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81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运台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转运台车有关,特别是,本发明的方案与一种可用于抬升载荷并把载 荷转运到新地点的转运台车有关。具体地说,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的转运台车 可用于把病人从病床或手术台上抬起并转运到另一个地点。虽然在下文中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以转运病人为例说明的,但是应理解的是,本 发明的实施例还可用于运送和转运其它载荷,例如需要小心搬运的物品,包括瓷器、 陶器、炸药、航天部件或放射性物质。按照本发明的方案实现的台车还可用于移动 机动车,例如违规停放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全球有大量卧床人员。由于医学和其它类型的保健领域的进步,随着 人们的预期寿命的延长,预计卧床人员的数目可能增加。在从床上抬起卧床病人时,许多护士和医护人员容易受伤。特别是,虽然经过 抬重物的严格培训,护士等工作人员常常发现,为了抬起病人等重物,需要采用别 扭的姿势。因此,为了抬起病人或把病人从一张床转移到另一张床,许多护士都有 背部受伤的经历。另外,在转床过程中,需要极其小心在意地搬运某些病人(例如发生严重烧伤 的病人)。需要运离手术室的病人也存在同样情况,例如做完心脏搭桥手术的病人。 在有些情况下,在完成手术之后,或者人员受伤之后,需要在病人下面垫一块刚性 垫板,以便把病人从一张床抬到另一张床上。在严重烧伤病人下面插垫板可能损害 早已脆弱的伤口,并增加感染的可能性。而且,在病人下面插入垫板的动作的力量 和性质常常使病人产生受到比较"粗鲁的处理"的感觉。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各种尝试,以实现能够从病床上抬起病人并转运病人的 医用转运台车。在国际专利公告号为W091/07158中揭示了一个此类装置。在该文 档中所述的转运台车包含有一个支臂,从中伸出若干个刚性舌片。刚性舌片通常形成一个类似于床面的表面,能够支承病人。舌片为中空的,类似于一种扁平管状结 构;在每个舌片的自由端(即,未连接到支臂的一端)有一个孔。每个舌片包裹在 弹性的衬套或护套中,并在空腔中有一个柱塞。护套比被其包围的舌片长,多余材料可插入到管子的空腔中(其中有护套和柱 塞的连接),并容纳在舌片外侧的护套的六角手风琴型结构中。一个楔形块把舌片顶面上的六角手风琴结构与护套的其余部分分开。当需要把病人从床上转移时,可把W091/07158中所述的转运台车推到紧挨病床并与病床平行的位置。然后向护套充入压縮空气,使包含在舌片的空腔中的护套部 分通过舌片自由端的孔向外胀出。由于护套附接于每个舌片中的柱塞上,护套的筒体发生膨胀并在病人的身体下 面向远离台车的方向伸展。当病人被膨胀的筒体支撑住之后,可以把台车朝向病床移动;这样,楔形部分(相对于病人保持不动)靠近支臂,从而把支撑病人的护套 朝支臂拉动,使支撑病人的护套部分在各个舌片上滑过。现在,病人的重量由舌片 支撑,而不是由膨胀护套支撑。可按相反顺序操作把病人放到新的床上。在W091/07158中揭示的装置存在若干问题,特别是当该装置由不熟悉操作方式 的人员操作时,例如对衬套的六角手风琴部分操作不当,对光滑部分和六角手风琴 部分之间的交界面处的衬套部分控制不当等等。本发明的目的是力图至少消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部分问题。 发明内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与转运台车结合使用的抬升部件,该 抬升部件包括具有支承表面的支承构件和附接于所述支承构件的护套,在初始形态中,所述支承表面的第一部分被护套遮盖,而第二部分未被遮盖,其特征为,护 套可以充气/充液膨胀,使护套延展并外翻,探入到载荷的下面,从而支承载荷,在 充气/充液后,支承构件和护套可以彼此相对移动,从而使支承构件进一步延伸到护 套中,支承表面的第二部分被护套遮盖,并且支承表面至少部分地支承载荷。一种较佳方式是,所述护套固定附接到本体部分。一种可选方式是,所述护套通过滑动密封连接装置附接到本体部分。一种较佳方式是,所述支承构件有远端和近端;所述护套在与支承构件的近端 分离的固定位置附接到支承构件;并且,在充气/充液后,支承构件和衬套可以彼此 相对移动,使衬套的一部分遮盖所述固定位置和支承构件的近端之间的支承表面的 至少一部分区域。一种可选方式是,所述支承构件有远端和近端;所述护套通过设置于支承构件 的近端和远端之间的滑动密封装置附接到支承构件,并可沿支承构件的长度方向的 至少一部分滑动;并且,在充气/充液后,滑动密封装置可向支承构件的近端滑动, 使载荷至少部分地被支承构件支撑。一种较佳方式是,抬升部件还带有用于对护套充液的流体沟槽。所述流体沟槽最好布置在支承构件内部。一种方便的方式是,所述抬升部件还带有一根附接于护套的拉绳,用于控制护 套的充气/充液或放气/放液。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包含一个或多个抬升部件的转运台车。抬升部件最好按一定的间隔布置,从而构成一排,在上面可放置病人。一种较佳方式是,所述转运台车还带有用于有选择地控制一个或多个抬升部件 的装置。一种方便的方式是,所述转运台车还带有底座装置,所述底座装置包含轨道和 安装在该轨道上的塔架,所述塔架可以操作,以支撑上述的一个或多个抬升部件, 其中,通过沿上述轨道移动塔架,可以使所述一个或多个抬升部件相对于底座装置 移动。一种有利的方式是,所述抬升部件由一个或多个支臂支撑。 一种较佳方式是,所述抬升部件由多个支臂支撑。一种方便的方式是,所述多个支臂中的两个或多个支臂通过接头彼此连接。一种较佳方式是,所述支臂可以操作,使其相对于彼此移动。
一种有利的方式是,所述转运台车还包含角度调整装置,该角度调整装置可相 对于水平面调整抬升部件的角度。
一种较佳方式是,所述抬升部件可相对于彼此旋转。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使用具有护套和支承构件的抬升部件抬升载荷的 方法,所述方法由下列步骤构成对护套充气/充液,使护套在载荷下面伸展;使护 套和支承构件相对于彼此移动,使支承构件伸入护套中,并使支承构件至少部分地 支撑载荷。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包含两个或多个支臂的转运台车,每个支臂支撑 一个或多个抬升部件,每个抬升部件包含支承构件和附接于该支承构件的护套,所 述护套可充气/充液膨胀,从而延伸并外翻,并探入到载荷的下面以支撑载荷,其中, 所述支臂适于从第一个形态向第二个形态相对于彼此移动。
一种较佳方式是,所述支臂可从第一个形态移动到第二个形态,其中,所述支 臂相对于彼此处于不同的角度。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理解本发明的更多特性,下面将通过实例并参照附 图说明本发明。
图1显示了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的一种转运台车;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个舌片的横断面图3显示了本发明中正在进行抬起病人操作的一个实施例;
图4显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抬起病人操作;
图5显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抬起病人操作;
图6显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放下病人操作;
图7显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放下病人操作。
具体实施例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的一种转运台车10包含一个框架1。图1中显示了 框架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在本例中,框架1包含一个C形底座4。C形底座4 具有一根水平主梁5,水平主梁5带有一个纵轴和两根侧向延伸的水平支承梁6、 7,水平支承梁6、 7分别位于主梁5的两端,并沿垂直于主梁5的纵轴的第一方 向延伸。
底座4通常安装在四个或多个轮子或脚轮17上,从而使转运台车10能够移 动。轮子或脚轮17最好带有锁定装置,当转运台车10处于所需位置时,可激活 该锁定装置,以防止转运台车10更进一步移动或发生不必要的移动。业内人员很 容易理解的是,可根据特定任务所需的移动程度和类型选用特定类型的轮子或脚轮 17。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底座4附接于适合在轨道上运行的轮子上。
一个竖向塔架8从主梁5延伸到通常比医院病床或手术台低一些的高度。塔 架8的上端带有一个以可伸缩的方式安装的转台9,转台9伸出塔架8的顶端的 高度(即,转台9的自由端超出塔架8的高度)是可控的,例如,可通过液压方 式控制,当然,还可采用其它安装机制。这样,正如下文中将简要说明的是,台车10 可以调整高度,以适应不同的病床或手术台高度。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底座4还包含一个轨道装置(未示出),塔架8安 装在该轨道装置上。因而塔架8可沿轨道相对于底座4的位置移动。较佳的方式 是,所述轨道装置允许塔架8沿平行于底座4的水平支承梁6、 7的方向移动。
一根支臂2沿大致水平的方向连接到转台9的自由顶端,并具有一个纵轴, 该纵轴大体上与底座4的主梁5的纵轴平行。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支臂2 由附接到支臂2和转台9的一个或多个刚性支承梁(未示出)支撑,从而把支臂2 支撑在通常相对于转台9固定的位置。
按一定间隔布置的多个舌片、探出件或齿件3 (即,支撑构件)沿第一方向从 支臂2伸出,并且具有纵轴,所述纵轴通常垂直于支臂2的纵轴。每个舌片3具 有一个上支承面并形成条板状转运搁架,并且在一端(即,近端)牢固地固定到支 臂2上,从而使舌片3适合于支撑横放在其上的病人的重量。换句话说,舌片3形 成一种悬臂式的转运搁架。转运台车10应足够坚固,以确保在转运搁架上可支撑体重为150公斤左右的病人。台车10的转运搁架最好能够支撑150公斤以上的重量。
每个舌片3具有一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空腔11,空腔11在自由端12(即, 远端)和连接支臂2的一端(即,近端)分别具有一个开口。因此,每个舌片3的 总体外观类似于一个扁平管,甚至可为圆柱管。
如图2所示,由柔性材料构成的各个护套13通过固定机构14牢固地固定到 每个舌片3上。固定机构14可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但最好采用带有压环或压带14 的机构,压环或压带布置在护套13和舌片3的一部分的周围,并发生压縮,从而 把护套13固定到舌片3上。在压环14 (或其它固定机构)处形成密封,保证足 够的气密性,防止通过舌片3压入护套13的空气(或液体或其他流体)在护套13 和舌片3之间的固定点处从护套13和舌片3中逸出。 一种较佳方式是,固定机 构14在装配后与每个舌片3的近端隔开,最好正对每个舌片3的自由端。可以 理解的是,可使用任何适当的固定机构14,包括但不仅限于钢丝夹、弹簧夹、胶粘 剂和螺旋夹等。
一种可选方式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包含的装置中带有连接到每个护套13的开 口端的可移动型或滑动形密封装置18,该移动或滑动密封装置18可沿各个舌片3 滑动或移动。在滑动过程中,通常保持密封状态。业内人员能够很容易理解,滑动 密封装置18可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例如,可在环状密封机构18中的空腔的任 何一端使用一个或多个橡胶侧缘(未示出),空腔中有多个润滑滚珠(未示出)。 润滑滚珠使密封机构8和舌片3的表面之间通常保持固定间隔;橡胶侧缘保证在 密封机构18和舌片3之间有足够的密封。较佳方式是,至少一个橡胶侧缘为偏置 形式,使通过液压液等方式施加到侧缘上的压力把侧缘压在舌片3上面,从而保持 密封。当然,还可使用其它材料形成侧缘,而不仅是橡胶材料(例如,可使用合成 橡胶材料或塑料等)。这种结构在图3a中示出。
每个护套13最好采用由柔韧的气密材料构成的袋状形式,护套13在初始形 态中最好沿各个舌片3的外表面向舌片3的近端(即,固定到支臂2的一端)折 回。换句话说,每个护套13可分别从密封14沿所连接的舌片3的外表面向支臂 2伸出。在沿舌片3的长度方向的某点,护套13折回,在最靠近密封14的护套13的部分上向回延伸到舌片3的远端(即,自由端),并在舌片3的远端封闭。
护套13足够长,以保证在上述的折回结构中,几乎每个舌片3的整个部分都 能够被护套13遮盖。但是,在初始形态中,护套13基本上不遮盖各个舌片3, 支承表面的第一部分被护套13遮盖,而其余部分不被遮盖。多余的护套材料容纳 在舌片3的空腔11中(其中,多余材料通过舌片3的自由端的孔拉入到空腔中)。 这种第一形态在图2中示出。
每个护套13的断面宽度相同,其断面宽度尺寸适合于使护套13在舌片3上 滑动。护套13最好为适当大小,以便使护套13与舌片3紧密配合。
每个护套13和舌片3分别形成附接于支臂2的一个抬升部件。
支臂2沿其长度方向也有一个空腔(未示出),该空腔与附接的每个舌片3中 的空腔11相通,构成液体流动通道。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在每个舌片的空腔11中还有一个电机(未示出)。 一种可选方式是,每个舌片3的电机(未示出)可以在支臂2的空腔中。电机可 用于驱动与每个舌片3相关的巻轴(未示出)。每个巻轴巻动一根拉绳15,拉绳15 的一端固定到巻轴上,另一端连接到各个护套13的一部分上,最好在护套13的 尖端。在某些实施例中,在与每个舌片3配套的支臂2的空腔有巻轴。在此实施 例中,全部巻轴可由位于支臂2的空腔中或转运台车10的另一部分中的一个电机 (未示出)驱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每个舌片3的空腔11中有一个柱塞(未示出)。拉绳 15的一端连接到柱塞上,另一端连接到护套13上。在舌片3的空腔11中,柱 塞最好不处于紧密配合状态,这样可使空气从其四周通过,并进入到护套13中。 还可在柱塞上形式一个或多个通孔,使空气从柱塞流过。
支臂2的空腔连接到一个压縮机16,压縮机16可用于把空气(或另一种流 体,该流体可以是液体)压入支臂的空腔中以及相连的舌片3的空腔中。因而,可 以理解的是,每个舌片3上的护套13都可充气/充液膨胀。类似地,压縮机16可 把空气(或另一种液体)从支臂2中抽出,从而把空气(或另一种液体)从舌片中 抽出(或者可以打开泄放阀,使护套13中的空气泄放到大气或压縮空气罐中),
11因此使护套13收缩。
压縮机16最好附接到台车IO,例如,可以安装在塔架8上或塔架8的旁边。 在某些实施例中,支臂2没有空腔,压縮机通过一个或多个管子与舌片3直
接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护套13应由气密性较好的材料制成。护套可由多层构成,包
括一个气密的(或基本气密的)内层和一个外层。 一种较佳方式是,,外层由若干子
层构成;例如,最内侧的子层可以是用于保护内层不受损坏的耐用层,下一个最内 侧子层可以是一个可拆卸层,该子层在每次使用之前可消毒,或者是一次性使用材 料。
可以理解的是,护套13应由一种或多种柔性材料构成。例如,护套13可以 采用类似于橡胶的材料制成。护套13最好由具有聚亚安酯涂层的尼龙材料制成。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台车10还带有一个适合于相对于水平面调整舌片 3的角度的装置(未示出)(舌片3通常最好处于基本水平位置)。此角度调整装 置最好包含一个或多个液压千斤顶。角度调整装置可包含针对每个舌片3布置的单 独调整装置,以便独立调整。角度调整装置还可以包含针对两个或多个舌片3的调 整装置,以便成组调整。角度调整装置还可以包含针对全部舌片3的一个调整装置, 以便统一调整。当然,即使没有针对全部舌片3的统一调整装置,所述的调整装置 仍可以统一操作或者基本上统一操作。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角度调 整装置可控制舌片3相对于支臂2的方向,或者控制支臂2相对于底座4的方 向。
在本发明中,如果要抬起的物体(或病人21)部分地凹入到其所处的表面中(例 如,病人在软床垫上),则包含角度调整装置的实施例比较有利。在这种情况下, 可利用角度调整装置调整舌片3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使护套13膨胀到床垫中并 伸入到病人21的下面。在抬起病人21后,可以把舌片3返回到基本水平的角度。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支臂2为多段结构,相邻的段通过铰链(未示出) 连接起来。支臂2最好有两个铰链,因而由三段构成。所述的段通常包括腿部支撑 段、臀部支撑段和背部支撑段。铰链可通过液压方式或电动方式操作。这样,当病人21由转运台车10支撑时,支臂2的各段可相对于彼此移动,从第一形态变化 到第二形态,从而调整病人21的姿态,例如从卧姿调整到坐姿。因此,可以从床 上向椅子或轮椅等装置上转运病人。可以理解的是,利用安装在可控制方向或位置 的多个单独支臂2上的舌片3,可以实现相同的效果,例如,台车10可带有三个 支臂2,每个支臂有一个或多个相应的舌片3。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接头替代铰链。这些接头可实现在多个轴 上进行不同程度的移动。舌片3甚至还可以相对于彼此旋转。
下面,将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操作方式。
图3显示了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抬起病人的第一种方法,其中,每个舌片3上 的护套13在固定位置连接到舌片上。
推动转运台车10,使支臂2与病人21所在的病床20大体平行(当然,也 可以推动病床20,使其与转运台车的支臂2大体平行)。可以使用以可伸縮方式 安装的转台9调整支臂的高度,使舌片3的底面与病床20的顶面大体齐平。
最初时,护套13和舌片3处于初始形态,如图3a所示。随后,通过使用压 縮机向图3所示的装置中压入空气或另一种液体,使护套13膨胀。随着护套13 的膨胀,容纳在舌片3中的护套部分从舌片3的空腔11中伸出。护套13沿与 舌片3大体平行的方向伸展并膨胀,并探入到病人21的下面。当容纳在舌片中的 多余护套材料膨胀后,舌片3上的护套13的折回结构沿舌片3延伸的长度会縮 短,这是因为折叠部分向固定机构14移动。
当护套13处于病人21的下面时,护套13可以充分膨胀,从而把病人21抬 离病床20。如果在转运台车中使用拉绳15 (如上所述),则巻轴和电机(或柱塞) 必须使拉绳15放开,以便护套13能够膨胀。现在,护套13和舌片处于第二个 形态,如图3b所示。
护套13必须在膨胀过程中在病人21下面伸展并外翻。如果操作正确,则护 套13在病人21下几乎没有滑动,从而避免损害伤口 (例如烧伤)或者当护套13 膨胀时沿病床20牵动床上用品。护套13仅是探入病人21的下面。
在台车10的第二个形态中,病人21被膨胀护套13支撑住,而膨胀护套13由病床20支撑。然后,舌片3移入到膨胀护套13中(参见图3c)。可以理解 的是,在此操作过程中,舌片3会置换出护套13中的一部分空气。因此,压縮机 带有一个阀门装置(未示出),使空气逸出,而不会明显降低护套13中的流体压 力(护套13应仍保持膨胀状态,直到舌片3移动到位,能够支撑病人21的重量)。 或者,也可以不使用阀门,而仅仅使护套13中的流体压力增加。当舌片3移动到 位并能够支撑病人的重量时,可以对护套13放气(虽然这不是必要的)。现在, 舌片3和护套13处于图3c所示的第三个形态,可以理解的是,每个舌片3的 支承表面的第二部分虽然在初始形态中未被护套13遮盖,但现在被护套13遮盖。
舌片3可以多种不同的方式移入到护套13中,例如,可以向病床移动转运台 车10,或者,如果转运台车具有安装在轨道上的塔架8 (如上所述),则可以沿 轨道驱动塔架8,使塔架8、转台9、支臂2和舌片3 —起向病床20移动,但 是底座4仍相对于病床20处于基本固定的位置。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有抬起病人的第二种方法,如图4所示。
转运台车10、支臂2和舌片3的操作总体上类似于上述第一种方法中的操 作。最初时,台车10处于相同的初始形态,如图4a所示。但是,随着护套13的 膨胀,舌片3向病人同步运动,进入由护套13形成的膨胀筒中(参见图4b)。 具体地说,护套13膨胀并伸展到病人21下面。随着护套13的膨胀,舌片3移 入护套13的已膨胀部分;在此情况下,可随着护套13的膨胀把舌片3移入部分 膨胀的护套13中,而不必等到病人21被充分膨胀的护套13完全支撑住之后。 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不会达到(如上所述的)第二个形态。实际情况是,随 着护套13的膨胀,会开始达到第三个形态所需的运动,台车10不需要通过第二 个形态就可达到第三个形态。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种方法的工作原理基本上类似于 第一种方法;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使用第二种方法把病人21从其病床20上抬 起(参见图4c)所需的时间可能比使用第一种方法所需的时间短。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的抬起病人21的第三种方法在图5中示出。第三种 方法需要使用滑动密封装置18把护S 13的开口端连接到舌片3的外表面(如上 所述)。护套13膨胀的方式与第一种方法中所述的膨胀方式相同。但是,滑动密 封件沿舌片3向支臂2同步滑动。另外,舌片3朝向病人21移入正在膨胀的护套13中(参见图4b)。因此可以从病床20上抬起病人21。在有些情况下,使 用第三种方法从病床20上抬起病人21所需的时间比使用第一种方法或第二种方 法所需的时间短。
可以理解的是,在护套13充分探入到病人21的下面之后,才使滑动密封件 18向支臂2滑动。在此之前不必使滑动密封件18向支臂滑动。
换句话说,台车10处于初始形态中(如上所述),为了达到第三个形态,不 仅使护套13膨胀并且舌片3向病人移动(移入到膨胀的护套13中),而且护套 13还有效地通过滑动密封18收縮舌片3的长度。在此操作中,密封件18通常 通过抵住病人的床20而相对于护套13固定就位。而且,最好有末端挡板,以防 止密封件移动时超过舌片3的末端。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利用滑动密封件18的实施例中,每个舌片3 上的护套13在开始时几乎整体位于舌片3的空腔11中。换句话说,不再需要上 述的折回护套结构。
概括地说,前两个抬起病人21的方法需要护套13探入到病人21之下。然 后使舌片3相对于护套13移动,使护套13在其各自的舌片3上巻回,以遮盖 以前未遮盖的部分。因此,在移动病人21时,病人21由舌片3支撑(至少部分 地支撑)。在第三种方法中,由于滑动密封件18沿舌片3向支臂2移动,因此 不需要"回巻"。
从转运台车10把病人放到病床20上的第一种方法在图6中示出。
转运台车10在放下病人过程的开始时所处的形态总体上与上述的抬起病人过 程的第三个形态相同。具体地说,病人被转运台车10的舌片3支撑,护套13保 持膨胀状态,舌片3位于护套13内。相对于病床20推动转运台车,使舌片3的 底面处于靠近并高于病床20的顶面的位置。
在台车10的第二个放下形态中,使用拉绳15把护套13的一部分拉入其各 自的舌片3的空腔11中。护套13处于充分膨胀状态,以保证当护套13的一部 分被拉入舌片3时,护套13的膨胀部分构成圆筒(参见图6b)。
随着每个护套13的一部分被拉入其舌片13中,舌片3从病人下面縮回。因此,病人至少部分地由膨胀护套13形成的圆筒支撑。每个护套13的被拉入各个
舌片3的部分不断增加,使护套13的膨胀圆筒逐渐减小。这样,随着护套13巻 入舌片3中,病人21被护套13轻轻地降到病床20上。舌片3可按多种不同的 方式远离病床20。例如,可以把转运台车推离病床,或者,如果转运台车具有安装 在轨道上的塔架8 (如上所述),则可以沿轨道驱动塔架8,使塔架8、转台9、 支臂2和舌片3 —起远离病床20,但是底座4仍处于相对于病床20大体固定 的位置。
当操作完成时(参见图6c),转运台车10处于第三个放下形态,该形态大体 上与上述的抬起病人的初始形态相同。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的第二种放下病人的方法在图7中示出。在第二种方 法中,本发明的转运台车的实施例包含滑动密封件18。
在该方法开始时,病人位于转运台车10上,转运台车10处于第一个放下形 态,该形态大体上与上述的第三种抬起方法的第三个抬起形态相同。
在第二种放下方法中,每个护套13连接有一根拉绳15。如上述的第一种方法 中所述,每个护套13的一部分被拉绳15拉入到其各自的舌片3中。但是,与上 述的第一种方法不同的是,每个舌片3上的滑动密封件18 (在采用第一种方法的 转运台车10的实施例中不存在)从靠近舌片3的近端的位置向舌片3的远端的 位置移动。滑动密封件18的移动可通过相对于病人21所在的病床20移动舌片 3来实现,此时密封件18抵住病床20,通常不会被病床20移动。
随着拉绳15把多余的护套材料拉入舌片3的空腔11中,护套13再次形成 圆筒,当病人21被降到病床20上时,护套13形成的圆筒部分地支撑病人21的 重量,并且,随着护套13被拉入到各自的舌片3中,护套13的筒体稳定地縮小。
除了使用拉绳15 (由巻轴和电机驱动,或者由柱塞驱动),还可以通过降低舌 片3的空腔11中的流体压力来实现相同的效果。这会使多余的护套材料被有效地 吸回到舌片3中。
虽然在上文中假定全部舌片3同时运动,但是还可以通过使用与每个舌片3 配套的阀门来选择性地首先操作一部分舌片3。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操作可利用计算机(未示出)、微控制器(未示出)或其它 电子线路(未示出)来控制转运台车10的操作,包括轮子或脚轮17、任何轨道、 与台车10配套的任何阀门、以及用于升降转台9的机构。
当在此规范和权利要求中使用时,术语"包含"或其变体指包含指定的特性、 步骤或部件。该术语不应被理解为排除其它特性、步骤或部件的存在。
在上述说明中或下列权利要求或附图中揭示的、以其特定形式或按照用于执行 所揭示的功能的方式表示的特性,或者用于获得所揭示的结果的方法或过程,可根 据具体情况单独或彼此结合使用,从而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与转运台车结合使用的抬升部件,抬升部件包括具有支承表面的支承构件和附着于所述支承构件的护套,在初始形态中,所述支承表面的第一部分被护套遮盖,而第二部分未被遮盖,其特征为,护套可以充气/充液膨胀,使护套延展并外翻,探入到载荷的下面,从而支承载荷,在充气/充液后,支承构件和护套可以彼此相对移动,从而使支承构件进一步延伸到护套中,支承表面的第二部分被护套遮盖,并且支承表面至少部分地支承载荷。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升部件,其特征为,所述护套以固定方式附接到本体部分上。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升部件,其特征为,所述护套通过滑动密封连接装置附接到本体部分上。
4.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抬升部件,其特征为所述支承构件具有远端和近端;护套在与支承构件的近端分离的固定位置附接到支承构件上;且在充气/充液后,支承构件和衬套可相对于彼此移动,使衬套的一部分遮盖固定位置和支承构件的近端之间的支承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区域。
5.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抬升部件,其特征为所述支承构件具有远端和近端;护套通过一个滑动密封件附接到支承构件上,所述滑动密封件布置在支承构件的远端和近端之间,并且可沿支承构件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滑动;且在充气/充液后,滑动密封件可向支承构件的近端滑动,从而使载荷至少部分地被支承构件支撑住。
6. 按照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抬升部件,其特征为,所述抬升部件进一步包含用于对护套充气/充液的流体槽道。
7.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抬升部件,其特征为,所述流体槽道布置在所述支承构件中。
8. 按照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抬升部件,其特征为,所述抬升部件进一步包含一根拉绳,所述拉绳附接到护套上,并可用于控制护套的充气/充液或放气/放液。
9. 一种转运台车,包含按照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抬升部件。
10. 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运台车,其特征为,所述抬升部件以特定的间隔布置,从而形成一排,在其上可放置病人。
11. 按照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转运台车,其特征为,所述转运台车进一步包含用于有选择地控制一个或多个所述抬升部件的装置。
12. 按照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转运台车,其特征为,所述转运台车进一步包含底座装置,所述底座装置包括轨道和安装在该轨道上的塔架,所述塔架可用于支撑一个或多个抬升部件,其中,通过沿轨道移动塔架,可以使所述一个或多个抬升部件相对于底座装置移动。
13. 按照权利要求9-1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转运台车,其特征为,所述抬升部件由一个或多个支臂支撑。
14. 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运台车,其特征为,所述抬升部件由多个支臂支撑。
15. 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运台车,其特征为,所述多个支臂中的两个或多个支臂彼此通过接头连接。
16. 按照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转运台车,其特征为,所述支臂可相对于彼此移动。
17. 按照权利要求9-1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转运台车,其特征为,所述转运台车进一步包含角度调整装置,所述角度调整装置可用于调整抬升部件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
18. 按照权利要求9-1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转运台车,其特征为,所述抬升部件可相对于彼此旋转。
19. 一种利用按照权利要求1-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具有护套和支承构件的抬升部件抬升载荷的方法,所述方法由如下步骤构成为护套充气/充液,使护套 探入到载荷下面;使护套和支承构件相对于彼此移动,从而使支承构件伸入护套 中,并且支承构件至少部分地支撑载荷。
20. —种包含两个以上支臂的转运台车,每个支臂支撑一个或多个抬升部件,每 个抬升部件包含支承构件和附接于该支承构件的护套,所述护套可充气/充液膨 胀,从而延伸并外翻,并探入到载荷的下面以支撑载荷,其中,所述支臂适于相 对于彼此从第一个形态向第二个形态移动。
21. 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转运台车,其特征为,所述支臂可从第一个形态移 动到第二个形态,在第二个形态中,支臂相对于彼此处于不同的角度。
全文摘要
一种与转运台车结合使用的抬升部件,包括具有支承表面的支承构件和附接于所述支承构件的护套,在初始形态中,所述支承表面的第一部分被护套遮盖,而第二部分未被遮盖,其特征为,护套可以充气/充液膨胀,使护套延展并外翻,探入到载荷的下面,从而支承载荷,在充气/充液后,支承构件和护套可以彼此相对移动,从而使支承构件进一步延伸到护套中,支承表面的第二部分被护套遮盖,并且支承表面至少部分地支承载荷。
文档编号A61G7/10GK101626748SQ200780046088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5日
发明者史蒂文·桑兰德, 帕特里克·芬雷 申请人:个人电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