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胃吸引管、空肠营养管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84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鼻胃吸引管、空肠营养管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鼻胃吸引管、
空肠营养管复合装置,它用于临床医疗中进行经鼻胃肠减rt;:、同时需要
经空肠肠内营养的患者。
背景技术
胃肠道切除手术、重症胰腺炎、各种中大型手术后,患者需要同时 经行胃肠道减压和经空肠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以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并 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而目前临床上还缺乏能同时满足胃肠减压和空 肠营养的手段。
以往常用的胃肠减压装置为经鼻放置胃管,不能解决患者的空肠营 养问题。给予空肠营养的方式包括经鼻放置空肠营养管、空肠穿刺造痿 等。前者不能同时进行胃肠减压,往往需要同时放置胃管和空肠营养管,
给病人增加痛苦;后者不仅具有前者的缺点,还需要穿刺空肠,增加患
者的创伤和肠瘘发生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设计 一种鼻胃吸引管、空肠营养管复合装置。它可同时满足空肠营养和胃肠 减压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胃吸引管、空肠营养 管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软管,软管内的二个腔分别是鼻胃吸引管
2和空肠营养管3,所述空肠营养管3长于鼻胃吸引管2,空肠营养管3的 末端为螺旋形管9,鼻胃吸引管2的末端位置上有侧孔5,空肠营养管3 上的螺旋形管9上有侧孔6,鼻胃吸引管2和空肠营养管3的顶端有鼻 胃管塞8和肠管塞7,所述空肠营养管内有导丝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鼻胃吸引管2和空肠营养管3的前端有固
定座l,鼻胃吸引管2和空肠营养管3均固定在固定座1上。
本实用新型鼻胃吸引管、空肠营养管复合装置具有如下优点可根 据胃肠道手术、胰腺手术、肝胆手术、烧伤、应激等各种疾病需要同时 进行胃肠减压与空肠营养的共同特点,设计一种操作简便、对患者无创、 同时进行胃肠减压和给予空肠营养的装置。本装置将大大简便操作者的 工作量,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水平,减轻患者的痛苦。

图1为本实用新型鼻胃吸引管、空肠营养管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鼻胃吸引管、空肠营养管复合装 置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同时通过说明本 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胃吸引管、空肠营养管复合装置,其特 征在于它包括软管,软管内的二个腔分别是鼻胃吸引管2和空肠营养管
3,两管互不相通。空肠营养管3长于鼻胃吸引管2,空肠营养管3的末端 为螺旋形管9 (螺旋形管有利于空肠营养管的导入),鼻胃吸引管2的 末端位置上有侧孔5,空肠营养管3上的螺旋形管9上有侧孔6,鼻胃吸 引管2和空肠营养管3的顶端有鼻胃管塞8和肠管塞7,所述空肠营养 管内有导丝4 (导丝有导向作用),鼻胃吸引管2和空肠营养管3的前端 有固定座1,鼻胃吸引管2和空肠营养管3均固定在固定座1上。
权利要求1、鼻胃吸引管、空肠营养管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软管,软管内的二个腔分别是鼻胃吸引管(2)和空肠营养管(3),所述空肠营养管(3)长于鼻胃吸引管(2),空肠营养管(3)的末端为螺旋形管(9),鼻胃吸引管(2)的末端位置上有侧孔(5),空肠营养管(3)上的螺旋形管(9)上有侧孔(6),鼻胃吸引管(2)和空肠营养管(3)的顶端有鼻胃管塞(8)和肠管塞(7),所述空肠营养管内有导丝(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胃吸引管、空肠营养管复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胃吸引管(2)和空肠营养管(3)的前端有固定座(1),鼻胃吸引管(2)和空肠营养管(3)均同定在固定座(1)匕
专利摘要鼻胃吸引管、空肠营养管复合装置,它包括软管,软管内的二个腔分别是鼻胃吸引管(2)和空肠营养管(3),所述空肠营养管(3)长于鼻胃吸引管(2),空肠营养管(3)的末端为螺旋形管(9),鼻胃吸引管(2)的末端位置上有侧孔(5),空肠营养管(3)上的螺旋形管(9)上有侧孔(6),鼻胃吸引管(2)和空肠营养管(3)的顶端有鼻胃管塞(8)和肠管塞(7),所述空肠营养管内有导丝(4)。它克服了目前临床上还缺乏能同时满足胃肠减压和空肠营养的手段的不足。本装置可大大简便操作者的工作量,提高了对患者的治疗水平,减轻患者的痛苦。
文档编号A61M1/00GK201001908SQ20062017270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8日
发明者陈立波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