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用治疗痔疮的栓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202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外用治疗痔疮的栓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治疗痔疮的栓剂,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医学所指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通常当排便时持续用力,造成此处静脉内压力反复升高,静脉就会肿大。妇女在妊娠期,由于盆腔静脉受压迫,妨碍血液循环常会发生痔疮,许多肥胖的人也会罹患痔疮。如果患有痔疮,肛门内肿大扭曲的静脉壁就会变得很薄,因此排便时极易破裂。内痔是长在肛门管起始处的痔,如果膨胀的静脉位于更下方,几乎是在肛管口上,这种曲张的静脉就叫外痔。外痔有时会脱出或突现于肛管口外。但这种情形只有在排便时才会发生,排便后它又会缩回原来的位置。无论内痔还是外痔,都可能发生血栓。在发生血栓时,痔中的血液凝结成块,从而引起疼痛。
对一般人而言,痔疮并不可怕,也不会造成其他严重的危害。内痔早期主要的也是唯一的症状就是无痛性便血,特点是间断性便血,色鲜红,或附于大便表面,或手纸染血,也可呈点滴状或喷射状出血,若长期便血可引起贫血;内痔进一步发展,排便时会有痔核脱出,轻者便后自行还纳回肛门,重者需用手上推还纳。当内痔脱出没有及时还纳时,会出现嵌顿水肿、血栓形成、溃疡或感染,将有剧烈疼痛。外痔一般无任何症状,偶有肛门坠胀不适,但当出现血栓、水肿时则会疼痛。混合痔则具备内痔、外痔的共同特点。此外,肛门异物感、污染内裤、局部瘙痒也是比较常见的症状。
治疗痔疮的方法很多,归纳为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两大类(1)保守疗法是指内服药、外用药、栓剂、熏洗等方法。此外扩肛疗法、针灸疗法、挑治疗法、自我按摩和气功疗法等亦属于保守疗法的范畴。(2)手术疗法是指枯痔法、注射法、结扎法、套扎法、切除法(有结扎切除法和切除缝合法两种)、冷冻法、红外线照射法、激光及其它疗法等。痔疮的传统疗法都只能是减轻或使症状消失,使局部组织尽可能恢复原状或病理改变消失,决不能因此就使肛门直肠下端、肛管、肛门缘静脉丛不再发生淤积、弯曲、曲张成静脉团块,最终导致痔疮复发。而手术治疗也不是对于任何患者都是适用的且手术费较高,存在风险,治疗时间长,使患者较为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治疗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外用治疗痔疮的栓剂,全部选用天然中草药,能够有效治疗痔疮,防止其复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外用治疗痔疮的栓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为槐花5~10、冰片5~10、轻粉3~5、龙骨8~12、五倍子6~9、儿茶5~10、黄芩6~12、丹皮5~15、甘草4~8、黄柏5~17、地榆10~20和黄连10~20。
配制及服用方法将以上诸药研碎成100目粉末,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熬至能成丸时,将其搓制成小手指般粗、长约5厘米的栓剂,待冷变硬塞入肛门。一日一次。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该种外用治疗痔疮的栓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为槐花8、冰片8、轻粉4、龙骨10、五倍子5、儿茶6、黄芩10、丹皮10、甘草6、黄柏10、地榆15和黄连12。
配制及服用方法将以上诸药研碎成100目粉末,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熬至能成丸时,将其搓制成小手指般粗、长约5厘米的栓剂,待冷变硬塞入肛门。一日一次。
药理作用槐花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冰片开窍醒神,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清热解毒、防腐生肌。
轻粉辛,寒;有毒。外用杀虫,攻毒,敛疮;外治用于疥疮,顽癣,臁疮,梅毒,疮疡,湿疹。
龙骨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
五倍子酸、涩,寒。归肺、大肠、肾经。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儿茶苦、涩,微寒。归肺经。收湿生肌敛疮。用于溃疡不敛,湿疹,口疮,跌扑伤痛,外伤出血。
黄芩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痘,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丹皮性寒,味苦、辛。清热凉血,活血行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厥;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黄柏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梦遗,淋浊,痔疮,便血,赤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
黄连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核,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
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本发明将上述药物组合后,其药效具有协同作用,该种外用治疗痔疮的栓剂直接作用于痔局部,发挥作用快、效果好,药物经直肠吸收后,可直接进入大循环而不经过肝脏解毒。这样既减少了肝脏对药物的破坏,又减少了药物对肝脏的刺激。对于一期、二期、三期内痔有止血、止痛、收敛、消炎等作用,效果显著。
典型病例例一李先生,36岁,患痔疮多年,便后痔疮脱出。曾到医院开刀治疗,痛苦难忍,没过几个月又复发,且有并发症。经朋友介绍使用该种外用治疗痔疮的栓剂,彻底治愈没复发。
例二章先生,43岁,患痔疮五年多,大便干结,排便痛苦,鲜血滴下,患者痛苦不堪。适用该种外用治疗痔疮的栓剂,才3天,就止血、止痛,继续使用一段时间,痊愈。随访至今无复发。
例三周先生,58岁,去年发现自己得了痔疮,随后久治不愈,痛苦难当。因年龄较大,手术治疗较痛苦,故选用该种外用治疗痔疮的栓剂,十多天后痔疮、便秘、精力不集中、失眠、烦躁等症状全部消失,彻底治愈。
例四曹先生,24岁,患痔疮两年多,大便后下鲜血,排便时疼痛,呈痉挛、间歇性痛。行坐困难、食欲不振。去医院检查诊断为内痔嵌顿,因患者惧怕手术处理,用该种外用治疗痔疮的栓剂。五天后内痔肿消、痛住、血止,痔核复位,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例方式
例一一种外用治疗痔疮的栓剂,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为槐花5、冰片5、轻粉3、龙骨8、五倍子6、儿茶5、黄芩6、丹皮5、甘草4、黄柏5、地榆10和黄连10。
配制及服用方法将以上诸药研碎成100目粉末,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熬至能成丸时,将其搓制成小手指般粗、长约5厘米的栓剂,待冷变硬塞入肛门。一日一次。
例二一种外用治疗痔疮的栓剂,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为槐花10、冰片10、轻粉5、龙骨12、五倍子9、儿茶10、黄芩12、丹皮15、甘草8、黄柏17、地榆20和黄连20。
配制及服用方法同例一。
例三一种外用治疗痔疮的栓剂,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为槐花10、冰片6、轻粉4、龙骨9、五倍子7、儿茶6、黄芩7、丹皮11、甘草6、黄柏15、地榆14和黄连20。
配制及服用方法同例一。
例四一种外用治疗痔疮的栓剂,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为槐花8、冰片8、轻粉4、龙骨10、五倍子5、儿茶6、黄芩10、丹皮10、甘草6、黄柏10、地榆15和黄连12。
配制及服用方法同例一。
权利要求
1.一种外用治疗痔疮的栓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为槐花5~10、冰片5~10、轻粉3~5、龙骨8~12、五倍子6~9、儿茶5~10、黄芩6~12、丹皮5~15、甘草4~8、黄柏5~17、地榆10~20和黄连10~20。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用治疗痔疮的栓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为槐花8、冰片8、轻粉4、龙骨10、五倍子5、儿茶6、黄芩10、丹皮10、甘草6、黄柏10、地榆15和黄连12。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用治疗痔疮的栓剂,属中药领域。该种外用治疗痔疮的栓剂,由槐花、冰片、轻粉、龙骨、五倍子、儿茶、黄芩、丹皮、甘草、黄柏、地榆和黄连按一定重量份制成。将以上诸药研碎成100目粉末,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熬至能成丸时,将其搓制成小手指般粗、长约5厘米的栓剂,待冷变硬塞入肛门。本发明将上述药物组合后,其药效具有协同作用,该种外用治疗痔疮的栓剂直接作用于痔局部,发挥作用快、效果好,对于一期、二期、三期内痔有止血、止痛、收敛、消炎等作用,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A61K35/02GK101045104SQ200710014349
公开日200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4日
发明者张秀丽 申请人:张秀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