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丸套合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07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胶丸套合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胶丸套合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胶丸套合的胶丸套合轮,属于药物加工机械领域。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药物胶囊是A端胶丸(即大端)和B端胶丸(即小端)相对 套合将药粉(或药颗粒)收纳在内而成的。其过程通常是将预制规格的A端胶 丸和B端胶丸套合在一起而成为空心胶囊,最后再用灌装设备将空心胶囊进行 分离、灌装药粉(或药颗粒),然后再次套合形成可供服用的药物胶囊。将A端 胶丸(即大端)和B端胶丸(即小端)套合在一起而成为空心胶囊的过程通常 是人工操作完成的。将A端胶丸(即大端)和B端胶丸(即小端)分别置于开 有对应容纳坑的A端料板和B端料板中,使A端胶丸和B端胶丸的开口均向上, 再将A端料板和B端料板相对扣合,使得胶丸大端套合小端。A端料板和B端 料板上胶丸数量多,全部对准扣合难度高,同时由于A端胶丸和B端胶丸不等 径,扣合时开口处的切口易相互抵触,若在相互抵触时施力扣合,则会将胶丸挤 压变形,形成次品,而且操作者用力不均匀导致空心胶丸一致性差。此外,胶丸 置入A端料板和B端料板中需要纠正A端胶丸和B端胶丸的开口方向,效率低。目前尚无有效的胶丸自动套合机械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 陷;提供一种可与胶丸定向排列装置、胶丸推送装置配合使用实现机械化套合胶 丸的胶丸套合轮。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胶丸套合轮,包括一圆盘形轮体,轮缘面上设有复数个套合孔,轮体圆心处 设有轴孔,所述的套合孔两侧设有胶丸容纳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合孔平行于 轴孔且一端大一端小,其大端侧的胶丸容纳槽为大端容纳槽,小端侧的胶丸容纳 槽为小端容纳槽,所述小端容纳槽的底面高于大端容纳槽的底面,两者均平滑过 渡至套合孔的对应孔壁。 一端大一下小的套合孔是为了适应胶丸大端和小端的不 等径,使被推入套合孔胶丸能在套合时更好地受限于孔壁,从而不偏离套合方向, 大、小端容纳槽的高度差及两者与孔壁的平滑过渡,有助于胶丸大端和胶丸小端 能分别水平地沿着大端容纳槽和小端容纳槽顺利进入套合孔,使胶丸小端和胶丸 大端切口的最低处错开,避免套合时相互抵触,损坏胶丸,形成次品。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可以采取下述具体技术措施所述大端容纳槽和小端容纳槽的底面均呈曲面。有助于胶丸大端和胶丸小端 更顺畅地被推入套合孔。所述套合孔的内壁自大端平滑过渡至小端,且大端一侧的直径与小端一侧的 直径的圆心在同一高度。所述套合孔的大端呈倒锥形,小端呈圆柱形,且大端一 侧的直径与小端一侧的直径的圆心在同一高度。在保证胶丸大端和胶丸小端可在 同一轴线上相向移动的同时,确保胶丸小端切口的最低点高于胶丸大端切口的最 低点、胶丸小端切口的最高点低于胶丸大端切口的最高点,从而使两者顺利套合, 避免套合时相互抵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存在高度差并与套合孔平滑过渡的大、小端容纳槽以及 一端大一端小的套合孔,确保胶丸小端切口的最低点高于胶丸大端切口的最低 点、胶丸小端切口的最高点低于胶丸大端切口的最高点,避免胶丸套合时切口相 互抵触,损坏胶丸,形成次品,大、小端容纳槽分别配合胶丸定向送料装置,则 可实现胶丸机械化套合,套合效率显著提高,成品质量高、 一致性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胶丸大、小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套合孔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胶丸大、小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套合孔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轮体,2、大端容纳槽,3、套合孔,4、小端容纳槽,5、胶丸大 端,6、胶丸小端,7、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胶丸套合轮,包括一圆盘形轮体1, 轮缘面上设有复数个套合孔3,轮体1圆心处设有轴孔7,套合孔3两侧设有胶 丸容纳槽,套合孔3平行于轴孔7且一端大一端小,其大端侧的胶丸容纳槽为大 端容纳槽2,小端侧的胶丸容纳槽为小端容纳槽4,所述小端容纳槽4的底面高 于大端容纳槽2的底面,两者均平滑过渡至套合孔3的对应孔壁。大端容纳槽2 和小端容纳槽4的底面均呈曲面。套合孔3的内壁自大端平滑过渡至小端,且大 端一侧的直径d1与小端一侧的直径d2的圆心在同一高度。胶丸大端5与胶丸 小端6套合时位于套合孔3的中间。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套合孔3的大端呈倒锥形,小 端呈圆柱形,且大端一侧的直径d1与小端一侧的直径d2的圆心在同一高度。胶 丸大端5与胶丸小端6套合时偏向大端容纳槽。
权利要求1.胶丸套合轮,包括一圆盘形轮体(1),轮缘面上设有复数个套合孔(3),轮体(1)圆心处设有轴孔(7),所述的套合孔(3)两侧设有胶丸容纳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合孔(3)平行于轴孔(7)且一端大一端小,其大端侧的胶丸容纳槽为大端容纳槽(2),小端侧的胶丸容纳槽为小端容纳槽(4),所述小端容纳槽(4)的底面高于大端容纳槽(2)的底面,两者均平滑过渡至套合孔(3)的对应孔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丸套合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端容纳槽(2)和小 端容纳槽(4)的底面均呈曲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丸套合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合孔(3)的内 壁自大端平滑过渡至小端,且大端一侧的直径(d1)与小端一侧的直径(d2) 的圆心在同一高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丸套合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合孔(3)的大 端呈倒锥形,小端呈圆柱形,且大端一侧的直径(d1)与小端一侧的直径(d2) 的圆心在同一高度。
专利摘要胶丸套合轮,属于药物加工机械领域。现有空心胶囊套合是人工操作完成,目前尚无有效的胶丸自动套合机械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圆盘形轮体,轮缘面上设有复数个套合孔,轮体圆心处设有轴孔,所述的套合孔两侧设有胶丸容纳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合孔平行于轴孔且一端大一端小,其大端侧的胶丸容纳槽为大端容纳槽,小端侧的胶丸容纳槽为小端容纳槽,所述小端容纳槽的底面高于大端容纳槽的底面,两者均平滑过渡至套合孔的对应孔壁;其优点在于配合胶丸定向送料装置,则可实现胶丸机械化套合,套合效率显著提高,成品质量高、一致性好。
文档编号A61J3/06GK201049070SQ200720110270
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5日
发明者林永清 申请人:陈春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