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49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疗用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在输液和输血、体外血液循环等的处置时使用、并具 有通过胶带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的翼部的医疗用针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血液透析疗法等输液和输血、体外血液循环等的处置时,广泛使用 着带有通过胶带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的翼部的医疗用针装置。
在这种医疗用针装置中,例如如图6及图7所示,包括在前端部10a 安装有注射针11的针基部10;以及在两侧面部结合有一对翼部21、 22的大致 圆筒状的鞘部20。鞘部20套设在针基部10上,针基部10相对于鞘部20可在 旋转方向和长度方向上移动。
另外,在翼部21的表面上形成有凸条23和条形槽24,并在翼部22的表 面上形成有条形槽25和凸条26,在将翼部21、 22重叠时,凸条23和条形槽 25以及条形槽24和凸条26分别卡合。
另外,在注射针11上覆盖有保护用的护套30。在针基部10的后端部10b 连接有输液或输血用的管40。
此处,针基部10由PC(聚碳酸脂)构成,鞘部20由PE(聚乙烯)构成,管 40由PVC(聚氯乙烯树脂)构成。另外,如图8所示,在针基部10上套设了鞘 部20后,将管40安装在针基部10的后端部10b,再实施热处理,由此进行所 谓的"粘附粘接(日文7、'口y年y夕"接着)"。
所谓"粘附粘接",是指如下的粘接技术当在使PC材质与PVC材质抵 接的状态下施加热负载时,会从PVC材质中偏析出"增塑剂",在PC材质与 PVC材质的界面上可获得化学性的牢固的粘接构造。
对这样构成的医疗用针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4(1) 首先,如图9所示,用作为操作手指的大拇指和食指捏着把持设置在
鞘部20的两侧面部上的一对翼部21、 22,以使它们合拢。g卩,将一对翼部21、 22沿着鞘部20的两侧面部折弯并重叠保持。此时, 一对翼部21、 22的表面 彼此重叠,使在表面上形成的凸条23与条形槽25以及条形槽24与凸条26 分别卡合而彼此不会错开。
(2) 接着,将注射针ll刺入患者的血管并确保刺入血管的状态。
(3) 接着,将一对翼部21、 22展开,使两翼部21、 22与患者的皮肤表 面接触,并将两翼部21、 22用胶带(未图示)固定在患者的皮肤表面上。
(4) 接着,旋转注射针ll,将其调整至最能获得血流量的位置。
(5) 然后,在治疗结束后,将注射针11从患者身上拔出,并将医疗用 针装置废弃。
在上述(1)和(2)的步骤中进行穿刺操作时,需要阻止由针基部IO相对 于鞘部20在旋转方向和长度方向上的移动而产生的动作。因此,在穿刺操 作时,利用翼部21、 22将鞘部20的两侧面夹住,鞘部20的内周面被紧紧 地按压在针基部IO的外周面上,把持力提高,能可靠地阻止动作。
另一方面,在上述(3)的步骤中将两翼部固定后,需要在针基部10与 鞘部20之间产生一定的旋转力矩,以防止注射针11在治疗中意外旋转, 同时,在上述(4)的步骤中调整针的位置时,需要使针基部10和鞘部20两 者可平滑地旋转,以可调整针的位置。
因此,以往为了在穿刺操作以外时能获得稳定的旋转力矩,鞘部20采 用了图IO至图14所示的构造。图IO和图11是表示鞘部20的主视图,图 12是表示鞘部20的俯视图。
如图10所示,与鞘部20的两侧面部结合的翼部21、 22的基端21b、 22b比翼部21、 22的前端21a、 22a薄,容易将翼部21、 22沿着鞘部20 的两侧面部折弯。另外,在穿刺操作时,如图11所示,翼部21、 22重叠。
此处,在鞘部20的内周面上沿着周向设置有朝内侧突出的环状突起9。 图13是沿图12的A—A线剖切的放大剖视图,图14是沿图12的B—B线剖切 的放大剖视图。在图13、 14中,用双点划线来表示针基部10。另外,在治疗中等穿刺操作以外的时候,环状突起9与针基部10的外周 面抵接,产生一定的旋转力矩,注射针11不会意外旋转。同时,在调整针的 位置时,环状突起9和针基部10两者可平滑地旋转,可调整针位置。
另一方面,还已知一种如下的结构作为提高穿刺操作时的把持力的部件,
在两翼部21、 22的基端21b、 22b的表面上设置突起,并在鞘部20的两侧面 上形成贯穿孔,在穿刺操作时,将两翼部21、 22的突起插入针基部10的贯穿 孔,用突起的前端来按压针基部10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 2)。
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特开2001 — 2930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3 — 116991号公报
然而,根据图6至图14所示的以往的医疗用针装置,在制造许多制品时, 每一制品在针基部10与鞘部20之间产生的旋转力矩均会产生偏差,会出现旋 转力矩过大的制品。
这是由在制造上述医疗用针装置时进行的、所谓的"粘附粘接"用的热处 理而引起的。
在该热处理中,由于热处理机内的温度分布存在偏差,因此,在对许多组 装件进行热处理时,会因在热处理机内的配置位置不同而使热负载产生偏差。 由于鞘部20是PE材质,会因热处理而产生收縮,因此,配置在高温场所的鞘 部20,其内周面的孔径较小,其与针基部10的摩擦使旋转力矩变大。因此, 每一制品的收缩程度均不同,使旋转力矩产生偏差,其中会出现旋转力矩过大 的制品。
另外,对于设置在鞘部20的内周面上的环状突起9也一样,通过热处理, 其会从沿着针基部10的"圆形"变形成"不确定形状",使旋转力矩上升, 会因处理温度的差异而引起旋转力矩产生偏差。
一旦旋转力矩产生偏差,操作性便会出现差异,并不理想。特别地,若旋 转力矩超过基准值(考虑了操作性的值)的上限,则将无法作为制品使用。
因此,以往需要在热处理机内进行严格的温度管理,以防止旋转力矩产生 偏差。因此,人们希望开发出即使在较高的温度带下进行热处理,对旋转力矩 的影响也较小的产品。另一方面,根据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发明,即便能在穿刺操 作时提高把持力,也无法抑制在穿刺操作以外时的旋转力矩的上升和偏差。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小针基部与鞘部之 间的旋转力矩、并可抑制许多制品间在旋转力矩方面的偏差的医疗用针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釆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技术方案l所涉及的发明的医疗用针装置,其 包括在前端部(10a)安装有注射针(ll)的针基部(10)、以及套设在上述针基 部(10)上并在两侧面部结合有一对翼部(21、 22)的大致圆筒状的鞘部(20),在 穿刺操作时,将上述一对翼部(21、 22)以沿着上述鞘部(20)的两侧面部折弯并 重叠的状态把持,将上述鞘部(20)的内周面按压在上述针基部(10)的外周面 上,从而阻止上述针基部(10)的因相对于上述鞘部(20)在旋转方向和长度方向 上移动而产生的动作,其特征是,在上述鞘部(20)的内周面上沿着周向分开设 置有多个突起(1),使上述针基部(10)的外周面与上述突起(1)抵接。
另外,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是, 在将上述鞘部(20)套设在上述针基部(10)上之后,通过热处理使管(40)粘接在 上述针基部(10)的后端部(10b)。
另外,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是, 在通过上述热处理使管(40)粘接在上述针基部(10)的后端部(10b)时,上述鞘 部(20)在径向上收縮,上述突起(1)的高度(H)被设定成在上述热处理的前后均 与上述针基部(10)的外周面抵接的高度,上述鞘部(20)的内周面的孔径(D)被 设定成在上述热处理的前后均不与上述针基部(10)的外周面抵接的大小。
另外,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3中的任一个 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是,将上述突起(1)等间隔地设置在上述鞘部(20)的内 周面上。
另外,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4中的任一个 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是,将上述突起(1)设置在相对于将上述鞘部(20)的内
7周面左右一分为二的垂线(X)呈线对称的位置上。
另外,技术方案6所涉及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5中的任一个
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是,将上述突起(2)设置在上述鞘部(20)的内周面的朝
左右最为突出的位置上。
另外,技术方案7所涉及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6中的任一个 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是,将上述突起(4、 5)分别设置在上述鞘部(20)的内周 面的在长度方向分开的多个部位上。
另外,技术方案8所涉及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7中的任一个 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是,将与上述突起(1)抵接的针基部(10)的外周面的横 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形。
另外,技术方案9所涉及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7中的任一个 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是,沿着与上述突起(1)抵接的上述针基部(10)的外周 面设置多个凸条部(51、 52),在上述针基部(10)相对于上述鞘部(20)在旋转方 向上移动时,使上述突起(1)与上述凸条部(51、 52)抵接。
另外,在技术方案9中提到的外周面上不包括多个凸条部。
另外,技术方案10所涉及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9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 是,将与上述突起(1)抵接的上述针基部(10)的外周面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多 角形,并将各角作为上述多个凸条部(51)。
另外,在技术方案10中提到的的外周面上还包括作为多个凸条部的各角。
另外,技术方案ll所涉及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IO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 是,将上述多角形形成为正多角形,将各角的数目设定成在上述鞘部(20)的内 周面上等间隔设置的上述突起(l)的数目的倍数。
此处的倍数并不局限于1以上的整数倍,还包括0 1的分数倍。
另外,技术方案12所涉及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1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 是,将上述多角形形成为正十二角形,并将上述突起(1)的数目设定成6个。
另外,技术方案13所涉及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9至技术方案12中的任一 个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是,将上述凸条部(51)的突出高度设定成在上述突 起(1)不与上述凸条部(51)抵接的状态下,使上述凸条部(51)不与上述鞘部(20)
8的内周面抵接。
另外,技术方案14所涉及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9至技术方案12中的任一 个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是,将上述凸条部(52)的突出高度设定成在上述突
起(1)不与上述凸条部(52)抵接的状态下,使上述凸条部(52)与上述鞘部(20) 的内周面抵接。
另外,技术方案15所涉及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9至技术方案14中的任一 个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是,将上述凸条部(51、 52)的突出高度和弹力设定成: 在上述突起(1)与上述凸条部(51、 52)抵接的状态下,当施加了不足规定量T 的旋转力矩时,无法使上述针基部(10)相对于上述鞘部(20)旋转,但当施加了 规定量T以上的旋转力矩时,上述突起(1)越过上述凸条部(51、 52),使上述 针基部(10)相对于上述鞘部(20)旋转。
另外,括号内的记号表示在实施发明用的最佳方式和附图中记载的对应要 素或对应事项。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在套设在针基部上的大致圆筒状的鞘部的内 周面上沿着周向分开设置多个突起,并使针基部的外周面与突起抵接,因此, 针基部的因相对于鞘部在旋转方向和长度方向上移动而产生的动作,可由在针 基部的外周面与鞘部的突起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来抑制。与此同时,在从外部 对针基部施加了作用力时,可在适当的旋转力矩下使针基部旋转。
另一方面,在穿刺操作时,通过将与鞘部的两侧面部结合的一对翼部以沿 着鞘部的两侧面部折弯并重叠的状态把持,并将鞘部的内周面按压在针基部的 外周面上,可完全阻止针基部的因相对于鞘部在旋转方向和长度方向移动而产 生的动作。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l记载的发明的作用效 果之外,在制造医疗用针装置的工序中,在将鞘部套设在针基部上之后,通过 热处理使管粘接在针基部的后端部,因此,热处理可能会使设置在鞘部上的突 起变形,使旋转力矩上升。不过,由于鞘部的突起是将多个突起分开设置的, 因此与以往的环状突起不同,可吸收因热处理而引起的变形,对旋转力矩造成
9的影响小。因此,可防止因热处理而引起旋转力矩上升,抑制因热处理时的温 度差异而引起的旋转力矩偏差。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的作用效 果之外,在进行热处理时,鞘部在径向上收縮,但鞘部的突起的高度被设定成, 在热处理的前后均与针基部的外周面抵接的高度。因此,无论是在热处理后还 是在热处理前,均可防止针基部与鞘部彼此空转,在组装工序中,可使零件顺 畅地流动。
另外,鞘部的内周面的孔径被设定成在热处理的前后均不与针基部的外周 面抵接的大小。因此,无论是在热处理前还是在热处理后,在鞘部的内周面和 针基部的外周面上均不会产生摩擦,旋转力矩不会上升。因此,可防止因热处 理而引起的旋转力矩上升,抑制因热处理时的温度差异而引起的旋转力矩偏 差。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3中的任 一个记载的发明的作用效果之外,由于将鞘部的突起等间隔地设置在鞘部的内 周面上,因此可用鞘部的突起稳定地保持针基部的外周面。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4中的任 一个记载的发明的作用效果之外,由于将鞘部的突起设置在相对于将鞘部的内 周面左右一分为二的垂线呈线对称的位置上,因此,在将鞘部的翼部重叠把持, 并将鞘部的内周面按压在针基部的外周面上时,能左右均等地进行按压。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5中任一 个记载的发明的作用效果之外,由于将鞘部的突起设置在鞘部的内周面的朝左 右最为突出的位置上,因此,在将鞘部的翼部重叠把持,并将鞘部的内周面按 压在针基部的外周面上时,能正确地传递按压力。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6中的任
一个记载的发明的作用效果之外,由于将鞘部的突起分别设置在鞘部的内周面 的在长度方向分开的多个部位上,因此可使鞘部的突起与针基部的外周面在长 度方向上的多个部位抵接而稳定保持。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8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7中的任一个记载的发明的作用效果之外,由于将与突起抵接的针基部的外周面的横截 面形状形成为圆形,因此,无论是360度中的哪一位置,均能通过与突起抵接, 利用相同的摩擦来获得相同的嵌合力。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9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7中任一 个记载的发明的作用效果之外,由于沿着与突起抵接的针基部的外周面设置多 个凸条部,在针基部相对于鞘部在旋转方向上移动时,使突起与凸条部抵接, 因此,当在使针基部相对于鞘部旋转的方向上施力时,与针基部的外周面点接 触的突起会与位于针基部外周面的外侧的凸条部抵接,嵌合力和旋转力矩会增 大与凸条部的突出量相应的量。
由此,例如在用钳子夹持与针基部的后端部连接的输液或输血用的管来截 断流路时,可防止因该钳子的重量的作用而使针基部相对于鞘部意外旋转。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IO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9记载的发明的作用
效果之外,由于将与突起抵接的针基部的外周面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多角形, 并将各角作为多个凸条部,因此,在使针基部相对于鞘部旋转,使突起与凸条 部抵接,并在旋转方向上施加较大的力时,凸条部会将突起朝外侧按压作用, 使突起越过凸条部,朝与该凸条部分开并相邻设置的下一凸条部抵接,由此结 束规定角度的旋转操作。而且,在突起越过凸条部时使用者所需施加的规定量
T以上的旋转力矩(旋转操作力),可作为使用者的触觉信号(卡嗒感)而被感知。 通过将凸条部做成角,使用者可通过与不带角的圆滑的凸条部比较而明确获得 此时的触觉信号(卡嗒感)。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ll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io记载的发明的作用 效果之外,由于将多角形形成为正多角形,将各角的数目设定成在鞘部的内周 面上等间隔设置的突起的数目的倍数,因此,使用者通过旋转操作,能以一定 的间隔获得触觉信号(卡嗒感)。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12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IO记载的发明的作用 效果之外,由于将多角形形成为正十二角形,并将突起的数目设定成6个,因 此,可每经过30度的旋转角度获得触觉信号(卡嗒感),通过连续地进行三次 该30度的旋转操作,可准确地实现90度的旋转操作。由此,作为医疗用针装置,有一种装置具有防止误穿刺机构,该防止误穿 刺机构是通过在使用后使安装在针基部前端部的注射针相对于鞘部旋转90度, 使各凹凸部的相位对齐,之后,将注射针收入内部并予以收纳的机构,在具有 这种收入操作机构的装置中,只需使针基部相对于鞘部以30度的旋转角度,
在获得触觉信号(卡嗒感)的同时连续旋转三次,就可准确地实现90度的旋
转操作,因此,可准确、安全且极为容易地使针基部与鞘部在规定部位上 对齐,将注射针收入鞘部的内部并予以收纳。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13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9至技术方案12中的
任一个记载的发明的作用效果之外,可将凸条部的突出高度设定成在突起不
与凸条部抵接的状态下,使凸条部不与鞘部的内周面抵接,或者,根据技术方
案14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9至技术方案12中的任一个记载的发明的作
用效果之外,可将凸条部的突出高度设定成在突起不与凸条部抵接的状态下,
使凸条部与鞘部的内周面抵接,因此,在突起不与凸条部抵接的状态下,可减 小或增大鞘部与针基部的嵌合力。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15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9至技术方案14中任
一个记载的发明的作用效果之外,由于将凸条部的突出高度和弹力设定成在
突起与凸条部抵接的状态下,当施加了不足规定量T的旋转力矩时,无法使针 基部相对于鞘部旋转,但当施加了规定量T以上的旋转力矩时,使突起越过凸 条部,使基部相对于鞘部针旋转,因此,通过将规定量T例如设定成比在夹持 与针基部的后端部连接的输液或输血用的管来截断流路时使用的钳子的重量 大且处于使用者可手动施加的范围内的、比通常的操作力大的力,可防止因钳 子重量的作用而使针基部相对于鞘部意外旋转,而且,在通过使用者的手动 施力而即将达到规定量T之前,可使针基部对鞘部的嵌合力达到最大值。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的鞘部的横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的鞘部的纵剖视
12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的鞘部的横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的鞘部的横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的鞘部的纵剖视图。
图6是表示现有例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现有例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的分解俯视图。
图8是表示现有例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的组装方法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现有例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的使用方法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现有例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的鞘部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现有例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的鞘部(穿刺操作时)的主视图。
图12是表示现有例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的鞘部的俯视图。
图13是沿图12的A—A线剖切的放大剖视图。
图14是沿图12的B—B线剖切的放大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医疗用针装置的旋转力矩的测定结果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的鞘部的横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图16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在图16的医疗用针装置的鞘部中,突起与凸条部抵接了时的 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的鞘部的横剖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另一医疗用针装置的针基部和 鞘部的横剖视图。 (符号说明)1突起2突起3突起
4突起9环状突起10针基部10a前端部10b后端部11注射针20鞘部21翼部21a翼部前端21b翼部基端22翼部22a翼部前端22b翼部基端23凸条24条形槽25条形槽26凸条30护套40管51凸条部52凸条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与图6至图14所示的现有例
14的医疗用针装置一样,包括在前端部10a上安装有注射针11的针基部10,以及在两侧面部上结合有一对翼部21、 22的大致圆筒状的鞘部20。鞘部20套设在针基部IO上,针基部10相对于鞘部20可在旋转方向和长度方向上移动。
另外,在翼部21的表面上形成有凸条23和条形槽24,并在翼部22的表面上形成有条形槽25和凸条26,在翼部21、 22重叠时,凸条23与条形槽25卡合,而条形槽24与凸条26卡合。
另外,在注射针11上覆盖有保护用的护套30。在针基部10的后端部10b连接有输液或输血用的管40。
此处,针基部10由PC(聚碳酸脂)构成,鞘部20由PE(聚乙烯)构成,管40由PVC(聚氯乙烯树脂)构成。另外,如图8所示,在针基部10上套设了鞘部20后,将管40安装于针基部10的后端部10b,并实施热处理,由此进行所谓的"粘连粘接"。
在现有例的医疗用针装置中,如图10至图14所示,在鞘部20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环状突起9,但在下面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鞘部20的内周面上沿周向分开设置多个突起来代替环状突起9。
首先参照图1和图2,来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
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的鞘部20的横剖视图,相当于沿图12的A — A线剖切的放大剖视图。图2是鞘部20的纵剖视图,相当于沿图12的B — B线剖切的放大剖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在鞘部20的内周面上沿着周向分开设置有突起la、 lb、 lc、 ld、 le、 lf(下面称作"突起1")。突起1的从鞘部20的内周面朝内侧突出的截面形成为半圆锥形(日文力、法任'二状),其顶点部分与插入鞘部20的针基部10的外周面抵接。
另外,突起l是等间隔的,并设置在相对于将鞘部20的内周面左右一分为二的垂线X呈线对称的位置上。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将突起的数目设定成6,但并不局限于此。不过,为了仅用突起就能保持针基部10的外表面,最好是将突起的数目设定成3以上。
另外,突起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截面呈半圆锥形,也可以是截面呈三角 形的圆锥状突起,或是截面呈矩形的圆柱状突起等。但是,最好是具有以 尽可能少的面积与针基部10的外表面抵接的形状的突起(例如点接触的突 起)。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在制造时的热处理。
如图8所示,在针基部10上套设了鞘部20后,将管40安装在针基部 10的后端部10b,再实施热处理,由此进行所谓的"粘附粘接"。将许多 组装件配置在一个热处理机内进行热处理。
此时,由于鞘部20是PE材质,会因热处理而产生收縮,因此,如图 2所示地设定突起1的高度H和鞘部20的内周面的孔径D,以避免在热处 理的前后鞘部20与针基部10间的摩擦阻力大幅度增加。
具体而言,突起1的高度H被设定成在热处理的前后均与针基部10的 外周面抵接的高度。即,突起1的高度H被设定成无论是在热处理后还 是在热处理前,均能利用突起1来防止针基部10与鞘部20彼此空转。
另外,鞘部20的内周面的孔径D被设定成在热处理的前后均不与针基 部10的外周面抵接的大小。S卩,鞘部20的内周面的孔径D被设定成无 论是在热处理后还是在热处理前,在鞘部20的内周面和针基部10的外周 面上均不会产生摩擦,旋转力矩不会上升。
另外,通过热处理,突起l产生变形,旋转力矩可能会上升,但由于 突起l是将多个突起la、 lb、 lc、 ld、 le、 lf分开设置的,因此,与以往 的环状突起9不同,突起1与针基部IO彼此的接触面积小,并可用分开部 分来吸收因热处理而引起的变形。
通过如上所述地设定突起1的高度H、鞘部20的内周面的孔径D,将
突起1分开设置,可抑制因热处理而引起旋转力矩上升。因此,在将许多 组装件配置在一个热处理机内进行了处理时,不容易因鞘部20的收縮而引 起旋转力矩上升,即使温度因配置场所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旋转力矩也不 会产生偏差。
16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的使用方法。
(1) 首先,如图9所示,用作为操作手指的大拇指和食指捏着把持设置
在鞘部20的两侧面部的一对翼部21、 22,以使它们合拢。即,将一对翼部21、 22沿着鞘部20的两侧面部折弯并重叠保持。此时, 一对翼部21、 22的表面彼此重叠,使在表面上形成的凸条23与条形槽25以及条形槽24与凸条26分别卡合而彼此不会错开。
(2) 接着,将注射针11刺入患者的血管并确保刺入血管的状态。在上述(1)和(2)的步骤中,通过将鞘部20的内周面按压在针基部10
的外周面上,由针基部10相对于鞘部20在旋转方向和长度方向上的移动而产生的动作被完全阻止,能可靠地进行穿刺。
(3) 接着,将一对翼部21、 22展开,使两翼部21、 22与患者的皮肤表面接触,并将两翼部21、 22用胶带(未图示)固定在患者的皮肤表面上。
(4) 接着,旋转注射针ll,将其调整至最能获得血流量的位置。在上述(3)的步骤中将两翼部固定后,针基部10的外周面与鞘部20的
突起1抵接,由针基部10相对于鞘部20在旋转方向和长度方向上的移动而产生的动作,被在针基部10的外周面与鞘部20的突起1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抑制,使得注射针11不容易脱开。与此同时,在上述(4)的步骤中调整针位置时,可在适当的旋转力矩下旋转针基部10。
(5) 然后,在治疗结束后,将注射针11从患者身上拔出,并将医疗用针装置废弃。
根据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在套设在针基部10上的大致圆筒状的鞘部20的内周面上沿着周向分开设置多个突起1,使针基部10的外周面与突起l抵接,因此,由针基部10相对于鞘部20在旋转方向和长度方向上的移动而产生的动作,可被针基部10的外周面与鞘部20的突起1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抑制。与此同时,在从外部对针基部IO施加了力时,可在适当的旋转力矩下旋转针基部10。
另一方面,穿刺操作时,通过将与鞘部20的两侧面部结合的一对翼部21、 22沿着鞘部20的两侧面部折弯并重叠把持,将鞘部20的内周面按压在针基部10的外周面上,可完全阻止由针基部10相对于鞘部20在旋转方 向和长度方向上的移动而产生的动作。
另外,在制造医疗用针装置的工序中,由于在将鞘部20套设在针基部 IO上之后,通过热处理将管40粘接在针基部10的后端部10b,因此,设 置在鞘部20上的突起1会因热处理而产生变形,旋转力矩可能会上升。但 是,由于鞘部20的突起1是将多个突起la、 lb、 lc、 ld、 le、 lf分开设 置,因此,与以往的环状突起9不同,可吸收因热处理而引起的变形,对 旋转力矩造成的影响小。因此,可抑制因热处理而引起的旋转力矩上升, 抑制因热处理时的温度差异而引起的旋转力矩的偏差。
另外,热处理时,鞘部20在径向上收縮,但鞘部20的突起1的高度 H被设定成在热处理的前后均与针基部10的外周面抵接的高度。因此,无 论是在热处理后还是在热处理前,均能防止针基部10与鞘部20彼此空转, 在组装工序中,能使零件顺畅地流动。
另外,鞘部20的内周面的孔径D被设定成在热处理的前后均不与针基 部10的外周面抵接的大小。因此,无论是在热处理后还是在热处理前,在 鞘部20的内周面和针基部10的外周面上均不会产生摩擦,旋转力矩不会 上升。因此,可防止因热处理而引起的旋转力矩上升,抑制因热处理时的 温度差异而引起的旋转力矩的偏差。
另外,由于将鞘部20的突起1等间隔地设置在鞘部20的内周面上, 因此可用鞘部20的突起1稳定地保持针基部10的外周面。
另外,由于将鞘部20的突起1设置在相对于将鞘部20的内周面左右 一分为二的垂线X呈线对称的位置上,因此,在将鞘部20的翼部21、 22 重叠把持、将鞘部20的内周面按压在针基部10的外周面上时,可左右均 等地进行按压。
此处,图15表示分别制造多个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和现 有例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并测定其旋转力矩而得到的结果。
在图15中,上部所示的"变更产品"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用针 装置的测定结果,下部所示的"以往产品"是现有例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
18置的测定结果。热处理以96。C进行了 60分钟。
如图15所示,以往产品在热处理后的旋转力矩的测定结果(平均值土标准偏差)是0.71±0. 15cN,m,在以往产品中,旋转力矩在整体上较大,且旋转力矩的偏差也大。与此相对,变更产品在热处理后的旋转力矩的测定结果(平均值土标准偏差)是0.31士0.02cN'm,在变更产品中,旋转力矩在整体上较小,且旋转力矩的偏差也极小。因此,在许多制品间可实现稳定的旋转力矩。
另外,在以往产品中,即使热处理的设定温度为93°C,也还是会出现旋转力矩突出地呈现较高值的制品,但如图15所示,在变更产品中,即使是在96'C进行处理,旋转力矩也没有偏差,可提供稳定的质量。而且,根据本发明,上述热处理工序中的温度的设定范围变宽,并可縮短热处理时间。
下面,参照图3来说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图3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的鞘部20的横剖视图,相当于沿图12的A — A线剖切的放大剖视图。
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中,在鞘部20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突起2a、 2b、 2c、 2d、 2e、 2f (下面称作"突起2")。其中,突起2b和突起2e设置在鞘部20的内周面的朝左右最为突出的位置上。该朝左右最为突出的位置,是折弯翼部21、 22而推压鞘部20的两侧面时受到最大作用力的部分。
因此,根据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由于将鞘部20的突起2设置在鞘部20的内周面的朝左右最为突出的位置上,因此,在将鞘部20的翼部21、 22重叠把持、将鞘部20的内周面按压在针基部10的外周面上
时,能正确地传递按压力。
下面,参照图4来说明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
图4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的鞘部20的横剖视图,相当
于沿图12的A — A线剖切的放大剖视图。
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中,在鞘部20的内周面上设置有
19突起3a、 3b、 3c、 3d、 3e、 3f(下面称作"突起3")。该突起3与实施方 式1的突起l和实施方式2的突起2相比在周向上形成得较长。其结果是, 相邻突起3彼此的间隔变窄。
在像这样将突起3在周向上形成得较长时,突起3与针基部10的接触 面积变多,且热处理时突起3的变形程度也加大,因此,在旋转力矩上升 和偏差方面比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差,但与现有例的环状突起9相比, 接触面积小,能一定程度吸收因热处理而引起的变形。
下面,参照图5来说明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
图4是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的鞘部20的纵剖视图,相当 于沿图12的B — B线剖切的放大剖视图。
在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中,在鞘部20的内周面上设置有 突起4和突起5。即,在实施方式4中,在鞘部20的长度方向上分开的两 个部位的内周面上分别设置有突起4和突起5。
因此,根据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由于将鞘部20的突起 4、5分别设置于鞘部20的内周面的在长度方向上分开的两个部位上,因此, 可使鞘部20的突起4、 5与针基部10的外周面在长度方向的两个部位上抵 接而稳定地保持。另外,也可在三个以上的多个部位上分别设置突起。
下面,参照图16来说明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
图16是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的鞘部20的横剖视图,相 当于沿图12的A — A线剖切的放大剖视图。
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中,将与设置在鞘部20的内周面 上的突起1抵接的针基部10的外周面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形,但在实施 方式5中,通过沿着与突起1 (la lf)抵接的针基部10的外周面设置多个 凸条部51,将针基部10的外周面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多角形,当针基部 10相对于鞘部20在旋转方向上移动时,使突起1与凸条部51抵接。图17 中表示了突起1与凸条部51抵接前的状态,而图18中则表示了突起1与 凸条部51抵接后的状态。
在该实施方式例中,表示了将多角形形成为正十二角形、将各12个角形成为多个凸条部51、并将与这些凸条部51抵接的突起1(la lf)的数目设定成6个的结构。
此处,多角形的面(将相邻的凸条部51、 51彼此连接的线)设置在从外侧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的针基部10的外周面相切的位置上。即,在多角形的面与针基部10的外周面相切的点处具有与针基部10的外径相同的直径,成为凸条部51的角的直径比针基部IO的外径大,角的位置位于针基部10的外周面的外侧。
由此,当在使针基部10相对于鞘部20旋转的方向上施力时,与针基部10的外周面点接触的突起1与位于针基部10外周面的外侧的凸条部51抵接,因此,嵌合力和旋转力矩增加与凸条部51的突出量相应的量。
由此,例如在用钳子(未图示)夹持与针基部10的后端部10b连接的输液或输血用的管40而将流路截断时,可防止因该钳子的重量的作用而使针基部10相对于鞘部20意外旋转。
另外,可如下地设定凸条部51的突出高度和弹力如图18所示,在突起1与凸条部51抵接的状态下,当作用有不足规定量T的旋转力矩时,在突起1与凸条部51抵接后,无法使针基部10相对于鞘部20旋转,但当作用有规定量T以上、例如0.3cN,m以上的旋转力矩(旋转操作力)时,突起1越过凸条部51,使针基部IO相对于鞘部20旋转。
至于规定量T,例如设定成比上述钳子的重量大且处于使用者(医师和护士等)可手动施加的范围内的、比通常的操作力大的力,由此,可防止因钳子的重量的作用而使针基部10相对于鞘部20意外旋转,而且,在通过使用者的手动施力而即将达到规定量T之前,可使针基部10对鞘部20的嵌合力达到最大值。
在该实施方式例中,将多角形设定成正十二角形,并将各角的数目(12个)相对于在鞘部20的内周面上等间隔设置的突起1的数目(6个)的倍数设定成了2倍,但并不局限于此,该倍数既可以是1以上的整数倍,也可以是0 1的分数倍。
通过像这样将针基部10的外周面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多角形,并将其
21角作为凸条部51,当使用者使针基部10相对于鞘部20旋转,使突起l与
凸条部51抵接,继续在旋转方向上施加较大的力即规定量T时,凸条部51 将突起l朝外侧按压作用,突起1越过凸条部51,朝与该凸条部51分开并 相邻设置的下一凸条部51抵接,由此结束规定角度的旋转操作。另外,在 突起1越过凸条部51时,使用者需要施加规定量T以上的旋转力矩(旋转 操作力),此时的旋转力矩(旋转操作力)可通过使用者的触觉信号(卡嗒感) 而被感知。通过将凸条部51做成角,使用者可通过与不带角的圆滑的凸条 部(例如后述图19的凸条部52)比较而明确感觉到此时的触觉信号(卡嗒 感)。
利用这种触觉信号(卡嗒感),使用者不仅可通过视觉来识别针基部10 相对于鞘部20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也可通过触觉来识别针基部10相对 于鞘部20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因此,特别是像实施方式5那样,通过将 针基部10的外周面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正多角形,并等间隔地设置突起1, 可旋转操作而较为容易地使针基部10相对于鞘部20位于期望的相位上。
如图16所示,通过将针基部10的外周面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正十二 角形,并将等间隔地设置在鞘部20的内周面上的突起1的数目设定成6个, 使用者可通过以30度的旋转角度施加规定量T以上的旋转力矩(旋转操作 力),来使针基部IO相对于鞘部20以30度的旋转角度依次旋转,可每经 过30度的旋转角度获得触觉信号(卡嗒感)。因此,使用者通过连续地进行 三次30度的旋转操作,可准确地实现90度的旋转操作。
在医疗用针装置的制品群中,有一种制品具有防止误穿刺机构,该防 止误穿刺机构是在使用后将安装在针基部10的前端部的注射针11收入鞘 部20的内部并予以收纳的机构。该制品的收入操作的原理是,通过使设置 在针基部10的外周部上的突起部(未图示)与设置在鞘部20的内周部上的 嵌合凹部(未图示)对齐相位并使两者嵌合,来进行收入操作,如图8、图9 所示,在注射针11的刃面朝向正面上部、且与鞘部20结合的翼部21、 22 朝向上方的状态下,针基部10的突起部相对于鞘部20的嵌合凹部位于朝 旋转90度的方向、例如朝右侧错开的位置上,无法进行收入操作,但若使针基部10相对于鞘部20朝左侧旋转90度,使针基部10的突起部与鞘部20的嵌合凹部对齐相位,则可将安装在针基部10上的注射针11收入鞘部20的内部并予以收纳。
与具有上述收入操作机构的装置相对,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中,需要一边目测确认注射针11的刃面位置一边使针基部10相对于鞘部20旋转,并使针基部10的突起部与鞘部20的嵌合凹部对齐相位,但在实施方式l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中,需要一边目测确认注射针11的刃面位置一边使针基部10相对于鞘部20旋转,并使针基部10的突起部与鞘部20的嵌合凹部对齐相位,位置对齐时需要稍加注意。
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中,如上所述,只需使针基部10相对于鞘部20以30度的旋转角度,在获得触觉信号(卡嗒感)的同时连续旋转三次,就可准确地实现90度的旋转操作,因此,可准确、安全且极为容易地使针基部10的突起部与鞘部20的嵌合凹部对齐相位,将注射针11收入鞘部20的内部并予以收纳。
下面,参照图19来说明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
图19是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的鞘部20的横剖视图,相当于沿图12的A — A线剖切的放大剖视图。
在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中,将设置在针基部IO的外周面上的凸条部51的突出高度设定成在设置在鞘部20的内周面上的突起1未与凸条部51抵接的状态下,凸条部51不与鞘部20的内周面抵接,但在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医疗用针装置中,将凸条部52的突出高度设定成在突起1未与凸条部52抵接的状态下,凸条部52与鞘部20的内周面抵接。
此处,在针基部10的外周面上等间隔地设置了 3个不带角的凸条部52,与突起1的截面形状一样,凸条部52的截面形状呈圆滑的大致半圆形,凸条部52与突起1反向地、即朝鞘部20突出。
另外,如图19所示,凸条部52的顶点被设定成在突起1不与凸条部52抵接的状态下与鞘部20的内周面抵接的突出高度。
另外,凸条部52的截面形状、个数、或设定间隔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如图20所示,凸条部52的截面形状也可形成为具有角,且该角在
突起1不与凸条部52抵接的状态下与鞘部20的内周面抵接。
图20表示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另一医疗用针装置的针基部10和鞘部 20的横剖视图,图20 (a)表示鞘部20的截面,图20 (b)表示针基部10 的截面,图20 (c)表示在针基部10上套设了鞘部20时的截面。在鞘部20 的内周面上等间隔地分开设置有6个突起1。
至于鞘部20,将鞘部20的圆形内周面12等分,交替地分别形成6个 由线段相连的部分以及不是由线段相连的圆弧状部分,并将由线段相连的 部分作为朝内侧突出的突起1。另一方面,至于针基部10,将外周面形成 为正十二角形,并将各角作为多个(12个)凸条部52。此处,针基部10外 周面的正十二角形的一边与鞘部20的突起l(由线段相连的部分)的线段的 长度相等,如图20(c)所示,设定成在针基部10上套设了鞘部20、鞘部 20的突起1与针基部10的凸条部52(各角)抵接的状态下,针基部10外周 面的正十二角形的每隔一边与鞘部20的突起1的线段对齐。另外,在此状 态下,当施加使针基部10相对于鞘部20朝旋转方向移动的力时,鞘部20 的突起1与针基部10的凸条部52抵接,并且,当施加规定量T以上的力 时,鞘部20的突起1越过针基部10的凸条部52。
由此,由于设定成在突起1不与凸条部52抵接的状态下,凸条部 52与鞘部20的内周面抵接,因此,除了突起1越过针基部10的凸条部52 时的嵌合力之外,还作用有因凸条部52与鞘部20的内周面抵接而引起的 嵌合力,总之,针基部10与鞘部20的嵌合力增加,可提高旋转力矩。
由此,可防止针基部10相对于鞘部20意外旋转,医疗用针装置可实 现稳定的操作。
2权利要求
1. 一种医疗用针装置,包括针基部,该针基部在前端部安装有注射针;以及大致圆筒状的鞘部,该鞘部套设在所述针基部上,并在两侧面部结合有一对翼部,在穿刺操作时,将所述一对翼部以沿着所述鞘部的两侧面部折弯并重叠的状态把持,将所述鞘部的内周面按压在所述针基部的外周面上,从而阻止所述针基部因相对于所述鞘部在旋转方向和长度方向上移动而产生动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鞘部的内周面上沿着周向分开设置有多个突起,所述针基部的外周面与所述突起抵接。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医疗用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鞘部套 设在所述针基部上之后,通过热处理使管粘接在所述针基部的后端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用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通过所述热处理使管粘接在所述针基部的后端部时,所述鞘部在径向上收縮,所述突起的高度被设定成在所述热处理的前后均与所述针基部的外周 面抵接的高度,所述鞘部的内周面的孔径被设定成在所述热处理的前后均不与所述针 基部的外周面抵接的大小。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突起等间隔地设置在所述鞘部的内周面上。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突起设置在相对于将所述鞘部的内周面左右一分为二的垂线呈线对称的 位置上。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设置在所述鞘部的内周面的朝左右最为突出的位置上。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突起分别设置在所述鞘部的内周面的在长度方向上分开的多个部位上。
8. 如权利要求l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针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突起抵接的针基部的外周面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形。
9.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沿 着与所述突起抵接的所述针基部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凸条部,当所述针基 部相对于所述鞘部在旋转方向上移动时,所述突起与所述凸条部抵接。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用针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突起抵 接的所述针基部的外周面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多角形,将各角作为所述多 个凸条部。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医疗用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角形是 正多角形,各角的数目是在所述鞘部的内周面上等间隔设置的所述突起的 数目的倍数。
12.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医疗用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角形是 正十二角形,且所述突起的数目是6个。
13. 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条部的突出高度被设定成在所述突起不与所述凸条部抵接的状态 下,所述凸条部不与所述鞘部的内周面抵接。
14. 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条部的突出高度被设定成在所述突起不与所述凸条部抵接的状态 下,所述凸条部与所述鞘部的内周面抵接。
15. 如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部的突出高度和弹力被设定成在所述突起与所述凸条部抵接的 状态下,当施加了不足规定量T的旋转力矩时,无法使所述针基部相对于 所述鞘部旋转,但当施加了规定量T以上的旋转力矩时,所述突起越过所 述凸条部,使所述针基部相对于所述鞘部旋转。
全文摘要
一种医疗用针装置,可减小针基部与鞘部之间的旋转力矩,并可抑制许多制品间在旋转力矩方面的偏差。医疗用针装置,其包括在前端部(10a)安装有注射针(11)的针基部(10)、以及套设在针基部(10)上并在两侧面部结合有一对翼部(21、22)的大致圆筒状的鞘部(20),在穿刺操作时,将一对翼部(21、22)以沿着鞘部(20)的两侧面部折弯并重叠的状态把持,将鞘部(20)的内周面按压在针基部(10)的外周面上,从而阻止针基部(10)的因相对于鞘部(20)在旋转方向和长度方向上移动而产生的动作,其中,在鞘部(20)的内周面上沿着周向分开设置有多个突起(1),使针基部(10)的外周面与突起(1)抵接。
文档编号A61M5/158GK101511409SQ20078003346
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19日
发明者中西高英, 大野隆行, 清野隆史, 真田英司, 福岛徹 申请人:株式会社Jm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