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止脱、生发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5474阅读:8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止脱、生发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止脱、生发的中药。
背景技术
脱发是一种常见疾患,主要有斑秃,早秃,脂溢性脱发等。斑秃系局限性斑状脱发,骤然发生,经过徐缓。早秃多发于男性青壮年,多见于脑力劳动者,脱发特点从前额两侧开始逐渐向头部延伸,头发渐渐变得稀少纤细,则新发生长越来越细,柔软无力,失去光泽,也有从头顶部开始脱发,脱发区呈一片均匀,稀疏细软的头发,有微痒感。脂溢性脱发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头皮往往油腻发亮或有大量头屑,呈灰白色糠秕状,头发干燥缺乏光泽,自觉瘙痒,经过一段时间,前额两侧及头顶部头发开始对称脱落,疏稀变细。
近年来,以中医理论研究脱发有了较大的进展,中医认为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肾主骨生髓,其荣在发,血气盛则肾气强,肾气强骨髓充满,毛发黑而有光泽,血气虚则肾气弱,气血不能上行荣养毛发,发则枯黄无泽而脱落,故认为脱发的形成与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有关。同时,人受七情内伤,情志抑郁,劳心伤脾,影响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气滞血瘀,毛发失去营养而脱落,这与现代医学研究的机体内分泌与免疫紊乱失调,精神创伤与过度紧张,血管及血液循环障碍等因素,导致毛囊营养障碍而脱发的观点一致。近年来临床检测表明,脱发患者血清中内皮素(ET)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这种能引起局部血管强烈收縮痉挛而致局部供血减少的物质,可导致毛发枯竭脱落。头发血流检测也证实,脱发患者头皮不仅有组织和形态学改变,还存在血流阻力高,血流总量少,有效灌注减少的异常现象。
按照中医的理论,从滋养肝肾,活血化瘀的中药中筛选出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内分泌和神经功能,扩张血管,缓解血管痉挛,改善血液微循环的中药达到止脱、生发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止脱、生发的中药。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中药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止脱、生发的中药,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发明内容
地黄10-40份
丹参20-60份
益母草10-30份
黄芪20-60份
猪苓10-30份
金钱草20-60份
制首乌20-60份
透骨草10-30份
西红花10-30份
女贞子10-30份
补骨脂10-30份
天麻10-30份旱莲草5-20份
桑叶5-20份
八里香5-20份
生姜10-30份
有效成分优选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
地黄30份
丹参40份
益母草20份
黄芪40份
猪苳20份
金钱草40份
制首乌40份
透骨草20份
西红花15份
女贞子20份
补骨脂20份
天麻20份
旱莲草18份
桑叶18份
八里香12份
生姜18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 生姜粉碎成细粉,备用;
(2) 地黄、丹参、益母草、黄芪、猪苓、金钱草、制首乌、透骨草、西红花、女贞子、补骨脂、天麻、旱莲草、桑叶、八里香、生姜水煎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縮,加入乙醇至65%,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得清膏(d=l. 15-1.20,60°C);
(3) 将清膏干燥粉碎,加入上述细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颗粒剂、胶囊剂。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与药学上可接收的载体,例如填充剂如淀粉、微晶纤维素等;
粘合剂如维生素衍生物、淀粉等;通过颗粒剂、胶囊剂口服给药的方式使用。
本发明中药具有滋补肝肾,养血活血,调节机体免疫内分泌,改善血液微循环,增强毛囊营养供给之功能。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
1、处方
地黄30份丹参40份益母草20份
黄芪40份猪苓20份金钱草40份
制首乌40份透骨草20份西红花15份
女贞子20份补骨脂20份天麻20份
旱莲草18份桑叶18份八里香12份
生姜18份
2、制备工艺为(1) 生姜粉碎成细粉,备用;
(2) 地黄、丹参、益母草、黄芪、猪苓、金钱草、制首乌、透骨草、西红花、女贞子、补骨脂、天麻、旱莲草、桑叶、八里香、生姜水煎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縮,加入乙醇至65%,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得清膏(d=l. 15-1.20,60°C);
(3) 将清膏干燥粉碎,加入生姜细粉,糊精750g,乳糖300g,混匀,以70%乙醇湿法制粒即得。
实施例2
1、处方
地黄30份丹参40份益母草20份
黄荒40份猪茶20份金钱草40份
制首乌40份透骨草20份西红花15份
女贞子20份补骨脂20份天麻20份
旱莲草18份桑叶18份八里香12份
生姜18份
2、制备工艺为
(1) 生姜粉碎成细粉,备用;
(2) 地黄、丹参、益母草、黄芪、猪苓、金钱草、制首乌、透骨草、西红花、女贞子、补骨脂、天麻、旱莲草、桑叶、八里香、生姜水煎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縮,加入乙醇至65%,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得清膏(d=1.15-1.20,60°C);
(3) 将清膏干燥粉碎,加入生姜细粉,糊精600g混匀,装入空胶囊内即得。经动物实验表明,本发明中药能明显促进小鼠血管新生和毛发生长。
实验例
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
1.1.1动物C57BL/6小鼠,普通级,8周龄,体质量(20±2) g,雄性。1.1.2本发明中药,含生药4 g/ml。生理盐水。1.2造模、分组及药物处理
1.2.1动物模型建立将按l : l的比例混合的松香和石蜡加热融化后涂于C57BL/6小鼠背部,凝固变硬后揭去,从而达到脱毛的效果。每只小鼠脱毛区域约为2 cmX2 cm。1.2.2动物分组及药物处理C57BL/6小鼠,共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中药组,以生药25 g/ (kg*d)剂量灌饲;模型组,生理盐水0.4 ml/d灌胃。以上2组每天灌服药物1次,从造模后第1天起,连续给药17 d。1. 3检测指标与方法
1.3.1肉眼观察各组小鼠拔毛局部皮色变化及毛发生长情况。
1. 3. 2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分别于造模后第4、 11天用断颈法每组随机处死10只小鼠,第17天用同样方法处死各组剩余小鼠。在每只小鼠拔毛部位切取新鲜皮肤标本,固定于10%中性甲醛,经脱水,透明,渗蜡,包埋,连续切片,并进行HE染色,观察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数(条)。以200倍视野计数,每张切片数5个视野,计算平均值。1.4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用x ± s表示。2结果
2.1各组小鼠拔毛局部毛发生长情况各组小鼠在造模时皮肤均为粉红色;中药组在造模后第4 5天局部皮肤变黑,第8 9天出现新生毛发,第17天皮肤变灰;而模型组约在第6天皮肤变黑,第ll天出现新生毛发,第17天皮肤变灰。其中皮肤变黑的时间头端早于尾端。2.2对小鼠皮肤局部血管新生的影响因实验过程中有动物死亡,各组第4和ll天均处死lO只,第17天中药组处死9只,模型组处死8只。同组小鼠不同时间拔毛局部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数相比,中药组在造模后第11天和第17天时明显多于第4天(P 〈0.05),模型组第17天时明显多于第4天和第11天(P <0.05);同一时间不同组别相比,第4天和第11天时中药组新生血管数较模型组增加(P〈0.05),;第17天时,2组小鼠局部毛细血管数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止脱、生发的中药,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地黄10-40份丹参20-60份 益母草10-30份黄芪20-60份猪苓10-30份 金钱草20-60份制首乌20-60份 透骨草10-30份西红花10-30份女贞子10-30份 补骨脂10-30份天麻10-30份旱莲草5-20份 桑叶5-20份 八里香5-20份生姜10-30份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 成的益母草10-30份 金钱草20-60份 西红花10-30份 天麻10-30份 八里香5-20份丹参40份 猪苓20份 透骨草20份 补骨脂20份 桑叶18份益母草20份 金钱草40份 西红花15份 天麻20份 八里香12份地黄30份 黄芪40份 制首乌40份 女贞子20份 旱莲草18份 生姜18份
3、 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可制成颗粒剂、胶囊剂。
4、 一种如权利要求l-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 生姜粉碎成细粉,备用;(2) 地黄、丹参、益母草、黄芪、猪苓、金钱草、制首乌、透骨草、西红花、女贞子、补 骨脂、天麻、旱莲草、桑叶、八里香、生姜水煎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 浓縮,加入乙醇至65%,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得清膏(d=1.15-1.20,60 °C);(3) 将清膏干燥粉碎,加入上述细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颗粒剂、胶囊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止脱、生发的中药。该中药组合物由地黄、丹参、益母草、黄芪、猪苓、金钱草、制首乌、透骨草、西红花、女贞子、补骨脂、天麻、旱莲草、桑叶、八里香、生姜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本发明还涉及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具有滋补肝肾,养血活血,调节机体免疫内分泌,改善血液微循环,增强毛囊营养供给功能,主治斑秃、局限性脱发。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513520SQ20081005798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2日
发明者王丽娟 申请人:北京天科仁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