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针孔注射针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068阅读:1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针孔注射针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多针孔注射针头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皮肤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血管瘤体组织、 实体瘤组织等局部软组织封闭、浸润麻醉专用的组织封闭注射针头,特别是涉
及一种多针孔注射针头。
二、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人体皮肤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局部软组织封闭及浸润麻 醉的注射器为通常应用的普通类型注射器,在使用中尚无局部软组织^f闭的专 用注射器械。普通注射器在使用中有一下缺点
(1) 由于普通注射器针头前端只有一个针孔,因此封闭时,封闭药物仅沿 针孔所指一个方向注入,因此在注入点或注入线形成高浓度的药物聚集,而针 孔两侧及上下周边部位药物聚集较少,造成封闭药物的分布存在较大幅度的不 均匀;
(2) 由于分布药物的不均匀,进而形成封闭治疗效果的不均一,患者需重 复接受封闭药物的治疗,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3) 由于封闭类药物大多采用的是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该药物除具有治 疗作用外,尚有造成局部,尤其是皮肤组织萎縮、局部色素减退、脱失和毛细 血管膨胀等作用,而现行普通类型注射器注入点或注入线部位高浓度的药物聚 集恰恰增加了该种副作用出现的机会与程度,若封闭治疗效果不均一,患者尚 需重复接受封闭药物治疗,将进一步增加该类副作用出现机会,如果此药物采 用的是抗癌药物,则易在治疗部位形成线索状或斑块状坏死,而非较为均一的 杀伤,造成治疗位点坏死程度过重,而某些部位药物浓度尚不足以达到完全杀 死病变组织的目的,直接影响了治疗效果,重复治疗又增加了患者的额外痛苦。
专利号为96201525.3的多针孔组织封闭注射器为多针孔针头,目的是提供 多角度弥散作用,但是该专利的侧孔孔径轴线与针梗轴线成90度,弥散效果不 是很好,如果将側孔制成向针尖方向倾斜的侧针孔将起到很好的弥散注射效果。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并制作出一种多针孔注射针头。
技术方案
一种多针孔注射针头,含有针栓、针梗和针尖,在针梗上离针尖间隔一定 距离或旋转一定角度后至少设有一个倾斜侧孔,该倾斜侧孔的孔径轴线与针梗
轴线夹角a大于或等于60度,小于90度。
所述的多针孔注射针头,所述倾斜侧孔的孔径轴线与针梗轴线夹角a大于 75度,小于90度。
所述的多针孔注射针头,相邻两个倾斜侧孔的中心垂线投影夹角^大于或 等于45度,小于或等于90度。
所述的多针孔注射针头,倾斜侧孔的数量为一个,或为两个,或为三个,
或为四个。
所述的多针孔注射针头,在针梗上设有側针孔标志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的多针孔注射针头,克服了传统单针孔注射器在注射药物时 仅沿针孔所指一个方向注入而在注入点或注入线形成高浓度药物聚集而产生的 药物分布不均匀的缺陷,该多孔注射针头可以在针孔前方、两侧及上下周边多 方位实现立体性药物渗透和弥散,使得药物分布更加均匀一致。
2、 本实用新型的多针孔注射针头,与传统的单针孔注射针相比,封闭治疗 效果均一完好,给患者减少了重复封闭注射的次数,从而提高了单次治疗的质 量和效果,减少了人财物的浪费。
3、 本实用新型的多针孔注射针头,有效避免或减少了高浓度药物聚集产生 的皮肤组织蒌縮、局部色素减退、脱失和毛细血管扩张等副作用的出现,提高 了治疗效果,减轻了病人痛苦。
4、 本实用新型鶴多针孔注射针头,容易制造加工,使用也很方便,便于推 广实施。
四、
图l为注射器结构示意图2为注射器针头外观结构示意图3为图2注射器针头的部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4为图2注射器针头的部分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图4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6为图2注射器针头的部分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图2注射器针头的部分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8为图2注射器针头的部分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9为图8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五、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一参见图l、图2、图3、图4、图5, 一种多针孔注射针头,含有 针栓l、针梗6及针梗前方的针尖3,在针梗6上离前方针尖3间隔一定距离或 同时旋转一定角度后设有三个倾斜侧孔4;所述侧针孔4距离前方针尖3的距离 分别为4.5咖、6咖、7.5mm,其中4. 5mm处的第一个侧孔设在针尖3的斜面相 对的背侧,6mm处和7. 5nm处的側孔分别相对第一个侧孔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角 度P为90度,所有倾斜側孔4的孔径轴线与针梗6的轴线夹角a大于75度, 小于90度;图中2为与所述多针孔注射针头匹配的注射器,5为设在针梗6上 的侧针孔标志线。
实施例二参见图1、图2、图6,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意义相同,不重 述,不同的是4. 5nm处的第一个侧孔设在针尖3斜面旋转90度后的针梗一侧 面,6mm处的第二个侧孔相对第一个侧孔旋转角度e为90度后设在针尖3斜面 相对的背面,7. 5mm处的侧孔设在与第一个侧孔相对的针梗另一侧面处。
实施例三参见图l、图2、图7,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意义相同,不重 述,不同的是4.5mm处的第一个侧孔设在针尖3斜面旋转90度后的针梗一侧 面,6mm处的第二个儸孔设在与第一个侧孔相对的针梗另一側面处,7.5arni处的 侧孔相对第二个侧 L旋转角度e为90度后设在针尖3的斜面相对的针梗背面。
实施例四参见图l、图2、图8、图9,编号与实施例二相同,意义相同,
不重述,不同的是相邻两个侧孔旋转后的中心垂线投影夹角e由原来的90度
改为60度。
权利要求1、一种多针孔注射针头,含有针栓、针梗和针尖,其特征是在针梗上离针尖间隔一定距离或旋转一定角度后至少设有一个倾斜侧孔,该倾斜侧孔的孔径轴线与针梗轴线夹角a大于或等于60度,小于90度。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针孔注射针头,其特征是所述倾斜恻孔的孔 径轴线与针梗轴线夹角a大于75度,小于90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针孔注射针头,其特征是相邻两个倾斜侧孔 的中心垂线投影夹角g大于或等于45度,小于或等于90度。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针孔注射针头,其特征是倾斜侧孔的数量为 一个,或为两个,或为三个,或为四个。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针孔注射针头,其特征是在针梗上设有侧针孔标志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针孔注射针头,含有针栓、针梗和针尖,在针梗上离针尖间隔一定距离或旋转一定角度后至少设有一个倾斜侧孔,该倾斜侧孔的孔径轴线与针梗轴线夹角a大于或等于60度,小于90度;相邻两个倾斜侧孔的中心垂线投影夹角β在45度和90度之间;在针梗上设有侧针孔标志线。本实用新型的多针孔注射针头,克服了传统单针孔注射器在注射药物时仅沿针孔所指一个方向注入而在注入点或注入线形成高浓度药物聚集而产生的药物分布不均匀的缺陷,在针孔前方、两侧及上下周边多方位实现立体性药物渗透和弥散,使得药物分布更加均匀一致,从而提高了单次治疗的质量和效果,减少了人财物的浪费,该多孔注射针头容易制造加工,使用也很方便,便于推广实施。
文档编号A61M5/158GK201001883SQ20072008943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9日
发明者丽 王, 王万卷, 王宏瑾 申请人:王宏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