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封闭安全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45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封闭安全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医疗领域的静脉输液器,特别是一种利用柔性塑料薄膜进行自封闭的安全输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医疗领域的静脉输液器均由输液导管、连接于导管中间的莫菲氏管、调速器及静脉输液针等构成,此种输液器缺乏必要的安全保护功能,在输液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患者及患者家属随时观察瓶内液体情况,以免在输液结束时因没有及时拔除输液针头而造成回血或因液面下降过低而需将导管与输液针断开进行空气排空造成污染等不良后果。关于安全输液器方面已有很多项的专利设计,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产品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原因主要是其设计原理与材料选择、制造成本和加工工艺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输液器在输液过程中缺乏安全保障的不足、医护人员或患者及家属精神负担重、各种解决方案实施难度大等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可以在药液输完后自动封闭的输液器。
本发明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具体说明如下在整套输液器的莫菲氏管上方,设置一件自封装置,自封装置由内外两部分组成,装置内设置一个由很薄的无毒塑料薄膜制成的扁平状的柔性塑料筒,扁平状塑料筒的上下两端均熔接或粘接有连接上下导管的两通接头,在未使用的状态下,扁平状塑料筒的两侧薄膜是基本贴合在一起的,扁平状塑料筒的外面设置用硬质塑料制成的保护套,保护套的两端各与扁平状塑料筒两端的两通进行熔接或粘接,使其成为一体,保护套的中间部分同样设计为扁平状,内部只给扁平状塑料筒留下通过液体的空间,以保证液体在通过时同样以扁平的状态通过,同时在保护套上开有通气孔,以利外面的空气可以进入保护套内,通气孔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万一保护套内的扁平状塑料筒发生破裂或漏液,液体会从通气孔内流出,从外面就可以迅速观察到并可采取其它防范补救措施。
在使用过程中,液体由上向下运动时,扁平状塑料筒会适当张开成为通道,液体可以顺利地通过塑料筒进入下面的莫菲氏管及导管进行正常输液,如需调整莫菲氏管内的空气容量,与传统的方法一样,挤压莫菲氏管同样可以使空气通过扁平状塑料筒进入上面的输液瓶内,由于此时扁平状塑料筒上下都是液体,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因此扁平状塑料筒的开放程度会随着液体流量的多少而自动调整,当瓶内的液体逐渐输完,自封装置上方的液体逐渐减少时,扁平状塑料筒也会逐渐的封闭,同时在两层塑料薄膜之间残留的液体会逐渐形成一层密封的膜,可以帮助两层塑料薄膜更好的闭合,而此时自封装置下面的液体仍有向下流动的力量,从而在扁平状塑料筒和其下方的液面之间形成负压,扁平状塑料筒在大气压力下会更紧密的闭合在一起。由于扁平状塑料筒是用柔性材料制成的,此后如果其上方没有新的液体进入,扁平状塑料筒会一直保持密闭状态。这种结构的设计,有效地利用了柔性塑料材料制成的扁平状筒状物在大气压力下可以自动闭合的特点,在药液输完后可以自动封闭导管,从而也就有效地保证了输液过程的安全。在输液时,连接上输液瓶后,如果扁平状塑料筒发生破裂或漏水、漏液,液体会在通气孔中流出,当时即可迅速发现。由于此时输液针还没有进入患者静脉血管,因此只需马上更换一套输液器即可,对病人没有任何影响。此种问题一般只能发生在刚开始连接输液瓶时,在输液过程中不会发生此种问题,因为液体流动的压力不足以使扁平状塑料筒发生破裂。
该装置可以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解除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担忧,具有结构合理、容易加工、安全可靠的特点,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图1是本发明扁平状塑料筒的正视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扁平状塑料筒的侧视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带保护套的自封装置的正视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自封装置侧视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自封式安全输液器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扁平状塑料筒,2是扁平状塑料筒热合和粘接部位,3是两通,4是两通中间突起部,5是自封装置保护套,6是通气孔,7是保护套凹槽,8是输液瓶,9是自封装置,10是导管,11是莫菲氏管,12是调速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

本发明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首先将柔性的无毒塑料薄膜热合成扁平状塑料筒1,然后在扁平状塑料筒1的两端分别热熔或粘接上两个无毒塑料制成的两通3,两通3中间为两通中间突起部4,可以嵌入保护套凹槽7内,两通3的作用是分别连接上下导管10。在没有液体进入的情况下,扁平状塑料筒1两侧的薄膜是基本贴合在一起的,扁平状塑料筒1的长度设计为可以将其适当松弛的装入自封装置保护套5内,宽度设计为留有足够的空间使液体通过,将其封装在自封装置保护套5内后,可以保护扁平状塑料筒1不受外力牵扯和破坏,使其能在自封装置保护套5内自如地张开与闭合。在自封装置保护套5的一定位置,置有多个与外相通的通气孔6,可以起到外部空气进入的作用,它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如果在其内部的扁平状塑料筒1发生破裂漏液时,液体可以从通气孔6中流出,在外面即可以方便地观察到并可及时地采取补救措施。
由图5简要说明自封式安全输液器的工作情况使用时,液体由输液瓶8内向下流入自封装置9内,自封装置9内的扁平状塑料筒1会在液体流入时张开并通过其进入莫菲氏管11和下面的导管9,进行正常输液。输液量的多少可以通过调节调速器12来进行控制。如莫菲氏管11内的空气容量不符合要求,仍与传统方法一样,通过挤压莫菲氏管11来进行调节。当输液瓶8内的液体逐渐输完时,自封装置9内的扁平状塑料筒1会在大气压力下自动闭合,由于没有空气的进入,自封装置9下方的液体会逐渐停止流动,从而保证了不会产生回血等不良后果,如需更换输液瓶8,仍与传统方法一样,更换完输液瓶8后,便可重新正常输液。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封闭安全输液器,由自封装置、莫菲氏管、导管、调速器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整套装置的莫菲氏管的上方加装一个自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封闭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在自封装置内设置一个用柔性无毒塑料薄膜制成的扁平状塑料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封闭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在扁平状塑料筒的两端熔接或粘接有两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封闭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在扁平状塑料筒的外面封装有用硬质塑料制成的自封装置保护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封闭安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在自封装置保护套上设置有通气孔。
全文摘要
为了解决现有医用输液器没有安全保护功能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在液体输完后自动封闭导管的自封闭安全输液器,其结构是用柔性的无毒塑料薄膜制成一个扁平状的塑料筒,然后将其封装在用硬质塑料制成的保护套内,制成一个自封装置,并将其连接在输液器的莫菲氏管的上方。输液时,液体可以通过扁平状塑料筒进入下面的导管进行输液,待液体输完后,扁平状塑料筒会在大气压力下自动闭合,由于没有空气的进入,下面的液体会停止流动,从而实现了安全输液。该装置设计原理合理、结构简单、加工简易,可以广泛地配装于现有的输液器上,给输液器增加一个安全保护功能。
文档编号A61M5/36GK101057982SQ200710014798
公开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30日
发明者张幼禽 申请人:张幼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