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0982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乳腺增生及乳房胀痛属中医乳癖范畴,多由思虑伤脾,郁怒伤肝以致气滞痰凝而成。症见乳房中生肿块,形如梅李、鸡卵或呈结节状,质硬或胀痛,推之可移,不发热,可随喜怒消长,其治疗多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散乳块为宜。巿场上常见的治疗乳腺增生类疾病的药物主要有乳康片、乳块消片、乳疾灵颗粒、乳核散结片等,这些药物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疗效不够显著等缺陷。本发明人研制了一种新的治疗乳腺增生、乳房胀痛的药物组合物(CN1660344A),该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橘叶10~103份、丹参10103份、皂角刺6.869份、王不留行6.8-69份、川楝子6.869份、地龙6.8~69份。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于乳腺增生、乳房胀痛等乳房疾病有显著疗效。为了提高药物组合物的疗效和药物吸收度,又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研制了一种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CN1943662A),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l)称取橘叶、丹参、皂角刺、王不留行、川楝子和地龙;2)将橘叶、丹参、皂角刺、王不留行和川楝子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3)将地龙加入步骤2)所得的浓缩液中,混合均匀;4)将步骤3)所得的浓缩液用60~90%乙醇回流提取,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縮至稠膏状;5)在步骤4)所得的稠膏中加入蔗糖及适量的淀粉、糊精,然后混匀,沸腾制粒。该方法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效率高。但该方法由于添加了蔗糖,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服用,以致于限制了服用人群,而且不易保存,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易于糖尿病患者服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其釆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提取成清膏,并与糊精和甜菊糖混合制成颗粒剂橘叶1.5份、丹参1.5份、皂角刺1份、王不留行1份、川楝子1份、地龙1份。其中,清膏与糊精和甜菊糖总和的重量比为1.2~1.5:1,优选的重量为L25:1。所述甜菊糖为中药颗粒剂量的0.6~1.0%,优选的含量为0.8%。本发明的一种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除地龙、王不留行外,其余原料加水煎煮二次,每次l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5°C),放冷,备用;2)地龙、王不留行用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加入步骤l)的浓缩液中,调整乙醇量达70%,搅拌均勻,静置,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相对密度1.25-L30(6(TC)),加糊精与甜菊糖,制成颗粒,干燥。其中,步骤l)中第一次加水8倍,第二次加水6倍。步骤2)中第一次加70%乙醇6倍,第二次加70%乙醇5倍。所述清膏与糊精和甜菊糖的重量比为1.2~1.5:1,优选的重量为1.25:1。所述甜菊糖为中药颗粒剂量的0.6~1.0%,优选的含量为0.8%。本发明的干膏率约5%。本发明制粒釆用喷雾制粒,喷雾速度为60公斤/每小时,雾化压力为0.2MPa,进风温度为8085。C,辅风温度为50~55°C。本发明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散乳块,用于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乳腺增生,乳房胀痛。本发明所述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采用甜菊糖作为矫味剂,易于糖尿病患者服用,同时由于蔗糖易于生菌,采用甜菊糖,便于产品保存。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包括橘叶412.5g,丹参412.5g,皂角刺275g,王不留行275g,川楝子275g,地龙275g。其制备过程为以上六味,除地龙、王不留行外,其余橘叶等四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第二次加水6倍,每次l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5°C),放冷,备用;地龙、王不留行用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加70%乙醇6倍,第二次加70%乙醇5倍,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加入上述浓缩液中,调整乙醇量达70%,搅拌均匀,静置,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相对密度1.25-1.30(6(TC))500克,加糊精396g、甜菊糖4g,—步制粒,釆用喷雾制粒,喷雾速度为60公斤/每小时,雾化压力为0.2MPa,进风温度为8CTC,辅风温度为55°C。制成500g颗粒,甜菊糖用量0.8%,干膏率约5%。实施例2基本同实施例l,不同的是,加入糊精414克,甜菊糖3克,中药颗粒剂中甜菊糖的含量为0.6%。釆用喷雾制粒,喷雾速度为60公斤/每小时,雾化压力为0.2MPa,进风温度为85。C,辅风温度为50'C。实施例3基本同实施例l,不同的是,加入糊精328克,甜菊糖5克,中药颗粒剂中甜菊糖的含量为1.2%。釆用喷雾制粒,喷雾速度为60公斤/每小时,雾化压力为0.2MPa,进风温度为8(TC,辅风温度为5(TC。试验例11.药材的鉴定与前处理本发明所用药材均依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药饮片所载相关品种标准鉴定和前处理。橘叶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toosendanSieb.et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釆收,除去杂质,干燥。应符合《北京巿中药饮片标准》2000年版296页橘叶项下规定。丹参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釆挖,除去泥沙,干燥。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52页丹参项下规定。皂角弟ij:本品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sinensisLam.的干燥棘刺。全年均可釆收,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124页皂角刺项下规定。王不留行本品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Vaccariasegetalis(Neck.)Garcke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果皮尚未开裂时釆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应符合《北京巿中药饮片标准》2000年版113页王不留行项下规定。川楝子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toosendanSieb.et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29页川楝子项下规定。用时捣碎。地龙本品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aspergillum(E.Perrier)、通俗环毛虫引PheretimavulgarisChen、威廉环毛虫引Pheretimaguillelmi(Michaelsen)或梓盲环毛虫引PheretimapectiniferaMichaelsen的干燥体。前一种习称"广地龙",后三种习称"沪地龙"。广地龙春季至秋季捕捉,沪地龙夏季捕捉,及时剖开腹部,除去内脏及泥沙,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85页地龙项下规定。2.提取工艺技术条件2.1橘叶、丹参、皂角刺、川楝子水提取工艺表l水提取工艺<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2.2地龙、王不留行提取工艺表2醇提取工艺<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3.制剂成型工艺研究本发明釆用辅料糊精和甜菊糖,实验考察了制粒的工艺条件,初步确定了本发明制剂成型工艺,见表4和表5。表4本发明制成量和规格的确定<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根据提取试验可知,提取干膏率约为5%,颗粒的药辅比约为1:4(干膏与辅料的比例(按药品制成量减去辅料用量计算而得)),因此我们按处方投料和工艺要求投料H32.5公斤,得到相对密度1.25(60°C)清膏约493公斤,糊精投料351公斤,将浸膏和乳糖均分为九份,按照正交试验设计安排进行喷雾制粒实验,以制得的24目到65目颗粒的质量为考核指标,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评价,优选最佳生产工艺。表5本发明一步喷雾制粒工艺考察<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表6正交试验安排及实验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由实验结果可知,各因素对喷雾制粒的影响程度依次为D>A>C>B,最佳工艺参数为A3BidD2,即喷雾速度为60公斤每小时,雾化压力为0.2MPa,进风温度为80-85'C,辅风温度为50~55°C。4.中试生产工艺研究依照上述试验所确定的工艺,按处方量的50倍投料进行了3批中试生产,以考察工艺的稳定性。生产数据见表7。表7中试生产工艺数据<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结果表明3批生产工艺均达到设计要求。说明大生产工艺是稳定的。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其采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提取成清膏,并与糊精和甜菊糖混合制成颗粒剂橘叶1.5份、丹参1.5份、皂角刺1份、王不留行1份、川楝子1份、地龙1份。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清膏与糊精和甜菊糖总和的重量比为1.21.5: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清膏与糊精和甜菊糖总和的重量比为L25:1。4.根据权利要求l-3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甜菊糖为中药颗粒剂量的0.6~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甜菊糖为中药颗粒剂量的0.8%。6.—种制备权利要求l-5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除地龙、王不留行外,其余原料加水煎煮二次,每次l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5°C),放冷,备用;2)地龙、王不留行用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加入步骤l)的浓缩液中,调整乙醇量达70%,搅拌均匀,静置,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1.251.30(60°0清膏,加糊精与甜菊糖,制成颗粒,干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l)中第一次加水8倍,第二次加水6倍。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第一次加70%乙醇6倍,第二次加70%乙醇5倍。9.根据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清膏与糊精和甜菊糖的重量比为1.2-1.5:1。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意一项所述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粒釆用喷雾制粒,喷雾速度为60公斤/每小时,雾化压力为0.2MPa,进风温度为8085。C,辅风温度为5055°C。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其采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提取成清膏,并与糊精和甜菊糖混合制成颗粒剂橘叶1.5份、丹参1.5份、皂角刺1份、王不留行1份、川楝子1份、地龙1份。本发明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散乳块,用于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乳腺增生,乳房胀痛。本发明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颗粒剂采用甜菊糖作为矫味剂,易于糖尿病患者服用,同时由于蔗糖易于生菌,采用甜菊糖,便于产品保存。文档编号A61K36/752GK101632742SQ200810117228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申请日期2008年7月25日优先权日2008年7月25日发明者付建家,付立家申请人:北京亚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