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上消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3319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上消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上消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糖尿病一般采用输液或口服药物如优降糖、降糖灵、D860等。这些药为西药制剂,长期应用容易产生耐药性,随着时间的延长,疗效不明显,常伴有恶心、呕吐、口干苦、金属味、厌食、腹泻等,有时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等症状。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上消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备方法。它的技术方案为取黄连末4.5重量份、黄芩12重量份、天花粉9重量份、知母9重量份、石膏12重量份、射干6重量份、锦灯笼12重量份、山豆根9重量份、青果12重量份、无花果9重量份、栀子6重量份、双花15重量份、蒲公英12重量份、大青叶12重量份、板蓝根12重量份、败酱草9重量份。生地汁12重量份、天门冬9重量份、麦门冬9重量份、白茅根18重量份、芦根18重量份、生姜汁6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将上述中药放入1000ml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煎制出的药液用纱布过滤,最后制成治疗上消型糖尿病的中药药液。服用时每次30ml,一日3次,即为治疗上消型糖尿病的中药服法。该发明的优点是制造工艺简单,制成的中药毒副作用小,用该药口服后,疗效持久稳定,不易反弹,药物在消化道内吸收好,可缓解糖尿病的症状或者临床治愈上消型糖尿病症。黄连末、黄芩、天花粉、知母、石膏、射干、锦灯笼、山豆根、青果、无花果、栀子、双花,以上这十二味药,多为味苦或味甘,性寒之品。能清热泄火、清热燥湿、解毒除烦。黄连味苦、性寒,寒能清,苦能燥,能泄心、胃、肝、胆之实火,燥肠胃积滞之湿热。黄芩长于泄肺火,清大肠之热。现代医学药理研究证实黄芩含黄芩素、贝加因及黄芩宁等,黄芩具有解热、利尿、抗菌、抗病毒、抗真菌、镇静及降压等作用。天花粉甘、微苦、酸,其性寒凉。既能清胸胃之烦热,又善于滋生阴液,故可生津止渴。又能入血分,消瘀血,散结热,以排脓消肿。故凡津伤口渴、消渴及一切痈肿之属火热者。皆可用之。知母苦寒,质柔性润,能上清肺热,下泻肾火,兼退胃家实热,并有滋阴润燥作用,故凡燥热伤阴这症,不论实症或虚证,皆可应用。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二经。甘寒生津,味辛能散,大寒清热,退热泄火中具有清解之义。所以外能解肌肤之热,内能清肺胃之火,热退津生,又可除烦止渴,故为清解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又为治疗烦渴引饮之主药。栀子苦寒清降,性缓下行,能清心肺三焦之火而利小便。所以既能泻火除烦,又能泄热利湿,故可治疗热病,热蕴胸膈,心烦懊憹之症。双花、甘寒清芬。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而不遏邪。射干苦能泄降,寒能清热,功能降火解毒,散血消肿而利咽喉。能清肺散结。锦灯笼甘酸寒凉,功能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山豆根苦寒、能清心、肺、胃之火。青果能清肺泄热利咽。无花果能清热消肿。以上这十二味药在治疗上消型糖尿病的过程中起主要治疗作用,故为君药。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败酱草,均味苦性寒,均入胃经,能清热解毒。蒲公英兼清热明目;大青叶兼凉血化斑,板蓝根兼凉血解毒,败酱草兼行瘀排脓。这四味药在治疗上消型糖尿病的过程中起辅助作用,故为臣药。生地汁、天门冬、麦门冬、白茅根、芦根以上这五味药味甘能缓能润,性寒能清,前三味以润肺滋阴为主后二味以清为主,这五味药均能生津止渴。生姜汁辛,微温。入肺、脾、胃经、能温胃止呕,能防止苦寒药太过而导致伤胃,故这六味药为佐药。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在治疗上消型糖尿病的过程中调和药性,纠正药之偏性,故为使药。黄连末苦,寒。入心、胃、肝、胆、大肠经。清热泻火,清热燥湿,解毒医疮。黄芩苦,寒。入肺、大小肠、脾、胆经。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安胎、清热降压。天花粉甘、微苦,酸、微寒。入肺、胃经。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知母苦寒。入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退蒸,生津止渴。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经。清热降火,除烦止渴,生肌敛疮。射干苦,寒。入肺、肝经。解毒利咽,消痰散结。锦灯笼苦、酸,寒。入心、肺、肾、膀胱经。清热解毒,利咽消肿,降气化痰,利尿通淋。山豆根苦、寒。入心、肺、胃经。清热解毒,利咽消肿。青果甘、涩,酸。入肺经。清肺利咽。无花果甘、酸、平。入肺、胃、大肠经,清热消肿。栀子苦、寒。入心、肝、肺、胃三焦经。泻火除寒,泄热利湿,凉血止血。双花甘寒。入肺、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蒲公英苦、甘,寒。入肝、胃经。清热解毒,清热明目。大青叶苦、咸、大寒。入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化班。板蓝根苦,寒。入心、胃经。清热凉血解毒。败酱草辛、苦,微寒。入胃、大肠、肝经,清热解毒,行瘀排脓。生地汁苦、甘、寒。入心、肝、肾经,清热滋阴,凉血止血,生津止渴。天门冬甘、苦、大寒。入肺、肾经。润肺滋肾,清热化痰。麦门冬甘,微苦,微寒。入肺、心、胃经。润肺清心,养胃生津。白茅根甘,寒。入心、肺、胃、膀胱经。清热凉血,清热生津,利尿消肿。芦根甘,寒。入肺、胃经。清热生津,清肺泄热,清胃止呕,宣毒透疹。生姜汁辛,微温。入肺、脾、胃经。温胃止呕,散寒。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取黄连末4.5克、黄芩12克、天花粉9克、知母9克、石膏12克、射干6克、锦灯笼12克、山豆根9克、青果12克、无花果9克、栀子6克、双花15克、蒲公英12克、大青叶12克、板蓝根12克、败酱草9克。生地汁12克、天门冬9克、麦门冬9克、白茅根18克、芦根18克、生姜汁6克和甘草9克,将上述中药放入1000ml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至500ml药液,用纱布过滤去渣,把500ml药液注入瓶中备用。将上述药加温至36℃,口服,每次30ml,一日3次,15日为一疗程,若症状仍存,再行第二疗程,直至达到痊愈。
消渴方来源于《丹溪心法》一书。药物组成黄连末、天花粉末、生地汁、藕汁、人乳汁、姜汁、蜂蜜。本发明在消渴方中减去藕汁、人乳汁、蜂蜜三味,加黄芩、知母、石膏、射干、锦灯笼、山豆根、青果、无花果、栀子、双花、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败酱草、天门冬、麦门冬、白茅根、芦根、甘草组成。
糖尿病属于祖国医学的“消渴”之范畴。又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分,本发明是用于治疗上消型糖尿病。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毕竟者,善病消瘅。”指出了五脏虚弱是发生消渴的重要因素。对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致病因素,也分别作了论述。如《素问·奇病论篇》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灵枢·五变》篇说“怒则气上逆,胸中畜积,血气逆流……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金匮要略》立消渴专篇,提出三消症状及治疗方药。《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篇引《古今灵验》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又说“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卫生宝鉴》说“夫消渴者,……小便频数其色如浓油,上有浮膜,味甘甜如蜜。”病因病机本证主要由于素体阴虚、饮食不节,复因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所致。
(1)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耗津,发为消渴。
(2)情志失调。长期精神刺激,导致气机郁结,进而化火,消烁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
(3)劳欲过度。素体阴虚,复因房室不节,劳欲过度,损耗阴精,导致阴虚火旺,上蒸肺、胃,而发为消渴。
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往往互为因果,燥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病变的脏腑着重在于肺、胃、肾。肺主治节,为水上之源,如肺燥阴虚,津夜失于滋布,则胃失濡润,肾失滋源;胃热偏盛,由可灼伤肺津,耗损肾阴;而肾阴不足,阴虚火旺,亦可上炎肺、胃。终至肺燥、胃热、肾虚常可同时存在,多饮、多食、多尿亦常相互并见。故《临证指南医案·三消》指出“三消一证,虽然上、中、下炎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可知本证病机特点,在于阴虚热淫。
上消型糖尿病560例治疗前后尿糖、血糖对照表 说明1、在上消型糖尿病560例中,口服西药降糖灵3个月,治疗前尿糖3个“+”,治疗后2个“+”,口服中药3个月,治疗前3个“+”,治疗后阴性。其疗效明显优于口服降糖灵的患者。
2、治疗前血糖12Ommol/L,治疗后8Ommol/L;口服中药(3个月)治疗前12Ommol/L,治疗后6Ommol/L。其疗效明显优于口服降糖灵的患者。
上消型糖尿病560例治疗前后症状对照表 说明1、上消型糖尿病560例治疗的过程中口服降糖灵症状有所缓解,但未能痊愈。
2、口服中药三多症状消失,舌、脉正常,其疗效明显优于口服降糖灵的患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上消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黄连末4.5重量份、黄芩12重量份、天花粉9重量份、知母9重量份、石膏12重量份、射干6重量份、锦灯笼12重量份、山豆根9重量份、青果12重量份、无花果9重量份、栀子6重量份、双花15重量份、蒲公英12重量份、大青叶12重量份、板蓝根12重量份、败酱草9重量份。生地汁12重量份、天门冬9重量份、麦门冬9重量份、白茅根18重量份、芦根18重量份、生姜汁6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将上述中药放入1000ml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煎制出的药液用纱布过滤,最后制成治疗上消型糖尿病的中药药液。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上消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目前治疗糖尿病一般采用输液或口服药物,长期应用容易产生耐药性,疗效不明显。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取黄连末4.5克、黄芩12克、天花粉9克、知母9克、石膏12克、射干6克、锦灯笼12克、山豆根9克、青果12克、无花果9克、栀子6克、双花15克、蒲公英12克、大青叶12克、板蓝根12克、败酱草9克。生地汁12克、天门冬9克、麦门冬9克、白茅根18克、芦根18克、生姜汁6克和甘草9克,将上述中药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文火煎制,最后制成治疗上消型糖尿病的中药药液。它的优点是该药口服后疗效持久稳定,不易反弹,可缓解糖尿病。
文档编号A61P3/10GK101036776SQ20071001429
公开日2007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7日
发明者赵秀伟, 李瑞书, 钱广明 申请人:赵秀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