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面减压血供增强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834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创面减压血供增强敷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与一种医用设备配套使用的敷料技术。
技术背景一般对伤口的清创处理是用清洗剂清洗——消毒剂消毒——上药膏一 一医用纱布隔离覆盖。这种传统的对创面处理方法,靠药物对创面从外至内 进行药物干预,而对于较深的炎症效果治疗不明显,或效程较长,致使象褥 疮一类的病症难以愈合,许多病人因此病情越来越严重。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人们正在研究一种负压冶疗仪,通过仪器在创面 形成负压,可将深处的不良组织吸附出来,对创面内部进行深度清洗,同时, 由于清洗而使原堵塞的各管路重新打开,可使伤口处的血液重新导通,在新 鲜血液的营养下,使伤口能快速愈合。这种负压冶疗仪必需将与负压机连通 的吸附导管放在创面上,操作过程必需具有严格的消毒规范, 一般的医疗机 构难以实现,反而造成创面交叉感染。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方便医务人员操作、卫生的创面减压血供 增强敷料。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根吸附导管、 一张医用封闭胶带,所述吸附导管的一 端固定在医用封闭胶带的一侧面,另一端伸出于医用封闭胶带;在医用封闭 胶带内端的吸附导管端部设置与吸附导管连通的通孔。可将以上材料总包在一个消毒包装内,只要打开包装,将带有吸附导管 的医用封闭胶带覆盖在创伤面,将吸附导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收集瓶上,打开 负压泵,就可进行深度清创。本实用新型方便医务人员操作,不会造成交叉 感染。
为了方便随时观察,及时调速治疗方案,所述医用封闭胶带为透明体。本实用新型所述吸附导管的另一端设置在密封的储液瓶的瓶口;在储液 瓶的瓶口还设置一根负压气路接头,该负压气路接头的一端布置在储液瓶内, 另一端布置在储液瓶外。通过上述装置,可实现整套材料一次性使用,更加卫生。为了方便使用,方便生产,在储液瓶的瓶口密封连接瓶盖,所述吸附导 管和负压气路接头分别穿透式插置在瓶盖上。为了及时了解吸附情况,对负压泵进行控制,在储液瓶内布置压力传感 探头,该探头的信号连接线穿置在瓶盖上。为了防止吸附导管对创面的负作用,防止受堵,本实用新型还在医用封 闭胶带的一侧面还设置隔离吸附层,所述吸附导管的一端位于医用封闭胶带 和隔离吸附层之间。所述隔离吸附层可以为医用纱布,也可以为海绵,或者先用医用纱面覆 盖在创伤面,再覆盖海绵,最后覆盖医用封闭胶带,并将吸附导管朝向海绵。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一储液瓶5的瓶口密封连接一个瓶盖4,在瓶盖4上开 设三个孔,其中一个孔紧密地穿置一只负压气路接头1, 一个孔紧密地穿置 信号连接线2,在储液瓶5内的信号连接线2端部可连接一个压力传感探头, 在第三个孔内紧密地穿置一根吸附导管3。吸附导管3的另一端固定在医用封闭胶带6的下侧面,在医用封闭胶带 6内端的吸附导管3端部设置与吸附导管3连通的通孔。医用封闭胶带6可 以用透明材料制成。在吸附导管3的下侧依次布置有医用海绵层7和医用纱布层8。
权利要求1、创面减压血供增强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吸附导管、一张医用封闭胶带,所述吸附导管的一端固定在医用封闭胶带的一侧面,另一端伸出于医用封闭胶带;在医用封闭胶带内端的吸附导管端部设置与吸附导管连通的通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创面减压血供增强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封 闭胶带为透明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创面减压血供增强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导 管的另一端设置在密封的储液瓶的瓶口;在储液瓶的瓶口还设置一根负压气 路接头,该负压气路接头的一端布置在储液瓶内,另一端布置在储液瓶外。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创面减压血供增强敷料,其特征在于在储液瓶的 瓶口密封连接瓶盖,所述吸附导管和负压气路接头分别穿透式插置在瓶盖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创面减压血供增强敷料,其特征在于在储液瓶内 布置压力传感探头,该探头的信号连接线穿置在瓶盖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创面减压血供增强敷料,其特 征在于在医用封闭胶带的一侧面还设置隔离吸附层,所述吸附导管的一端位 于医用封闭胶带和隔离吸附层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创面减压血供增强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吸 附层为医用纱布。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创面减压血供增强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吸 附层为海绵。
专利摘要创面减压血供增强敷料,涉及与一种医用设备配套使用的敷料技术。包括一根吸附导管、一张医用封闭胶带,所述吸附导管的一端固定在医用封闭胶带的一侧面,另一端伸出于医用封闭胶带;在医用封闭胶带内端的吸附导管端部设置与吸附导管连通的通孔。可将以上材料总包在一个消毒包装内,只要打开包装,将带有吸附导管的医用封闭胶带覆盖在创伤面,将吸附导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收集瓶上,打开负压泵,就可进行深度清创。本实用新型方便医务人员操作,不会造成交叉感染。
文档编号A61F13/00GK201005866SQ200620170839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8日
发明者倪少云, 周传亮, 红 潘, 王书莉, 窦修平, 臧宝华 申请人:窦修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