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后壁后柱固定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248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髋臼后壁后柱固定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髋臼后壁后柱固定斧W且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髋臼后壁后柱固定^LM件,是一种用于人体髋臼骨骨折固定手术的固定 胁件。
已有技术的这种固定fe^且件的结构形式较多,诸如中国专利授权7^号 CN2759411y、 CN2482972y、 CN2451062y、 CN2565410y等。虽都具有较好 的临床实用性,但均仍然存在着结构比较复杂,手术创伤面积较大,软组织 癒合较慢等不足。尤其是它所包括的骨钉,均须穿过骨皮质而进入骨内部, 因而手^度大;骨钉易iiA关节腔,影响关节功能和手术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比较简单,手术创伤面积较小,软组织癒
合较快,部分骨钉仅需i^4层骨皮质的髋臼后壁后柱固定^i且件,以克服
已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髋臼后壁后柱固定;fei且件,包括固定板,具有锥台头的自攻骨4丁和 锁定骨钉,其创新点在于,a,固定板为医用网格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 分别设有至少2只互呈直线有间距分开布置的锁定骨钉孔,和至少3只互呈 直线有间距分开布置的自攻骨钉孔;且锁定骨钉孔是锁定骨钉内螺孔,自攻 骨钉孔是具有与自攻骨钉锥台头相吻合的沉孔的通孑L; b,锁定骨钉的小直径 段具有自攻螺紋,而其大直径段设有可与锁定骨钉内螺^(4目柠合的外螺紋。
由以上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明了,本实用新型由于结构简单,而且体 积较小,因此手术创伤面积较小;由于固定^^网格式固定板,而有网格状 通孔,因此软组织癒合较快,有效缩短了患者康复的时间。由于其锁定骨钉 的大直径段所设的外螺紋,与固定板所设的锁钉骨钉内螺孑L4目柠合,从而令 锁定骨钉与固定^tl有效联结,而其具有自攻夕卜螺紋的小直径段可以不必ii^ 骨质内层而实现有效固定,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点在于
所述至少3只自攻骨4丁孔的中心连线,与至少2只锁定骨4丁孔的中心连 线相平行布置;锁定骨4丁孔处在相邻2个自攻骨钉孔中心连线的中央垂线上, 从而令自攻骨钉孔和锁定骨钉孔构成三角形分开布置结构。其目的显然在于令自攻骨钉与锁定骨钉,在网板固定板上的分布,构成"三点一面,,的结构。 以进一步有效提高所述两种骨钉对髋臼后壁后柱联结的稳定性。
所述固定板是L5 3him厚的医用钬合金网格板。但不局限于此。其目的 在于,在保障所述固定板具有足够的刚性和强度的前提下,使固定板的厚度 缩小到有刻乂寸范围内,以有利于创口的癒合,同时M利于降低固定板的 用料量,节减其制备成本;尤其是可以人力赋予固定板所需形状,使之与髋 臼骨相贴合,以进一步提高手术质量。
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实施后,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结构简单、体积较小, 手术创伤面积较小,创口癒合较快等特点,是显而易见的。而且由于固定板 呈多通孔网档^犬,有利于根据需要的长度进行裁剪,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弯 曲,使之与人体髋骨后壁后柱相吻合。这样也就有利于提高手术的一次成功 率,减轻患者的病痛。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固定板1的主视图。由附图1可见, 固定板1呈三角形网孔的网格状;本实用新型可以制作成具有一定长度例如 1000mm的条状网格板,而在临床使用时,可以裁剪成所要求的长度;
图2是图1的俯视图3是图1的左视图4是图1的A-A剖面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包括的自攻骨钉2的主视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包括的锁定骨钉3的主视图7是通过如图1所示的*所述固定板裁剪而成临床实际使用的固定 斧反l的主4见图8是临床手术状态示意图。图中所示4为髂骨,5为股骨粗隆,l为固 定板,2为自攻骨钉,3为锁定骨钉,4-l为断裂的髋臼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 ~ 7所示。
一种髋臼后壁后柱固定寺^i且件,包:fe固定斧反l,具有锥台头2-l的自攻
骨钉2和锁定骨钉3,固定板1为医用网格固定板;所述固定板1的两侧分 别设有至少2只互呈直线有间距分开布置的锁定骨4丁孔1-2,和至少3只互 呈直线有间距分开布置的自攻骨钉孔1-1;且锁定骨钉孔1-2是锁定骨钉内螺 孔,自攻骨钉孔1-1是具有与自攻骨钉2锥台头2-1相吻合的沉孔1-1-1的通 孔;锁定骨钉3的小直径段3-1具有自攻螺紋,而其大直径段3-2设有可与 锁定骨钉内螺孔l-2相柠合的外螺紋。所述至少3只自攻骨钉孔1-1的中心
4连线Xp与至少2只锁定骨钉孔1-2的中心连线X2相平行布置;锁定骨钉 孔1-2处在相邻2个自攻骨钉孔(1-1中心连线的中央垂线y上,从而令自攻 骨钉孔1-1和锁定骨钉孔1-2构成三角形分开布置结构。所述固定板1是2mm 厚的医用4太^^金网^^4反。
应用本实用新型临床手术的简要描述,请参见附图8。 在完成髋臼骨折块复位后,首先根据患者髋臼骨部位的宽度,从整条固 定板1 (如附图1)裁剪成所要的固定板1 (如附图7所示);再将裁剪适用 的固定板l由人力弯曲变形使之与髋臼后壁后柱的表面相吻合贴紧。再将3 只自攻骨钉2,分别通过3只自攻骨钉孔1-1拧入髋臼后壁近端并将固定板1 固定。由于用了 3只自攻骨钉2,而固定板1《树不会产生松动和移位,保 证了固定板l的正确定位;M用2只锁定骨钉3,通过锁定骨钉孔1-2,使 其小直径段3-l自攻入断裂的髋臼骨块4-l的表层骨皮质,而其具有外螺紋 的大直径段3-2,与固定板l所设锁定骨钉孔l-2的内螺纟丈相柠合,即便完成 髋臼后壁后柱的固定手术。
本实用新型初样临床使用效果是很好的,其手术一次成功率达到100%, 手术后康复期比已有技术至少缩短1/10左右;患者术后自我感觉良好。
权利要求1、一种髋臼后壁后柱固定板组件,包括固定板(1),具有锥台头(2-1)的自攻骨钉(2)和锁定骨钉(3),其特征在于,a,固定板(1)为医用网格固定板;所述固定板(1)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2只互呈直线有间距分开布置的锁定骨钉孔(1-2),和至少3只互呈直线有间距分开布置的自攻骨钉孔(1-1);且锁定骨钉孔(1-2)是锁定骨钉内螺孔,自攻骨钉孔(1-1)是具有与自攻骨钉(2)锥台头(2-1)相吻合的沉孔(1-1-1)的通孔;b,锁定骨钉(3)的小直径段(3-1)具有自攻螺纹,而其大直径段(3-2)设有可与锁定骨钉内螺孔(1-2)相拧合的外螺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臼后壁后柱固定^i且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至少3只自攻骨钉孔(1-1)的中心连线(X,),与至少2只锁定骨4丁孔(1-2) 的中心连线(X2)相平行布置;锁定骨钉孔(1-2)处在相邻2个自攻骨钉孔 (1-1)中心连线的中央垂线(y)上,从而令自攻骨钉孔(1-1)和锁定骨钉孔(1-2)构成三角形分开布置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髋臼后壁后柱固定^i且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板(1)是1.5 3mm厚的医用钬合金网格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是一种髋臼后壁后柱固定板组件,以其固定板为医用网格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2只互呈直线有间距分开布置的锁定骨钉孔,和至少3只互呈直线有间距分开布置的自攻骨钉孔;且锁定骨钉孔是锁定骨钉内螺孔,自攻骨钉孔是具有与自攻骨钉锥台头相吻合的沉孔的通孔;锁定骨钉的小直径段具有自攻螺纹,而其大直径段设有可与锁定骨钉内螺孔相拧合的外螺纹为主要特征,具有结构合理,体积较小,手术创口面积较小,术后康复期较短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B17/68GK201275130SQ20082018633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1日
发明者刘锦波 申请人:刘锦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