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275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热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暖手和冷手的装置,使用直流电池,体积小,易于携带和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暖手的暖手宝,体积大,霈交流电充电,不易携带,并且只能暖手而不能用 于冷手。
为了克服目前暖手宝的体积大,需交流电充电,不易携带,并且只能暖手而不能用于冷 手的弱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手热手装置,不仅能暖手而且能冷手,体积小,便于携带, 使用直流电池就能达到既能制冷又能制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散热器的糖表面上,貼有根据珀耳 帖原理制作的半导体热电器件致冷片,在其上獲有导热保护层。电池正极与一限流电阻串 接后接到双刀双掷开关的一个刀桩上,另一个开关的刀桩接电池的负极。将致冷片的两端与 双刀双掷开关的另外四个桩相接。当开关的双刀掷向上端时,致冷片正向接电,冷手热手装 置外面发热,将其握在手中,可当暖手之用。当开关的双刀掷向下端时,致冷片反向接电, 冷手热手装置外面发冷,将其握在手中,可当冷手之用。当开关的双刀悬空时,致冷片断电, 冷手热手装置不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冷手热手装置既可用于暖手又可用于冷手,且体积小,用直 流电池,易于携带且使用方便安全。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圉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导热保护层,2.致冷片,3.散热器,4.电池,5.风扇,6.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l中,电池(4)的正极与限流电阻R串联后、与双刀双掷开关K的一个刀桩A2相接, 另一个刀桩A1与电池(4)的负极相接。致冷片(2)是根据珀耳帖原理制作的半导体热电器 件,它的二端分别与双刀双掷开关K的B1, B2桩相接。当开关的双刀掷向Bl, B2时,有电流从 B2通过半导体致冷片(2)流向B1,该致冷片(2)的外面发热,握在手中可当暖手之用。由 于B1与C2相接,B2与C1相接,当开关的双刀掷向C1, C2时,有电流从B1通过致冷片(2)流向 B2,该致冷片(2)的外面发冷,握在手中可当冷手之用。当开关的双刀悬空时,没有电流流 过致冷片(2),冷热檸不工作。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散热器(3)上貼有致冷片(2),其上锼兼有导热保护层(1)。电池 (4)固定在导热保护层(1)上,它的正负极通过电线分别与双刀双掷开关的二个刀桩相接。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散热器(3)上貼有致冷片(2),其上覆盖有导热保护层(1)。电池 (4)固定在导热保护层(1)上,它的正负极通过电线分别与双刀双掷开关的二个刀桩相接。 在散热器(3)下安装一个风扇(5),以便更快散热。
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水箱(6)中空,其中可贮冷却水,其上貼有致冷片(2),致冷片(2) 上覆盖有导热保护层(1)。电池(4)固定在导热保护层(1)上,它的正负极通过电线分别 与双刀双掷开关的二个刀桩相接。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冷热棒,表面可发热或发冷,其特征是在散热器(3)上贴有致冷片(2)。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棒,其特征是散热器(3)气式散热形式可以用水冷方式替代,藉由在致冷# (2)下装一个水箱(6)而达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冷热棒,涉及一种能暖手和冷手的装置,使用电池就能达到既能制冷又能制热的效果,体积小,易于携带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3)上,贴有半导体热电器件致冷片(2)。电池正极与一限流电阻串接后接到双刀双掷开关的一个刀桩上,另一个开关的刀桩接电池的负极。致冷片(2)的两端与双刀双掷开关的另外四个桩相接。当开关的双刀掷向上端时,致冷片(2)正向接电,冷手热手装置外表面发热。当开关的双刀掷向下端时,致冷片(2)反向接电,冷热棒外表面发冷。
文档编号A61F7/00GK201055460SQ200720071939
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日
发明者勇 金 申请人:勇 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