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的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644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的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保护套,尤其是一种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 的保护套。
背景技术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简称为PICC导管,它具有三向瓣膜,可防止血
液反流和气体进入血管,通过外周静脉将导管送入上腔静脉,并且可以长期留 置在患者体内,免除患者多次静脉穿刺及输注高渗、刺激性较强药物时的痛苦, 避免了以往深静脉穿刺引起的血胸、气胸等并发症,穿刺成功率高,具有无需
局部麻醉、缝针,创伤小的优点。 一般在PICC导管插入患者体内后,会有一小
段的导管留在体外,需要在外部贴上肤贴进行保护。但是,由于肤贴贴合的范 围有限,因此管头还会暴露在外,这样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不小心就可能碰到 管头,将导管移位或是脱落,增加了重复穿刺的风险,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另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的保护套,这种保护套 能够在病人插管的时候,保护管头不被外物碰触,从而避免经外周插管的中心 静脉导管移位或脱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经外周插管的 中心静脉导管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的两端设有开口,套体一端开 口的直径大于另一端开口的直径。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套体两端的开口处设有弹性束带。20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套为弹性尼龙材质。 有益效果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的保护套,能够有效保 护病人插入导管后,管头不会被碰触,避免出现导管脱落、移位的问题,有效 降低病人重复穿刺的风险。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的保护套,套体1的
两端设有开口 2、 3,套体1 一端的开口 2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的开口 3的直径, 套休1两端的开口处设有弹性束带。
所述保护套的材质为弹性尼龙丝,这种材料延展性、透气性都很好,且表 面光滑,不会影响患者日常的生活起居。
忠者在插管后,将本保护套套在插管部位即可。本保护套取下后,可进行 高压消毒,以便再次使用。本保护套可以用于四肢的任何部位的留置针的保护。
权利要求1、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的两端设有开口,套体一端开口的直径大于另一端开口的直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的保护套,其特征在 于所述套体两端的开口处设有弹性束带。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的保护套,其特 征在于所述保护套为弹性尼龙材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的保护套,套体的两端设有开口,套体一端开口的直径大于另一端开口的直径,套体两端的开口处设有弹性束带。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的保护套,能够有效保护病人插入导管后,管头不会被碰触,避免出现导管脱落、移位的问题,有效降低病人重复穿刺的风险。
文档编号A61M25/00GK201384724SQ200820191810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8日
发明者王桂云 申请人:王桂云;冯晓敏;李亚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