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银屑病的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98950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银屑病的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治疗银屑病外用药物的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银屑病是一种顽固性的、难愈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是当前重点研究防治的疾病之一,由于其病因、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明确,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当前临床上治疗多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制剂等化学药物,但因其毒副作用太大,而限制其应用。中医称本病为“白疕”,“松皮癣”,认为本病主要为血热毒盛,气血淤阻,日久伤阴耗血,血虚风燥,中医采用莪术等活血化淤药物,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与化学药物相比,中药治疗银屑病具有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少、复发率低等特点。但是,对于银屑病外用局部治疗,在目前能供临床选用的以中药为主药西药为辅的外用乳膏实在太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疗效好、毒副作用少且复发率低的治疗银屑病的中药为主化学药为辅的外用乳膏剂,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治疗银屑病的乳膏剂为它是用莪术油51~80ml、维A酸1.2~2.0g、硬脂酸102~200g、单硬脂酸甘油酯52~100g、白凡士林51~122g、液体石蜡151~180g、甘油102~150g、三乙醇胺2.4~3.8ml、十二烷基硫酸钠2.2~3.8g、羟苯乙酯1.1~1.5g制成乳膏剂。
其最佳方案为用莪术油66ml、维A酸1.8g、硬脂酸153g、单硬脂酸甘油酯87g、白凡士林87g、液体石蜡166g、甘油126g、三乙醇胺3.1ml、十二烷基硫酸钠3g、羟苯乙酯1.5g制成乳膏剂。
本发明的治疗银屑病乳膏剂的制备方法为称取300~600g莪术药材粉碎,过2号筛,加入7~8倍量的蒸馏水加热回流4~6小时,至无挥发油流出为止,馏出液用乙醚萃取,收集莪术油51~80ml;按照体积比重量即莪术油∶β-环糊精=1∶2~1∶3的比例称取β-环糊精,根据其β-环糊精的量按照28~32ml/g的比例加入蒸馏水,将β-环糊精与蒸馏水充分混合后,加热溶解放至室温,然后再加入莪术油,充分搅拌3~4小时后,置于0℃~6℃冰箱中10~20小时,离心,弃去上清液,沉淀,置于遮光干燥器中真空干燥,制成细粉,即得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物;取维A酸1.2~2.0g,再按照重量比维A酸∶β环糊精=1∶3~1∶4的比例称取β-环糊精,将β-环糊精加入40~70ml蒸馏水研成糊状液,维A酸用乙醚溶解后加至上述糊状液中,再将其充分研磨至糊状液变成半固体,置于遮光干器中真空干燥,制成细粉,即得维A酸-β-环糊精包合物;用150~250ml热蒸馏水溶解1.1~1.5g羟苯乙酯,再加入2.1~3.0ml三乙醇胺、2.1~3.0g十二烷基硫酸钠、102~150g甘油,搅拌溶解并保温在90~92℃,作为水相,再取101~200g硬脂酸、52~100g单硬脂酸甘油酯、151~180g液体石蜡、51~122g白凡士林加热熔化,保持温度在89~91℃,作为油相,然后将水相缓缓加入油相,依同一方向不断搅拌至冷凝,即得水包油型乳膏基质;取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物、维A酸-β-环糊精包合物按等量递加法与乳膏基质混合均匀,分装于密闭容器内避光保存即得。
本发明主要成分是莪术挥发油及维A酸,试验表明莪术油能抑制表皮细胞培养的细胞增殖,莪术油霜剂外用有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促进角质形成细胞正常分化的作用,有临床病例报道外用莪术油霜剂治疗银屑病疗效不高。维A酸调节表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表皮的细胞更替,使病变皮肤的增生和分化恢复正常,可以增加表皮细胞核分化和表皮细胞更替的作用,能抑制角质细胞形成的增殖,改善其分化,并有免疫调节作用,是银屑病治疗的主要辅助药物之一,将其加入莪术油的中药提取物中,能够充分发挥中西药物的协同作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是将莪术挥发油辅以小剂量的维A酸,分别将两药采用现代药剂学方法经特殊包裹处理后,再按照一定比例制成水包油型(O/W)复方乳膏剂。经留样观察(室温存放3、6、9、12个月)测定其pH、药物含量等指标,均在合格范围内,已达到《中国药典》2005版乳膏剂质量要求。在临床病例观察中发现本发明的药物治疗起效快,通常用药一个疗程即可见效。其疗效约高于羟基喜树碱软膏(湖北黄石制药厂生产),未发现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安全性远大于羟基喜树碱软膏。通过临床病例的观察表明本药物不仅安全、无毒副作用,疗效好、复发率低,而且还有性质稳定、质量可控、成本低廉等优点。
将本发明的药物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试用于临床76例银屑病患者,其有效率高达90.6%,均未见有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表明本发明的复方莪术油乳膏是安全有效的。以下是本发明的临床小结入选患者均为进行期或静止期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面积<体表面积的20.0%,2个月内未接受过糖皮质激素、维A酸类药物、免疫抑制剂以及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PUVA)治疗。试验组76例患者,男46例,女30例,年龄19~50岁,平均(32.8±9.0)岁;病程4.26±2.35年;对照组50例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19~50岁,平均(34.8±7.0)岁;病程均为2.36±1.65年。试验组给予本发明的复方莪术油乳膏外涂治疗,每日2次。对照组外用羟基喜树碱软膏每日2次,疗程均为3周,3周后进行临床观察。观察期均为每个疗程观察一次。连续观察3个疗程以上,直至症状体征好转,好转明显并接近痊愈者停止观察,并且做好详细记录。主要观察内容(1)患者症状的变化(2)皮损的面积,形状,有无新发皮损等。疗效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选面积最大的皮损为靶皮损,并记录靶皮损的面积,靶皮损面积缩小率(%)=(治疗前面积-治疗后面积)÷治疗前面积×100。临床痊愈皮疹全部消失,仅留下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的斑片;显效皮疹消退75.0%以上;有效皮疹消退50.0%以上;无效皮疹消退50.0%以下,或改用其他方法治疗。痊愈、显效和有效例数的百分比计算有效率。共入选患者136例,126例患者按规定方案完成疗效观察。其中试验组76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临床症状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基愈19例(25.0%),显效32例(42.0%),有效18例(23.6%),有效率为90.6%;对照组基愈17例(34.0%),显效24例(48.0%),有效7例(14.0%),有效率为96.0%。
不良反应试验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0例患者(40.0%)局部出现红斑、水肿、糜烂、水疱、瘙痒、疼痛、皲裂及色素沉着,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及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
具体实施例方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用莪术油66ml、维A酸1.8g、硬脂酸153g、单硬脂酸甘油酯87g、白凡士林87g、液体石蜡166g、甘油126g、三乙醇胺3.1ml、十二烷基硫酸钠3g、羟苯乙酯1.5g按下述方法制成乳膏剂。
称取300~600g莪术药材粉碎,过2号筛,加入重量为莪术药材重量7~8倍量的蒸馏水加热回流4~6小时,至无挥发油流出为止,馏出液用乙醚萃取,收集莪术油66ml;按照体积比重量即莪术油∶β-环糊精=1∶2~1∶3的比例称取β-环糊精,再根据β-环糊精的重量按照28~32ml/g的比例加入蒸馏水,将β-环糊精与蒸馏水充分搅拌混合后,加热溶解放至室温,再加入莪术油,充分搅拌3~4小时后,置于0℃~6℃冰箱中18小时,离心,弃去上清液,沉淀,置于遮光干燥器中真空干燥,制成细粉,即得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物;取维A酸1.8g,再按照重量比维A酸∶β-环糊精=1∶3~1∶4的比例称取β-环糊精,将β-环糊精加入40~70ml蒸馏水研成糊状,维A酸用乙醚溶解后加至上述糊状液中,充分研磨至糊状液变成半固体,置于遮光干器中真空干燥,制成细粉,即得维A酸-β-环糊精包合物;用200ml热蒸馏水溶解1.5g羟苯乙酯,再加入3.1ml三乙醇胺、3g十二烷基硫酸钠、126g甘油,搅拌溶解并保温在90~92℃,作为水相;再取153g硬脂酸、87g单硬脂酸甘油酯、166g液体石蜡、87g白凡士林加热熔化,保持温度在89~91℃,作为油相,将水相缓缓加入油相,依同一方向不断搅拌至冷凝,即得水包油型(O/W)乳膏基质。
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物、维A酸-β-环糊精包合物的鉴别分别取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物、维A酸β-环糊精包合物与同法制备的不加莪术油和维A酸的空白包合物各少许,用水制作临时装片,置于光学显微镜(10×10)下观察。结果发现,空白包合物为较规则的半透明块状物,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物、维A酸β-环糊精包合物为不规则的,内含黑色物质的不透明块状物。表明莪术油、维A酸β-环糊精包合物已形成包合物。
取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物、维A酸-β-环糊精包合物按等量递加法与乳膏基质混合均匀,分装于适量容器内避光、密闭、25℃以下保存,即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乳膏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用莪术油51~80ml、维A酸1.2~2.0g、硬脂酸102~200g、单硬脂酸甘油酯52~100g、白凡士林51~122g、液体石蜡151~180g、甘油102~150g、三乙醇胺2.4~3.8ml、十二烷基硫酸钠2.2~3.8g、羟苯乙酯1.1~1.5g制成乳膏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银屑病的乳膏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用莪术油66ml、维A酸1.8g、硬脂酸153g、单硬脂酸甘油酯87g、白凡士林87g、液体石蜡166g、甘油126g、三乙醇胺3.1ml、十二烷基硫酸钠3g、羟苯乙酯1.5g制成乳膏剂。
3.一种治疗银屑病乳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称取300~600g莪术药材粉碎,过2号筛,加入7~8倍量的蒸馏水加热回流4~6小时,至无挥发油流出为止,馏出液用乙醚萃取,收集莪术油51~80ml;按照体积比重量即莪术油∶β-环糊精=1∶2~1∶3的比例称取β-环糊精,根据其β-环糊精的量按照28~32ml/g的比例加入蒸馏水,将β-环糊精与蒸馏水充分混合后,加热溶解放至室温,然后再加入莪术油,充分搅拌3~4小时后,置于0℃~6℃冰箱中10~20小时,离心,弃去上清液,沉淀,置于遮光干燥器中真空干燥,制成细粉,即得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物;取维A酸1.2~2.0g,再按照重量比维A酸∶β-环糊精=1∶3~1∶4的比例称取β-环糊精,将β-环糊精加入40~70ml蒸馏水研成糊状液,维A酸用乙醚溶解后加至上述糊状液中,再将其充分研磨至糊状液变成半固体,置于遮光干器中真空干燥,制成细粉,即得维A酸-β-环糊精包合物;用150~250ml热蒸馏水溶解1.1~1.5g羟苯乙酯,再加入2.1~3.0ml三乙醇胺、2.1~3.0g十二烷基硫酸钠、102~150g甘油,搅拌溶解并保温在90~92℃,作为水相,再取101~200g硬脂酸、52~100g单硬脂酸甘油酯、151~180g液体石蜡、51~122g白凡士林加热熔化,保持温度在89~91℃,作为油相,然后将水相缓缓加入油相,依同一方向不断搅拌至冷凝,即得水包油型乳膏基质;取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物、维A酸-β-环糊精包合物按等量递加法与乳膏基质混合均匀,分装于密闭容器内避光保存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将莪术挥发油辅以小剂量的维A酸,分别将两药采用现代药剂学方法经特殊包裹处理后和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白凡士林、液体石蜡、甘油、三乙醇胺、十二烷基硫酸钠、羟苯乙酯、蒸馏水制成水包油型(O/W)复方乳膏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药物不仅安全性高、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及复发率低,而且有性质稳定、质量可控、成本低廉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P17/00GK101015522SQ20071020022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6日
发明者田应彪, 陈泽慧, 匡菊香 申请人: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