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酸梭菌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肠癌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096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酪酸梭菌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肠癌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酪酸梭菌的药物新用途,具体涉及酪酸梭菌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肠癌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酪酸梭菌作为主要药物活性成份制成活菌制剂,属于生物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期研究表明,与大部分癌症发病率逐年下降相反,世界上肠癌的发病率正以年均2%的速度上升,而上海的调査显示,我国肠癌发病率的增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达到年均4%。大肠癌已经是癌症中的首要杀手之一,每年有14万人被确诊。还有调査显示,大肠癌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大肠癌是威胁人们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属于4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发达国家大肠癌已成为死亡率位居第2位的恶性肿瘤,且大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根据西方国家大肠癌的发病趋势预测,每个活到70岁以上的人均有50%的概率发生大肠肿瘤(包括早期良性息肉,估计10%的良性息肉发展成癌),每个人有6%的机会患大肠癌,对于妇女每17人中有1人可能患大肠癌,我国近年大肠癌有明显上升趋势,尤其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城市和东部地区,并且目前大肠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成为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占全国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五位。因此,寻找能预防肠癌发生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药品、保健食品和饮品等迫在眉睫,如早期预防结或直肠息肉、血吸虫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等易发展为肠癌的肠道慢性疾病癌变的治疗药物。大肠癌除晚期外,一般都要手术治疗,手术后再配合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和中药治疗等。放疗、化疗、免疫治疗虽然效果明显,但副作用非常大,患者很难耐受,有的患者甚至死于副作用。中药虽然副作用小,但效果不理想。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预防、治疗或辅助治疗肠癌疗效显著,尤其肠癌手术后辅助治疗具有独特的效果,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可以长期应用预防和治疗肠癌,特申请此发明专利。
发明内容本发明人通过深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明以酪酸梭菌为主要药物活性成份制成药物、保健食品或饮品,长期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肠癌。预防结或直肠息肉、血吸虫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等易发展为肠癌的肠道慢性疾病癌变;晚期不能手术的肠癌患者放、化时,同时应用酪酸梭菌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延缓进一步扩散转移,提高机体免疫力,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肠癌手术患者手术后应用酪酸梭菌辅助治疗,可以促进手术创面的愈合、预防手术创面的感染和抗炎、预防肠癌复发和扩散转移、提高肠癌患者机体免疫力。由于酪酸梭菌属于益生菌,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可以长期应用。.通过研究发现酪酸梭菌预防和治疗肠癌的作用机制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分泌酪酸,调控基因表达酪酸梭菌进入肠道后能分泌大量酪酸,酪酸是一种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主要通过改变组蛋白的乙酰化程度来改变染色质结构,调控P"等多种基因的表达,终止肠癌细胞生长,诱导肠癌细胞成熟分化,诱导肠癌细胞凋亡,能有效预防癌变、防止肠癌复发和扩散转移。2、分泌酪酸,营养肠道,修复肠粘膜肠粘膜所需能量的70%来源于酪酸,酪酸是肠粘膜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和营养物质,能为肠提供代谢能量,促进肠上皮细胞增殖与粘膜生长。同时,酪酸能刺激介导肠上皮细胞增殖和肠粘膜生长的胃肠激素的生成,如胃泌素、肠高糖素、酪酪肽等。从而促进肠癌手术后创U的愈合,促进慢性肠道疾病受损肠粘膜的修复减少癌变的发生。研究表明酪酸梭菌能明显縮小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粘膜的溃疡面积。3、产生激肽酶,溶解癌组织酪酸梭菌能产生激肽酶分解缓激肽,使癌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循环破坏,从而使癌组织坏死,达到溶癌作用。4、抑制肠道有害菌,消除肠道毒素,预防术后感染酪酸梭菌能分泌酪酸菌素,抑制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痢疾志贺菌、伤寒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肠道有害菌,消除产毒源,减少肠道氨、胺、吲哚、粪臭素等肠道毒素对肠道的进一步损害,同时能够预防肠癌术后伤口的感染及其他肠道感染。5、消除炎症酪酸梭菌能下调IL-2、IL-8等致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促进炎症或术后创口的愈合。6、提高机体免疫力酪酸梭菌能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加血清溶血素的生成,升高白细胞等,提高机体免疫力,肠癌患者应用酪酸梭菌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转移,放化疗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放化疗时服用酪酸梭菌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7、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建立肠道生物屏障酪酸梭菌进入肠道分泌酪酸菌素抑制有害菌,分解多糖为低聚糖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快速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建立牛物屏障,维护肠道健康,肠癌患者由于放化疗等原因均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对于结或直肠息肉、血吸虫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易发展为肠癌的肠道慢性病变,可以长期应用酪酸梭菌制剂预防癌变的发生。许多肠癌患者都死丁-复发和扩散转移,对于肠癌患者,包括晚期不能手术或手术后的患者,均可长期应用酪酸梭菌辅助治疗,促进手术创口愈合,抑制肠癌复发和扩散转移,防止或延缓肠癌进一步发展恶化。本发明所述酪酸梭菌选自但不限于酪酸梭菌^7os红i&'柳^&W'C鹏入CGMCC、保存编号0313.1。本发明所述的酪酸梭菌指活生物个体。本发明所述应用是指将酪酸梭菌制剂通过口服、灌肠或注入癌组织内等方式,用于预防和治疗肠癌。本发明以酪酸梭菌为主要药物活性成份制成的制剂,可以是单独以酪酸梭齒为活性成份制成相关剂型,也可以与其他活性成份组合制成药物组合物,提高治疗效果。本发明是以有效剂量的酪酸梭菌根据上面所述作为主要药物活性成份,按照一定的制剂工艺,加入常规的赋性剂、调味剂、崩解剂、防腐剂、润滑剂、湿润剂、黏合剂、溶剂、增稠剂、增溶剂等药物辅料,制成任何一种适合于临床上使用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体制剂、其他液体制剂或灌肠剂等临床所需剂型。本发明所指有效剂量是指以酪酸梭菌根据上面所述作为主要药物活性成份制成的最终同体活菌制剂包含的总活菌数不能低于lX105CFU/g,一般在IX107CFU/g以上,最高可达到1X10'tFU/g或lX1012CFU/g以上。本发明所指有效剂量是指以酪酸梭菌根据卜.面所述作为主要药物活性成份制成的最终液体活菌制剂包含的总活菌数不能低于lX105CFU/mL,一般在IX107CFU/mL以上,最高可达到1X1012CFU/mL或1X1012CFU/mL以上。本发明优选的制剂工艺为,先在液体培养基中接种菌种,进行培养或多级扩增培养,然后将液态培养物离心,收集湿菌泥,并将所述菌泥干燥、粉碎,得到干燥菌粉。将所得干燥菌粉与药用载体混合,制成最终剂型。由于本发明首次公开了以酪酸梭菌为主要药物活性成份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肠癌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因此,以酪酸梭菌作为药物活性成份与辅料组合制成药剂,只要是该药剂用于预防和治疗肠癌,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酪酸梭菌在制成任何一种剂型时,均具有预防和治疗肠癌的作用。任何药剂,如果其组份中含有酪酸梭菌成份制备成药,在其包装或说明书等标识上或者在其他任何宣传品上只要注明或提示具有预防和治疗肠癌的作用,则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酪酸梭菌属于益生菌。因此,也可以将酪酸梭菌制成保健食品或饮品。将酪酸梭菌制成的保健食品或饮品,如果在其包装或说明书等标识上或者在其他任何宣传品上只要注明或提示具有预防和治疗肠癌的作用,则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具体实施例方式药物制备例说明以酪酸梭菌为药物活性成分制成胶囊剂为例,说明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不只局限以下的方法,公知的方法均可以。药物制备实施例1、酪酸梭菌活菌菌粉制备取酪酸梭菌活菌菌种管一支,溶于已灭菌装有10ml生理盐水和玻璃珠的100ml三角瓶中,活化10分钟,用lml无菌吸管吸取lml菌悬液接种装有50ml扩增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置摇摆床内37。C恒温振荡(190rpm)培养24小时,转接装有450ml扩增培养基2500ml档板三角瓶中,37"C恒温振荡培养24小时,镜检无杂菌后再转接于装有4.5L扩增培养基的种子罐中,厌氧培养(充气量3:1)24小时,镜检无杂菌后转接有45L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37。C厌氧培养24小时,镜检芽孢率达80%以上,停止培养。用连续离心机,12000rpm离心。收集湿菌泥,称重,按l:1(w/v)添加适量脱脂奶粉等保护剂后,干燥,粉碎,常温保存备用。药物制备实施例2、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制备成份酪酸梭菌活菌菌粉微晶纤维素%(重量)20.00份40.00份葡萄糖40.00份将上述组份中13组中充分拌匀,然后利用常规灌装胶囊技术按单位剂量制成胶囊。疗效观察实验例1、酪酸梭菌预防肠癌的实验研究1、实验方法选体重为18-20g的雌性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时间为20周。致癌剂为1,2-二甲肼(symmetrical1,1-dimethylhydrazine,DMH),为白色粉状结晶,每次临注射前以无菌生理盐水配成0.4%溶液,并用NaHC03将其pH调至6.5。每周给小鼠腹腔注射DMH20mg/kg(即0.4^DMH溶液0.05ml/10g)一次,连续20周。于腹腔注射DMH1周后,饮水中添加右旋葡聚糖苷钠(DSS),浓度为20g/L,连续饮用7天。给药组,腹腔注射DMH的同时,酪酸梭菌CGMCC0313-l制剂(107CFU/ml)灌胃,每次0.5mL,每天1次,连续20周。对照组,腹腔注射DMH的同时,生理盐水灌胃,每次0.5mL,每天1次,连续20周。2、实验结果实验结束的第20周后,用乙醚将小鼠麻醉致死后,打开腹腔,观察肠道变化。结果表明对照组20只小鼠,大肠肠壁出现小结节,肠道皱褶减少或消失,肠道质地坚硬,100%生成了肠癌。给药组,有8只小鼠大肠肠壁出现小结节,肠道皱褶减少或消失,肠道质地坚硬,40%生成了肠癌。3、讨论本实验表明,酪酸梭菌能明显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的癌变,预防率达到了60%,因此可以把酪酸梭菌制成相关剂型,用于预防肠癌,尤其用于预防结或直肠息肉、血吸虫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慢性疾病发生癌变,维护人类肠道健康。大部分肠癌患者都死于手术后的复发和转移,因此酪酸梭菌也可以用于肠癌手术后预防复发和转移,同时手术后服用酪酸梭菌制剂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可以抑制有害菌、抗炎预防感染,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疗效观察实验例2、酪酸梭菌治疗肠癌的实验研究1、实验方法BALB/c小鼠20只,取动物皮下传代的小鼠结肠癌C26瘤组织,以生理盐水按l:3的比例稀释成悬液,按0.2ml/只接种于小鼠腋窝皮下,然后将小鼠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给药组分别在接种72小时、144小时后于瘤组织内注射酪酸梭菌溶液(107CFU/ml)0.lmL/只。对照组分别在接种72小时、144小时后于瘤组织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只。实验第12天测量各组动物的肿瘤体积,并按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2、实验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给药组抑瘤率与对照组比较P〈0.013、讨论实验结果表明,酪酸梭菌具有明显的抗肠癌作用,晚期不能手术的肠癌患者或手术后的肠癌患者,均可应用酪酸梭菌制剂进行治疗或辅助治疗和预防复发和扩散转移。疗效观察实验例3、肠癌手术后患者服用口服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疗效观察刘XX,男,68岁,三年前出现便血、腹泻、腹痛等症状,诊断为肠癌I期(Dukes'A),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持续腹痛。手术后l周开始服用口服酪酸梭菌活菌胶囊(420mg/粒,1.0X107CFU/g,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提供),3粒/次,3次/天,服用第3天疼痛减轻,l周后疼痛消失。连续服用i年,至今已3年,未见腹痛、腹部不适、便血、腹泻等症状出现,到医院检査未发现任何异常,肠癌未复发和转移。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所使用的微生物菌种已分别于1997年7月28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080)保藏,但本发明所述的酪酸梭菌并不局限于这种微生物菌株。分类命名酪酸梭菌C7os力i^/i咖k/tjrfcw迈,保存编号01313,1。上述微生物菌株经该微生物中心检测,检测结果均为存活。权利要求1、酪酸梭菌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肠癌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酪酸梭菌作为主要药物活性成份制成活菌制剂。2、按权利要求l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酪酸梭菌在制备预防肠道慢性疾病癌变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肠道慢性疾病包括结或直肠息肉、血吸虫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3、按权利要求l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酪酸梭菌在制备辅助治疗晚期肠癌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4、按权利要求l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酪酸梭菌在制备肠癌手术后辅助治疗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包括促进手术创面的愈合、预防手术创面的感染和抗炎、预防肠癌复发和扩散转移、提高肠癌患者机体免疫力。5、按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酪酸梭菌包含酪酸梭菌CGMCC0313.1株。6、按权利要求l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有效剂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酪酸梭菌和药学上可接受的不同载体制成片剂、胶囊剂、散剂、液体制剂、栓剂、灌肠剂。7、按权利要求l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酪酸梭菌活菌制剂口服给药、肛门给药或注入肿瘤组织内。8、按权利要求l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包含药品、保健食品、饮品。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酪酸梭菌的药物新用途,具体涉及酪酸梭菌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肠癌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包括预防肠息肉、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肠道疾病癌变、晚期不能手术肠癌的辅助治疗、肠癌手术后的辅助治疗等,酪酸梭菌选自但不限于酪酸梭菌(Clostridiumbutyricum)、CGMCC、保存编号0313.1。酪酸梭菌以活菌的形式和药学上可接受的不同载体制成片剂、胶囊剂、散剂、液体制剂、栓剂、灌肠剂,酪酸梭菌可以通过口服、灌肠、注入瘤组织内等方式长期应用预防和治疗肠癌,延长肠癌患者寿命,提高肠癌患者生活质量。文档编号A61P35/00GK101306020SQ20071010339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申请日期2007年5月20日优先权日2007年5月20日发明者崔云龙,李洪福申请人: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北京东方百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