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插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935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架插入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架插入设备,其用于将支架插入活体的管状器 官(如食道等)的狭窄部分,以使该狭窄部分膨胀,更具体地说,涉 及一种支架插入设备,该设备可使支架首先在其尾端膨胀,然后朝向 管状器官的狭窄部分内的其引导端逐渐膨胀,从而可有效地应用于治 疗支架尾端的位置需要被精确地控制的狭窄部分。
背景技术
有很多种公知的无需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活体的管状器官(如食道 等)的狭窄部分的方法。 一种公知的治疗方法是采用由超弹性的形状 记忆合金制成的自膨胀支架。本文中使用术语的"狭窄部分"是指正 在收紧或者收紧已完成的身体部分。
在采用支架的治疗方法中,由编织超弹性的形状记忆合金线形成 特定长度的柱形支架。支架在体积保持最小的情况下被插入活体的管 状器官的狭窄部分。随着支架被释放并恢复到其原始形状,支架使得 狭窄部分向外膨胀。
在采用支架的治疗方法中,为了将支架插入管状器官的狭窄部分, 需要单独的支架插入设备。图1示出了传统支架插入设备的一个例子。
参见图1,支架插入设备包括夹持体2、与夹持体2连接的外管3以及 插入外管3内、以在前后方向上运动的内管5。自膨胀支架l以压缩 状态可滑动地保持在外管3的顶端部分内。通过内管5,将支架1从 外管3中推出。
在如上述配置的支架插入设备中,支架1以压缩状态装在外管3 的顶端部分内,外管3的顶端部分插入活体的管状器官(如食道等) 的狭窄部分。此时,独立地插入内视镜,以允许手术员一边观察支架, 一边将外管3的顶端部分插入目标位置,即在管状器官的狭窄部分。
3一旦外管3的顶端部分纟皮插入目标位置,内管5可滑动地向前移 动,以将支架1推出外管3的顶端部分。如图2A所示,支架l的引 导端la首先被推出外管3并膨胀回复至其原始形状。换言之,传统支 架插入设备被设计成确保支架1首先在它的引导端la膨胀,然后朝它 的尾端lb逐渐膨胀。当支架1被完全推出外管3时,其能够使狭窄部 分膨胀,如图2B所示。
如果声带或其它隔膜位于支架1的尾端lb之后,那么传统支架插 入设备就存在这个问题在使支架1从引导端向尾端连续膨胀的过程 中,支架1的尾端lb被声带或其它隔膜卡住,这会导致支架1以错误 的姿势定位。
尤其是,当支架1在其整个长度上完全膨胀时,很难精确地估计 支架1的尾端lb所在的位置。这是因为在支架1以压缩状态保持在外 管3的顶端部分内时支架的有效长度与当支架1在狭窄部分膨胀回复 至其原始形状时支架的有效长度有很大差别。
对支架1进行定位所引起的这些问题使得手术员难以进行支架插 入操作,这也造成了患者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在最坏的情况下,支 架插入操作需要从头开始再做一遍。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和其它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 种支架插入设备,其首先可使支架在其尾端膨胀,然后朝向其位于管 状器官的狭窄部分内的引导端逐渐膨胀,因此,可有效应用于治疗支 架尾端的位置需要精确控制的狭窄部分。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架插入设备,其能够容易并精 确地将支架的尾端定位于活体的管状器官的目标狭窄部分内,而对患 者不造成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架插入设备,用于将具有引导端和尾 端的自膨胀支架插入活体的管状器官内,所述支架插入设备包括夹 持体;细长柔性外管,附接于所述夹持体的前端;细长的柔性推进元 件,从所述夹持体的后端可移动地插入所述外管内;以及管状帽,用于可拆卸地容纳处于压缩状态的所述支架,所述管状帽具有操作性地 连接于所述推进元件的前端以及与所述外管的前端可滑动地配合的后 端,其中所述支架插入设备被设计为将所述支架以这种方式保持于所
述管状帽内当通过所述推进元件将所述管状帽从所述外管的所述前 端推出时,所述支架首先在所述尾端膨胀,然后朝所述引导端逐渐膨 胀。
所述支架插入设备可进一 步包括可移动的内管,所述可移动的内 管位于所述外管和所述推进元件之间,以朝向或远离所述管状帽运动。
所述推进元件可被配置为延伸至所述管状帽内,并牢固地固定于 所述管状帽的所述前端。


在阅读了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优选实施方案的描述后,本发明的
上述和其它目的以及特征将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示出了传统支架插入设备的一个实例的视图2A和2B是示出了采用图1所示的传统支架插入设备将支架定
位于狭窄部分中的过程的剖视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支架插入设备的视图; 图4是示出了图3所示的支架插入设备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5A和5B是示出了采用图3所示的支架插入设备将支架定位于
狭窄部分中的过程的剖视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支架插入设备的视
图7是示出了图6所示的支架插入设备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以及
图8A、8B和8C是示出了采用图6所示的支架插入设备将支架定 位于狭窄部分中的过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支架插入设备的优选实施方案。
参见图3和图4,其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支架插入 设备,该支架插入设备用于将具有引导端和尾端的自膨胀支架1插入 活体的管状器官内。本实施方案的支架插入设备包括夹持体10、附接 于夹持体IO前端的细长柔性外管12、从夹持体IO的后端可移动地插 入外管12内的细长柔性推进元件15以及用于可拆卸地容纳处于压缩 状态的支架1的管状帽20,管状帽20具有操作性地连接于推进元件 15的前端22以及与外管12的前端可滑动地配合的后端21。
本实施方案的支架插入设备被设计为将支架1以这种方式保持于 管状帽20内当通过推进元件15将管状帽20从外管12的前端推出 时,支架l首先在尾端膨胀,然后朝引导端逐渐膨胀。
管状帽20的前端22形成为圆形,从而使其有助于平滑地将管状 帽20插入活体的管状器官内。推进元件15被配置为延伸至管状帽20 内,并牢固地固定于管状帽20的前端22。手柄16附接于推进元件15 的后端。
接下来描述上述配置的支架插入设备的操作。
首先,根据存在于活体的管状器官内的目标损伤IOO(例如狭窄 部分)的直径和长度选择具有适当尺寸的支架1。然后,将支架1以 压缩状态容纳于管状帽20内,并使得管状帽20的后端21与外管12 的前端配合。
一旦以这种方式完成了准备工作,就将外管12插入活体的管状器 官内,并将外管12定位于与管状器官(例如血管)的目标损伤100 对准。通过使用插入于与外管12平行的管状器官内的内视镜,可在视 觉上监控支架插入操作。这时,使管状帽20的后端21,更确切地说, 使支架1的尾端lb与目标损伤100的后端对准。
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保持夹持体10而将推进元件15向前推进, 则使得与推进元件15的前端连接的管状帽20远离外管12向前移动。 因此,支架l在其尾端lb膨胀,如图5A所示。随着管状帽20继续 向前移动,支架1朝其引导端la逐渐膨胀,最后,如图5B所示,支 架1在整个长度上完全膨胀。当完全膨胀时,支架1回复到它的原始形状,从而使目标损伤100 (即管状器官的狭窄部分)膨胀。
在支架1被定位于目标损伤100之后,向后拉推进元件15, 乂人而 使管状帽20可穿过支架1向后移动。然后,将外管12和管状帽20 一起从活体的管状器官上取下。
利用如上所述的本实施方案的支架插入设备,支架1首先在尾端 lb膨胀,然后朝着目标损伤100 (即管状器官的狭窄部分)内的引导 端la逐渐膨胀。因此,该支架插入设备可有效应用于治疗食道等的狭 窄部分,其中,支架1的尾端lb的位置必须精确控制,以避免干扰位 于支架1的尾端lb后面的声带200或其它隔膜。
参见图6和7,其示出了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支架插入 设备,该支架插入设备用于将具有引导端和尾端的自膨胀支架1插入 活体的管状器官内。和前述的实施方案一样,该实施方案的支架插入 设备包括夹持体10、附接于夹持体10的前端的细长柔性外管12、从 夹持体IO的后端可移动地插入外管12内的细长柔性推进元件15、以 及用于可拆卸地容纳处于压缩状态的支架1的管状帽20,管状帽20 具有操作性地连接于推进元件15的前端22以及可滑动地与外管12 的前端配合的后端21。
与前述实施方案不同,本实施方案的支架插入设备还包括可移动 的内管30,可移动的内管30位于外管12和推进元件15之间,以用 于朝向或远离管状帽20运动。在内管30的前端和外管12的前端之间 留有用于容纳支架l的尾端的环形空间。
本实施方案的支架插入设备被设计为将支架1以这种方式保持在 管状帽20内和外管12的前端内当通过推进元件15将管状帽20从 外管12的前端推出时,支架1首先在接近尾端的部分膨胀,然后朝尾 端逐渐膨胀,再朝引导端逐渐膨胀。
管状帽20的前端22形成为圆形,从而使它有助于平滑地将管状 帽20插入活体的管状器官内。推进元件15被配置为延伸至管状帽20 内,并牢固地固定于管状帽20的前端22。手柄16附接于推进元件15 的后端。
接下来描述上述配置的支架插入设备的操作。首先,将支架1以压缩状态容纳于管状帽20内,从而使支架1 的尾端可位于外管12的前端内部。管状帽20的后端21与外管12的 前端配合。一旦以这种方式完成了准备工作,就将外管12插入活体的管状器 官内,并将外管12定位于与管状器官(例如血管)的目标损伤100 对准。通过使用插入于与外管12平行的管状器官的内视镜,可在视觉 上监控支架插入操作。这时,管状帽20的后端21,更确切地说,是 支架1的尾端lb与目标损伤100的后端对准。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固定夹持体10而将推进元件15向前推进, 则使得与推进元件15的前端相连接的管状帽20远离外管12向前移 动。因此,支架l在接近其尾端lb的部分上膨胀,如图8A所示。此 时,将内管30向前推进,从而使支架1的尾端lb可被推出外管12 并膨胀,如图8B所示。随着管状帽20继续向前移动,支架l朝其引导端la逐渐膨胀, 最后,如图8C所示,支架1在整个长度上完全膨胀。当完全膨胀时, 支架1回复到它的原始形状,从而使目标损伤100 (即管状器官的狭 窄部分)膨胀。在支架l纟皮定位于目标损伤100之后,向后拉推进元件15, 乂人而 使管状帽20可穿过支架1向后移动。然后,将外管12和管状帽20 一起从活体的管状器官上取下。利用如上所述的本实施方案的支架插入设备,支架1首先在尾端 lb膨胀,然后朝着目标损伤100 (即管状器官的狭窄部分)内的引导 端la逐渐膨胀。因此,该支架插入设备可有效应用于治疗食道等的狭 窄部分,其中,支架1的尾端lb的位置必须精确地控制,以避免干扰 位于支架1的尾端lb后面的声带200或其它隔膜。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支架插入设备可使支架首先在其尾端膨胀, 然后朝着其处于管状器官的狭窄部分内的引导端逐渐膨胀,因此,可 有效应用于对支架尾端的位置需要精确控制的狭窄部分进行治疗。此 外,本发明的支架插入设备能够容易并精确地将支架的尾端定位于管 状器官的狭窄部分内,而不会给患者造成身体或精神上的痛苦。8尽管上文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 些实施方案。本领域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 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各种变换和修饰。
权利要求
1.一种支架插入设备,用于将具有引导端和尾端的自膨胀支架插入活体的管状器官内,所述支架插入设备包括夹持体;细长柔性外管,附接于所述夹持体的前端;细长的柔性推进元件,从所述夹持体的后端移动地插入所述外管内;以及管状帽,用于可拆卸地容纳处于压缩状态的所述支架,所述管状帽具有操作性地连接于所述推进元件的前端以及与所述外管的前端可滑动地配合的后端,其中所述支架插入设备被设计为将所述支架以这种方式保持于所述管状帽内当通过所述推进元件将所述管状帽从所述外管的所述前端推出时,所述支架首先在所述尾端膨胀,然后朝所述引导端逐渐膨胀。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插入设备,进一步包括可移动的内 管,所述可移动的内管位于所述外管和所述推进元件之间,以朝向或 远离所述管状帽运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插入设备,其中所述推进元件被配 置为延伸至所述管状帽内,并牢固地固定于所述管状帽的所述前端。
全文摘要
一种支架插入设备,用于将具有引导端和尾端的自膨胀支架插入活体的管状器官内。该支架插入设备包括夹持体、附接于夹持体前端的外管、从夹持体的后端可移动地插入外管内的推进元件、以及用于可拆卸地容纳处于压缩状态的支架的管状帽。管状帽具有操作性地连接于推进元件的前端以及与外管的前端可滑动地配合的后端。该支架插入设备被设计为将支架以这种方式保持于管状帽内当管状帽从外管推出时,支架首先在尾端膨胀,然后朝引导端逐渐膨胀。
文档编号A61B17/00GK101292917SQ200810009349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3日
发明者辛卿珉, 金圣珉 申请人:太雄医疗器株式会社;辛卿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