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甘苦颗粒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95437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甘苦颗粒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中药甘苦颗粒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治疗口腔溃疡、白塞氏病、复发性口腔溃疡、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目前尚无满意的中成药,而用西药治疗,往往产生一些毒副作用。如何挖掘祖国的医学宝藏,研制出一种能治疗上述疾病的中成药,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责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复发性口腔溃疡、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中药甘苦颗粒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药甘苦颗粒冲剂,主要由下列中药组方及糊精制备而成黄连 10-30重量份,黄芩 10-50重量份,干姜 10-50重量份,清半夏10-30重量份,党参 10-50重量份,大枣 10-30重量份,炙甘草10-100重量份。
所述糊精的用量为由中药组方制备的浸膏重量的1.5-2.5倍。
还包括甜味素,该甜味素的用量为由中药组方制备的浸膏重量的0.2%-0.3%。
上述中药甘苦颗粒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取药汁按中药组方准确称取黄连10-30重量份、黄芩10-50重量份、干姜10-50重量份、清半夏10-30重量份、党参10-50重量份、大枣10-30重量份和炙甘草10-100重量份,加入相当于上述中药组方总重量5-10倍的水加热煮沸90分钟,过滤收集溶液得头汁;然后加入相当于上述中药组方总重量3-5倍的水加热煮沸60分钟,过滤收集溶液得二汁;两汁合并备用;b、制备浸膏将步骤a所得合并药汁过100目筛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136,再过80目筛得到浸膏;c、制备颗粒将步骤b所得浸膏用适量酒精稀释,加入相当于浸膏重量1.5-2.5倍的糊精混匀,用14目制粒干燥,整粒过筛,得到中药甘苦颗粒;d、制备颗粒冲剂将步骤c所得中药甘苦颗粒用空白卷膜按每袋10克分装,得到中药甘苦颗粒冲剂。
所述步骤c中在加入糊精的同时,还加入相当于浸膏重量0.2%-0.3%的甜味素。
本发明的中药甘苦颗粒冲剂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白塞氏病、复发性口腔溃疡、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效果良好,并具有处方精小、药源广阔、工艺简单、疗效快捷等优点,因此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开发价值。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称取黄连10公斤、炙甘草10公斤、黄芩10公斤、干姜10公斤、清半夏10公斤、党参10公斤和大枣10公斤,加入600公斤水加热煮沸90分钟,过滤收集溶液得头汁;然后加入300公斤水加热煮沸60分钟,过滤收集溶液得二汁;两汁合并后过100目筛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136,再过80目筛得到浸膏;将所得浸膏用适量的95%酒精稀释,加入相当于浸膏重量2倍的糊精和相当于浸膏重量0.25%的甜味素混匀,用14目制粒干燥,整粒过筛,得到中药甘苦颗粒;最后将所得中药甘苦颗粒用空白卷膜按每袋10克分装,即得到本发明的一种中药甘苦颗粒冲剂。
实施例2称取黄连12公斤、炙甘草15公斤、黄芩12公斤、干姜12公斤、清半夏15公斤、党参12公斤和大枣12公斤,加入700公斤水加热煮沸90分钟,过滤收集溶液得头汁;然后加入400公斤水加热煮沸60分钟,过滤收集溶液得二汁;两汁合并后过100目筛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136,再过80目筛得到浸膏;将所得浸膏用适量的95%酒精稀释,加入相当于浸膏重量1.5倍的糊精和相当于浸膏重量0.2%的甜味素混匀,用14目制粒干燥,整粒过筛,得到中药甘苦颗粒;最后将所得中药甘苦颗粒用空白卷膜按每袋10克分装,即得到本发明的一种中药甘苦颗粒冲剂。
实施例3称取黄连15公斤、炙甘草45公斤、黄芩20公斤、干姜20公斤、清半夏15公斤、党参20公斤和大枣15公斤,加入1000公斤水加热煮沸90分钟,过滤收集溶液得头汁;然后加入700公斤水加热煮沸60分钟,过滤收集溶液得二汁;两汁合并后过100目筛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136,再过80目筛得到浸膏;将所得浸膏用适量的95%酒精稀释,加入相当于浸膏重量2.5倍的糊精和相当于浸膏重量0.3%的甜味素混匀,用14目制粒干燥,整粒过筛,得到中药甘苦颗粒;最后将所得中药甘苦颗粒用空白卷膜按每袋10克分装,即得到本发明的一种中药甘苦颗粒冲剂。
实施例4称取黄连20公斤、炙甘草80公斤、黄芩30公斤、干姜30公斤、清半夏20公斤、党参30公斤和大枣20公斤,加入1600公斤水加热煮沸90分钟,过滤收集溶液得头汁;然后加入900公斤水加热煮沸60分钟,过滤收集溶液得二汁;两汁合并后过100目筛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136,再过80目筛得到浸膏;将所得浸膏用适量的95%酒精稀释,加入相当于浸膏重量2倍的糊精和相当于浸膏重量0.25%的甜味素混匀,用14目制粒干燥,整粒过筛,得到中药甘苦颗粒;最后将所得中药甘苦颗粒用空白卷膜按每袋10克分装,即得到本发明的一种中药甘苦颗粒冲剂。
实施例5称取黄连25公斤、炙甘草30公斤、黄芩40公斤、干姜40公斤、清半夏25公斤、党参40公斤和大枣25公斤,加入1800公斤水加热煮沸90分钟,过滤收集溶液得头汁;然后加入1000公斤水加热煮沸60分钟,过滤收集溶液得二汁;两汁合并后过100目筛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136,再过80目筛得到浸膏;将所得浸膏用适量的95%酒精稀释,加入相当于浸膏重量1.5倍的糊精和相当于浸膏重量0.2%的甜味素混匀,用14目制粒干燥,整粒过筛,得到中药甘苦颗粒;最后将所得中药甘苦颗粒用空白卷膜按每袋10克分装,即得到本发明的一种中药甘苦颗粒冲剂。
实施例6称取黄连30公斤、炙甘草60公斤、黄芩15公斤、干姜15公斤、清半夏30公斤、党参50公斤和大枣30公斤,加入2000公斤水加热煮沸90分钟,过滤收集溶液得头汁;然后加入1000公斤水加热煮沸60分钟,过滤收集溶液得二汁;两汁合并后过100目筛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136,再过80目筛得到浸膏;将所得浸膏用适量的95%酒精稀释,加入相当于浸膏重量2.5倍的糊精和相当于浸膏重量0.3%的甜味素混匀,用14目制粒干燥,整粒过筛,得到中药甘苦颗粒;最后将所得中药甘苦颗粒用空白卷膜按每袋10克分装,即得到本发明的一种中药甘苦颗粒冲剂。
采用上述中药甘苦颗粒冲剂治疗了一些病例,其中几个病例的治疗情况如下南珉瑷,女,29岁患口腔溃疡、胃脘胀,颈部疮疡,不吸收半年,曾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服用甘苦颗粒(每日2次,每次1袋,空腹服用)3天症状改善,10天后症状消失;继用半月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复发。
杨邦云,女,39岁患食道热灼、饥饿后针刺样胃痛、烧心、难受1年,胃镜示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曾用中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服用甘苦颗粒(每日2次,每次1袋,空腹服用)3天后胃痛、烧心、食道灼热感消失,20天后症状全部消失;继用1月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复发。
曹民生,男,29岁患口腔溃疡反复发作2年,曾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服用甘苦颗粒(每日2次,每次1袋,空腹服用)3天后症状改善,10天后症状消失;继用半月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复发。
刘力生,男,39岁患口腔溃疡反复发作3年,曾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服用甘苦颗粒(每日2次,每次1袋,空腹服用)2天后症状改善,15天后症状消失;继用半月巩固疗效。随访1年未复发。
秦明,男,40岁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反复发作3年,曾用中西药治疗效果时好时坏,服用甘苦颗粒(每日2次,每次1袋,空腹服用)5天后疼痛减轻,15天后疼痛消失;继用1月巩固疗效。随访1年未复发。
张顺军,男,30岁患胃溃疡反复发作2年,曾用西药治疗效果时好时坏,服用甘苦颗粒(每日2次,每次1袋,空腹服用)3天后疼痛减轻,10天后疼痛消失;继用1月巩固疗效。随访1年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甘苦颗粒冲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中药组方及糊精制备而成黄连 10-30重量份,黄芩 10-50重量份,干姜 10-50重量份,清半夏10-30重量份,党参 10-50重量份,大枣 10-30重量份,炙甘草10-100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甘苦颗粒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糊精的用量为由中药组方制备的浸膏重量的1.5-2.5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甘苦颗粒冲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甜味素,该甜味素的用量为由中药组方制备的浸膏重量的0.2%-0.3%。
4.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甘苦颗粒冲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提取药汁按中药组方准确称取黄连10-30重量份、黄芩10-50重量份、干姜10-50重量份、清半夏10-30重量份、党参10-50重量份、大枣10-30重量份和炙甘草10-100重量份,加入相当于上述中药组方总重量5-10倍的水加热煮沸90分钟,过滤收集溶液得头汁;然后加入相当于上述中药组方总重量3-5倍的水加热煮沸60分钟,过滤收集溶液得二汁;两汁合并备用;b、制备浸膏将步骤a所得合并药汁过100目筛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136,再过80目筛得到浸膏;c、制备颗粒将步骤b所得浸膏用适量酒精稀释,加入相当于浸膏重量1.5-2.5倍的糊精混匀,用14目制粒干燥,整粒过筛,得到中药甘苦颗粒;d、制备颗粒冲剂将步骤c所得中药甘苦颗粒用空白卷膜按每袋10克分装,得到中药甘苦颗粒冲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中药甘苦颗粒冲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在加入糊精的同时,还加入相当于浸膏重量0.2%-0.3%的甜味素。
全文摘要
一种中药甘苦颗粒冲剂,由黄连10-30重量份、黄芩10-50重量份、干姜10-50重量份、清半夏10-30重量份、党参10-50重量份、大枣10-30重量份和炙甘草10-100重量份制成浸膏,再添加糊精和甜味素制备而成。一种中药甘苦颗粒冲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由中药组方提取药汁、由药汁制备浸膏、由浸膏添加糊精和甜味素制备中药甘苦颗粒,由中药甘苦颗粒制备成颗粒冲剂等步骤。本发明的中药甘苦颗粒冲剂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白塞氏病、复发性口腔溃疡、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效果良好,并具有处方精小、药源广阔、工艺简单、疗效快捷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开发价值。
文档编号A61P1/04GK101049488SQ20061014872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30日
发明者张丰强 申请人:张丰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