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223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
所属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人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特别是一种 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威胁人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 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肿瘤性疾病而跃居世界第一。随着传染病
在中国被控制,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口老龄化加快,生 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也向高热、高脂化发展,冠心病、高血压、
高血脂、心力衰竭、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体健
康及生命的最严重疾病之一,而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还有逐年上
升的趋势,与肿瘤疾病一起成为中国城巿人口死亡的两大原因。
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生率与死亡率,也引导了药物研究为开
发的方向。在世界药品巿场中,该类药物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
位,为当今世界新产品研究与开发最热门的领域之一,并一直占 据世界畅销药物排名榜的主导地位。而中国以其心脑血管疾病的
高发病率和绝对人口数量构筑了心脑血管药物的庞大需求巿场, 其用药销售额仅次于抗感染类用药居第二位。中国心脑血管类用 药销售额将会明显上升。而中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以其 耐受性好,副作用小等特点,显示其独特的优势,但现有的中药 药丸的制剂因其工艺及技术所限制成形颗粒较大,不能满足患者 对药物服用量低,高效低毒,质量稳定,外观优美等方面的要求,而《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通则规定,要求发展一种新的 微丸剂型,所谓微丸是指直径小于2.5mm的球形或类球型丸子。 因此开发一种治疗心脑血管方面的药剂,既具有良好的药理性 能,又具有所希望的物理特征,则是本申请所追求的。
该药剂原有剂型是颗粒,且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0版一部),原剂型的工艺为处方中七味加水煎煮煎液滤过, 浓缩,干燥,制粒而成。七味药为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香 附,木香,山楂,该颗粒剂采用水提工艺,挥发性成份易损失, 一些有效成分难以提出。该颗粒剂辅料用量大,同时其质量标准 还望进一步提高。且该药剂型单一,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用药需求。 基于此我们应用现代制药技术对该产品工艺作必要的改进,形成 新的制剂,并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全面监控从而保证产品质量造福 百姓。这对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遗产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 及血浆粘度,扩张血管,改变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在血管内流 动的阻力的心血管疾病治疗剂。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为提供该心血管疾病治疗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中医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心脑 血管疾病所致的头痛,眩暈,胸痛,心悸,冠心病心绞痛,多发 性脑梗塞虽然原因非止一端,但据临床所见,由气滞血瘀所致者 最多。盖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心血淤阻,心脉不通,则见胸部刺痛,绞痛,心悸不宁。头为诸阳之 会,清空之府,气滞血瘀,脉络不通,气血不能上荣头目,清空 之府受扰,则见头痛,眩暈等症,制当以行气活血,化瘀通脉作 为本发明解决方案的首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为将用量为重量份的
丹参16-32 川弯8-16 赤芍8-16
红花8-16 香附4-8 木香4-8
山楂2 - 4作为配方,并将上述材料与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及 包衣材料按l: (0.1-0.3): (0.05-0.1)重量份组成,其特别之处 在于按下述步骤将上述原料制备成微丸,微丸直径在0.3-2.5mm之间,其步骤包括
(1) 提取上述药物的有效成份,包括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三 次,每次0.5-3小时,第一次加6-12倍量水,第二、三次分别 加4-8倍量水,合并煎液,滤过,备用,或将七味药净选后粉 碎成粗粉或切片,用40-95 %的乙醇提取,加入的乙醇量以淹没 药材为准,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或取处方中七味粉碎成粗粉 或切成饮片,用40-95%的乙醇提取,加入的乙醇量以淹没药材 为准,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备用,药渣加水煎煮提取,煎液 滤过,与上述提取液合并,
(2) 对上述工艺所得提取液进行浓缩,将过滤后的煎液采用 离心薄膜蒸发器低温(45-5CT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45
(60°C),最佳比例为1.30- 1.35 (60°C)的清膏,工艺中滤过可
采用常规滤过、离心,超滤,加澄清剂后滤过、离心,加澄清剂后滤过再超滤的办法,
(3 )成型制成微丸,对清膏进行低温干燥制成干浸膏,干燥温度控 制在45 - 5(TC,干燥方式为沸腾干燥法,喷雾干燥或减压真空干燥,
(4) 对干浸膏粉碎成200目细度形成浸膏细粉,
(5) 对浸膏细粉加入辅料,每100重量份浸膏细粉加入20 -35重量份的辅料,辅料为蔗糖、乳糖、淀粉、P -环糊精、羟 丙基-P -环糊精、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淀粉钠、 阿斯帕坦、交联聚维酮、聚维酮K30等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
(6 )制备软材,将干浸膏粉和辅料用适宜湿润剂湿润制成软 材,采用90%乙醇,加入比例根据试验确定,软材"手握成团, 触之即散,呈条状而不粘",
(7) 制取微丸,挤出滚圆法制取球型微丸,
(8) 对丸包衣,用成膜材料IV号聚丙烯酸树脂为包衣,用 流化包衣法借助急速上升的空气使微丸悬浮空中,上下翻动,同时 '将包衣液喷射在微丸上迅速干燥形成,所述的薄膜衣材料还可采 用胃溶型薄膜衣预混剂(欧巴代)、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 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一种或多种混^f細。
所形成的微丸最佳粒径为1.5-4mm。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药剂中包括丹参、川莒、赤芍、红花、香 附、木香和山楂七味中药材,其中丹参、川芎、红花和赤芍属传 统医药中的活血药,丹参中的丹参酮甲,丹参酮乙,丹参酮丙有 镇静、安神、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 维蛋白溶解和降低全血粘滞度的作用。川弯有抑制神经中枢和在脑活动,兴奋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扩张血管、降血脂、抑 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红花有降血压、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 三酯及保护脑神经作用。赤芍有镇静、镇痛,改善心肌缺血,抑 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香附、木香为理气药,具有提高痛阈,增 加肠蠕动,中医称之为行气止痛,开窍的功能。山楂属消导药,
成分主要有山楂酸、苹果酸、维生素C,维生素B2、黄酮、内酯 等,有扩张血管,促进消化、降低胆固醇等作用。综观全方,以 化淤通脉为根宗,以行气活血,使气顺血和为配方要旨,寒温并 用而避免动火,遏阳之弊,和中健胃以护后天火氏之源。选药精 当,配伍有法,是为有制之师。因此微丸的主要药理作用是抑 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及血浆粘度,扩张血管,改变血液流变 学。临床上主要适用于血液粘滞度比较高的疾病,主要为脑血管 疾病,冠心病。而且该药作用主要为降低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阻 力,进而增加受损脏器的血液供应,经临床试验统计,其对脑血 管病的临床疗效达84.4%,脑功能损害的恢复有效率为73.6%, 血管性痴呆为86.9%,高血压降压有效率为87.1%,冠心病,心 绞痛缓解的有效率为89%,肺心病急性期有效率为82.9%。
临床显示,微丸疗效确切,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而且由于 采用了微丸制作,具有其它中药颗粒剂及其它口服制剂无法相比 的优点,①可以大大降低服用量,便于患者携带使用;②在肠胃 道分布面积大,生物利用度高,刺激性小;③在胃肠道溶解和吸 收迅速,可以更好地作为急救病人必备药品;④由于粒径小,受 消化道输送食物节律影响小(如幽门关闭等);⑤可以改变药物稳定性,掩盖不良味道,改善药物口感,因此该品种是目前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好药品之一。
实施例1,按下述配比称取药物
丹参1247.5g 川穹623.75g 赤芍623.75g
红花623.75g 香附311.875g 木香311.875g
山楂156g
以上七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38940g,第二次加水 19470g,第三次加水19470g,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 液于离心薄膜蒸发器低温(45 - 50°C )浓缩至相对密度1.20 ~ 1.30 的清膏,真空低温(40-45°C)干燥,干浸膏粉碎后加入辅料, 以乙醇为湿润剂制软材,挤压一滚圆制丸于6(TC以下干燥,过筛 选丸,包薄膜衣,得微丸1000g。
实施例2
将七味药分别净选,除去杂质,检验合格备用;取处方中七 味粉碎成粗粉,用7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提取 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制成干膏粉,与辅料混匀,制丸, 干燥,包衣,即得。
实施例3
将七味药分别净选,除去杂质,检验合格备用;取处方中七 味粉碎成粗粉,用9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提取 液滤过,回收乙醇,备用;药渣加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1小时, 煎液滤过,与上述提取液合并,浓缩干燥制成干裔粉,与适量辅 料混匀,制丸,干燥,包衣,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将用量为重量份的丹参16-32 川芎8-16赤芍8-16红花8-16香附4-8 木香4-8山楂2-4作为配方,并将上述材料与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及包衣材料按1∶(0.1-0.3)∶(0.05-0.1)重量份组成,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将上述原料制备成微丸,微丸直径在0.3-2.5mm之间,其步骤包括(1)提取上述药物的有效成份,包括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三次,每次0.5-3小时,第一次加6-12倍量水,第二、三次分别加4-8倍量水,合并煎液,滤过,备用,或将七味药净选后粉碎成粗粉或切片,用40-95%的乙醇提取,加入的乙醇量以淹没药材为准,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或取处方中七味粉碎成粗粉或切成饮片,用40-95%的乙醇提取,加入的乙醇量以淹没药材为准,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备用,药渣加水煎煮提取,煎液滤过,与上述提取液合并,(2)对上述工艺所得提取液进行浓缩,将过滤后的煎液采用离心薄膜蒸发器低温(45-5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45(60℃),最佳比例为1.30-1.35(60℃)的清膏,工艺中滤过可采用常规滤过、离心,超滤,加澄清剂后滤过、离心,加澄清剂后滤过再超滤的办法,(3)成型制成微丸,对清膏进行低温干燥制成干浸膏,干燥温度控制在45-50℃,干燥方式为沸腾干燥法,喷雾干燥或减压真空干燥,(4)对干浸膏粉碎成200目细度形成浸膏细粉,(5)对浸膏细粉加入辅料,每100重量份浸膏细粉加入20-35重量份的辅料,(6)制备软材,将干浸膏粉和辅料用适宜湿润剂湿润制成软材,采用90%乙醇,加入比例根据试验确定,软材“手握成团,触之即散,呈条状而不粘”,(7)制取微丸,挤出滚圆法制取球型微丸,(8)对丸包衣,用成膜材料IV号聚丙烯酸树脂为包衣,用流化包衣法借助急速上升的空气使微丸悬浮空中,上下翻动,同时将包衣液喷射在微丸上迅速干燥形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 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衣材料釆用胃溶型薄膜衣预混剂(欧 巴代)、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 剂,其特征在于辅料为蔗糖、乳糖、淀粉、环糊精、羟丙 基- p -环糊精、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淀粉钠、阿 斯帕坦、交联聚维酮、聚维酮K30等一种或多种混M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 剂,其特征在于所形成的微丸最佳粒径为1.5-4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将用量为重量份的丹参16-32,川芎8-16,赤芍8-16,红花8-16,香附4-8,木香4-8,山楂2-4作为微丸的配方,并将上述材料与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及包衣材料按1∶(0.1-0.3)∶(0.05-0.1)重量份组成,按步骤将上述原料制备成微丸,微丸直径在0.3-2.5mm之间,本微丸可大大降低服用量,便于患者携带使用,在肠胃道分布面积大,生物利用度高,刺激小,在肠胃道溶解和吸收迅速。
文档编号A61K36/8905GK101549070SQ20081004453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日
发明者赵正均 申请人:四川保宁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