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敷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55726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敷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敷中药,以及制备该中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各种皮肤瘙痒、皮肤过敏,糜烂型手足癣、疥癣、湿疹,脓肿疮、蛇胆疮、 青春痘、毛囊炎、蚊叮虫咬等容易引起皮肤的极度搔痒,使人无法忍受,这种 疾病不仅难以根治,而且使人在治疗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目前治疗 皮肤病有多种外用的药物,内服和外用的,但效果都不太明显,而且一些外用 的药物治疗周期长,治愈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治疗各种皮肤瘙痒、皮肤过敏、 糜烂型手足癣、疥癣、湿疹、脓肿疮、蛇胆疮、青春痘、毛囊炎、蚊叮虫咬的 外敷药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药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外敷药剂
白芥子20 — 30 补骨脂20 — 30 生姜40 — 60 白酒 500。 而本发明的最佳配比(重量份)是
白芥子25 补骨脂25 生姜50 白酒500。
制备上述药物的方法是
将白芥子、补骨脂、生姜按上述重量比配置成一份,放入不锈钢或玻璃器 具或陶瓷器皿中,取高度白酒倒入器具装好、密封,浸泡十五天以上,过滤包 装成品药剂。 药理药效
白芥子味辛、苦、性平,无毒;功能与主治除寒暖中,散肿止痛,痹 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
补骨脂辛、大温、无毒;功能与主治五劳七伤,风虚冷,骨髓伤败, 肾冷精流,及妇人血气堕胎,膝冷囊湿。逐诸冷痹顽,止小便,利腹中冷。
生姜味辛、性温、无毒;功能与主治归五脏,除风邪寒热,伤寒头痛 鼻塞,消痈肿。
本发明为患有皮肤疾病的人群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的外敷药物,制备简单, 成本低,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实施例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
白芥子25 补骨脂25 生姜50 白酒500。
将上述各组分制成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
将白芥子、补骨脂、生姜按上述重量比配置成一份,放入不锈钢或玻璃器 具或陶瓷器皿中,取上述重量的白酒倒入器具装好、密封,浸泡十五天以上, 过滤包装成品药剂。
疗效观察在患处擦拭,每天三次,该药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对各种皮
肤瘙痄、皮肤过敏,糜烂型手足癣、疥癣、湿疹,脓肿疮、蛇胆疮、靑舂痘、
毛囊炎、蚊叮虫咬等容易引起皮肤的极度搔痒适应病症,有效率达到92%以上, 治愈率达到80%以上。少数患者擦拭后可出现红肿现象,稍后即可消失。疗程 短,'疗效显著,性能稳定,安全和平,对酒精过敏者慎用。
典型案例一唐某某,患有顽固性皮肤过敏,经擦拭本药剂后即痊愈。
典型案例二邱某某,患有顽固性疥疮,四处求医未果,外敷本药剂100ml
即痊愈。
典型案例三刘某某,患有皮肤瘙痒症,全身出现红点瘙痒,经外敷本药
剂后痊愈。
典型案例四史某某,局部湿疹,形成疥癣,擦试本药剂后,症状消失, 皮肤恢复如初。
典型案例五鲁某某,全身过敏、瘙痒,擦试本药剂后,症状消失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敷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白芥子20-30 补骨脂20-30 生姜40-60 白酒50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敷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各 原料的重量配比是白芥子25 补骨脂25 生姜50 白酒500。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敷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是将白芥子、补骨脂、生姜按上述重量比配置成一份,放入不锈钢或玻璃器 具或陶瓷器皿中,取上述重量白酒倒入器具装好、密封,浸泡十五天以上,过 滤包装成品药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敷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比将白芥子20-30,补骨脂20-30,生姜40-60配置成一份,放入不锈钢或玻璃器具或陶瓷器皿中,按重量比取白酒500,倒入器具装好、密封,浸泡十五天以上,过滤包装成品药剂,可治疗引起皮肤的极度搔痒,愈后不易复发,制备简单,成本低。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1181610SQ20071011405
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8日
发明者王纪春 申请人:王纪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