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911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组 成结构简单、使用便利的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按,人体各部位的骨骼结构由于可能经由外伤或各种手术而有破损情 形,尤其是在牙科手术(拔牙)中,往往造成牙床骨骼凹陷(过薄)而无法 进行后续手术(植牙)处理的状况,因此必须藉助适当的骨骼组织再生程 序,将预设的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填充在该缺损部位,以期利用骨骼增生的 特性而补强该骨骼缺损部位,达到符合进一步手术要求的骨骼强度及条件。现有习知的一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组成及其各实施动作,乃如图1至图3所示,是应用在大部位的骨骼组织再生需求,其主要是将牙床3 (或 骨骼)的缺损部位3 1或骨骼增生部位周缘的包覆组织3 2 (如牙龈或 肌肉)切开,再将成骨材料4 (如自体骨、合成骨或异体骨等所制成的 颗粒)填充在骨缺损处或骨骼需增生(厚度)的部位,并另行覆盖一组织 隔离膜5或具有加强支柱(钛网)的组织隔离膜在该成骨材料4上,最后 再将该切开的包覆组织3 2缝合,以待伤口复原;然而,此种组成及施作 方式,其由于该成骨材料4是与组织隔离膜5 (或具有加强支柱的组织隔 离膜)相分离,因此,其施作时至少需要进行填充成骨材料4、覆盖组织 隔离膜5以及缝合包覆组织3 2等三个步骤,不但需分别施作而形成操作 上的不便外,且该成骨材料4与覆盖组织隔离膜5 二者亦不易结合,往往更 增加了手术的困难度,再者,大多数具有加强支柱的组织隔离膜5多与该包 覆组织3 2 (牙龈或肌肉)难以兼容,故而在该成骨材料4与周缘的牙床3(或骨骼)相结合后,必须再度切开该包覆组织3 2 (牙龈或肌肉),以取 出该具有加强支柱的组织隔离膜5 ,如此更增加病患的痛苦及手术的成本。另有如图4、图5所示的另一现有习知的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组成及 其各实施动作,拔牙后会在牙床3 0上遗留的深凹洞3 0 1 ,可将成骨材 料4 0 (如自体骨、合成骨或异体骨等所制成的骨粉)填充在该深凹洞3 0 1内,再以组织隔离膜5 0覆盖在该成骨材料4上,但是由于该成骨 材料4 O是为粉状,并无法稳固结合,因此,当其填入牙床3 0上的凹洞3 0 l后,常会因为外力的挤压(脸颊、嘴唇、舌头及其它牙齿),使该成 骨材料4无法有效作为支撑,而无法在凹洞3 0 l中支撑出骨骼再生的预定形状,且此种施作方式同样需要较繁瑣的操作程序,因此有鉴于现有习 知的骨駱组织再生引导物结构有上述的缺点,发明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 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实用新型产生。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 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骨骼组织再生引导 物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 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 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 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 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 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改 良结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 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 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存在的 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改良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 问题是使其可有效简化施作的程序及困难度,提升手术的效率,从而更加 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改良结 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表层软组织隔离膜是一体成型结合底层胶 原蛋白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可依需要而容易撑出骨骼再生所希望形成的 骨外型,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改良结构,其特征
在于其至少包括 一软组织隔离膜,是一柔软的薄片状体; 一组织再生引 导材料, 一体成型结合设置在该软组织隔离膜的一侧,其可覆盖牙床的缺 损部位或骨骼增生部位。", 、鬥,、。、々 、、、 、,",
一步实现。
前述的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改良结构,其中所述的组织再生引导材 料是胶原蛋白。
前述的骨骼组织再生? 1导物的改良结构,其中所述的软组织隔离膜的 材料为胶原蛋白膜、人工真皮及同种异体真皮之一。
前述的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改良结构,其中所述的软组织隔离膜的材料为自聚四氯乙烯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 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改良结构,其主要包括一 柔软薄片状的软组织隔离膜及一体成型结合设置在该软组织隔离膜一侧的 组织再生引导材料,该组织再生引导材料可为胶原蛋白,其可受操作而填 充牙床的缺损部位或希望骨骼增生部位,其可降低操作的困难度,提升手术 作业效率。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改良结构至少 具有下列优点
1 、本实用新型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改良结构可达到组成结构简 化、手术操作便利的功效;
2 、本实用新型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改良结构减小了病患的痛苦 及手术的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的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改良结 构,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 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 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 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 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 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l是现有的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组成及其实施动作示意图(一)。 图2是现有的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实施动作示意图(二)。 图3是现有的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实施动作示意图(三)。 图4是另一现有的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组成及其实施动作示意图 (一)。
图5是另一现有的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实施动作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组成及实施动作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实施动作示意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实施动作示意图(三)。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构造组成及实施动作示意图(一)。图IO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动作示意图(二)。
1、 10:组织再生引导材料 2:软组织隔离膜
3、 30:牙床 301:深凹洞 31:缺损部位 32:包覆组织
4、 40:成骨材料 5、 50:组织隔离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 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骨骼组织再生 引导物的改良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所实行的技术手段包括 一软组织隔离膜,是一柔软的薄 片状体; 一组织再生引导材料,是一体成型结合设置在该软组织隔离膜的 一侧,其可受操作而填充牙床的缺损部位或希望骨骼增生部位。
请参阅图6、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改良 结构,其第一实施例的构造主要包括组织再生引导材料l、软组织隔离 膜2等两部份,其中该组织再生引导材料l的组成材料可为胶原蛋白,而软 组织隔离膜2则是一体成型结合设置在该组织再生引导材料1的一侧,且 该组织再生引导材料1是可设置为所需的预定形状,软组织隔离膜2其可 分为人体组织可兼容吸收及人体组织不可兼容吸收等两种类型,该人体組 织可兼容吸收的材质为胶原蛋白膜、人工真皮及同种异体真皮之一,而该 人体组织不可兼容吸收的材质为聚四氯乙烯膜。
使用时,需将牙床3 (或骨骼)的缺损部位3 l或骨骼增生部位周缘 的包覆组织3 2 (如牙龈或肌肉)切开,以上述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覆 盖在骨缺损处或骨骼需增生(厚度)的部位,最后再将该切开的包覆组织 3 2缝合,以待伤口复原,无需另行操作,因此可有效简化整体的操作程 序及困难度,同时,由于该与组织再生引导材料l是一体成型结合在该软 组织隔离膜2的一侧其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因此可依需要而撑出骨骼再 生所希望形成的骨外型,更可提升手术质量;
而为使本实用新型能在实际运用上更加稳定,因此,特在使用骨骼组 织再生引导物之后,针对该再生骨骼作切片,并在生长21天、2个月、3 个月与4个月后进行不同生长时间的观察,当该再生骨骼切片时,是以内 径2.5 mm 、外径3.5 mm的环锯切取部份的再生骨骼,并以福尔马林 (Formalin)固定48小时以上,再经由脱钙、脱水、石蜡已埋、切片、去 蜡、H. E染色及封片等步骤,而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其不同时间的观察结 果如下所述
1.当21天时会有25% ~ 30%的新骨骼形成,在显微镜的观察下可看见残留的组织再生引导材料1在似细胞壁的框架间生成有纤维组织母细 胞,且在未成熟的骨骼组织内有毛细血管形成,没有活跃的蚀骨细胞聚集
可直接形成较成熟的再生骨骼;
2. 当2个月时有50% ~ 60%的新骨骼形成,且在显微镜的观察下仍有 少量的组织再生引导材料l残留,但却形成有更多的新骨骼;
3. 当3个月时有70%的新骨骼形成,且在显微镜的观察下仅有少量的 组织再生引导材料1残留,并有较多成熟的骨骼形成;
4. 当4个月时有90%的新骨骼形成,且该些骨骼皆为成熟的再生骨骼。 由上述的观察结果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进行组织
变化时确实能够由于习用的技术,而有效生长出所需的再生骨骼。
若上述软组织隔离膜2是为人体组织可兼容吸收的材质时,其在包覆 组织3 2缝合且伤口愈合后即与人体组织兼容,故无需再以手术取出,而 若该软组织隔离膜2是为人体组织不可兼容吸收的材质时,则在该组织再 生引导材料1与牙床3 (或骨骼)结合后,仍必须再度切开该包覆组织3
2 (牙龈或肌肉)以取出该软组织隔离膜2。
请参阅图9、图10所示,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构造组成及 实施动作示意图(一)。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动作示意图 (二)。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构造包括组织再生引导材料l 0、软组织 隔离膜2等部份,其中该组织再生引导材料1 O的组成材料可为胶原蛋 白,而软组织隔离膜2则是一体成型结合设置在组织再生引导材料10的一 侧,且该组织再生引导材料l O是可设置为所需的预定形状;
当牙床3 0 (或骨骼)上有小部位的骨然组织再生需求,例如拔牙 后遗留的深凹洞3 0 1,可将该组织再生引导材料l O直接塞入在深凹洞
3 0 l中,且利用软组织隔离膜2覆盖在深凹洞3 0 l的开口,而由于该 组织再生引导材料lO是可设置为所需的预定形状,因此,当该组织再生 引导材料l 0塞入深凹洞3 0 l中之后,即可依需要撑出骨骼再生所希望 形成的骨外型,更易于实施作业,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具相同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 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 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 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 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 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软组织隔离膜,是一柔软的薄片状体;一组织再生引导材料,一体成型结合设置于该软组织隔离膜的一侧,其可覆盖牙床的缺损部位或骨骼增生部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软组织隔离膜的材料为人工真皮或同种异体真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软组织隔离膜的材料为聚四氯乙烯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骨骼组织再生引导物的改良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柔软薄片状的软组织隔离膜及一体成型结合设置在该软组织隔离膜一侧的组织再生引导材料,该组织再生引导材料可为胶原蛋白,其可受操作而填充牙床的缺损部位或希望骨骼增生部位,其可降低操作的困难度,提升手术作业效率。
文档编号A61C5/00GK201164505SQ20082000694
公开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5日
发明者林辅谊, 黄彦钦 申请人:林辅谊;黄彦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