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症状严重程度医生评价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489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症状严重程度医生评价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医生角度采集临床信息对病证进行量化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的评价表,特别涉及一种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症状严重程度医生评价表。(二)
背景技术
:中医在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上,通常采用"望、闻、问、切"来了解病情,然后根据中医学的原理,对症状进行分析、研究、综合,确定出合理治疗方案。上述的诊断方法具有以下不足首先,不具有标准化、科学化、准确化的要求。其次,不易掌握,诊断标准因人而异。作为医生要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三)
发明内容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标准化、科学化、准确化和稳定有效的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症状严重程度医生评价表。本发明的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症状严重程度医生评价表,通过采集以下三个阶段的数据制成标准表,诊断阶段选择治疗前第l、2月经周期的数据;治疗阶段选择用药中第l、2月经周期的数据;治疗阶段选择治疗后第3月经周期的数据;标准表的制定依据为PMS肝气逆证病情治疗前为中等程度,治疗后基本治愈,根据数据变化离散度,结合临床实际确定标准。上述本发明的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症状严重程度医生评价表,可以从经前期-卵泡期量表分值差值和经前总分两个角度展开量化诊断和疗效评价,具体标准如下量化诊断标准经前期-卵泡期量表分值差值标准总分大于7分,可以认为其符合PMS诊断;大于7分,小于12分,认为PMS肝气逆证为中等程度;大于12分,小于16分,提示该病证为重度;大于16分,提示病情为极重;经前总分标准经前期总分大于9分,可以认为其符合PMS诊断;大于ll分,小于16分,认为PMS肝气逆证为中等程度;大于16分,小于21分,提示该病证为重度;大于21分,提示病情为极重;疗效评价标准经前期-卵泡期量表分值差值标准治疗后经前期卵泡期差值变化小于4分,提示无效;4-8分,可以认为有效;812分之间,提示显效;治疗后分值差值在7分以内,提示痊愈;经前期总分标准治疗后经前期总分变化小于4分,提示无效;4-8分,可认为有效;8-12分之间,提示显效;治疗后经前期分值在9分以内,提示痊愈。量表原文是"scale",解释为"尺度"、"标度"、"等级"等,可用来精确测量一个较抽象的或综合性较强的对象。量表比单-一指标或单个项目的测量能获得更多、更真实、更精确的信息,因此量表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中医的"证"是在对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之后得出的概括性的结论。传统辨证论治过程常带有部分非客观的因素,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医证候诊断缺乏客观定性定量依据,各项诊断指标没有统一规范化。近年量化诊断、中医证型规范化逐渐被广泛重视,中医界面对混乱的分型标准,逐渐意识到中医的"证型"亟需规范,诊断标准必须统一。我们在PMS肝气逆证辨证规范的基础上,建立了"PMS肝气逆证严重程度医生评价表",用于从医生角度采集临床信息对该病证进行量化诊断和疗效评价。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PMS肝气逆证严重程度医生评价表"重测信度相关系数达到0.677,符合量表信度统计要求。Chronbach'a系数大于0.6,分半信度0.6-0.7之间,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各项拟合指数指标、专业分析、以及药物干预结果说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和反应度。因此该量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通过对该量表的品质考核,确定该量表可用于PMS肝气逆证症状严重程度的测量,为PMS肝气逆证的量化诊断和疗效评价研究提供了实用的测量工具。本发明的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症状严重程度医生评价表,具有标准化、科学化、准确化的要求,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为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研究成果。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该标准的制定过程和使用方法说明一、标准建立方法本研究在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辨证规范基础上建立的"PMS肝气逆证症状严重程度医生评价表",可从医生评价角度,对PMS肝气逆证患者做出疗效评价。通过研究在经前平颗粒和安慰剂治疗前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收集患者治疗前后不同阶段的数据,确定疗效评价指标,建立疗效评价标准;本研究建立诊疗标准统计所用数据如下"治疗前"选择第1阶段(诊断阶段)第1、2月经周期的数据;"治疗中"选择第2阶段(用药阶段)第l、2月经周期的数据;"治疗后"(不用药阶段)选择第2阶段第3月经周期的数据。标准通过量表总分变化来反映。标准制定依据为PMS肝气逆证病情治疗前为中等程度,治疗后基本治愈,根据数据变化离散度,结合临床实际确定标准。二、研究结果1.以"医生评价表"作为测量工具,制定PMS肝气逆证的量化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依据主要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完成,具体内容及标准如下表1经前平组"医生评价表"各条目及总分的经前期-卵泡期分值差值治疗前中后比较<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表2安慰剂组"医生评价表"各条目及总分经前-卵泡期分值差值治疗前、中、后比较。<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表3经前平组"医生评价表"各条目及总分的经前期分值均值治疗前、中、后比较<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以上结果可以为"医生评价表"用于PMS肝气逆证严重程度和疗效评价提供依据。用于量化诊断差值标准经前期经前期-卵泡期分值差值总分大于7分,可以认为其符合PMS诊断;大于7分,小于12分,认为PMS肝气逆证为中等程度;大于12分,小于16分,提示该病证为重度;大于16分,提示病情为极重。经前总分标准经前期总分大于9分,可以认为其符合PMS诊断;大于11分,小于16分,认为PMS肝气逆证为中等程度;大于16分,小于21分,提示该病证为重度;大于21分,提示病情为极重。用于疗效评价差值标准治疗后经前期卵泡期差值变化小于4分,提示无效;4-8分,可以认为有效;812分之间,提示显效;治疗后分值差值在7分以内,提示痊愈。经前期总分标准治疗后经前期总分变化小于4分,提示无效;4-8分,可认为有效;8-12分之间,提示显效;治疗后经前期分值在9分以内,提示痊愈。以上结果成为"医生评价表"评价PMS肝气逆证症状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可以作为量化诊断和疗效评价的参考标准。三、标准的使用方法通过对月经前5天和月经后5-9天症状表现进行收集,通过医生问诊的方法采集信息,对收集计算的数据与以上标准对照,确定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评价标准。四、附件1."医生评价表"表5PMS肝气逆证症状严重程度医生评价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7<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注表1为回顾性经前期症状严重程度记录,表2、4为连续两个月经周期卵泡期(月经5-9天)症状记录,表3、5为为连续两个月经周期经前期(经前5天)症状记录。权利要求1、一种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症状严重程度医生评价表,其特征在于通过采集以下三个阶段的数据制成标准表,诊断阶段选择治疗前第1、2月经周期的数据;治疗阶段选择用药中第1、2月经周期的数据;治疗阶段选择治疗后第3月经周期的数据;标准表的制定依据为PMS肝气逆证病情治疗前为中等程度,治疗后基本治愈,根据数据变化离散度,结合临床实际确定标准。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症状严重程度医生评价表,其特征在于从经前期-卵泡期量表分值差值和经前总分两个角度展开量化诊断和疗效评价,具体诊断标准为,经前期-卵泡期量表分值差值标准总分大于7分,可以认为其符合PMS诊断;大于7分,小于12分,认为PMS肝气逆证为中等程度;大于12分,小于16分,提示该病证为重度;大于16分,提示病情为极重;经前总分标准经前期总分大于9分,可以认为其符合PMS诊断;大于11分,小于16分,认为PMS肝气逆证为中等程度;大于16分,小于21分,提示该病证为重度;大于21分,提示病情为极重;疗效评价标准如下经前期-卵泡期量表分值差值标准治疗后经前期卵泡期差值变化小于4分,提示无效;4-8分,可以认为有效;812分之间,提示显效;治疗后分值差值在7分以内,提示痊愈;经前期总分标准治疗后经前期总分变化小于4分,提示无效;4-8分,可认为有效;8-12分之间,提示显效;治疗后经前期分值在9分以内,提示痊愈。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医生角度采集临床信息对病证进行量化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的评价表。该表通过采集以下三个阶段的数据制成标准表诊断阶段;治疗阶段;治疗后阶段。标准表的制定依据为PMS肝气逆证病情治疗前为中等程度,治疗后基本治愈,根据数据变化离散度,结合临床实际确定标准。本发明的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症状严重程度医生评价表,具有标准化、科学化、准确化、稳定有效的要求,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为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研究成果。文档编号A61B10/00GK101112323SQ20071001598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申请日期2007年6月25日优先权日2007年6月25日发明者乔明琦,张惠云,王海军,马玉侠申请人:山东中医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