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34304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阑尾炎是指阑尾的化脓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有急、慢性之分,是 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占普外科手术的四分之一。慢性阑尾炎是指阑 尾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多由急性阑尾炎衍变而来,可迁延数月、数年,甚至 数十年反复发作而不愈。目前对慢性阑尾炎的治疗,大部分以采用保守治疗 或手术治理的方法。手术外科治疗虽然彻底,但病人痛苦较大,花费较高,
且易出现肠粘连、刀口感染及刀口长期不愈合等并发症;应用抗生素的保守 疗法往往因不彻底容易反复发作。尤其是目前存在着大量不适宜施行手术的 人群,他们因采取保守治疗不彻底而长期忍受着反复发作的痛苦。因此迫切 需要通过中药等方法治疗慢性阑尾炎。而目前能够快速、高效并彻底治愈慢 性阑尾炎的中药并不多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高效并彻底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 药及其制备方法。
祖国医学认为,阑尾炎属"肠痈"范畴,因正气不足、气滞血瘀、邪气 留恋所致,治疗宜益气活血、化瘀生肌、理气止痛。
依据上述的治疗原则,本发明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由下列配比的原 料组成
黄疾15 25g 当归10 20g 丹参10 20g 乳香6 12g 没药6 12g 天花粉15 25g玄参15 25g 知母15 25g 生甘草6 12g木香10 20g 白芍20 30g。
本发明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由下列配比的原料组成 黄芪20g 当归15g 丹参15g 乳香10g 没药10g 天花粉20g玄参20g 知母20g
生甘草10g木香15g 白芍25g。 上述方剂配伍中,各药材的药理药性分别为 黄芪,甘、微温,补气生肌、托毒排脓。
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止痛,治疗血虚、血瘀、疮疡肿痛等症。
丹参,苦、微寒,活血消痈、凉血除烦,治疗热毒疮痈等症。 乳香,辛、苦、温,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治疗疮痈等症。 没药,苦、辛、平,与乳香并用,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清热泻火、消肿排脓,治疗热毒疮痈,排脓、 消肿毒。
玄参,甘、苦、咸,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治疗痈肿疮毒等症,煎剂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知母,苦、甘、寒,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多 种细菌有抑制作用,治疗感染性疾病。
生甘草,甘、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治疗热毒疮疡、脘腹疼痛等症。 与黄芪合用则有益气生肌作用。
木香,辛、苦、温,行气止痛,用于脾胃、大肠气滞等症。
白芍,苦、酸、微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上述各味药材综合作用在于益气活血、化瘀生肌、理气止痛,正气足 则邪气自消,炎症自愈。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
(1) 将上述各味药材按照比例称取以后放入煎熬容器内,再放入750-800ml 的清水浸泡30分钟;
(2) 将浸泡的药材先用大火煎沸,然后再改用文火煎20-25分钟,煎至药 汤剩300-350ml时,滤出药汤;
(3) 再加清水600-700ml,用大火煎沸后,再用文火煎15-20分钟,第二次 煎至药汤剩200-250ml时,滤出药汤;
(4) 将两次的药汤混合即成。
服用方法药液要温和热服,成人每日一剂,15剂为一个疗程,每剂分8 IO次服完,每次服50 65毫升,每次服药的间隔为0.5 1.5小时,饭前或 空腹勿服。小儿或老年人减量并延长服药时间,即1.5天-2天服用一剂。
本发明治疗效果明显。从近年对110例慢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结果看,共 治愈99人,治愈率为94%;无效5人,占2.9%;复发6人,复发率为5.5%。 同时,疗效高,费用低,因此可作为治疗慢性阑尾炎首选的治疗方法。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
本发明取黄芪、当归、丹参、乳香、没药、天花粉、玄参、知母、生甘 草、木香、白芍。
其中黄芪20g、当归15g、丹参15g、乳香10g、没药10g、天花粉20g、 玄参20g、知母20g、生甘草10g、木香15g、白芍25g。 制备方法为
(1) 将上述药材按照比例称取以后放入砂锅内,再放入800ml的清水浸泡 30分钟后;
(2) 将浸泡的药材先用武火煎沸,然后再用文火煎25分钟,
(3) 再加清水700ml,武火煎开后,再用文火煎20分钟,煎至药汤剩200ml 时,滤出药汤;
(4) 将两次的药汤混合制成一剂约500ml的中药汤剂。
药液采用温服,每日一剂,分10次服完,每次服50毫升,每次服药的间 隔为1小时,饭前或空腹勿服。小儿或老年人延长服药时间,即1.5天-2天 服用一剂。
例1:吴某某,女,51岁,因反复发作性右下腹痛21年来我院就诊,每 年发作1至2次,每次均按慢性阑尾炎经输液及口服抗生素等治疗而腹痛缓 解。査体见腹肌柔软,右下腹有深压痛,并触及一条索状痛性硬块,无反跳 痛。服用5剂后腹部压痛减轻,肿块縮小,继服10剂痊愈,随访14年未发。
例2:刘某某,男,82岁,因反复发作的右下腹痛4年就诊于某医院,经 诊断为慢性阑尾炎,因年高不能手术,给静脉应用左氧氟沙星、替硝唑等治 疗5天腹痛略有减轻转而来我院就诊。检査时见痛苦表情,面黄气短,右下 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未及包块。服用5剂后腹部压痛减轻,精神好转, 继服10剂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例3:何某,女,38岁,因患慢性阑尾炎反复发作3年来就诊,右下腹痛 每年发作2至4次,每次持续约5至7天,每次均需口服甲硝唑、吡哌酸或 氧氟沙星等药物才能缓解。服用3剂后腹痛减轻,继续服12剂后达到痊愈, 随访13年未见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其特征是该中药由下列重量比的原料组成黄芪15~25g 当归10~20g丹参10~20g乳香6~12g没药6~12g天花粉15~25g 玄参15~25g知母15~25g生甘草6~12g 木香10~20g白芍20~30g。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制成的黄芪20g 当归15g 丹参15g 乳香10g 没药10g 天花粉20g 玄参20g 知母20g 生甘草10g木香15g 白芍25g。
3、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1) 将上述各味药材按照比例称取以后放入煎熬容器内,再放入750-800ml 的清水浸泡30分钟;(2) 将浸泡的药材先用大火煎沸,然后再改用文火煎20-25分钟,煎至药汤 剩300-350ml时,滤出药汤;(3) 再加清水600-700ml,用大火煎沸后,再用文火煎15-20分钟,第二次煎 至药汤剩200-250ml时,滤出药汤;(4) 将两次的药汤混合即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各药材的重量比为黄芪15~25g、当归10~20g、丹参10~20g、乳香6~12g、没药6~12g、天花粉15~25g、玄参15~25g、知母15~25g、生甘草6~12g、木香10~20g、白芍20~30g;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各味药材按照重量比例称取以后放入煎熬容器内,再放入750-800ml的清水浸泡30分钟;将浸泡的药材先用大火煎沸,然后再改用文火煎20-25分钟,煎至药汤剩300-350ml时,滤出药汤;再加清水600-700ml,用大火煎沸后,再用文火煎15-20分钟,第二次煎至药汤剩200-250ml时,滤出药汤;最后将两次的药汤混合即成。本发明治疗效果明显,治愈率为94%;而且服药方便,费用低,因此可作为慢性阑尾炎的首选治疗方法。
文档编号A61P31/04GK101099823SQ20071001486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3日
发明者宋兴刚 申请人:宋兴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