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81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中药制剂,是一种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某些原因影响排卵功能而卵巢未能排卵的称为排卵障碍。排卵障碍因无卵子排出,从而导致不孕,是女性不孕的常见病因,约占20%左右。引起排卵障碍的病因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因素有①精神因素妇女情绪过于紧张、焦虑、忧郁,环境性闭经,神经性厌食。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③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减退。④营养不良和慢性消耗性疾病如严重的贫血,维生素缺乏症。⑤下丘脑疾病先天性异常,外伤,中毒,感染,肿瘤,高泌乳素血症。⑥染色体异常。⑦垂体性疾病先天性异常,空蝶鞍综合征,垂体功能减退,垂体肿瘤。⑧卵巢疾病先天性异常,卵巢功能早衰,卵巢肿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中医认为不排卵的原因是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因为肾主生殖,肾对脑、冲任、天癸、胞宫等功能的控制和调节失常则不孕。中医在临床上分为气虚,血虚,气滞,血瘀,肾阳亏虚,肝肾阴虚,痰湿阻滞等症型辨证治疗,取得很好效果。发明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中药制剂,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中药制剂。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淫羊藿 1.5~6份菟丝子 1.5~6份当归 1.0~4份熟地黄 1.0~4份白 芍 1.0~4份山药 1.0~4份制附子 0.1~2份牡丹皮 0.1~2份茯苓 1.0~4份蛇床子 0.1~2份山茱萸 0.1~2份丹参 1.0~4份本发明的优选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淫羊藿 2.5~3.5份菟丝子 2.5~3.5份当归 1.5~2.5份熟地黄 1.5~2.5份白 芍 1.5~2.5份山药 1.5~2.5份制附子 0.5~1.5份牡丹皮 0.5~1.5份茯苓 1.5~2.5份蛇床子 0.5~1.5份山茱萸 0.5~1.5份丹参 1.5~2.5份本发明的最佳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淫羊藿 3份菟丝子 3份当归 2份熟地黄 2份白 芍 2份山药 2份制附子 1份牡丹皮 1份茯苓 2份蛇床子 1份山茱萸 1份丹参 2份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淫羊藿药性辛、甘,温。归肾、肝经。具有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祛风除湿的功效。可治疗阳痿遗精,虚冷不育,尿频失禁,肾虚喘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四肢不仁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3152页)。
菟丝子药性辛、甘,平。归肝、肾、脾经。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的功效。可治疗腰膝酸痛,遗精,阳痿,早泄,不育,消渴,淋浊,遗尿,目昏耳鸣,胎动不安,流产,泄泻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2896页)。
当归药性甘、辛、苦,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可治疗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1210页)。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可治疗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贫血等。(党毅肖颖等主编《中药保健食品研制与开发》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97页)。
白芍药性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的功效。可治疗血虚寒热,脘腹疼痛,胁痛,肢体痉挛疼痛,痛经,月经不调,崩漏,自汗,盗汗,下痢泄泻,头痛眩晕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948页)。
山药药性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肺,固肾,益精的功效。可治疗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218页)。
茯苓药性甘、淡,平。归心、脾、肺、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2154页)。
丹参药性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除烦安神,凉血消痈的功效。可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心腹疼痛,癥瘕积聚,热痹肿痛,跌打损伤,热入营血,烦燥不安,心烦失眠,痈疮肿毒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647页)。
制附子药性辛、甘,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散寒除湿的功效。可治疗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1672页)。
蛇床子 药性辛、苦,温。归肝、肾经。具有温肾壮阳,燥湿杀虫,祛风止痒的功效。可治疗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湿痹腰痛,寒湿带下,阴囊湿痒,风湿痹痛,湿疮,疥癣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3005页)。
牡丹皮药性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可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癥瘕,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痹痛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1578页)。
山茱萸药性酸,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脱的功效。可治疗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滑精,小便频数,虚汗不止,妇女崩漏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248页)。
本发明遵循中医“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用淫羊藿和菟丝子为君药,用当归、熟地黄、白芍、山药、茯苓和丹参为臣药;用制附子、蛇床子、牡丹皮和山茱萸为佐使药。诸药相合,共具补肾助孕,调补冲任的功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具有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选用的中草药各组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对人体无毒无害。经动物急、慢性毒性实验表明被实验的动物未见任何毒性反应,其主要脏器也无明显的改变,药物安全可靠。
2、本发明药中富含蛋白质,葡萄糖,葡萄糖醛酸,挥发油,果胶,果糖,有机酸,卵磷脂,维生素,氨基酸,还含皂甙,植物甾醇和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利于人体吸收,增强体质。
3、本发明不仅可有效的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预防也有很好的作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具有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治疗效果,经临床试验结果如下;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19例。服用实施例汤剂,每次1袋,一日二至三次,饭前半小时服用。三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三个疗程观察疗效。痊愈10例占52.63%,好转8例占42.1%,未愈1例占5.26%,总有效率达94.73%。经三个疗程治疗后,病人无任何不良反应,三大常规化验及肝肾功能检测未发现异常。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 汤剂 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淫羊藿 3份菟丝子 3份当归 2份熟地黄 2份白 芍 2份山药 2份制附子 1份牡丹皮 1份茯苓 2份蛇床子 1份山茱萸 1份丹参 2份制备方法是取上述原料洗净去杂,晾干,粉碎成颗粒,加水浸泡1小时,置多功能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总药材10倍量的水,煎煮1.5~2小时,取煎液,滤过。第二次加总药材7倍量的水,煎煮1~1.2小时,取两次煎液,滤过,热封袋中,105℃高温灭菌,包装即得。本发明制成的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汤剂为塑封袋装,每袋210ml,口服,一次一袋,每日二至三次。三个月为一个疗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淫羊藿 1.5~6份菟丝子 1.5~6份当归 1.0~4份熟地黄 1.0~4份白 芍 1.0~4份山药 1.0~4份制附子 0.1~2份牡丹皮 0.1~2份茯苓 1.0~4份蛇床子 0.1~2份山茱萸 0.1~2份丹参 1.0~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中药制剂,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淫羊藿 2.5~3.5份菟丝子 2.5~3.5份当归 1.5~2.5份熟地黄 1.5~2.5份白 芍 1.5~2.5份山药 1.5~2.5份制附子 0.5~1.5份牡丹皮 0.5~1.5份茯苓 1.5~2.5份蛇床子 0.5~1.5份山茱萸 0.5~1.5份丹参 1.5~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中药制剂,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淫羊藿 3份 菟丝子 3份 当归 2份熟地黄 2份 白 芍 2份 山药 2份制附子 1份 牡丹皮 1份 茯苓 2份蛇床子 1份 山茱萸 1份 丹参 2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中药制剂,它是以淫羊藿、菟丝子、当归和白芍等10多味中草药为原料。具有补肾助孕,调补冲任的功效。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中药制剂。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P15/08GK101049403SQ20071009925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6日
发明者王信锁 申请人: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