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罩以及天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915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天线罩以及天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部收容有天线元件的天线罩以及天线装置,特别 涉及能够附着在被检体上的天线罩以及天线装置。
扭旦肚士
近年来,在内窥镜领域中,出现了配备有摄像功能和无线通信功能 的胶囊型内窥镜。为了进行观察(检查),该胶囊型内窥镜具有这样的结 构,即从作为被检体的被检人的口被吞下之后,到从被检人的活体(人 体)自然排出为止的观察期间内,上述胶囊型内窥镜例如伴随着胃、小 肠等脏器的蠕动运动而在其脏器内部(体腔内)移动,并且利用摄像功 能,依次进行拍摄。
并且在这些脏器内移动的该观察期间内,通过胶囊型内窥镜,在体 腔内拍摄到的图像数据,依次通过无线通信功能而被发送到被检体的外 部,并被存储在设在外部的接收装置内的存储器中。由于被检人携带具 有该无线通信功能和存储器功能的接收装置,因此被检人即使在吞下胶 囊型内窥镜之后,到排出胶囊型内窥镜为止的观察期间内,也能够自由 行动,而其行动不会受到约束。在观察后,通过医生或护士根据存储在 接收装置的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使体腔内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器等显示 单元中,从而可进行诊断。
通常,接收装置把用于接收从胶囊型内窥镜发送过来的视频信号的 多个天线元件分散配置在被检体外部,选择切换接收视频信号的误差少 的一个天线元件之后再进行接收。另外,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这样的 接收机,即,使具有粘结剂的天线元件粘贴在被检体上的预定部位上, 由此把天线元件配置在被检体外部,进行这些多个天线元件的接收切换, 并且根据各天线元件接收到的电场强度,检测作为视频信号发送源的被 检体内的胶囊型内窥镜的位置。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3 — 191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当把多个天线元件直接粘贴在被检体上的各个部位的情况下, 检査前安装多个天线元件或检査后取下多个天线元件的作业变得复杂, 而且很费工时,从而存在因上述情况引起的检査时间延长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罩以 及天线装置,该天线罩以及天线装置设有收容天线元件的天线罩,并且
在检查前后,能够容易地进行如下作业把天线元件安装在被检体或天 线罩上,以及把天线元件从被检体或天线罩取下。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天线罩 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部分袋状罩部件,其在内部形成有能收容天线 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收容部;以及窗口部,其形成于上述罩部件上,并 且分别设置在上述罩部件的袋状的对置的面上。
并且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天线罩,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 上述罩部件在内部形成有能够收容上述天线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收容 部,并且上述罩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的部件形成,上述天线罩还具 有插入口,该插入口形成于上述罩部件上,并且能够使上述天线元件插 入上述收容部内部。
并且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天线罩,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 上述罩部件通过粘贴多张纸、无纺布或玻璃纸而形成为袋状。
并且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天线装置,特征在于,该天线装置具有至 少一个天线元件,该天线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天线装置具有能够收容上 述天线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天线罩,上述天线罩具有以下部分罩部件,
其在内部形成有能够收容上述天线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收容部;插入口 , 其形成于上述罩部件上,并且能够把上述天线元件插入上述收容部内部; 以及窗口部,其分别设置在形成上述收容部的上述罩部件的对置的面上。
并且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天线装置,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的基础 上,上述天线元件的下述部分由透明的第一透明部件形成,该部分为在 上述天线元件收容于上述收容部时,至少与上述窗口部对置的部分。
并且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述的天线装置,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的 基础上,上述罩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的第二透明部件形成。
并且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天线装置,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的基础 上,上述罩部件通过粘贴多张纸、无纺布或玻璃纸而形成。
本发明的天线罩以及天线装置,通过设置能够收容天线元件的至少 一部分的罩部件,获得能够容易地进行以下作业的效果即在检査前后, 把天线元件安装在被检体或天线罩上,以及把天线元件从被检体或天线 罩取下。
并且本发明的天线罩和天线装置把上述天线元件从插入口插入到形 成于罩部件上的收容部中而进行固定,从而把天线元件收容于天线罩内, 并且设置贯穿形成收容部的罩部件的对置的面的开口部,从而获得能够 更容易地进行以下作业的效果,即在检査前后,把天线元件安装在被检 体或天线罩上,以及把天线元件从被检体或天线罩取下。


图1为表示具有实施例1的接收装置的无线型被检体内部信息取得 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表示图1所示的接收装置结构的方框图。
图3为表示图2所示的接收用天线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构成图。
图4为表示实施例1的天线罩的结构的构成图。
图5为图4的A—A剖面的剖面图。
图6为表示图4的天线罩中插入了图3的接收用天线的状态的图。 图7为用于说明从图6的状态取出接收用天线的状态的图。
图8为表示图2所示的接收用天线的结构的其他例子的构成图。 图9为表示实施例2的天线罩的结构的构成图。 图10为表示实施例3的天线罩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构成图。 图11为表示实施例3的天线罩的结构的其他例子的构成图。
标号说明
1:被检体,2:接收装置,2a:天线组,2b:外部装置,3:胶囊型 内窥镜,4:显示装置,5:便携式记录介质,11:接收电路,12:信号 处理电路,13:存储部,14:显示部,15:采样保持电路,16: A/D转 换部,17:电力供给部,Al An:接收用天线,All:环形部,A12:电
线部,A13:树脂板,Bl Bn:天线罩,Bll、 B12:罩部件,B13:粘结 剂,B14:收容部,B15、 B19:粘贴部,B16:插入口, B17:捏手部, B18:折痕,B20:非粘贴部,B20、 B21:孔,B22 B25:折叠线,B26: 带状部件,C:控制部,Cl:选择控制部,CON:连接部,CONl CONn: 连接器,SC:切换控制部,SW:切换开关。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图1 图11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天线罩和天线装 置的实施例。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 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的实施方式。并且在下面的实施例中, 把接收利用胶囊型内窥镜(被检体内部导入装置)而获得的视频信号的 天线装置,作为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为表示具有实施例1的接收装置的无线型被检体内部信息取得 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1中,无线型被检体内部信息取得系统具
有以下部分具备无线接收功能的接收装置2;胶囊型内窥镜3,其被导 入被检体1的内部,拍摄体腔内部图像之后,对接收装置2发送视频信 号等数据。并且无线型被检体内部信息取得系统具有以下部分显示装 置4,其根据接收装置2接收到的视频信号,显示体腔内部图像;便携式
记录介质5,其用来在接收装置2与显示装置4之间交接数据。接收装置
2具有天线组2a和对所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处理等的外部装置2b,而 且均被被检体l携带。
显示装置4是用来显示通过胶囊型内窥镜3拍摄到的体腔内部图像 等的部件,其具有根据通过便携式记录介质5而获得的数据而进行图像 显示的工作站等这样的结构。具体而言,显示装置4也可以具有通过CRT 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直接显示图像的结构,也可以像打印机等那样, 把图像输出在其他介质上的结构。
便携式记录介质5相对于外部装置2b和显示装置4能够装卸,而且 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当插入到外部装置2b和显示装置4上时,能够输出 或记录信息。该实施例中,便携式记录介质5在胶囊型内窥镜3在被检 体l的体腔内部移动的期间,插到外部装置2b上,记录从胶囊型内窥镜 3发送过来的数据。并且在胶囊型内窥镜3从被检体1排出以后,即在被 检体1的内部的拍摄结束之后,便携式记录介质5从外部装置2b取下来, 插到显示装置4上,通过该显示装置4,读出记录在便携式记录介质5中 的数据。例如,通过由小型闪存(注册商标)存储器等构成的便携式记 录介质5,在外部装置2b与显示装置4之间交接数据,从而与外部装置 2b与显示装置4之间是以有线的方式直接连接的情况相比,在拍摄体腔 内部的过程中,被检体1能够自由动作。另外,在这里,使用了在外部 装置2b与显示装置4之间交接数据的便携式记录介质5,然而并不限定 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在外部装置2b中使用内置型其他记录 装置,例如使用硬盘,并且为了在与显示装置4之间交接数据,外部装 置2b与显示装置4之间可以用有线或者无线连接。
然后利用图2的方框图,说明接收装置的结构。接收装置2具有接 收从胶囊型内窥镜3以无线方式发送过来的体腔内部图像数据的功能。 如图2所示,具有以下部分天线组2a,其作为天线装置,具有接收用 天线Al An和天线罩Bl Bn (参照图1),天线罩Bl Bn收容上述接 收用天线Al An并直接粘贴在被检体(人体)1的外表面上;外部装置 2b,其对通过天线组2a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处理等。另外,各接收用 天线Al An也可以粘贴在被检体1所穿的外套等衣服表面。
在外部装置2b的外表面,外贴有未图示的收纳电力供给用电池的电 池盒,如果该电池盒安装在外部装置2b上,则电池和外部装置2b的后 述内部设备被电连接起来,就成为能够向这些内部设备供给电力的状态。 并且在该外表面的上面,设有用于连接接收用天线Al An的连接部 CON。
作为天线元件的接收用天线Al An具有与上述连接部CON连接的 连接器CONl CONn。并且这些接收用天线Al An具有相同的结构, 这里在图3中表示了典型的接收用天线Al的结构。图3的接收用天线 Al由以下部分构成呈环形的环形部All,其例如由环形天线构成,并 且具有端部;电线部A12,其在一端安装有上述环形部All的端部,而 在另一端上安装有连接器CONl;树脂板A13,其埋入该环形部All的 至少一部分,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为整个环形部All。
树脂板A13例如由四角经过倒角的透明的大致呈矩形的作为第一透 明部件的树脂部件构成,而且被保持成能够防止被埋入的环形部All变 形或断线等。并且该树脂板A13例如在板的中央附近,标记有表示配置 到被检体1的外表面时的未图示的配置位置等的识别信息。并且在进行 检査时,该接收用天线Al An收容于天线罩Bl Bn中,并被粘贴在被 检体1的外表面的各预定位置上而使用。这样,之所以在天线元件上标 注识别信息,是为了防止电线部A12缠绕或断线,也为了把电线部A12 的长度设定为与所粘贴的位置相对应的适当的长度,并为了预先设定哪 个天线元件与哪个检查对象部位相对应。另外,本发明中的这些接收用 天线Al An和天线罩Bl Bn分别构成天线装置,并作为这些天线装置 汇集的天线组2a。树脂板也可以为只有标注有上述识别信息的位置部位 是透明的,而其他部位是半透明的。另外,在树脂板A13上标注的识别 信息并不限定于板的中央附近,而是能够标注在板的任意位置上。
外部装置2b具有能够对从胶囊型内窥镜3发送过来的无线信号进行 处理的功能。即如图2所示,外部装置2b具有以下部分切换开关SW, 其对各个接收用天线Al An进行切换连接;接收电路ll,其连接在该 切换开关SW的后级,并且对从通过切换开关SW而被切换连接的接收
用天线Al An发送的无线信号进行放大并解调,另外,在接收电路ll 的后级,连接有信号处理电路12和采样保持电路15。在釆样保持电路 15的后级还连接有A/D转换部16。
控制部C具有作为控制单元的选择控制部Cl,并连接信号处理电路 12、 A/D转换部16、对应于便携式记录介质5的存储部13、显示部14 以及切换控制部SC。切换控制部SC具有强度接收天线号Nl和视频接 收天线号N2,基于这些号信息,进行切换开关SW的切换指示,与此同 时,指示采样保持电路15、 A/D转换部16以及选择控制部Cl的处理定 时。并且电力供给部17由上述电池盒内的电池构成,其对上述各内部设 备供给电力。
外部装置2b的切换开关SW根据来自切换控制部SC的切换指示, 把来自接收用天线Al An的无线信号,向接收电路ll输出。这里的切 换开关SW具有连接部CON,连接部CON作为天线切换单元,分别与 接收用天线Al An的配置位置对应而连接各接收用天线Al An。
该连接部CON具有检测各连接器CONl CONn的未连接状态的未 图示的天线未连接检测功能。该天线未连接检测功能设置在每个连接器 CONl CONn上,选择控制部Cl通过这些天线未连接检测功能来检测 是否有输入的未连接检测信号,从而能够判断连接器CONl CONn的连 接状态,即接收用用天线Al An是否连接在外部装置2b上。
如上所述,接收电路11将对无线信号放大并解调后的视频信号Sl 向信号处理电路12输出,与此同时,把放大的无线信号的接收电场强度 即接收强度信号S2向采样保持电路15输出。通过信号处理电路12进行 处理的视频数据,通过控制部C而存储在存储部13中,并且通过显示部 14而被显示输出。通过采样保持电路15被采样保持的信号通过A/D转 换部16而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取入控制部C,把接收到最大的接收电 场强度的接收用天线,作为视频信号期间的接收用天线而进行选择,与 此同时,把除了该选择的接收用天线以外的接收用天线,依次作为强度 接收期间的接收用天线而进行选择,从而作为把各自的接收用天线号设 定为视频接收天线号N2和强度接收天线号Nl的信号S4,向切换控制部
SC输出。这里,由选择控制部Cl设定为切换对象的接收用天线时,仅 将根据信号S6当前被连接起来的接收用天线Al An作为对象。并且控 制部C把强度接收期间的接收电场强度以及视频接收期间的接收电场强 度与此时所选择的接收用天线对应起来并与视频数据一起存储在存储部 13中。该存储的各接收用天线的接收用天线的接收电场强度,成为用于 算出在接收到视频数据时,胶囊型内窥镜3在体腔内部的位置的信息。
切换控制部SC把信号S5输出给切换开关SW,该信号S5保持由选 择控制部Cl指示的强度接收天线号Nl和视频接收天线号N2,并且在强 度接收期间对切换开关SW进行指示,以便选择连接与强度接收天线号 Nl对应的接收用天线Al An,在视频接收期间对切换开关SW进行指 示,以便选择连接对应于视频接收天线号N2的接收用天线Al An,与 此同时输出通过采样保持电路15指示采样保持定时的信号S3a、利用A/D 转换部16指示A/D转换定时的信号S3b、利用选择控制部Cl指示选择 控制定时的信号S3c。
然后说明天线罩的结构。另外,这些天线罩Bl Bn具有相同的结 构,这里,在图4、图5中表示出典型的天线罩B1的结构。图4是表示 实施例1的天线罩结构的构成图,图5是表示图4的A—A剖面的剖面 图。这些图中,天线罩Bl例如把罩部件Bll、 B12这两张重叠起来,罩 部件B1K B12由四角经过倒角的大致呈矩形的纸、无纺布或者玻璃纸等 构成,并且在图4所示的斜向虚线的边缘区域,通过粘结剂B13,把上 述罩部件Bll、 B12连接起来。即利用该粘结剂B13粘合的边缘部区域 是罩部件Bll、 B12的三边边缘部区域。通过这种粘合,罩部件Bll、 B12 的对置的面之间的中央区域,形成有收容天线元件的收容部B14。该收 容部B14的内部形状,具有与天线元件的外形(树脂板A13)大致相同 的形状。并且如图5所示,在罩部件B12的外表面,除了后述捏手部B17 以外的部分,形成有例如涂覆了丙烯类粘合剂的粘贴部B15,可将天线 罩B1粘贴在被检体1的外表面上而能够进行固定。另外,在使用天线罩 Bl之前,在该粘贴部B15以及捏手部B17 (罩部件B12侧)上,用未图 示的剥离纸包覆,以保持不能粘贴的状态,在使用天线罩B1时,剥离该
剥离纸,使得粘贴部B15露出,以保持能够粘贴的状态。
并且该天线罩B1具有以下部分插入口B16,其由没有利用粘结剂 粘贴的一边的边缘部区域形成,并且能够把天线元件插入收容部B14的 内部;捏手部B17,其作为延伸部,从粘贴的边缘部的一边延伸出来。 在该插入口 B16的收容部B14侧,形成有图4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折痕 B18,以便容易插入天线元件。并且在构成该插入口 B16的罩部件Bll 的内面,形成有例如涂覆有丙烯类粘合剂的粘贴部B19,在把天线元件 插入到收容部B14内部的状态下,使该插入口 B16的罩部件Bll和所对 置的罩部件B12的内面之间粘贴起来,从而能够封闭插入口 B16,并能 够固定天线元件。另外,折痕B18和粘贴部B19只要设置在罩部件B11、 B12的至少一方即可。并且在使用天线罩B1之前,把未图示的剥离纸包 覆在该粘贴部B19上,以便保持不能粘贴的状态,当使用天线罩B1时, 剥离该剥离纸,使粘贴部B19露出,保持能够粘贴的状态。
捏手部B17从被粘贴的边缘部的一边,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从与插 入口 B16对置的一边延伸出来,与此同时,在构成该捏手部B17的罩部 件B12的外表面,形成有未涂覆粘合剂的非粘贴部B20。即该捏手部B17 构成为,在检查结束之后,从被检体1的外表面取下时能够握住。并且 该捏手部B17还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当使用时取下包覆罩部件B12的外 表面的剥离纸的时候,也因在捏手部B17上没有涂覆粘合剂而能够容易 地取下剥离纸的优点。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捏手部B17从与插入口 B16 对置的一边延伸出来,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图4中,捏手部B17 也可以形成为,从与插入口 B16对置的一边,和罩部件Bll、 B12的左 右侧两边的至少一边延伸出来。
并且天线罩Bl在收容部B14的大致中央位置,形成有圆形孔B20、 B21,这些孔B20、B21是贯穿用于形成该收容部B14的袋状罩部件Bll、 B12的对置的面的开口部(窗口部)。该孔B20、 B21的内径大致相同, 并且内径形成得比天线元件的环形部All的内径小,当把包覆在天线元 件上的天线罩B1粘贴在被检体1的外表面上的时候,通过使孔B20、B21 与预先在外表面上作标注的标记位置对齐,能够使环形天线配置在预先 决定的检查对象部位上的容易接收来自胶囊型内窥镜3的无线信号的位 置上。另外,天线罩B1的收容部B14的内形和天线元件的外形构成为大 致相同,因此如图6所示,例如当作为天线元件的接收用天线A1插入收 容部B14中时,被定位在天线罩B1上,从罩部件B11侧,通过孔B20、 B21识别被检体1的外表面的标记,由此对准孔B20、 B21和该标记,从 而能够把作为天线元件的环形天线配置在适当的位置上。另外,孔B20、 B21的开口位置,并不限定于中央部,例如也可以对准天线元件的识别 信息的位置而任意设定。
另外,天线罩B1,从插入口 B16朝向与天线元件的电线部A12的 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即从插入口B16向孔B20、 B21,在罩部件Bll、 B12上,形成有作为间断的破裂部的缺口部(折叠线)B22、 B23。该折 叠线B22、 B23是在把剥离纸包覆在粘贴部B15上之前设置,如图7所 示,在检査结束之后,例如作业人员把天线罩B1的左右两侧部向箭头方 向牵引,从而罩部件Bll、 B12就沿着折叠线破裂,这样容易取下接收用 天线A1。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罩部件向与电线部A12的延伸方向相同的 方向破裂,因此不会对电线部A12施加过大的应力,能够防止发生断线 等问题。并且由于天线罩B1沿着折叠线破裂,因此天线元件最好由可更 换的纸、无纺布或者玻璃纸等部件构成,只要能够破裂,则天线元件可 以由任意部件构成。另外,该折叠线B22、 B23也可以从插入口 B16通 过孔B20、 B21之后,朝向捏手部B17形成。
然后说明从天线元件粘贴在被检体上,到等检査结束后取下天线元 件为止的动作。首先,在检査前,作业人员把图3所示的接收用天线A1 插入图4所示的天线罩Bl内(参照图6)。并且剥离包覆在插入口 B16 的粘贴部B19上的未图示的剥离纸之后,把插入口 B16的罩部件Bll、 B12彼此粘贴起来,从而封闭插入口B16,并固定天线元件。由此接收用 天线A1定位在天线罩B1内,能够根据孔B20、 B21识别出设置在接收 用天线Al的树脂板A13上的识别信息。然后剥离包覆在罩部件B12的 粘贴部B15上的未图示的剥离纸,另外,从罩部件Bll顿lj,通过孔B20、 B21,识别被检体1的外表面上的标记, 一边使孔B20、 B21与该标记对
齐, 一边把天线罩B1粘贴在被检体1的外表面的预定位置上,然后开始
进行检査。
然后,如果检查结束,作业人员就握住捏手部B17,从被检体l的 外表面取下天线罩B1。并且,如图7所示,沿着箭头方向,牵引天线罩 Bl的左右两侧部,并使罩部件Bll、 B12沿着折叠线破裂,打开天线罩 Bl的插入口 B16侦lj,从而能够把接收用天线Al容易地从天线罩Bl的 内部取下。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把接收用天线插入到天线罩内并进行固定,并 且把收容有该接收用天线的天线罩粘贴在被检体外表面的预定位置上, 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以下作业,即在检查前后,把接收用天线安装在被 检体或天线罩上,以及把接收用天线从被检体或天线罩取下。由于该作 业操作比较容易,因此能够縮短该作业时间,随之能够减少检査时间。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把由可更换的纸、无纺布或者玻璃纸等部 件构成的天线罩设置在接收用天线上,在检査前后,能够更容易地把接 收用天线安装在被检体或天线罩上,以及能够更容易地把接收用天线从 被检体或天线罩取下。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设置通过把接收用天线从插入口插入到形成于 罩部件上的收容部中,来收容接收用天线的天线罩,并且在罩部件的预 定面上,设置把上述罩部件粘贴在被检体上的粘贴部,从而在检查前后, 能够更容易地把接收用天线安装在被检体或天线罩上,以及能够更容易 地把接收用天线从被检体或天线罩取下。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从罩部件的边缘部延伸且由非粘贴部 构成预定面的捏手部,从而在检査前后,能够更容易地把接收用天线安 装在被检体或天线罩上,以及能够更容易地把接收用天线从被检体或天 线罩取下,与此同时,能够容易地取下包覆上述粘贴部和非粘贴部上的
剥离纸。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形成收容部的罩部件的对置面上设置孔, 通过天线罩,能够识别出被检体的外表面,而且能够更容易地进行从被 检体的外表面取下接收用天线的作业。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在罩部件上形成有通过外力能够破裂的间断的 折叠线,由此在从天线罩取下接收用天线的时候,通过施加外力,能够 使罩部件沿着折叠线破裂。并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从垂直于电线的延 伸方向施加外力,来取下接收用天线,因此能够减轻取下动作对电线的 应力,而且能够防止断线等问题的发生。
实施例2
图8是表示图2所示的接收用天线结构的其他例的构成图,图9为 表示实施例2的天线罩结构的构成图。另外,在下面的图中,对于与图3 及图4所示的接收用天线和天线罩的构成部分相同的构成部分,在进行 说明时,标以相同的标号。
然而,在上述实施例l中,对树脂板A13大致呈矩形的接收用天线 Al,和收容该接收用天线A1的大致呈矩形的天线罩B1进行了说明,但 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通过如图8、图9所示的变形例,也可以构 成本发明。即在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由以下部分构成接收用天线A1, 如图8所示,其具有大致呈圆形的树脂板A13;半圆半矩形的天线罩B1, 如图9所示,罩部件Bll、 B12的捏手部B17侧的一边形成为半圆形。 并且收容部B14也对应于天线罩B1的外形而构成半圆半矩形。
该实施例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并且在握 住捏手部,从被检体的外表面取下天线罩的时候,由于捏手部侧的一边 构成半圆形,因此与实施例1的矩形的情况相比,具有这样的优点粘 贴面积小,从而取下天线罩时的粘贴阻力变小,天线罩也更容易被取下 来。
实施例3
图10是表示实施例3的天线罩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构成图。在本实施 例中,可以假设如下情况,即罩部件Bll、 B12例如使用玻璃纸等来作为 第二透明部件的情况。即图10中,由于罩部件Bll、 B12由透明的玻璃 纸构成,因此不需要设置在收容部B14的中央位置上的孔B20、 B21,而 且从插入口B16向捏手部B17,在罩部件B11、B12上形成有折叠线B22、 B23。 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而且在 罩部件上不需要设置孔,因此制造工序减少,制造时间被縮短,而且也 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图11是表示实施例3的天线罩结构的其他例子的构成图。该实施例 中,表示出这样的情况,即分别形成在罩部件Bll、 B12上的折叠线不是 一条,而是多条,例如由以预定间隔设置的分别为两条的折叠线B22 B25构成。在该情况下,当取下接收用天线的时候,例如作业人员从插 入口B16侦ij,握住折叠线B22、 B24之间的带状部件B26,图中,向箭 头方向牵引,从而带状部件B26沿着折叠线B22、 B24呈带状破裂,于 是能够取下接收用天线。
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实施例3的上述一个例子相同 的效果,而且罩部件在较广的范围内被破裂,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取下接 收用天线。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天线罩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可以是进 行各种变形的实施方式,例如罩部件Bll由两块构成,而且以这样的结 构形成,即取代图IO所示的折叠线,在该折叠线的中央线上,使罩部件 Bll彼此的一边重合的拉门式打开的结构。并且在取下接收用天线的情况 下,作业人员取下该重合的一边,图中,向左右方向牵引,从而能够向 左右方向打开罩部件Bll。在该情况下,由于只取下罩部件向左右方向打 开,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取下动作对电线施加的应力,而且能够防止断 线等问题的发生。
并且在本发明中,罩部件Bll、 B12使用的是,例如加热时强度减 弱的部件,取代上述折叠线,通过设置加热该折叠线的中央线区域而使 其变性的变性部(破裂部),也能够使罩部件受到所施加的外力而容易破 裂。
并且在本发明中,还可通过设置薄壁部(破裂部),使得罩部件受到 所施加的外力而容易破裂,上述薄壁部取代例如罩部件Bll、 B12的折叠 线,使在该折叠线的中央线区域的罩部件的厚度形成得较薄。
另外,本发明中,也可以具有这样结构例如取代带状部件B26,
由形成不同于罩部件Bll、 B12的部件形成带状部件,并且使罩部件Bll 由两块构成,取代上述折叠线,在该折叠线的中央线上,使罩部件Bll 彼此的一边与上述带状部件重合并彼此粘贴起来。并且在取下接收用天 线的情况下,作业人员取下并剥离该重合的带状部件,从而能够使罩部 件更容易地破裂。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天线罩在像胶囊型内窥镜那样被导入人 体内部而观察被检部位的医疗用观察装置中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在 容易地进行以下作业时非常适用设置收容天线元件的天线罩,在检查 前后,把天线元件安装在被检体或天线罩上,或者把天线元件从被检体 或天线罩取下。
权利要求
1.一种天线罩,该天线罩的特征在于,该天线罩具有袋状罩部件,其在内部形成有能收容天线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收容部;以及窗口部,其形成于上述罩部件上,并且分别设置在上述罩部件的袋状的对置的面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罩,该天线罩的特征在于, 上述罩部件在内部形成有能够收容上述天线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收容部,并且上述罩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的部件形成,上述天线罩还具有插入口,该插入口形成于上述罩部件上,并且能 够使上述天线元件插入上述收容部内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罩,该天线罩的特征在于, 上述罩部件通过粘贴多张纸、无纺布或玻璃纸而形成为袋状。
4. 一种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天线元件,该天线装置 的特征在于,该天线装置具有能够收容上述天线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天线罩, 上述天线罩具有以下部分罩部件,其在内部形成有能够收容上述天线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收 容部;插入口,其形成于上述罩部件上,并且能够把上述天线元件插入上述收容部内部;以及窗口部,其分别设置在形成上述收容部的上述罩部件的对置的面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天线元件的下述部分由透明的第一透明部件形成,该部分为在上述天线元件收容于上述收容部时,至少与上述窗口部对置的部分。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罩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的第二透明部件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罩部件通过粘贴多张纸、无纺布或玻璃纸而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罩以及天线装置。该天线罩具有袋状罩部件,其在内部形成有能收容天线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收容部;以及窗口部,其形成于上述罩部件上,并且分别设置在上述罩部件的袋状的对置的面上。
文档编号A61B1/00GK101366621SQ200810129789
公开日2009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6日
发明者中土一孝, 窪川广昭 申请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