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47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张力疝修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腹外病 治疗中用于修补或加强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成人因各种原因造成病后,经过非手术方式是无法治 愈的,治愈的唯一方法是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为有张力修补, 术后患侧疼痛、恢复慢、复发率高,目前使用的病修补方法是无张力 修补,釆用的材料为医用高分子材料网片或网塞,主要有以下两种方 式
1、 平片修补,依靠人工合成网片与腹横筋膜相融合形成较为坚 实的组织结构,达到有效修补腹外病的目的。
2、 病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以圓锥形充填物填塞疝环的形式修 补缺损,其突入腹腔内的部分有^:腹内压的作用,再用人工网片修 补腹后壁,起到了修补作用。
上述的设计仍然存在复发的因素和可能性,因为腹外疝的成因多 为腹壁软组织薄弱,腹压增大后腹腔内容物从薄弱的腹壁向外突起造 成的,平片修补的腹腔内容物有可能从融合点撑开,而疝环充填式无 张力修补由于网片恭经固定而造成移位的可能性。
另外,上述的病修补网片和网塞,不能根据不同类型的疝而选用 不用类型的修补片,导致使用范围受到局限,或不能达到最好的手术 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无张力疝修补装置,应用于疝修补手 术中减少了复发的可能性,并能根据不同类型的疝提供个性化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无张力病修补装置,包括两片和塞,
分为上片、圆柱形体和下片,呈"工"字形;上片和圆柱形体的上端 面相连,下片和圆柱形体的下端面相连。
上述的无张力病修补装置,有三根以上的线一端固定在下片上, 另一端穿过上片,将两片相连。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无张力疝修补装置,包括塞和上片, 塞的顶部与上片的中部相连。
上述的无张力病#~补装置,有三根以上的线一端固定在塞上,另 一端穿过上片,将塞和上片相连。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疝修补装置,包括下片和塞,塞的底 部与下片相连。
上述的无张力病修补装置,有三根以上的线一端与下片相固定, 另一端穿过塞,将塞与片相连。
上述的塞为^^形体、圓柱形体、橄榄形体、半球形体或花瓣体。 上述的片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方形或棱形。
这样,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片塞组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疝而 釆用不同的片塞组合,使用不同的疝修补装置;如小切口疝、脐疝可 选用圆柱形体塞,股病可选用半球形体塞,斜病、直病可选花瓣体、 球形体、橄榄形体的塞,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不同的片,与塞 进行组合。
另外,本实用新型奉用线的设计,多点固定,并可以调整,使下 片与腹横筋膜、腹外肌肉il腱膜,及塞和上片坚实的固定在一起,无 法移动,从而减少了复发的可能性。


图l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上片的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下片的平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塞的展开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部品B的平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部品C的平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部品B和部品C1、 C2的叠放平 面图。
图ll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部品B和部品C1、 C2組装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拉结构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拉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提拉结构的示意图。 图号"i兑明1、上片;2、下片;3、塞;4、线;B、多边形塞片; C、花瓣形塞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呈跑道型的上片1,圆形下片 2,圆柱形体塞3,连接组合成"工"字形。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 第二个实施例,包括跑道型上片1,橄揽形塞3,橄榄形塞3的顶部 与上片1的中部相连接。
图4-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包括跑道型下片2, 在下片的中部设有凹部21,在凹部21置有展开为花瓣形的塞3。
图7-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包括下片2、花瓣 形塞3,花瓣形塞3由部品B、部品C1、部品C2叠加而成,图10是 部品B的平面图,呈多边形,图11是部品C1和C2的平面图,呈对 称分布的四个花瓣,图12是叠加图,部品Cl和部品C2 4普位叠加在 一起,并叠加在部品B上,部品B、 C1和C2中部相固定,形成花瓣 形体。
上述片和塞的材料可以为聚丙烯单丝网、聚丙烯双丝网、聚丙烯
单丝网与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网片、聚酯网片、钛网或镍钬丝网。
上述的塞为球形体、圆柱形体、橄榄形体、半球形体或花瓣体; 球形体塞直径可为1.5-20CM;圆柱形体塞直径可为1. 0-10. 0CM, 高度可为1.0-5CM;橄榄形体塞长度可为3.5-10. 0CM,宽度可为 1. 5-20CM;半球形体塞直径可为3. 5-10. 0CM,高度可为1. 0-5CM;花 瓣形体塞直径可为3, 5-10. 0CM,高度可为1. 0-1固。
上述的片为圓形、椭圆形、长方形、方形或棱形,圓形直径为 1. 5-40CM;长方形长度为1. 5-40CM,宽度3-38CM;方形为2 x 2-38 x 3匪;棱形长度2x3CM;宽度37 x 38CM。
图14是第一实施例设有线的无张力病修补装置,以腹股沟斜病 为例的使用过程,可将下片2放置于腹膜和腹横筋膜之间,在下片2 上预设固定有三根或三根以上的线4,圓柱形体3位于内环口,上片 l位于腹股沟管后壁,线4可以穿过腹横筋膜和上片1,将上片、下 片、塞、腹横筋膜坚实固定为一体。
图15是第二个实施例设有线的无张力疝修补装置,以腹股沟斜 疝为例的使用过程,橄榄形的塞位于内环口,上片位于腹股沟管后 壁,固定在橄榄形塞的三根以上的线4,穿过腹横筋膜和上片1,将 上片1、塞3、腹横筋膜坚实固定在一起。
图16是第四个实施例设有线的无张力疝修补装置,以腹股沟斜 疝为例的使用过程,花瓣的塞位于内环口,可将下片2放置于自和 腹横筋膜之间,固定在下片2的三根以上的线4,穿过腹横筋膜和塞 3,将下片2、塞3、腹橫筋膜坚实固定在一起。
上述的无张力疝修补装置,由于设有三根或三根以上的线,线的 一端可以预固定在下片2或塞3上,在手术中,可以将线4穿过腹横 筋膜和上片l或塞3,然后可以根据需要提拉不同的线,以调整位置、 角度、松紧度,然后再缝合固定,这样,除了内环口周边封塞外,还 可进行周边的固定,有效防止现有产品出现的疝内容物在腹压增加 时,底片塞脱出的可能性。
权利要求1、无张力疝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片和塞,分为上片、圆柱形体和下片,呈“工”字形;上片和圆柱形体的上端面相连,下片和圆柱形体的下端面相连。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张力疝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三 根以上的线一端固定在下片上,另一端穿过上片,将两片相连。
3、 无张力疝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塞和上片,塞的顶部 与上片的中部相连。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张力疝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三 根以上的线一端固定在塞上,另一端穿过上片,将塞和上片相连。
5、 无张力疝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片和塞,塞的底部 与下片相连。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张力病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三 根以上的线一端与下片相固定,另一端穿过塞,将塞与片相连。
7、 如权利要求1、 3或5所述的无张力疝修补装置,其特征在 于上述的塞为球形体、圓柱形体、橄榄形体、半球形体或花瓣体。
8、 如权利要求1、 3或5所述的无张力疝修补装置,其特征在 于上述的片为圆形、椭圓形、长方形、方形或棱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腹外疝治疗中用于修补或加强的装置。疝修补装置,包括两片和塞,分为上片、圆柱形体和下片,呈“工”字形;上片和圆柱形体的上端面相连,下片和圆柱形体的下端面相连。
文档编号A61F2/02GK201058059SQ20072011977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6日
发明者杨立群 申请人:杨立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