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芯留置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474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芯留置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空芯留置导尿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在给手术病人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病人进行导尿或需留置导尿管时,常采用一般橡胶导尿管先插入尿道、膀胱后,再加以胶布固定,或采用带气囊的导尿管,囊内注入无菌水加以固定,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对引流尿液虽有效,但由于管质较软,对前列腺增生症或尿道狭窄等患者的操作带来一定困难;同时,当导尿管进入尿道、膀胱后,尿液外流容易污染无菌导尿包。

发明内容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方便、实用、无菌的空芯留置导尿管。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空芯留置导尿管,包括气囊硅化乳胶导尿管以及位于其内的空芯内导管,空芯内导管前端开口与乳胶导尿管前端开口相吻合,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空芯内导管末端连接有一球囊,硅化乳胶导尿管的后端安装有一控制卡。
本发明的空芯留置导尿管,所述乳胶导尿管前端开口后端设有一气囊,控制卡后端、乳胶导尿管上开有一分叉的注水口,注水口通过空芯内导管与乳胶导尿管之间的空腔通向气囊。
本发明中一是在气囊硅化乳胶导尿管中加一空芯内导管,其空芯内导管前端开口与乳胶导管前端开口相吻合,它能有效、快捷地将尿管置入尿道、膀胱而无损害;二是在空芯内导管末端连接有一球囊,当带空芯内导管的尿管进入尿道、膀胱后,尿液可顺空芯内导管直接进入其末端的气囊,以减少污染;三是在硅化乳胶导尿管的后端放置一控制卡,即可控制尿液外流,也为需夹管观察的病人提供便利。
本发明能有效地避免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尿液的外溢而造成的无菌包污染。结构简单、合理、方便实用,可供患者一次性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乳胶导尿管,2空芯内导管,3开口,4球囊,5控制卡,6注水口,7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气囊硅化乳胶导尿管1以及位于其内的空芯内导管2,空芯内导管2前端开口3与乳胶导尿管1前端开口相吻合,空芯内导管2末端连接有一透明球囊4,硅化乳胶导尿管1的后端安装有一控制卡5。所述乳胶导尿管1前端开口后端设有一气囊7,控制卡5后端、乳胶导尿管1上开有一分叉的注水口6,注水口6通过空芯内导管2与乳胶导尿管1之间的空腔通向气囊7。
在使用时,当尿管进入尿道、膀胱后,尿可顺空芯内导管2流至其末端的透明球囊4内,然后,缓缓抽出空芯内导管2,当拔至外三分之一处时,用控制卡5卡住乳胶导尿管1,阻止尿液继续外流后,再抽出剩余部分的空芯内导管2,然后连接储尿袋,松开控制卡5;通过注水口6向气囊7内注入无菌水使气囊膨胀,以固定导尿管,即可更无菌、快捷、有效地完成留置导尿。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芯留置导尿管,包括气囊硅化乳胶导尿管(1)以及位于其内的空芯内导管(2),空芯内导管(2)前端开口(3)与乳胶导尿管(1)前端开口相吻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芯内导管(2)末端连接有一球囊(4),硅化乳胶导尿管(1)的后端安装有一控制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芯留置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乳胶导尿管(1)前端开口后端设有一气囊(7),控制卡(5)后端、乳胶导尿管(1)上开有一分叉的注水口(6),注水口(6)通过空芯内导管(2)与乳胶导尿管(1)之间的空腔通向气囊(7)。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特别公开了一种空芯留置导尿管。该空芯留置导尿管,包括气囊硅化乳胶导尿管以及位于其内的空芯内导管,空芯内导管前端开口与乳胶导尿管前端开口相吻合,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空芯内导管末端连接有一球囊,硅化乳胶导尿管的后端安装有一控制卡。所述乳胶导尿管前端开口后端设有一气囊,控制卡后端开有一分叉的注水口,注水口通向气囊。本发明能有效地避免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尿液的外溢而造成的无菌包污染。结构简单、合理、方便实用,可供患者一次性使用。
文档编号A61M25/14GK101041099SQ20071001541
公开日2007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0日
发明者何冉 申请人:何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