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1号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936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狼疮1号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红斑狼疮是1851年首次提出的西医病名,包括盘状红斑狼疮(D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三大类。在我国古代医籍中并无与此病雷同的病名,但根据其病因、病机及症状仍有与其类似的记载。由于受当时诊疗技术的客观条件限制,古人未能将其确切命名,现代中医一般将前两者归于"皮肤病"范畴,而将后者归于"风湿病"范畴中,或笼统地称为"痹病"、"痹证"。"肾脏风毒"肾脏风毒及风邪客于肾经,久而不去,遂酿成风毒之邪,风毒上攻下注,继而引起寒热、疼痛、浮肿、疮疡等症。SLE表现主要有不规则发热、游走性关节疼痛、肿胀、多形性皮损、斑疹散发、时隐时现。而中医所言风毒特点是易袭阳位,伤人体上部及体表,病位游走,游走性关节痛,肌肉痹痛,风疹、瘙痒,时隐时现刚好对应。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复杂,不仅损伤皮肤出现各种皮疹,还可累及多个脏腑。故在其对应的中医辨证上千差万别,如多关节疼痛属"痹证"、"周痹",有肾炎、肾功能损害属"水肿",有肝脏损害属"黄疸"、"胁痛",有急性心内膜炎、心肌损伤者属"心悸",有胸水者属"悬饮",表现神志异常者,可称为"癫狂"、"痫证"等。总之,由于病情的发展阶段不同,累及的脏腑各异,可有不同的辨证对应及其相应的治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用于对症治疗某些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l号中药组合物,熟地黄15 25,制川乌、制草乌、炒荆芥、炒防风各10~20、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各10 20,益母草25~35,青蒿4 10,泽泻、甘草各6~15。
热毒炽盛型加生地黄15 25,赤芍、蒲公英、半枝莲、紫草各10 20;
阴虚内热型加女贞子15~25 ,旱莲草、麦冬、桑椹子、浮小麦各10~20,布渣叶10~20;
脾肾阳虚型加菟丝子、仙灵脾、巴戟天各10~20,黄芪25 35,白术10 20。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3个月为l疗程。对症治疗阴虚内热或脾肾阳虚、热毒炽盛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期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60-80mg/天)治疗为主,辅以本中药;缓解期以本中药为主,逐渐递减激素用量。
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制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制草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防风解表祛风,胜湿,止痉。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固脱。山药滋肾益精、健脾益胃、助消化。茯苳渗湿健脾,牡丹皮清血,活血。益母草活血、法瘀、消水,青蒿清热解暑,除蒸。泽泻利小便,清湿热。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本方有滋肾养阴,祛风、清热通络之功。
生地黄清热生津滋阴,养血。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半枝莲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热毒炽盛型者加。
女贞子补肝肾阴,旱莲草散结,破血化瘀。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桑椹子滋阴补血,生津。浮小麦止汗,退热除烦。布渣叶清热消滞,利湿。阴虚内热型者加。
菟丝子滋补肝肾,固精縮尿。仙灵脾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巴戟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脾肾阳虚型者加。
本发明有滋肾养阴,祛风、清热通络之功,临床观察对症治疗红斑狼疮32例,结果显效9例,好转20例,无效3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例l:熟地黄15 25 g,制川乌、制草乌、炒荆芥、炒防风各10 20、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各10 20g,益母草25 35,青蒿4~10 g,泽泻、甘草各6 15g,生地黄15 25g,赤芍、蒲公英、半枝莲、紫草各10 20g。
对症治疗风邪湿热,肾阴虚型系统性红斑狼疮。
例2:熟地黄15~25 g,制川乌、制草乌、炒荆芥、炒防风各10 20、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各10 20g,益母草25~35,青蒿4~10 g,泽泻、甘草各6 15g,生地黄15 25g,赤芍、蒲公英、半枝莲、紫草各10 20g;女贞子15 25g ,旱莲草、麦冬、桑椹子、浮小麦各10 20g,布渣叶10 20g。
对症治疗阴虚内热、热毒炽盛型系统性红斑狼痛。
例3:熟地黄15~25 g,制川乌、制草乌、炒荆芥、炒防风各10 20、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各10 20g,益母草25~35,青蒿4 10 g,泽泻、甘草各6 15g,菟丝子、仙灵脾、巴戟天各10 20g,黄芪25 35g,白术10-20 g。
对症治疗脾肾阳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
例4:熟地黄15~25 g,制川乌、制草乌、炒荆芥、炒防风各10 20、山茱萸、山药、茯苳、牡丹皮各10 20g,益母草25 35,青蒿4~10 g,泽泻、甘草各6 15g,生地黄15 25g,赤芍、蒲公英、半枝莲、紫萆各10 20g;女贞子15~25g ,旱莲草、麦冬、桑椹子、浮小麦各10 20g,布渣叶10 20g;菟丝子、仙灵脾、巴戟天各10 20g,黄芪25 35g,白术10 20g。
对症治疗阴虚内热或脾肾阳虚、热毒炽盛型系统性红斑狼疮。
权利要求
1、狼疮1号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重量比的成分熟地黄15~25,制川乌、制草乌、炒荆芥、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炒防风各10~20,益母草25~35,青蒿4~10,泽泻、甘草各6~1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狼疮1号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 重量比的成分上生地黄15 25,赤芍、蒲公英、半枝莲、紫草各10 20。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狼疮l号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 重量比的成分女贞子15 25 ,旱莲草、麦冬、桑椹子、布渣叶、浮小麦各10 20。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狼疮l号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 重量比的成分菟丝子、仙灵脾、白术、巴戟天各10 20,黄芪25 3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狼疮1号中药组合物,主要包括以下重量比的成分,熟地黄15~25,制川乌、制草乌、炒荆芥、炒防风各10~20、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各10~20,益母草25~35,青蒿4~10,泽泻、甘草各6~15。本发明有滋肾养阴,祛风、清热通络之功,临床观察对症治疗红斑狼疮32例,结果显效9例,好转20例,无效3例。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1675967SQ20081015138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8日
发明者叶祖光, 王乃婕 申请人: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