天南星48.1g,白芷48.1g,甘草48.1g,白术(炒)24g,没药(制)9.6g,乳香(制)24g,地龙48.1g,茯苓96.2g,桂枝24g,天麻24g,甘松24g,防风24g,朱砂38.5g。
文档编号A61K36/8988GK101199760SQ200610134760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4日
发明者张云男 申请人:张云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