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室卡式瓶粉针剂预灌装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978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室卡式瓶粉针剂预灌装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室卡式瓶粉针剂预灌装注射器。
背景技术
通常护士给患者注射粉针制剂(如盐酸大观霉素、阿奇霉素)时,先用注射器抽出溶媒(注射用水剂)后再扎入溶质(粉剂)药瓶,推出稀释液将粉剂溶化,然后再吸入注射器才能注射,整个过程用物较多,操作程序复杂,注射器容易受到污染和交叉感染,并还经常会出现装错药而引发的医疗事故。这种由注射器而决定的操作程序及手法对护士的要求极严格,不能出现一点马虎,护士的心理压力太大。
现有的卡式瓶注射器中水剂和粉剂均分别灌装于两个瓶中,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必然要把水剂转移到粉剂瓶中,药品的转移增加了药品的二次污染机会,而且操作繁杂,容易出现人为差错。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室卡式瓶粉针剂预灌装注射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将水剂和粉剂分别灌装于不同的瓶中,增加了药品的二次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室卡式瓶粉针剂预灌装注射器,包括推杆,推杆伸进注射主体的一端,在注射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针头,在注射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主活塞和中间活塞,主活塞与推杆接触,主活塞和中间活塞之间是水剂腔,中间活塞与针头之间是粉剂腔,在粉剂腔中沿轴向内壁设置有凹槽,凹槽的长度大于中间活塞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两种药物都不与外界接触,完全避免了药品本身的二次污染和药品对环境的污染,符合药品的临床使用规范,而且结构简单,操作十分方便,杜绝了人为差错,产品的成本明显降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l.推杆,2.主体,3.手柄,4.主活塞,5.水剂腔,6.中间活塞,7.凹槽,8.粉剂腔,9.针头,IO.针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注射主体.2,在注射主体2的外圆周设置有手柄3,在注射主体2的一端设置有推杆1,在注射主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针头9,针头9外设置有针头套10。在注射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主活塞4和中间活塞6,主活塞4与推杆1接触,主活塞4和中间活塞6之间设置水剂腔5,水剂腔5中充装注射用水剂,中间活塞6与针头9之间是粉剂腔8,粉剂腔8中充装注射用粉剂,在粉剂腔8内壁上沿轴向设置有两条凹槽7,凹槽7的长度大于中间活塞6的长度。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使用时,压迫推杆1推动活塞4向针头方向移动,活塞4通过水剂腔5中的水剂同时压迫中间活塞6—起移动,当中间活塞6移动到凹槽7中部时,水剂腔5和粉剂腔8通过凹槽7连通,此时活塞4将水剂压入粉剂腔8与粉剂混合,中间活塞6此时不移动,等水剂腔5的水剂全部进入粉剂腔8后,摇动注射主体2使粉剂被水剂完全溶解, 最后推动活塞4连同中间活塞6 —起移动完成注射。
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把水剂和粉剂分装于同一卡式瓶的两个腔体中,腔 体以可以滑动的活塞隔断。临床上使用时再将水剂压入粉剂腔体中,待溶解 后继续推动活塞实施注射。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操作十分简便,药液完全不 与外界接触,完全避免了药品本身的二次污染和药品对环境的污染,符合药 品的临床使用规范。
权利要求1、一种双室卡式瓶粉针剂预灌装注射器,包括推杆(1),推杆(1)伸进注射主体(2)的一端,在注射主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针头(9),其特征在于在注射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主活塞(4)和中间活塞(6),主活塞(4)与推杆(1)接触,主活塞(4)和中间活塞(6)之间是水剂腔(5),中间活塞(6)与针头(9)之间是粉剂腔(8),在粉剂腔(8)中沿轴向内壁设置有凹槽(7),凹槽(7)的长度大于中间活塞(6)的长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水剂腔(5)中充装注 射用水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粉剂腔(8)中充装注 射用粉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室卡式瓶粉针剂预灌装注射器,包括推杆,推杆伸进注射主体的一端,在注射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针头,在注射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主活塞和中间活塞,主活塞与推杆接触,主活塞和中间活塞之间是水剂腔,中间活塞与针头之间是粉剂腔,在粉剂腔中沿轴向内壁设置有凹槽,凹槽的长度大于中间活塞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操作十分简便,药液完全不与外界接触,完全避免了药品本身的二次污染和药品对环境的污染,符合药品的临床使用规范。
文档编号A61M5/19GK201263820SQ20082003014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日
发明者凯 林 申请人:甘肃成纪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