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用处理系统、治疗用处理器具以及使用能量的生物体组织的治疗方法

文档序号:114703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用处理系统、治疗用处理器具以及使用能量的生物体组织的治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用能量来治疗生物体组织的治疗处理系统以及使用能量 的生物体组织的治疗方法。
背景技术
在USP 5,443,463中公开了一种配置有多个电极的凝固钳(coagulation forceps)。 该钳将来自一个电外科电源(electrosurgical power supply)的RF功率输出(RF Power Out) 通过通常的无关电极连接器(indifferent electrode connector)传输给各电极。因此,该凝
固钳通过被控制为相同状态的电极、利用高频能量来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处理。这样,由于USP 5,443,463的凝固钳的多个电极被控制为相同状态,因此例如在 将电极临时分为多个组时,难以按每组来改变输出、输出定时等,从而难以使处理发生 变化。即,在向各电极的能量供给方面存在优化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理想地对各电极提供能量来有效地对生物体组 织进行处理的治疗处理系统、治疗用处理器具以及使用能量的生物体组织的治疗方法。本发明所涉及的使能量作用于生物体组织来进行治疗的治疗用处理系统具备 密封部件,其在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之间的期望区域已密封的状态下使能量起作用来接 合已密封的上述区域;维持部件,其在使利用上述密封部件密封的区域的附近的组织接 触的状态下使能量起作用来维持已密封的上述区域附近的生物体组织之间接触的状态; 以及控制部,其使从上述密封部件输出能量的定时与从上述维持部件输出能量的定时错 开。本发明所涉及的使能量作用于生物体组织来进行治疗的治疗用处理系统具备 一对保持部件,其分别具有保持面,该保持面用于保持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操作手 柄,对其进行操作能够使上述保持面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另一个相对地移动;第一接合部 件,其被配置于上述保持面的至少一个上,在上述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之间已密封的状 态下,使能量起作用来进行接合;第二接合部件,其被设置于上述第一接合部件附近, 被离散地配置以维持通过上述第一接合部件而接合的生物体组织周围的生物体组织的接 触并使能量起作用;以及能量输出控制部,其使从上述第一接合部件输出能量的定时与 从上述第二接合部件输出能量的定时错开。本发明所涉及的使能量作用于生物体组织来进行治疗的治疗用处理系统具备 密封部件,其在使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之间的期望区域密封的状态下使能量起作用来进 行接合;维持部件,其与上述密封部件形成为一体,在使上述生物体组织接触的状态下 使能量起作用来维持上述生物体组织的接触;冷却部件,其被设置于上述维持部件附 近,用于冷却上述维持部件;以及控制部,其对上述密封部件、上述维持部件以及上述冷却部件各自的能量输出定时进行控制。本发明所涉及的使能量作用于生物体组织来进行治疗的治疗方法具备以下步骤使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之间的期望部位密封;以及在与使上述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 之间的期望部位密封的定时错开的定时,在使上述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的期望部位密封 的位置附近维持使上述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接触的状态。本发明所涉及的使能量作用于生物体组织来进行治疗的治疗用处理器具具备 密封部件,其在使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之间的期望区域密封的状态下使能量起作用来接 合已密封的上述区域;以及维持部件,其与上述密封部件分开设置,在使通过上述密封 部件而密封的区域的附近的组织接触的状态下与上述密封部件分开地使能量起作用来维 持使已密封的上述区域附近的生物体组织之间接触的状态。本发明所涉及的使能量作用于生物体组织来进行治疗的治疗用处理器具具备 密封部件,其在使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之间的期望区域密封的状态下使能量起作用来接 合已密封的上述区域;维持部件,其与上述密封部件分开设置,在使利用上述密封部件 而密封的区域的附近的组织接触的状态下与上述密封部件分开地使能量起作用来维持使 已密封的上述区域的附近的生物体组织之间接触的状态;以及冷却部件,其被设置于上 述维持部件附近,用于冷却上述维持部件和/或该维持部件附近区域,其中,上述密封 部件的输出定时与上述维持部件以及上述冷却部件的输出定时错开。


图I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的概要图。图IB是利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的外科用处理器具提供双极型 高频能量来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处理时的概要图。图2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的能量处理器具的轴、以及保 持部关闭状态下的第一保持部件和第二保持部件的概要纵截面图。图2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的能量处理器具的轴、以及保 持部打开状态下的第一保持部件和第二保持部件的概要纵截面图。图3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的能量处理器具的保持部中的 第一保持部件的接近第二保持部件一侧的概要俯视图。图3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的能量处理器具的保持部中的 第一保持部件的沿图3A示出的3B-3B线的概要纵截面图。图3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的能量处理器具的保持部中的 第一保持部件的沿图3A示出的3C-3C线的概要横截面图。图3D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的能量处理器具的保持部中的 配置于第一保持部件的主体的接近第二保持部件一侧的电极的背面的概要图。图3E是利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的外科用处理器具提供双极型 高频能量来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处理时的概要图。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的概要框图。图5是使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对生物体组织进行使用了高频 能量的处理的情况下的概要流程图。
图6A是表示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对生物体组织进 行使用了高频能量的处理的情况下的、相对于时间对生物体组织输入高频能量的输入方 法的一例的概要图。图6B是表示使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对生物体组织进行使用了 高频能量的处理的情况下的、对生物体组织输入了规定的高频能量时的阻抗相对于时间 的变化的概要图。图6C是表示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对生物体组织进 行使用了高频能量的处理的情况下的、相对于时间对生物体组织输入高频能量的输入方 法的一例的概要图。图6D是表示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对生物体组织进 行使用了高频能量的处理的情况下的、相对于时间对生物体组织输入高频能量的输入方 法的一例的概要图。图7A是表示使小肠的两个肠道吻合的状态的概要立体图,并且是沿后述的图 7C示出的7A-7A线的概要图。图7B是放大示出图7A中的以附图标记7B表示的部分的概要图。图7C是表示在使小肠的两个肠道吻合之后对这些肠道的端部进行密封的状态的 概要图。图7D是放大示出图7A中的以附图标记7B表示的部分的、作为图7B的变形例 的概要图。图8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的能量处理器具 的保持部中的第一保持部件的接近第二保持部件一侧的概要俯视图。图8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的能量处理器具 的保持部中的第一保持部件的沿图8A示出的8B-8B线的概要横截面图。图8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的能量处理器具 的保持部中的第一保持部件的变形例沿图8A示出的8B-8B线的概要横截面图。图9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的能量处理器具 的保持部中的第一保持部件的接近第二保持部件一侧的概要俯视图。图9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的能量处理器具 的保持部中的第一保持部件的沿图9A示出的9B-9B线的概要横截面图。图9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的能量 处理器具的保持部中的第一保持部件的变形例沿图9A示出的9B-9B线的概要横截面图。图9D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另一个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 的能量处理器具的保持部中的第一保持部件的变形例沿图9A示出的9B-9B线的概要横截 面图。图10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的概要框图。图11是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对生物体组织进 行使用了高频能量的处理的情况下的概要流程图。图12A是表示使用第一实 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对生物体 组织进行使用了高频能量的处理的情况下的、相对于时间对生物体组织输入高频能量的输入方法的一例的概要图。图12B是表示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对生物体 组织进行使用了高频能量的处理的情况下的、相对于时间对生物体组织输入高频能量的 输入方法的一例的概要图。图13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的能量处理器 具的保持部中的第一保持部件的接近第二保持部件一侧的概要俯视图。图13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的能量处理器 具的保持部中的第一保持部件的沿图13A示出的13B-13B线的概要横截面图。
图13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的能量处理器 具的保持部中的第一保持部件的变形例沿图13A示出的13C-13C线的概要横截面图。图1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的概要框图。图15是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对生物体组织进 行使用了高频能量的处理的情况下的概要流程图。图16是表示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对生物体组 织进行使用了高频能量的处理的情况下的、相对于时间对生物体组织输入高频能量的输 入方法的一例的概要图。图17A是表示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 的能量处理器具的保持部中的第一保持部件的接近第二保持部件一侧的概要俯视图。图17B是表示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另一个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 理系统的能量处理器具的保持部中的第一保持部件的接近第二保持部件一侧的概要俯视 图。图1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的变形例的概要图。图1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的变形例的概要图。图20A是表示使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能量处理器具的主体侧保持部与脱离侧 保持部分离的状态的概要纵截面图。图20B是表示使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能量处理器具的主体侧保持部与脱离侧 保持部卡合且使脱离侧保持部与主体侧保持部隔开间隔的状态的概要纵截面图。图20C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能量处理器具的主体侧保持部的表面的概 要图。图21是表示使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能量处理器具的主体侧保持部与脱离侧保 持部分离的状态的概要图。图22A是表示使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能量处理器具来接合肠道之间的状态 的概要图。图22B是表示使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能量处理器具来接合肠道之间的状态 的、沿图22A中的22B-22B线的概要纵截面图。图22C是表示从图22B中的箭头22C的方向观察使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能 量处理器具接合了肠道之间的状态的概要图。具体实施 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使用图IA至图7C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在此,作为能量处理器具(治疗用处理器具),以用于例如通过腹壁进行处理 的、直线型外科用处理器具12为例来进行说明。如图IA所示,治疗处理系统10具备能量处理器具12、能量源(控制部)14以 及脚踏开关16。能量处理器具12具备手柄22、轴24以及可打开和关闭的保持部26。手柄22通 过线缆28与能量源14相连接。在能量源14上连接有脚踏开关(也可以是手柄开关)16。此外,脚踏开关16具备踏板16a。因此,通过由手术师操作脚踏开关16的踏板 16a,能够切换从能量源14向外科用处理器具12的能量供给的打开和关闭。在按压踏板 16a时,根据所设定的状态(对能量输出量、能量输出定时等进行了控制的状态)来适当 地输出高频能量。当解除对踏板16a的按压时,强制地停止高频能量的输出。手柄22形成为手术师容易手握的形状,例如形成为大致L字形状。在手柄22 的一端配置有轴24。从与该轴24位于相同轴上的手柄22的基端延伸出上述线缆28。另一方面,手柄22的另一端侧为手术师可把持的把持部。手柄22在该另一端 侧以并行设置的方式设置有保持部打开和关闭把手32。该保持部打开和关闭把手32在 手柄22的大致中央部分与轴24的后述的护套44(参照图2A以及图2B)的基端相连结。 当使该保持部打开和关闭把手32相对于手柄22的另一端接近和远离时,护套44沿着其 轴方向移动。手柄22还以与保持部打开和关闭把手32并行设置的状态设置有用于使后 述的刀具54移动刀具驱动把手34。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轴24具备筒状构件42以及可滑动地配置在该筒状构 件42外侧的护套44。将筒状构件42的基端部固定在手柄22上(参照图1)。护套44 能够沿着筒状构件42的轴方向滑动。在筒状构件42外侧沿着其轴方向形成有凹部46。在该凹部46中配置有第一电 极用通电线76b和第二电极用通电线78b,其中,该第一电极用通电线76b与后述的第一 连续电极(输出部)76相连接,该第二电极用通电线78b与后述的第一离散电极(输出 部)78相连接。虽然未图示,但是优选将第一和第二电极用通电线76b、78b配置在后述 的第一和第二电极连接器76a、78a与线缆28之间,从第一和第二电极连接器76a、78a起 通过第一电极用通电线76b和第二电极用通电线78b直到线缆28都集中到一起。在筒状构件42的内部穿通有第三电极用通电线86b和第四电极用通电线88b,其 中,第三电极用通电线86b与后述的第二连续电极(输出部)86相连接,该第四电极用通 电线88b与后述的第二离散电极(输出部)88相连接。虽然未图示,但是优选将第三和 第四电极用通电线86b、88b配置在后述的第三和第四电极连接器86a、88a与线缆28之 间,从第三和第四电极连接器86a、88a起直到线缆28都集中到一起。在轴24的筒状构件42内部沿着其轴方向可移动地配置有驱动杆52。在该驱动 杆52的前端配置有薄板状的刀具(治疗辅助器具)54。因此,当操作刀具驱动把手34 时,通过驱动杆52使刀具54移动。
刀具54的前端形成有刃部54a,在基端固定有驱动杆52的前端。在该刀具54 的前端与基端之间形成有长槽54b。在该长槽54b中,在与轴24的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 延伸的移 动限制销56被固定在轴24的筒状构件42上。因此,刀具54的长槽54b沿着 移动限制销56进行移动。因此,刀具54笔直地进行移动。此时,刀具54被配置在后 述的第一保持部件62的刀具导向槽(流路、流体放出槽)62a以及第二保持部件64的刀 具导向槽(流路、流体放出槽)64a中。此外,在刀具54的长槽54b的一端、另一端以及一端与另一端之间至少三个位 置处卡合移动限制销56,由此形成用于控制刀具54的移动的卡合部54c。如图1A、图2A以及图2B所示,将保持部26配置于轴24的前端。如图2A以 及图2B所示,保持部26具备第一保持部件(第一钳口(jaw))62和第二保持部件(第二 钳口)64。第一保持部件62和第二保持部件64本身优选分别具有整体绝缘性。第一保持部 件62 —体地具备第一保持部件主体(下面主要称为主体)72以及设置于该主体72的基端部 的基部74。在第一保持部件主体72和基部74中形成有引导刀具54的刀具导向槽62a。如图2A至图3C所示,在第一保持部件62的主体72中形成有多个凹部72a和 保持面72b。并且,在主体72的多个凹部72a中配置有一个第一连续电极76和多个第一离散 电极78。S卩,在第一保持部件62中配置有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一离散电极78作为输出 部件、能量放出部。第一连续电极(密封部件、第一接合部件)76形成为无缝连接。第一连续电极 76连续地形成为例如大致呈U字形状且在第一保持部件62的主体72的基端部具有两个 端部。第一连续电极76的两个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与配置于该一个端部上的第一电极 连接器76a电连接。该第一电极连接器76a通过第一电极用通电线76b与从手柄22延伸 出的线缆28相连接。并且,第一连续电极76与能量源14的后述的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 路104相连接。在第一连续电极76的两个端部之间,第一保持部件62的主体72和基部74 —起 形成了引导刀具54的刀具导向槽(方便起见附加与第一保持部件62的刀具导向槽62a相 同的附图标记62a)。将第一离散电极(维持部件、第二接合部件)78离散地配置在第一连续电极76 外侧。关于多个第一离散电极78,沿着大致U字形状的虚拟轨迹,大致等间隔地配置有 相同形状的第一离散电极78。第一离散电极78例如形成为圆形状。第一离散电极78 之间配置成相互大致具有规定间隔,并且各第一离散电极78被配置在相对于第一连续电 极76也仅相距适当的距离的位置处。第一离散电极78的位置为以下位置在进行处理 时,允许该第一离散电极78与第二保持部件64的第二离散电极88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 由于热量而改性,但是尽可能防止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离散电极78之间的生物体组织 Lr由于热量而改性,并且尽可能防止第一离散电极78与第一连续电极76之间的生物体组 织由于热量而改性。虽然未图示,但是多个第一离散电极78在主体72内部相互电连接,并且与第二 电极连接器78a电连接,该第二电极连接器78a与第一电极连接器76a并行地设置。该第二电极连接器78a通过第二电极用通电线78b与从手柄22延伸出的线缆28相连接。并 且,第一离散电极78与能量源14的后述的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相连接。此外,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一离散电极78的表面中的保持面72b的高度形成得 更高。保持面72b比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一离散电极78的表面更接近相向的第二保持 部件64的主体82,与相向的第二保持部件64的主体82的保持面(方便起见附加附图标 记82b)抵接。如图3D所示,将多个温度传感器80嵌入到第一保持部件62的主体72。在此, 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将多个温度传感器80配置在第一离散电极78的背面或者第一 离散电极78附近。因此,能够测量与第一离散电极78接触的生物体组织Lr的大概的温 度T。此外,各温度传感器80与第一连续电极76的第一电极用通电线76b以及第一离 散电极78的第二电极用通电线78b同样地通过温度传感器用信号线80a与后述的温度测 量电路108相连接。第二保持部件64 —体地具备第二保持部件主体82以及设置于该主体82的基端 部的基部84。在第二保持部件主体82和基部84中形成有用于引导刀具54的刀具导向槽 64a。
在第二保持部件64的主体82中形成有凹部(方便起见附加附图标记82a)和保 持面82b。并且,在主体82的凹部82a中配置有第二连续电极86和第二离散电极88。艮口, 在第二保持部件64中配置有第二连续电极86和第二离散电极88作为输出部件、能量放 出部。与配置于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连续电极76对称地配置第二连续电极(密封部 件、第一接合部件)86。因此,在第二连续电极86的两个端部之间,第二保持部件64的 主体82和基部84 —起形成了引导刀具54的刀具导向槽(方便起见附加与第二保持部件 64的刀具导向槽64a相同的附图标记64a)。与配置于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离散电极 78对称地配置第二离散电极88。因此,省略对第二连续电极86和第二离散电极88的详 细说明。此外,第二连续电极86与第三电极连接器86a电连接,该第三电极连接器86a被 配置在与配置有第一电极连接器76a的端部相反的端部相向的端部上。另外,第三电极 连接器86a通过第三电极用通电线86b与从手柄22延伸出的线缆28相连接。并且,第 二连续电极86与能量源14的后述的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相连接。第二离散电极88与第四电极连接器88a电连接,该第四电极连接器88与第三电 极连接器86a并行地设置。该第四电极连接器88a通过第四电极用通电线88b与从手柄 22延伸出的线缆28相连接。并且,第二离散电极88与能量源14的后述的第二高频能量 输出电路106相连接。此外,第一和第二保持部件62、64的刀具导向槽62a、64a形成为沿着轴24的轴 方向且相互相向的状态。并且,能够利用两个刀具导向槽62a、64a来引导一个刀具54。在图2A以及图2B示出的能量处理器具12的轴24的筒状构件42以及护套44上 分别形成有流体放出口 42a、44a,该流体放出口 42a、44a放出后述的蒸汽(气体)、液体 (组织液)等流体。这些流体放出口 42a、44a形成于轴24的基端侧。
在此,虽然未图示,但是还优选在护套44的流体放出口 44a的外周面设置有连 接管接头。此时,后述的流体通过刀具导向槽62a、64a、轴24的筒状构件42的流体放 出口 42a、轴24的护套44的流体放出口 44a以及连接管接头而被排出。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吸引连接管接头内能够容易地将从生物体组织Lr放出的蒸汽、液体等流体从流体放 出口 42a、44a排出。此外,优选将流体放出口 42a、44a设置在轴24上,但是也可以不设置在轴24上 而设置在手柄22上。第一保持部件62的基部74被固定在轴24的筒状构件42的前端部。另一方面, 通过配置在与轴24的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支承销92来在轴24的筒状构件42的前端部 可转动地支承第二保持部件64的基部84。第二保持部件64通过支承销92的绕轴转动能 够相对于第一保持部件62打开和关闭。例如利用板簧等弹性部件92a对该第二保持部件 64施加力以使该第二保持部件64相对于第一保持部件62打开。
这些第一和第二保持部件62、64的主体72、82的外表面形成为平滑的曲面形 状。同样地,这些第一和第二保持部件62、64的基部74、84的外表面也形成为平滑的曲 面形状。在第二保持部件64相对于第一保持部件62关闭的状态下,各保持部件62、64 的主体72、82的截面形成为大致圆形或者大致椭圆形状。在第二保持部件64相对于第 一保持部件62关闭的状态下,第一和第二保持部件62、64的主体72、82的保持面72b、 82b相向,基部74、84形成为圆筒形状。在这种状态下,第一和第二保持部件62、64的 主体72、82的基端部的直径形成为大于基部74、84的直径。并且,在主体72、82与基 部74、84之间分别形成有台阶94a、94b。在此,在第二保持部件64相对于第一保持部件62关闭的状态下,将第一保持部 件62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基部74、84合在一起得到的大致圆形或者大致椭圆形状的外 周面形成为与筒状构件42的前端部的外周面大致相同或者直径比筒状构件42的前端部的 外周面的直径稍大。因此,通过使护套44相对于筒状构件42滑动,能够以护套44的前 端覆盖第一保持部件62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基部74、84。在这种状态下,如图2A所 示,第一保持部件62和第二保持部件64抵抗弹性部件92a的作用力而关闭。另一方面, 在以护套44的前端覆盖第一保持部件62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基部74、84的状态下使护 套44向筒状构件42的基端侧滑动时,如图2B所示,由于弹性部件92a的作用力而第二 保持部件64相对于第一保持部件62打开。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续电极76的基端部之间的间隔以及第二连续电 极86的基端部之间的间隔大小分别形成为第一保持部件62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刀具导 向槽62a、64a的宽度的程度(参照图3A),但是第一连续电极76的基端部之间的间隔以 及第二连续电极86的基端部之间的间隔能够分别适当地进行设定。S卩,也可以在远离第 一保持部件62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刀具导向槽62a、64a的边缘部的位置处设置第一连 续电极76和第二连续电极86。如图4所示,在能量源14的内部配置有控制部102、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第 一控制部)104、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第二控制部)106、温度测量电路108、显示部 110以及扬声器112。在控制部102上连接有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第二高频能量 输出电路106、温度测量电路108、显示部110以及扬声器112,由控制部102对它们进行控制。在控 制部102上连接有脚踏开关16,当脚踏开关16被切换为接通(踏板16a被按 压)时利用能量处理器具12进行处理,当被切换为断开(解除踏板16a的按压)时停止处 理。显示部110作为设定单元(控制器)而发挥功能,是由控制部102对第一高频能量 输出电路104和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的输出量(输出量本身或者进行什么处理(以 接合生物体组织之间为目的的处理还是以密封生物体组织的开口为目的的处理等))以及 由温度传感器80检测出的温度的显示、能量的输出定时进行控制时的设定单元。显示部 110当然具有将显示部110所设定的内容(各种设定值等)进行显示的显示功能。此外,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通过第一和第二连续电极76、86输出高频能 量,并且能够检测第一和第二连续电极76、86之间的生物体组织的阻抗Z。第二高频能 量输出电路106通过第一和第二离散电极78、88输出高频能量,并且能够检测第一和第 二离散电极78、88之间的生物体组织的阻抗Z。S卩,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以及第 一和第二连续电极76、86具有对第一和第二连续电极76、86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的阻 抗Z进行测量的传感器功能。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以及第一和第二离散电极78、 88具有对第一和第二离散电极78、88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的阻抗Z进行测量的传感器功 能。此外,通过温度测量电路108和温度传感器80而具有测量温度的传感器功能。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10的作用。在图5中示出利用了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和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的 外科用处理器具12的控制流程的一例。在图6A中示出表示来自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 104的输出和时间的关系并且表示来自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的输出和时间的关系的 表。在图6B中示出在如图6A所示那样输入能量时通常被测量到的阻抗Z相对于时间的 大概的变化。手术师预先操作能量源14的显示部110来设定治疗处理系统10的输出条件(步 骤1)。具体地说,设定来自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和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的 输出(设定功率Plset[W]、P2set[W]) >生物体组织Lr的阻抗Z的阈值Zl、Z2以及后述 的温度T的阈值Tl等。如图2A所示,在第二保持部件64相对于第一保持部件62关闭的状态下,例 如,将外科用处理器具12的保持部26和轴24通过腹壁插入到腹腔内。使外科用处理器 具12的保持部26与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对峙。为了利用第一保持部件62和第二保持部件64来保持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 操作手柄22的保持部打开和关闭把手32。此时,使护套44相对于筒状构件42向轴24 的基端部侧移动。由于弹性部件92a的作用力而无法使基部74、84之间维持为筒状,从 而第二保持部件64相对于第一保持部件62打开。将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配置在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连续电极76与第二保 持部件64的第二连续电极86之间以及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离散电极78与第二保持部 件64的第二离散电极88之间。在这种状态下操作手柄22的把持部打开和关闭把手32。 此时,使护套44相对于筒状构件42向轴24的前端部侧移动。通过护套44来抵抗弹性 部件92a的作用力,使基部74、84之间关闭而成为筒状。因此,与基部74形成为一体的 第一保持部件62的主体72和与基部84形成为一体的第二保持部件64的主体82关闭。 艮口,第二保持部件64相对于第一保持部件62关闭。这样,将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把持在第一保持部件62与第二保持部件64之间。此时,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与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连续电极76以及第二保持部件64的第二连续电极86两者接触。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与第一保持部件 62的第一离散电极78以及第二保持部件64的第二离散电极88两者接触。处理对象的 生物体组织Lx的周围组织与第一保持部件62的保持面72b中的边缘部和第二保持部件64 的保持面82b中的边缘部(未图示)相向的接触面两者紧密接合。这样,在第一保持部件62与第二保持部件64之间把持生物体组织的状态下,操 作脚踏开关16的踏板16a。能量源14的控制部102判断开关16的踏板16a是否通过手 术师的操作被按压而切换为接通(步骤2)。在判断为开关16的踏板16a被按压而切换为接通时,从能量源14的第一高频能 量输出电路104向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连续电极86之间的生物体组织(第一区域的生 物体组织)Lr提供高频能量(步骤3)。并且,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对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 保持部件64的第二连续电极86之间提供利用显示部110预先设定的设定功率PlSet[W]、 例如20[W] 80[W]左右的电力。因此,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对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连续电极76与第二 保持部件64的第二连续电极86之间的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通高频电流。即,对被 把持在电极76、86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提供高频能量。因此,使被把持在电极76、86 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内产生焦耳热来对生物体组织Lr本身加热。由于焦耳热的作用而 被把持在电极76、86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内的细胞膜被破坏,放出细胞膜内物质,与以 胶原蛋白为代表的细胞外成分均勻化。由于高频电流流入电极76、86之间的生物体组织 Lr,因此焦耳热进一步作用于这样均勻化的组织Lr,例如对生物体组织Lr的接合面之间 进行接合,对组织的层间之间进行接合。因而,当对电极76、86之间通高频电流时,生 物体组织Lr本身发热而脱水,并且生物体组织Lr内部被改性(生物体组织Lr被烧灼)。 因此,通过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连续电极86而生物体组织Lr被连续地(大致U字形 状的状态)改性。此时,由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通过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连续电极86来 测量所把持的生物体组织Lr的阻抗Z。如图6B所示,开始进行处理时的阻抗ZO例如为 60[Ω]左右。并且,随着高频电流流入到生物体组织Lr而生物体组织Lr被烧灼,阻抗Z 的值上升。这样,随着生物体组织1^被烧灼,从生物体组织1^放出流体(例如液体(血液) 和/或气体(水蒸气))。此时,与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连续电极86与生物体组织Lr 的紧密接合程度相比,第一保持部件62的保持面72b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保持面82b与 生物体组织Lr更加紧密接合。因此,保持面72b、82b作为抑制流体向第一保持部件62 和第二保持部件64外侧流出的障壁部(dam)而发挥功能。因而,使从生物体组织Lx放 出的流体流入到第一连续电极76内侧的刀具导向槽62a以及第二连续电极86内侧的刀具 导向槽64a,例如通过吸引来使从生物体组织Lx放出的流体从第一保持部件62和第二保 持部件64流到轴24。在从生物体组织Lr放出流体的期间,使该流体持续流入到刀具导 向槽62a、64a。因此,防止在温度上升的状态下从生物体组织Lr放出的流体产生热传播(thermal spread),能够防止对不是处理对象的部分带来影响。接着,控制部102判断根据来自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的信号而计算出的高 频能量输出时的阻抗Z是否大于等于预先利用显示部110设定(步骤1)的阈值Zl (如图 6B所示,在此大约为1000[Ω])(步骤4)。阈值Zl例如位于已知的阻抗Z的值的上升率 变慢的位置。并且,在判断为阻抗Z小于阈值Zl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3。艮口, 继续对被把持在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第二连续电极 86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提供用于进行处理的高频能量。在判断为阻抗Z大于阈值Zl的情况下,从控制部102向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 104传输信号。并且,停止从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向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连续 电极86的输出(步骤5)。接着,从能量源14的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向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 电极88之间的生物体组织(第二区域的生物体组织)Lr提供能量(步骤6)。即,与从第 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向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连续电极86的生物体组织Lr提供能 量的时间错开(输出定时偏移的状态)地,从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向第一离散电极 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提供能量。并且,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对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 保持部件64的第二离散电极88之间提供利用显示部110预先设定的设定功率P2Set[W]、 例如20[W] 80[W]左右的电力。此外,从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向第一离散电极 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的输出可以大于从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向第一连续电极76和 第二连续电极86的输出,也可以小于从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向第一连续电极76和 第二连续电极86的输出。在处理之前根据处理对象、目的等来适当地设定这种输出的大 小(步骤1)。因此,高频电流流过被把持在第一保持部件62和第二保持部件64之间的生物体 组织Lr,通过焦耳热的作用使生物体组织Lr发热并开始组织的烧灼(组织的改性)。于 是,通过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而使这些离散电极78、88之间的生物体组 织Lr被离散地改性。此时,由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通过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 离散电极88来测量所把持的生物体组织Lr的阻抗Z。关于开始进行处理时的阻抗Z,由 于生物体组织Lr没有改性,因此能够将图6B中的阈值Zl替换为阈值Z2,初始阻抗Z例 如为Z0。并且,随着高频电流流过生物体组织Lr而生物体组织Lr被烧灼,阻抗Z的值 上升。并且,在开始从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进行输出之后,优选在从第一高频 能量输出电路104完成输出时起,通过被嵌入到第一保持部件62的主体72的温度传感器 80来持续测量与第一离散电极78抵接的生物体组织Lr附近的温度T。并且,判断温度T 是否达到规定温度Tl (步骤7)。如果达到温度Tl,则停止向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 的输出(步骤8)。等待与第一离散电极78抵接的生物体组织Lr附近的温度T下降到低 于温度Tl。如果判断为温度T下降到低于设定温度Tl (步骤9),则再次对第二高频能 量输出电路106提供能量(步骤10)。这样,将温度Tl作为阈值,自动切换来自第二高 频能量输出电路106的能量供给的打开和关闭。然后,随着生物体组织1^被烧灼,从生物体组织1^放出流体(例如液体(血液)和/或气体(水蒸气))。此时,与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与生物体组织Lr 的紧密接合程度相比,第一保持部件62的保持面72b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保持面82b与 生物体组织Lr的紧密接合程度高。因此,保持面72b、82b作为抑制流体向第一保持部 件62和第二保持部件64外侧流出的障壁部(dam)而发挥功能。因而,使从生物体组织 Lr放出的流体流入到比第一离散电极78内侧的第一连续电极76更内侧以及比第二离散电 极88内侧的第二连续电极86更内侧的刀具导向槽62a、64a,例如通过吸引来使从生物体 组织Lr放出的流体从第一和第二保持部件62、64流入到轴24。在从生物体组织Lr放出 流体的期间,使该流体持续流入到刀具导向槽62a、64a。因此,防止在温度上升的状态 下从生物体组织Lx放出的流体产生热传播,能够防止对不是处理对象的部分带来影响。 此时,从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进行输出的定时与从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进 行输出的定时错开,因此能够在防止相互干扰的状态下,使流体流入到刀具导向槽62a、 64a。接着,控制部102判断根据来自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的信号而计算出的 高频能量输出时的阻抗Z是否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阈值Z2(如图6B所示,在此大约为 1000[Ω])(步骤11)。优选将阈值Ζ2 设定于已知的阻抗Z的值的上升率变慢的位置。并 且,在判断为阻抗Z小于阈值Ζ2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6。S卩,根据温度Tl切换 打开和关闭,并且对被把持在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 第二离散电极88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提供用于进行处理的高频能量。在判断为阻抗Z大于阈值Ζ2的情况下,从控制部102对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 106传输信号。并且,停止从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向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 电极88的输出(步骤12)。然后,在停止输出之后,控制部102从扬声器112发出蜂鸣声(步骤13)。这 样,能够容易地认识到从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通过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 极88对生物体组织Lr进行的处理已结束。此外,在保持按压下脚踏开关16的踏板16a的状态下,处理从图5示出的“开 始”进行到“结束”为止,但是当在“开始”至“结束”之间解除对踏板16a的按压 时,控制部102在解除对该踏板16a的按压的时刻强制地停止处理。S卩,当解除对踏板 16a的按压时,控制部102停止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和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 中的任一个电路的输出。在此,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使用具有这种作用的治疗处理系统10来如图7A 至图7C所示那样,例如使小肠的并行设置的肠道IC1、Ic2之间接合并密封所接合的肠道
Ici、Ic2 之间。操作能量源14的显示部110来预先设定来自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和第二 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的输出。此时,预定首先对并行设置的一对肠道IC1、Ic2之间进行 接合,因此将来自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的输出适当地设定得较高。利用第一保持部件62的保持面72b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保持面82b,以夹持两 个肠道Ia、Ic2的壁面的方式保持并行设置状态的一对肠道Ια、込。在这种状态下,当按压脚踏开关16的踏板16a时,对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连 续电极86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提供能量。因此,由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连续电极86对肠道Ici、Ic2之间进行加热而使肠道Ici、Ic2改性。并且,在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连续电极86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达到规定的 阈值Zl时,停止从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输出能量。之后,对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x提供能量。 因此,由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对肠道IC1、Ic2之间进行加热而使肠道IC1、
Ic2改性。并且,在温度T到达规定的温度Tl时,自动地停止输出(关闭),在下降到低 于温度Tl时自动地输出(打开),反复进行这些输出的打开和关闭,并且在第一离散电 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之间的生物体组织的阻抗Z达到规定的阈值Z2时完全停止来自 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的输出。此外,在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连续电极86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的阻抗Z达 到规定的阈值Zl时,由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连续电极86对肠道IC1、Ic2之间进行加 热而使肠道IC1、Ic2改性接合。在第一离散电极78与第二离散电极88之间的生物体组织 Lr的阻抗Z达到规定的阈值Ζ2时,由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对肠道IC1、Ic2 之间进行加热而使肠道IC1、Ic2改性接合。这样,肠道IC1、Ic2之间被连续地以及离散地 改性接合(吻合)。并且,在肠道Iei、Ie2之间被把持在第一保持部件62与第二保持部件64之间的 状态下,操作图IA示出的刀具驱动把手34,使刀具54从图2A以及图2B示出的状态沿 着刀具导向槽62a、64a前进。随着刀具54前进,其前端的刃部54a切断通过第一连续 电极76和第二连续电极86而被改性接合部位的内侧。并且,刀具54切断通过第一连续 电极76和第二连续电极86而被改性为大致U字型的部位的内侧直到U字型的前端部附 近为止。因此,如图7A所示,肠道IC1、Ic2的壁面的被密封为大致U字形状之间的部位 被切断而肠道IC1、Ic2的壁面之间连通。在这种状态下,操作刀具驱动把手34来使刀具54后退。之后,操作手柄22的 保持部打开和关闭把手32来打开第一和第二保持部件62、64。此时,形成肠系膜M侧 的第一吻合部ΑΝ1、位于与肠系膜M侧相反一侧的第二吻合部ΑΝ2。例如图7Β所示,第 一吻合部Ani和第二吻合部An2的连续接合的外侧部分被离散地改性。并且,再次操作能量源14的显示部110,配合处理对象(肠道IC1、Ic2的密封) 而将来自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的输出设定得较高。关闭第一保持部件62和第二保持部件64来保持肠道IC1、Ic2之间的端部。在这 种状态下按压脚踏开关16的踏板16a,从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对第一连续电极76 和第二连续电极86供给能量直到达到阈值Zl为止。因此,利用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 连续电极86来接合肠道IC1、Ic2之间的端部来形成密封部SP。因此,如图7C所示,肠道IC1、Ic2之间的端部通过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连续 电极86而被改性密封。S卩,在肠道IC1、Ic2之间的端部形成密封部SP。此时,沿着图 7C中的7A-7A线的截面大概处于图7A示出的状态。因此,肠道IC1、Ic2之间在端部被 密封部Sp密封的状态下吻合。之后,从第二高频能量 输出电路106对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提 供能量直到到达阈值Z2为止。此时,如上所述,在温度T到达阈值Tl时停止输出(关闭),在变得低于阈值Tl时进行输出(打开),利用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 来接合肠道IC1、Ic2之间的端部。并且,在阻抗Z达到阈值Ζ2的时刻停止来自第二高频 能量输出电路106的输出。此外,例如利 用刀具54来切断密封部Sp的多余的部位。此时,与如图7Β示出 的情况同样地,肠道IC1、Ic2之间的被密封的端部(密封部Sp)中的连续接合的周围部分 被离散地改性。即,肠道Iei、Ie2中的被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改性接合的 部位之间的生物体组织没有被改性。因此,成为通过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 而生物体组织被接合部分的周围(附近)的没有被改性的肠道IC1、Ic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 接触(紧密接合)的状态。因而,肠系膜M侧的第一吻合部Ani向肠道IC1、Ic2之间紧密接合的方向施加 力。于是,通过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而生物体组织被改性的部位发挥力 量使生物体组织之间更可靠地紧密接合。并且,位于与肠系膜M侧相反一侧的第二吻合 部An2向肠道Iei、Ie2之间打开的方向施加力F1,但是通过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 极88而生物体组织被改性的部位发挥力量使生物体组织之间紧密接合。因而,产生肠道 Ici> Ic2的没有改性的生物体组织之间的交互网络,发挥生物体组织的组织再生能力,更 快地再生出肠道IC1、Ic2的生物体组织。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得到以下效果。在第一保持部件62上分开配置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一离散电极78,在第二保持 部件64上分开配置第二连续电极86和第二离散电极88,因此能够分开设定从第一高频能 量输出电路104向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连续电极86的输出以及从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 路106向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的输出。并且,在停止来自第一高频能量 输出电路104的输出之后从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进行输出来对生物体组织Lr进行处 理。即,使输出定时错开,因此能够防止通过来自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的输出而 从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连续电极86产生的流体与通过来自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 的输出而从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产生的流体相互干扰。因此,能够将由 于对生物体组织Lr进行处理而产生的流体可靠地引导到刀具导向槽62a、64a。另外,能够按照每个处理来设定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和第二高频能量输 出电路106各自的输出,因此能够容易地对应各种处理,能够扩大处理的通用性。艮口, 仅操作显示部110来变更其设定,就能够按照各种用途对外科用处理器具12进行最佳设 定来进行处理。如上所述,在第一保持部件62的保持面72b上配置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一离散 电极78,在第二保持部件64的保持面82b上配置第二连续电极86和第二离散电极88。 因此,能够对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第二连续电极86 之间的生物体组织(例如肠道IC1、Ic2之间)进行加热,使该生物体组织改性并连续地接 合。因而,例如在使管状等生物体组织之间接合时,将来自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 的输出设定得较大,在密封生物体组织之间时,将来自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的输 出设定得较大等,能够在理想的状态下进行处理。此时,例如图7B所示,使生物体组织之间连续改性并接合的部位与使生物体组 织之间离散地改性并接合的部位接近。并且,在离散地改性并接合部位的周围的生物体组织之间存在没有被改性的部分。因此,能够维持被离散地改性并接合部位的周围的没 有被改性的生物体组织相互接触(紧密接合)的状态。即,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 电极88例如在使被施加分离方向的力Fl的生物体组织之间维持紧密接合状态时起到较大 作用。例如在使两个肠道IC1、Ic2之间吻合的情况下,图7Α以及图7Β示出的位于肠系 膜M侧相反一侧向肠道IC1、Ic2之间分离的方向施加力F1。但是,肠道IC1、Ic2之间通 过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而离散地接合,因此能够使肠道IC1、Ic2之间离散 地接合。因此,能够维持肠道IC1、Ic2之间相互紧密接合的状态。因而,通过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而接合的生物体组织之间的部位 起到使生物体组织之间相互牵引而维持紧密接合状态的作用。即,通过第一离散电极78 和第二离散电极88而接合的生物体组织之间的部位起到维持生物体之间的粘合的作用。 因此,紧密接合(粘合)的生物体组织之间产生交互网络,更容易地发挥生物体组织的组 织再生能力,能够使生物体组织更快地再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离散电极78被配置成大致等 间隔并且分别具有大致相同的面积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相邻的离散电极78之间的间 隔不同或者离散电极78的面积分别不同也适用。在利用离散电极78来对组织进行离散 地处理的情况下,与该离散电极78接触的部位被改性,但是只要该离散电极78和与该离 散电极78相邻的离散电极78之间的生物体组织的一部分不被改性而能够维持使生物体组 织之间接触的状态,则允许对离散电极78进行各种变更。当然,第二保持部件64的第 二离散电极88也相同。另外,将第一保持部件62的多个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多个第 二离散电极88分别变更为加热器(发热元件)或者将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连续电极76 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第二连续电极86分别变更为加热器(发热元件)也适用。或者, 将第一保持部件62的多个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多个第二离散电极88以 及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第二连续电极86两者都变更 为加热器也适用。并且,还能够以将加热器配置在电极的背面、从加热器对电极导热来 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处理的方式,进行高频能量处理和热能量处理。例如代替图3D示出的 温度传感器80而配置加热器。在使用加热器的情况下,例如将能量源14的第一高频能 量输出电路104作为也对加热器提供能量的电路来使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设置有刀具54的情况,但是根据治疗对象不同 也可以不设置刀具54。在没有设置刀具54的情况下,上述刀具导向槽62a、64a能够作 为例如将从生物体组织产生的蒸汽、液体等流体引导到能量处理器具12的手柄22侧的流 体放出槽(流路)而发挥功能。在此,对如图IB所示那样使用了在第一保持部件62和第二保持部件64上具有 电位不同的电极(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连续电极86之间的电位以及第一离散电极78和 第二离散电极88之间的电位)的、进行双极型高频能量处理的外科用处理器具12的情况 进行了说明,但是,如图3E所示那样使用进行单极型高频能量处理的外科用处理器具也 适用。在这种情况下,使被处理的患者P佩戴对电极板130。该对电极板130通过通电 线132与能量源14相连接。并且,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第二连续电极86之间处于第一电极用通电线76b与第三电极用通电线86b电连接的 等电位状态。另外,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第二离散 电极88之间处于第二电极用通电线78b与第四电极用通电线88b电连接的等电位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与连续电极76、86和离散电极78、88接触的生物体组织Lr的面积分别较 小,因此电流密度较高,而对电极板130的电流密度变低。因此,对由第一保持部件62 和第二保持部件64把持的生物体组织Lr进行加热,与此相对,对与对电极板130接触的 生物体组织Lr的加热小到能够忽视的程度。因而,仅对由第一保持部件62和第二保持 部件64把持的部分中的与连续电极76、86和离散电极78、88接触的生物体组织Lr进行 加热并使其改性。另外,虽然未图示,但是在使用单极型外科用处理器具的情况下,仅对第一保持部件62和第二保持部件64中的一个保持部件配置电极也适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用了两个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106的情况进行 了说明,但是高频能量输出电路并不限于两个,能够配合处理而适当地使用三个、四个 等。即,在进行处理时,能够利用显示部110进行更精细的设定,从而能够实现处理的 理想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如图6A所示那样输出能量,但是也可以如图6C所示 那样,将来自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的输出设定得比来自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 的输出大,来缩短到达规定的温度Tl的时间并且使阻抗Z快速到达阈值Z2以缩短处理 时间。另外,如图6D所示那样,在使来自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的输出和来自 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的输出的输出定时错开的状态下交替地进行输出也适用。另 夕卜,对由手术师设定阻抗Zl、Z2以及设定功率Plset、P2set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也 可以预先对适当值进行编程。[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接着,使用图8A以及图8B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对于与在第一 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或者起到相同作用的部件,省略说明。下面,在第二 变形例至第四变形例中也相同。如图8A所示,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一离散电极78被配置在与图3A示出的第 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位置处。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在第一保持部件62的主体72上,在第一连续电极76 的外侧形成有第一流体放出槽(连续电极用流体放出槽)152作为蒸汽、高温液体等流体 的流路。在第一流体放出槽152外侧形成有连续电极用障壁部(dam) 154使得由于第一 连续电极76的作用而放出的蒸汽、高温液体等流体流入到第一流体放出槽152中。如图 8B所示,障壁部154相对于其保持面72b的平面突出。在主体72上,在第一离散电极78的外周形成有第二流体放出槽(离散电极用流 体放出槽)162作为蒸汽、高温液体等流体的流路。在第二流体放出槽162外周形成有离 散电极用障壁部164使得由于第一离散电极78的作用而放出的蒸汽、高温液体等流体流 入到第二流体放出槽162中。如图8B所示,障壁部164相对于其保持面72b的平面突
出ο
这些第一流 体放出槽152和第二流体放出槽162通过连通路170进行连通。各 连通路170形成为管路。S卩,各连通路170形成于主体72内部。并且,各连通路170 在基部74与刀具导向槽62a连通。S卩,第一流体放出槽152与第二流体放出槽162在基 部74与刀具导向槽62a连通。此外,第二保持部件64也同样地,在第二连续电极86外侧形成有流体放出槽 (方便起见附加附图标记172),在该流体放出槽172外侧形成有障壁部(方便起见附加附 图标记174)。另外,在第二保持部件64的第二离散电极88外周形成有流体放出槽(方 便起见附加附图标记182),在该流体放出槽182外周形成有障壁部(方便起见附加附图标 记184)。并且,第二连续电极86外侧的流体放出槽172和第二离散电极88外周的流体 放出槽182通过连通路(方便起见附加附图标记190)连通。接着,说明该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10的概要作用。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在第一保持部件62和第二保持部件64之间保 持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此时,第一保持部件62的主体72的障壁部154、164以及 第二保持部件64的主体82的障壁部174、184与生物体组织Lr紧密接合,并且生物体组 织Lr与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连续电极86以及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接 触。在这种状态下操作脚踏开关16的踏板16a。从能量源14向第一连续电极76和 第二连续电极86提供能量。并且,通过高频能量对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连续电极86 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进行加热。此时,例如从该生物体组织Lr的被加热部分放出蒸汽、 液体等流体。在此,将第一保持部件62的主体72的第一流体放出槽152配置于第一连续电极 76的外侧,将第二流体放出槽162配置于第一离散电极78的外周。将第二保持部件64 的主体82的第一流体放出槽172配置于第二连续电极86的外侧,将第二流体放出槽182 配置于第二离散电极88的外周。因此,由于第一和第二连续电极76、86的作用而放出的流体流入到刀具导向槽 62a、64a,并且流入到第一流体放出槽152、172内部。并且,利用障壁部154、174来 防止流体流出到外侧。因此,从生物体组织Lr放出的流体被封闭在障壁部154、174的 内侧,从而防止流出到外侧。即,障壁部154、174起到防止从生物体组织Lr放出的流 体漏出到障壁部154、174外侧的障壁作用。并且,流体通过轴24的筒状构件42的流体放出口 42a从护套44的流体放出口 44a排出到外科用处理器具12的外部。在使用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连续电极86进行处理之后,在输出定时错开的状 态下对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提供能量。通过高频能量对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进行 加热。此时,例如从该生物体组织Lr的被加热部分放出蒸汽、液体等流体。由于第一和第二离散电极78、88的作用而放出的流体流入到第二流体放出槽 162、182内部。并且利用障壁部164、184来防止流体流出到外侧。因此,从生物体组 织Lr放出的流体被封闭在障壁部164、184的内侧,从而防止流出到外侧。即,障壁部 164、184起到防止从生物体组织!^放出的流体漏出到障壁部164、184外侧的障壁作用。
流入到第二流体放出槽162、182的流体通过连通路170、190而流入到第一流体 放出槽152、172。并且,该流体向第一保持部件62的基部74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基部 84流动。并且,流体流入到例如在基部74、84与第一流体放出槽152、172连通的刀具 导向槽62a、64a。或者,虽然未图示,但是第一流体放出槽152、172在轴24的筒状构 件42内部连通。 并且,流体通过轴24的筒状构件42的流体放出口 42a从护套44的流体放出口 44a排出到外科用处理器具12外部。如上所述,根据本变形例能够得到以下效果。省略说明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 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在通过外科用处理器具12对由保持部26保持的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提供 高频能量时,由于使障壁部154、164、174、184紧密接合,因此即使从处理对象的生物 体组织Lr放出的流体流向第一保持部件62的障壁部154、164以及第二保持部件64的障 壁部174、184,也能够将该流体导入到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和第 二流体放出槽152、 162、第二保持部件64的第一和第二流体放出槽172、182,并且导入到连通路170、190 内。因此,能够防止在对生物体组织Lr进行处理时从被高频能量处理过的部位放出 的流体所产生的影响波及其它周围组织。即,能够将对生物体组织Lr进行处理时产生影 响的位置限定在第一连续电极76与第二连续电极86之间以及第一离散电极78与第二离 散电极88之间的通了高频电流的生物体组织L^并且,使从第一连续电极76与第二连续电极86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产生的流 体和从第一离散电极78与第二离散电极88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产生的流体的流出定时 错开,因此能够防止在流体的流路(第一和第二流体放出槽152、162、172、182以及连 通路170、190)内流体之间相互干扰的情况。因而,根据本变形例,将从生物体组织Lr产生的蒸汽、液体(高温体液)等流 体在例如轴24的基端部侧、手柄22侧排出到外科用处理器具12外侧,由此能够抑制蒸 汽、液体(体液)等流体给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周围的生物体组织带来影响。这样,将蒸汽、液体等流体引导到与组织不接触的位置,在抑制对生物体组织 Lr带来的热影响上较重要,在对覆盖保持部26周围的、大于保持部26的组织进行处理的 情况下,能够防止热影响波及到保持部26的外侧。这是由于,如果在保持部26中形成 有虽然较小但是蒸汽、液体等流体可漏出的开放部(空间),则流体会从该部位放出而对 保持部26周围的生物体组织Lr带来热影响。另外,即使在为了消除这种开放部而利用障壁部154、164、174、184来覆盖电 极(能量放出部)76、78、86、88周围,也有可能由于从生物体组织Lr产生的蒸汽压力 等流体压力而形成开放部,从而放出流体。因此,设置能够抑制由于流体压力上升所导 致的不需要的流体放出并且将流体向规定方向引导、放出的流路(第一和第二流体放出 槽152、162、172、182以及连通路170、190)是有效的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接着,使用图8C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如图8C所示,连通路170 (下面称为第一连通路)形成为管路。在该第一连通路170上形成有在主体72中与刀具导向槽62a也连通的管路状的第二连通路170a。这样,使从生物体组织Lr产生的流体通过管路状的第一和第二连通路170、 170a,由此能够尽可能防止例如高温的流体与生物体组织Lt接触的可能性。[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接着,使用图9A至图12B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如图9B所示,第一和第二流体放出槽152、162的 连通路170与第二变形例的图 8C示出的状态同样地形成为管路。并且,使第一蒸汽放出槽152与刀具导向槽62a连通 的连通路170a也形成为管路。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在第一保持部件62的主体72和基部74的边缘部固定 有例如铜等导热性良好的冷却管192。在该冷却管192中流过冷却水(液体)、冷却气 (气体)等冷却介质。在主体72的保持面72b配置有例如铜板等导热性良好的冷却板194。该冷却板 194在与冷却管192紧密接合的状态下固定在主体72上。因此,当使冷却介质通过冷却 管192内时,来自该冷却介质的热量从冷却管192传递到冷却板194。S卩,由于来自冷却 管192的导热而冷却板194被冷却。并且,如图10所示,在本变形例中,在能量源14中,冷却输出电路108a代替在 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温度测量电路108而与控制部102相连接。该冷却输出电路108a 能够根据来自控制部102的指示来使冷却介质流过外科用处理器具12的冷却管192。接着,说明该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10的作用。在图11中示出利用了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和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 的外科用处理器具12的控制流程的一例。手术师预先操作能量源14的显示部110来设定治疗处理系统10的输出条件(步 骤101)。具体地说,设定来自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和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 的输出(设定功率Plset[W]、P2set[W]) >生物体组织Lr的阻抗Z的阈值Zl、Z2以及来 自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的输出的一次输出时间(设定时间tl、t2)等。在第一保持部件62与第二保持部件64之间把持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此 时,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与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连续电极76以及第二保持部件 64的第二连续电极86两者接触。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与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离 散电极78以及第二保持部件64的第二离散电极88两者接触。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 的周围组织与第一保持部件62的保持面72b中的边缘部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保持面82b 中的边缘部(未图示)相向的接触面两者紧密接合。因此,生物体组织Lr与冷却板194 紧密接合。这样,在生物体组织Lr被把持在第一保持部件62与第二保持部件64之间的状 态下,操作脚踏开关16的踏板16a。能量源14的控制部102判断开关16的踏板16a是 否通过手术师的操作被按压而切换为接通(步骤102)。在判断为脚踏开关16的踏板16a被按压而切换为接通时,从能量源14的第一高 频能量输出电路104对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连续电极86之间的生物体组织(第一区域 的生物体组织)Lr提供高频能量(步骤103)。因此,如图12A的上段所示,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对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第二连续电极86之间的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通高频电流。即,对被把持在电极76、86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提供高频能量。因此, 生物体组织Lr通过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连续电极86而被连续地(大致U字形状的状 态)改性。接着,控制部102判断根据来自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的信号而计算出的高 频能量输出时的阻抗Z是否大于等于利用显示部110预先设定(步骤101)的阈值Zl (如 图6B所示,在此大约为1000[Ω])(步骤104)。阈值Zl例如位于已知的阻抗Z的值的上 升率变慢的位置。并且,在判断为阻抗Z小于阈值Zl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103。 艮口,继续对被把持在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第二连续 电极86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提供用于进行处理的高频能量。在判断为阻抗Z大于阈值Zl的情况下,从控制部102向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 104传输信号。并且,停止从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向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连续 电极86的输出(步骤105)。接着,从能量源14的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对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 电极88之间的生物体组织(第二区域的生物体组织)Lr提供能量(步骤106)。S卩,与从 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对第一连续电极76和第二连续电极86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提 供能量的定时错开地(输出定时错开的状态),如图12Α的中段所示,从第二高频能量输 出电路106对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提供能量。因此,在被把持在第一保持部件62和第二保持部件64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中 流过高频电流,通过焦耳热的作用来使生物体组织LrS热并开始组织的烧灼(组织的改 性)。于是,通过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这些离散电极78、88之间的生 物体组织1^被离散地改性。此时,由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通过第一离散电极78和 第二离散电极88测量所把持的生物体组织Lr的阻抗Ζ。并且,随着高频电流流过生物体 组织Lr而生物体组织Lr被烧灼,阻抗Z的值上升。并且,在开始从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进行输出之后,判断是否经过设定 时间tl (步骤107)。在经过了设定时间tl时,停止从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向第一 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的输出(步骤108)。紧接着,如图12A的下段所示,冷却输出电路108a使冷却介质流过冷却管 192 (步骤109)。因此,生物体组织Lr被导热率较高的与冷却管192的外周面紧密接合 的冷却板194冷却。因而,在与冷却板194紧密接合的部分处抑制从第一离散电极78和 第二离散电极88之间的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扩散出的热量的影响。即,通过对处 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周围的生物体组织Lr进行冷却来抑制来自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 Lr的热传播。并且,判断开始使冷却介质流过冷却管192之后是否经过设定时间β(步骤 110)。在经过了设定时间t2时,停止从冷却输出电路108a提供冷却介质(步骤111)。紧接着,从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对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提 供能量(步骤112)。然后,判断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之间的阻抗Z是否 达到阈值Z2(步骤113)。在判断为没有到达阈值Z2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106,再次从 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以设定时间tl进行输出。即,反复进行对生物体组KLr的烧灼和冷却直到阻抗Z达到阈值Z2为止。然后,在阻抗Z 达到阈值Z2时,使冷却介质从冷却输出电路108a流过冷却管 192并经由冷却板194来冷却生物体组织Lx(步骤114)。判断是否使冷却介质流动了设 定时间t2 (步骤115)。在使冷却介质流动了设定时间t2之后,停止提供冷却介质来停止 对生物体组织Lr的冷却(步骤116)。在结束这一系列处理之后,从扬声器112发出蜂鸣声来通知手术师处理已结束 (步骤117)。如上所述,根据本变形例,能够得到以下效果。省略说明本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10中的、与在上述变形例中说明的效 果相同的效果。利用外科用处理器具12从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对被夹持在第一保持部件 62的第一离散电极78以及第二保持部件64的第二离散电极88之间的处理对象的生物体 组织Lr提供能量,紧接其后,能够使分别被冷却的第一保持部件62的冷却板194和第二 保持部件64的冷却板194与生物体组织Lr紧密接合。因此,能够对与冷却板194紧密 接合的生物体组织Lr进行冷却。因而,能够在与冷却板194接触的部分处抑制从处理对 象的生物体组KLr向周围的生物体组织Lr进行热传播时的影响。于是,能够防止在对生 物体组织Lr进行处理时从高频通电的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扩散出的热量的影响波及 其它周围组织。因而,通过在第一保持部件62和第二保持部件64上设置能够冷却表面的冷却板 194,能够将产生热传播的范围可靠地限制在与第一保持部件62和第二保持部件64接触 的部分的内侧。另外,即使高温流体要漏出到第一保持部件62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外部,也由 于该流体与冷却板194接触而能够冷却该流体。因此,能够防止对保持部26所夹持的生 物体组织Lr的周围生物体组织Lr带来影响。另外,能够防止在对生物体组织Lr进行处理时从高频通电的部位产生的流体的 影响波及其它周围组织。即,能够将处理范围限定于各障壁部98a、98b内,而障壁部 98a、98b周围部分的生物体组织Lr保持正常的状态,因此有助于尽早治愈。并且,通过使对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通高 频电流与使冷却介质流过冷却管192错开进行,能够抑制由于对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 离散电极88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通高频电流而上升的阻抗Z的上升。因此,能够更可 靠地对第一离散电极78和第二离散电极88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进行接合等处理。此外,在本变形例中,对如图12A所示那样进行第一连续电极76与第二连续电 极86之间的高频电流通电、第一离散电极78与第二离散电极88之间的高频电流通电、 以及对冷却管192的冷却介质提供的示例进行了说明。除此以外也优选以图12B示出的 状态进行高频电流通电或者对冷却管192提供冷却介质。S卩,在与来自第一高频能量输 出电路104的输出以及输出的停止错开的状态下,同时进行来自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 106的输出以及输出的停止、来自冷却输出电路108a的输出以及输出的停止也适用。另外,在本变形例中,设定了输出时间tl、t2,但是也优选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说明的那样使用温度T来进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设定温度T的阈值Tl来代替输出时间tl、t2。或者,选择输出时间tl、t2以及温度T的阈值中的较早到达的一个来进行 控制也适用。接着,使用图9C来说明第三变形例的变形例。如图9C所示,去除冷却管192。代替冷却管192而在主体72和基部74中一体 地形成槽状的管192a、192b。在主体72的保持面72b上配置有冷却板194。 由该冷却板194密封管192a、 192b。因此,当使流体通过管192a、192b时,该流体的热量被导热到冷却板194。 接着,使用图9D来说明第三变形例的另一变形例。如图9D所示,去除冷却管192。代替冷却管192而在主体72和基部74中一 体地形成槽状的第一和第二管192a、192b。第一和第二管192a、192b相对于第一保持 部件62的刀具导向槽62a的中心轴对称地分别形成一对。分别形成一对的第一和第二管 192a、192b中的一个用于冷却水等冷却介质流入,另一个用于冷却介质流出。此外,在第二管192b下侧形成有连通路170,该连通路170使第一流体放出槽 152和刀具导向槽62a连通。在主体72的保持面72b上配置有较薄且柔软的片状部件(散热用部件)194a。 该片状部件194a例如含有硅材料。由该片状部件194a密封管192a、192b。因此,当使 流体通过管192a、192b时,该流体的热量经过片状部件194a被导热到生物体组织1^。[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接着,使用图13A 图16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该变形例是第三 变形例的另一变形例。如图13B以及图13C所示,在第一保持部件62的主体72和基部74的边缘部固定 有冷却管192。并且,在第一保持部件62的主体72的保持面72b上配置有冷却板194。 该冷却板194在与冷却管192紧密接合的状态下固定在主体72上。如图13A所示,在第一保持部件62的主体72上形成有第一电极202以代替第一 连续电极76和第一离散电极78。S卩,第一电极202具备与第一连续电极76对应的第一 连续电极206以及与第一离散电极78对应的第一分支电极208。虽然未图示,但是第二保持部件64的主体82也同样地,代替第二连续电极86 和第二离散电极88而形成有第二电极(方便起见附加附图标记212)。S卩,第二电极212 具备与第二连续电极86对应的第二连续电极(方便起见附加附图标记216)以及与第二离 散电极88对应的第二分支电极(方便起见附加附图标记218)。此外,如图14所示,在能量源14中设置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5来代替第一高频 能量输出电路104和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如图13A所示,第一连续电极206连续地形成为大致U字形状。在第一连续电 极206外侧一体地形成有从第一连续电极206分支的多个第一分支电极(维持部件、第二 接合部件)208。这些第一分支电极(branched electrodes) 208在与第一连续电极206的轴 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各第一分支电极208形成为大致相同长度、大致相同宽度。即,各第一分支电 极208分别从第一连续电极206延伸出大致相同面积。第一分支电极208之间的间隔为 大致相等间隔。
此外,第一分支电极208的输出为如下程度使与该第一分支电极208接触的生 物体组KLr改性,但是防止相邻的第一分支电极208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改性。这种输 出除了依赖于从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5输入到第一分支电极208的能量以外,还依赖于第 一分支电极208之间的间隔、第一分支电极208本身的宽度等。此外,适当地设定各第一分支电极208的长度、宽度(粗度)进一步设定第一分 支电极208之间的间隔、第一分支电极208的数量。在图13A中,将第一连续电极206 的粗度描绘成比第一分支电极208的粗度粗,但是也允许相同粗度或者第一分支电极208 比第一连续电极206粗。接着,说明该变形例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10的作用。图15示出利用了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5与冷却输出电路108a的外科用处理 器具12的控制流程的一例。手术师预先操作能量源14的显示部110来设定治疗处理系统10的输出条件(步 骤201)。具体地说,设定来自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5的输出(设定功率Pset[W])、生物体 组织Lr的阻抗Z的阈值Z11、来自冷却输出电路108a的一次输出时间(设定时间tl2)、 来自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5的输出开始时间与来自冷却输出电路108a的输出开始时间之 间的时间差til、来自冷却输出电路108a的输出停止时间与来自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5的 输出停止时间之间的时间差tl3以及来自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5的输出开始时间与来自高 频能量输出电路105的输出停止时间之间的时间差tl4等。在第一保持部件62与第二保持部件64之间把持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此 时,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与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电极202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 第二电极212两者接触。S卩,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与第一电极202的第一连续电极 206以及第一分支电极208和第二电极212的第二连续电极216以及第二分支电极218之 间接触。并且,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KLr的周围组织与第一保持部件62的保持面72b中 的边缘部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保持面82b中的边缘部(未图示)相向的接触面两者紧密 接合。因此,生物体组织Lr与冷却板194紧密接合。这样,在生物体组织Lr被把持在第一保持部件62和第二保持部件64之间的状 态下,操作脚踏开关16的踏板16a。能量源14的控制部102判断开关16的踏板16a是 否通过手术师的操作被按压而切换为接通(步骤202)。在判断为开关16的踏板16a被按压而切换为接通时,将来自高频能量输出电路 105的监视电流接通(步骤203),从能量源14的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5向第一电极202 和第二电极21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提供高频能量(步骤204)。因此,如图16的上段所示,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5对第一保持部件62的第一电 极202和第二保持部件64的第二电极212之间的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通高频电流。 因此,生物体组织Lr通过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12而被连续地(大致U字形状的状 态)改性,并且被按照每个规定间隔分支状地改性。之后,如图16的下段所示,在经过了设 定时间til时(步骤205),从冷却输出 电路108a向冷却管192提供冷却介质(步骤206)。然后,在经过了设定时间tl2时(步 骤207),停止提供冷却介质(步骤208)。此外,在此期间,持续对第一电极202和第二 电极21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通高频电流。
然后,在从停止提供冷却介质起经过了设定时间tl3时(步骤209),维持接通监 视电流的状态并停止提供高频电流(步骤210),并且判断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12之 间的生物体组KLr的阻抗Z的值(步骤211)。如果没有达到设定值(阈值)Z11,则在 经过设定时间tl4时(步骤212),再次返回到步骤204,反复进行高频电流的通电和冷却 介质的提供。另一方面,如果阻抗Z达到了设定值Z11,则断开来自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5的 监视电流(步骤213),从扬声器112发出蜂鸣声(步骤214)并结束处理。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对使用图13A所示形状的第一电极202的情况进行了说 明,但是也优选使用图17A、图17B所示形状的电极。使用图17A来说明第一电极202的第一分支电极208的变形例。如图17A所示,相对于图13A示出的第一保持部件62的主体72的最前端侧的 分支电极208,第一保持部件62的主体72的最前端侧(远离基部74—侧)的第一分支电 极(维持部件、第二接合部件)228被变形。S卩,与图13A示出的第一保持部件62的主 体72的最前端侧的分支电极208相比,图17A示出的分支电极228形成得较长。另外,图13A示出的最前端侧的分支电极208仅向一个方向(笔直地)延伸。 与此相对,图17A示出的各分支电极228的延伸的角度在中途发生变化(在中途弯曲)。 这是为了例如在如图7C所示那样使肠道Tei、Ie2吻合时,在力F2进行作用要从通过连续 电极206而被改性的部位的前端、即肠道IC1、Ic2之间分叉部位B1处解除肠道IC1、Ic2之 间的吻合的情况下,增加接合肠道IC1、Ic2之间的接合力,防止该吻合被解除。图17A示出的分支电极228分别至少向两个方向延伸。在这些分支电极228的 情况下,具备第一部分228a和第二部分228b,该第一部分228a与连续电极206形成一 体,向与连续电极206的大致U字形状的虚拟轨迹正交的方向延伸,该第二部分228b与 第一部分228a形成一体,从第一部分228a进一步延伸。其中,第二部分228b向与分支 电极208平行的方向延伸。并且,在这种结构中,分支电极228具有第一部分228a和第 二部分228b,由此能够增加应对在分叉部位B1处产生的力F2的接合面积。S卩,第一部 分228a和第二部分228b使肠道IC1、Ic2之间的接合不容易剥离。因而,能够增加对施加于肠道IC1、Ic2的力F2的抵抗性,因此能够使肠道IC1、 Ic2的吻合成为不容易被解除的状态。接着,使用图17B来说明分支电极208的另一变形例。如图17B所示,相对于图13A示出的第一保持部件62的分支电极208,第一保 持部件62的分支电极(维持部件、第二接合部件)238被变形。不是在与连续电极206的 轴方向(大致U字型的虚拟轨迹)正交的方向上配置分支电极238,而是将分支电极238 配置成相对于连续电极206的轴方向倾斜。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各分支电极238例如 向基端侧延伸。因此,如图7D所示,在肠道Ici、Ic2之间存在通过连续电极206被接合的部分以 及与通过连续电极206被接合的部分的长度方向具有适当角度且通过分支电极238而被接 合的部分。其中,与图13A示出的分支电极208相比,这些分支电极238形成得较长。 另外,通过分支电极238而被接合的部分相对于施加到肠道IC1、Ic2 WF1的方向倾斜。因 此,分支电极238使应对解除吻合的方向的力F1的接合面积增加,因此能够使肠道Iei、Ic2的吻合成为不容易被解除的状态。因而,相对于与连续电极206连接的部分的长度方 向具有适当角度的分支电极238能够增加接合肠道Iei、Ic2之间的接合力。此外,如图17B所示,相对于图13A、图17A示出的第一保持部件62的最前端 侧的分支电极208、228,第一保持部件62的最前端侧的分支电极(维持部件、第二接合 部件)248被变形。S卩,与图13A、图17A示出的第一保持部件62的最前端侧的分支电 极208、228相比,本变形例中的这些分支电极248形成得较长。并且,图17B示出的分支电极248呈圆弧状地延伸。因此,分支电极248向与分 支电极238在不同的方向延伸。这种设置于第一保持部件62的前端侧的分支电极248在 肠道IC1、1。2吻合的情况下,增加对于在图17B示出的部位B1处产生的力F2的抵抗性, 从而使肠道IC1、Ic2之间不容易剥离。这是为了例如在使肠道IC1、Ic2吻合时,在力F2进行作用要从通过连续电极206 而被改性的部位的前端、即肠道IC1、Ic2之间分叉的部位B1处解除肠道IC1、Ic2之间的吻 合的情况下,增加接合肠道IC1、Ic2之间的接合力,防止该吻合的解除。此外,在本变形例中,在增加应对力F2的接合部的面积的情况下,作为位于第 一保持部件62的主体72的最前端侧的分支电极,对具有第一部分228a和第二部分228b 的分支电极228以及分支电极248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能增加应对力F2的接合部的 面积,则位于第一保持部件62的主体72的最前端侧的分支电极的形状并不限于这些分支 电极 228、248。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以通过腹壁来对腹腔内(体内)的生物体 组织Lr进行处理的直线型能量处理器具12 (参照图1A)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图 18所示,也能够使用通过腹壁将处理对象组织取出到体外来进行处理的打开用直线型能 量处理器具(治疗用处理器具)12a。该能量处理器具12a具备手柄22和保持部26。S卩,与通过腹壁来进行处理的能 量处理器具12 (参照图1A)不同,去除了轴24。另一方面,具有与轴24相同作用的部 件被配置于手柄22内。因此,图18示出的能量处理器具12a能够与上述图IA示出的能 量处理器具12同样地进行使用。[第二实施方式]接着,使用图19至图21来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包括各种变形例 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此,例如以通过腹壁或者在腹壁外进行处理的圆型双极型能量处理器具(治 疗用处理器具)312为例来说明能量处理器具。如图19所示,治疗处理系统310具备能量处理器具312、能量源14以及脚踏开 关16。外科用处理器具312具备手柄322、轴324以及可打开和关闭的保持部326。手 柄322通过线缆28与能量源14相连接。在手柄322上配置有保持部打开和关闭旋钮332以及刀具驱动杆334。保持部打 开和关闭旋钮332相对于手柄322可转动。当相对于手柄322例如向右转动该保持部打 开和关闭旋钮332时,使保持部326的后述的脱离侧保持部(脱离侧把持部)344远离主 体侧保持部(主体侧把持部)342,当向左转动时,使脱离侧保持部344接近主体侧保持部342。
轴324形成为 圆筒状。考虑到向生物体组织Lr的插入性而使该轴324适当地弯 曲。当然,笔直地形成轴324也适用。在轴324的前端配置有保持部326。如图20A以及图20B所示,保持部326具 备形成于轴324前端的主体侧保持部(第一保持部件、第一钳口)342以及相对于该主体 侧保持部342可安装拆卸的脱离侧保持部(第二保持部件、第二钳口)344。在脱离侧保 持部344相对于主体侧保持部342关闭的状态下,主体侧保持部342以及脱离侧保持部 344的后述的保持面384、388、434、438相互接触。在轴324和主体侧保持部342的外侧形成有第一管路346。该第一管路346在绕 主体侧保持部342的前端边缘部的外周面一周的状态下从主体侧保持部342向轴324的基 端侧延伸。在脱离侧保持部344上形成有第二管路348。该第二管路348在绕脱离侧保持部 344的头部404的边缘部一周的状态下从脱离侧保持部344的后述的通电轴324连接到主 体侧保持部342和轴324内部的后述的第一通电用管356以及流体提供用管360。主体侧保持部342具备圆筒构件352、框架354、具有流体回收功能的第一通电 用管356、第二通电用管358以及流体提供用管360。第一通电用管356通过主体侧保 持部342、轴324、手柄322以及线缆28与能量源14的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相连 接。第二通电用管358与第一通电用管356同样地通过主体侧保持部342、轴324、手柄 322以及线缆28与能量源14的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相连接。流体提供用管360优选例如含有硅材料等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将该流体提 供用管360用于对脱离侧保持部344的第二管路(脱离侧冷却管)348提供冷却介质。将 第一通电用管356用于回收从流体提供用管360提供给第二管路348的冷却介质。这些圆筒构件352和框架354具有绝缘性。圆筒构件352与轴324的前端相连 结。将框架354配置成相对于圆筒构件352固定。框架354的中心轴被开口。在该框架354的被开口的中心轴上配置第一通电用 管356,该第一通电用管356被配置成能够沿着框架354的中心轴在规定范围内移动。当 转动保持部打开和关闭旋钮332时,第一通电用管356例如在滚珠丝杆(未图示)的作用 下能够在规定范围内移动。在第一通电用管356上形成有图20A至图20C示出的、被分 成多个(例如如图20C示出的两个、或三个(未图示))且扩展的扩径部356a,来接受脱 离侧保持部344的后述的通电用轴402的前端部402a。通过这种扩径部356a,使第一通 电用管356的前端具有弹簧性,保持与通电用轴402的前端402a接触的状态并且柔和地 保持通电用轴402的前端402a。沿着第一通电用管356的中心轴配置有第二通电用管358。当转动保持部打开和 关闭旋钮332时,第二通电用管358例如在滚珠丝杆(未图示)的作用下能够与第一通电 用管356 —起在规定范围内移动。在第二通电用管358的前端侧的内周面形成有向直径 方向内侧突出的突起358a,使得能够与通电用轴402的连接部402b卡合和脱离。此外,将第一通电用管356和第二通电用管358配置成相互不接触,虽然未图 示,但是该第一通电用管356的外周面被具有绝缘性的材料覆盖。因此,即使第一通电 用管356与第二通电用管358接触,也防止相互影响。如图20A以及图20B所示,在圆筒构件352与框架354之间形成有刀具导向槽(第一流体通路)362。在该刀具导向槽362内配置有圆筒状的刀具364。该刀具364的 基端部与配置于框架354基端侧的未图示的刀具用推动器的前端部的外周面相连接。该 刀具用推动器的基端部与手柄322的刀具驱动杆334相连接。因此,当操作手柄322的 刀具驱动杆334时,通过刀具用推动器而使刀具364移动。在该刀具用推动器与框架354之间形成有与刀具导向槽362连通的未图示的第一 流体通气路(流体通路)。并且,在轴324或者手柄322上形成有将通过了刀具导向槽 362的流体排出到外部的流体放出口(未图示)。
如图20A至图20C所示,在圆筒构件352的前端配置有第一连续电极(密封部 件、第一接合部件)372以及多个第一离散电极(维持部件、第二接合部件)374来作为输 出部件、能量放出部。第一连续电极372形成为无缝连续的圆环状。在第一连续电极 372的外侧,隔开规定间隔地离散配置第一离散电极374。在第一连续电极372上固定有第一通电线372a的前端。第一通电线372a通过 主体侧保持部342、轴324以及手柄322与线缆28相连接。第一离散电极374之间电连 接,在一个第一离散电极374上固定有第二通电线374a的前端。第二通电线374a通过 主体侧保持部342、轴324以及手柄322与线缆28相连接。第一连续电极372被配置在配置有刀具364的刀具导向槽362的边缘部与圆筒构 件352的边缘部之间。将第一连续电极372配置在接近刀具导向槽362的外侧边缘部一 侧。沿着大致圆环状的虚拟轨迹大致等间隔地配置相同形状的第一离散电极374。第 一离散电极374例如分别形成为圆形状。第一离散电极374之间配置成相互具有大致规 定间隔,并且各第一离散电极374被配置在与第一连续电极372也相距适当距离的位置 处。第一离散电极374的位置位于以下位置在进行处理时,尽可能防止相邻的第一离 散电极374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由于热量而被改性,并且尽可能防止第一离散电极374与 第一连续电极37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由于热量而被改性。在第一连续电极372的外侧形成有圆环状的蒸汽放出槽382。S卩,在第一连续电 极372与第一离散电极374之间形成有蒸汽放出槽382。该流体放出槽382与配置有刀具 364的刀具导向槽362相连通。在该流体放出槽382外侧,在高于第一连续电极372表面 的位置处形成有保持面(组织接触面)384。S卩,与第一连续电极372表面相比,主体侧 保持部342的保持面384更接近脱离侧保持部344的后述的头部404。因此,保持面384 起到防止蒸汽等流体放出到流体放出槽382的外侧的障壁部(dam)的作用。在各第一离散电极374外侧形成有圆环状的蒸汽放出槽386。该流体放出槽386 与配置于第一连续电极372外侧的流体放出槽382以及刀具导向槽362相连通。在该 流体放出槽386外侧,在高于第一离散电极374表面的位置处形成有保持面(组织接触 面)388。因此,保持面388起到防止蒸汽等流体放出到流体放出槽386的外侧的障壁部 (dam)的作用。如图20A至图21所示,上述第一管路346具备固定在主体侧保持部342的圆筒 构件352的最外周的主体侧冷却管392。该冷却管392被配置于主体侧保持部342和轴 324的外周面,延伸到轴324的基端侧。该冷却管392例如是铜等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在该冷却管392中例如以循环的方式使冷却水(液体)、冷却气(气体)等冷却介质流动并被排出。此外,图21示出的以附图标记392a表示的一侧为流体提供用冷却管392,以 附图标记392b表示一侧为流体回收用冷却管392。在主体侧保持部342的保持面388上配置有例如铜板等导热性良好的主体侧冷却 板394。该冷却板394在与冷却管392紧密接合的状态下固定在圆筒构件352的前端。 因此,当使冷却介质通过冷却管392内时,来自该冷却介质的热量从冷却管392导热到冷 却板394。S卩,对冷却板394进行冷却。并且,在本变形例中,在能量源14中,冷却输出电路108a代替在第一实施方式 中说明的温度测量电路108与控制部102相连接。该冷却输出电路108a能够根据来自控 制部102的指示使冷却介质流过外科用处理器具312的冷却管392。另一方面,脱离侧保持部344具备通电用轴402以及具有绝缘性的头部404。通 电用轴402的截面呈圆形状,一端形成为逐渐变细,另一端被固定于头部404。通电用轴 402大致具有三个筒状部件412、414、416紧密接合的三层结构。通电用轴402的内侧 (内层)412为具有导电性的筒状部件,中间层414为具有绝缘性的筒状部件,外侧(外 层)416为具有导电性的筒状部件。并且,内层412利用其前端部(通电用轴402的前端402a)与第一通电用管356 的扩径部356a电连接。在外层416的前端部侧的外周面形成有连接部(凹槽部)402b, 该连接部(凹槽部)402b用于与第二通电用管358的突起358a卡合。此外,优选通过涂 敷处理等以具有绝缘性的材料覆盖外层416的外周面中的连接部402b以外的部分。在头部404上以与主体侧保持部342的第一连续电极372以及第一离散电极374 相向的方式配置有第二连续电极(密封部件、第一接合部件)422和第二离散电极(维持 部件、第二接合部件)424。在第二连续电极422上固定有第三通电线422a的一端。该 第三通电线422a的另一端通过通电用轴402的外层416和中间层414与内层412电连接。 在第二离散电极424上固定有第四通电线424a的一端。该第四通电线424a的另一端与 通电用轴402的外层416电连接。在配置于头部404的第二连续电极372内侧形成有圆环状的刀具接受部426来 接受刀具364的刃部。另一方面,在第二连续电极422外侧形成有圆环状的流体放出槽 432。在该流体放出槽432外侧,在高于第二连续电极422的表面的位置处形成有保持面 (组织接触面)434。S卩,与第二连续电极422的表面相比,脱离侧保持部344的保持面 434更接近主体侧保持部342。因此,保持面434起到防止蒸汽等流体放出到蒸汽放出槽 432的外侧的障壁部(dam)的作用。在各第二离散电极424外侧形成有圆环状的蒸汽放出槽436。该流体放出槽436 与配置于第二连续电极422外侧的流体放出槽432相连通。在该流体放出槽436外侧, 在高于第二离散电极424表面的位置处形成有保持面(组织接触面)438。因此,保持面 438起到防止蒸汽等流体放出到流体放出槽436的外侧的障壁部(dam)的作用。并且,流体放出槽432与头部404以及通电用轴402的内层412内侧的流体放出 路432a连通。流体放出路432a位于偏离通电用轴402的中心轴的位置处,通过主体侧 保持部342的第一通电用轴356的两个扩径部356a(参照图20C)之间,与第一通电用管 356的外周面和第二通电用管358的内周面之间连通。在轴324或者手柄322上形成有流 体放 出口(未图示),该流体放出口将通过了第一通电用管356的外周面和第二通电用管358的内周面之间的流体排出到外部。如图20A至图21所示,第二管路348从通电用轴402的下端到达头部404的顶 部,在从该顶部起绕头部404的外缘部一周的状态下,再次通过通电用轴402内部而插通 到通电用轴402的下端。第二管路348的两个端部位于通电用轴402的前端部402a。此 夕卜,图21中的第二管路348中的以附图标记348a表示的一侧用于提供流体,以附图标记 348b表示的一侧用于回收流体。第二管路348从通电用轴402的前端部402a到达头部 404的顶部,在从该顶部起绕头部404的外缘部一周的状态下,再次通过通电用轴402内 部而插通到通电用轴402的前端部402a。并且,第二管路348的流体提供用的端部与流体提供用管360相连接,第二管路 348的流体回收用的端部与第一通电管(流体回收用管)356相连接。因此,当在第二管 路348与流体提供用管360和第一通电管(流体回收用管)356连接的状态下使冷却水等 流过流体提供用管360时,通过第二管路348从第一通电管(流体回收用管)356回收冷 却水等。即,能够使冷却水等流体在第二管路348中循环。在脱离侧保持部344的保持面434、438上配置有例如铜板等导热性良好的脱离 侧冷却板444。该冷却板444在与第二管路(冷却管)348紧密接合的状态下固定到头部 404。因此,当使冷却介质通过第二管路348内时,来自该冷却介质的热量从第二管路 348导热到冷却板444。S卩,对冷却板444进行冷却。接着,根据 图11示出的流程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治疗处理系统310的作用。手术师预先操作图10示出的能量源14的显示部110来设定治疗处理系统310的 输出条件(步骤101)。具体地说,预先设定来自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和第二高频 能量输出电路106的输出(设定功率Plset[W]、P2set[W]) >生物体组织Lr的阻抗Z的阈 值Zl、Z2以及来自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的一次输出时间(设定时间tl、t2)等。在主体侧保持部342相对于脱离侧保持部344关闭的状态下,例如将外科用处理 器具312的保持部326和轴324通过腹壁插入到腹腔内。使外科用处理器具312的主体 侧保持部342和脱离侧保持部344与要进行处理的生物体组织Lx相对峙。为了利用主体侧保持部342和脱离侧保持部344来把持要进行处理的生物体组织 Lr,操作手柄322的把持部打开和关闭旋钮332。此时,相对于手柄322例如向右转动把 持部打开和关闭旋钮332。使通电用管356相对于轴324的框架354向前端部侧移动。 因此,主体侧保持部342与脱离侧保持部344之间打开,能够使脱离侧保持部344从主体 侧保持部342脱离。并且,将要进行处理的生物体组织Lr配置在主体侧保持部342的第一连续电极 372以及第一离散电极374与脱离侧保持部344的第二连续电极422以及第二离散电极424 之间。在这种状态下,例如向左转动手柄322的把持部打开和关闭旋钮332。因此,脱 离侧保持部344相对于主体侧保持部342关闭。这样,在主体侧保持部342与脱离侧保 持部344之间保持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在这种状态下,操作脚踏开关16的踏板16a。能量源14的控制部102判断开关 16的踏板16a是否通过手术师的操作被按压而切换为接通(步骤102)。在判断为开关16的踏板16a被按压而切换为接通时,从能量源14的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对第一连续电极372和第二连续电极42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第一区域的 生物体组织)Lr提供高频能量(步骤103)。 因此,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对主体侧保持部342的第一连续电极372和脱 离侧保持部344的第二连续电极422之间的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通高频电流,使被把 持在电极372、42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内产生焦耳热来对生物体组织Lr本身加热。因 而,生物体组织Lr通过第一连续电极372和第二连续电极422而被圆环状地连续改性。此时,通过第一连续电极372、第二连续电极422以及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测 量所把持的生物体组KLr的阻抗Z。如图6B所示,开始进行处理时的阻抗ZO例如为 60[Ω]左右。并且,随着高频电流流入到生物体组织Lr而生物体组织Lr被烧灼,阻抗Z 的值上升。这样,随着生物体组织Lr被烧灼,从生物体组织Lr放出流体(液体(血液)和 /或气体(水蒸气))。此时,与第一连续电极372和第二连续电极422相比,主体侧保 持部342的保持面384和脱离侧保持部344的保持面434与生物体组织Lr接合更紧密。 因此,保持面384、434作为抑制流体向主体侧保持部342和脱离侧保持部344外侧流出 的障壁部(dam)而发挥功能。因而,使从生物体组织Lr放出的流体从第一连续电极372外侧的蒸汽放出槽382 流入到第一连续电极372内侧的刀具导向槽362,或者直接流入到刀具导向槽362,例如 通过吸引来从主体侧保持部342流入到轴324。在从生物体组织Lr放出流体的期间,使 该流体持续流入到刀具导向槽362。因此,防止在温度上升的状态下从生物体组织Lr放 出的流体产生热传播,能够防止对不是处理对象的部分带来影响。另外,使从生物体组织Lr放出的流体流入到第二连续电极422外侧的流体放出 槽432,例如通过吸引使其通过形成于头部404和通电轴402内的流体放出路432a,从第 一通电用管356内部流入到轴324。在从生物体组织Lr放出流体的期间,使该流体持续 流入到流体放出路432a。因此,防止在温度上升的状态下从生物体组织Lr放出的流体产 生热传播,能够防止对不是处理对象的部分带来影响。接着,控制部102判断根据来自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的信号而计算出的高频 能量输出时的阻抗Z是否大于等于利用显示部110预先设定(步骤101)的阈值Zl (如图 6B所示,在此大约为1000[Ω])(步骤104)。阈值Zl例如位于已知的阻抗Z的值的上升 率变慢的位置处。并且,在判断为阻抗Z小于阈值Zl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103。 艮口,继续提供用于对被把持在主体侧保持部342的第一连续电极372和脱离侧保持部344 的第二连续电极42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进行处理的高频能量。在判断为阻抗Z大于阈值Zl的情况下,从控制部102对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 104传输信号。并且,停止从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向第一连续电极372和第二连续 电极422的输出(步骤105)。接着,从能量源14的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对第一离散电极374和第二离 散电极424之间的生物体组织(第二区域的生物体组织)Lr提供能量(步骤106)。艮口, 与从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对第一连续电极372和第二连续电极422之间的生物体组 织Lr提供能量的时间错开地(输出定时错开的状态),如图12Α的中段所示那样从第二 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对第一离散电极374和第二离散电极424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x通高频电流。因此,高频电流流过被把持在主体侧保持部342和脱离侧保持部344之间的生物 体组织Lr,通过焦耳热的作用使生物体组织LrS热并开始组织的烧灼(组织的改性)。 于是,通过第一离散电极374和第二离散电极424,这些离散电极374、424之间的生物体 组织1^被离散地改性。此时,由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通过第一离散电极374和第 二离散电极424来测量所把持的生物体组织Lr的阻抗Z。并且,随着高频电流流过生物 体组织Lr而生物体组织Lr被烧灼,阻抗Z的值上升。并且,判断开始从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进行输出之后是否经过了设定时 间tl (步骤107)。在经过了设定时间tl时,停止从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向第一离 散电极374和第二离散电极424的输出(步骤108)。紧接着,如图12A的下段所示,冷却输出电路108a使冷却介质流过第一管路 346和第二管路348 (步骤109)。因此,通过导热率较高的与第一管路346和第二管路348 的外周面紧密接合的冷却板394、444而生物体组织Lr被冷却。因而,在与冷却板394、 444紧密接合的部分处抑制从第一离散电极374和第二离散电极424之间的处理对象的生 物体组织1^扩散出的热量的影响。S卩,通过冷却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周围的生物体 组织Lr来抑制来自处理对象的生物体组织Lr的热传播。
并且,判断开始使冷却介质流过第一管路346和第二管路348起是否经过了设定 时间t2(步骤110)。在经过了设定时间t2时,停止从冷却输出电路108a提供冷却介质 (步骤111)。紧接着,从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对第一离散电极374和第二离散电极424 提供能量(步骤112)。然后,判断第一离散电极374和第二离散电极424之间的阻抗Z 是否达到阈值Z2(步骤113)。在没有达到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106,再次以设定时间 tl从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进行输出。S卩,直到阻抗Z达到阈值Z2为止反复进行生 物体组织Lr的烧灼和冷却。并且,在阻抗Z达到阈值Z2时,使冷却介质从冷却输出电路108a流入到第一管 路346和第二管路348,通过冷却板394、444来对生物体组织Lr进行冷却(步骤114)。 判断是否使冷却介质仅流动了设定时间t2(步骤115)。在使冷却介质仅流动了设定时间 t2之后,停止提供冷却介质来停止对生物体组织Lr进行冷却(步骤116)。在结束这一系列处理之后,从扬声器112发出蜂鸣声来通知手术师处理已结束 (步骤117)。在此,对使用具有这种作用的治疗处理系统310来如图22A至图22C所示那样, 使例如在轴方向上并行设置的小肠的肠道Iei、Ic2之间接合成密封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操作能量源14的显示部110来进行各种设定。利用主体侧保持部342的保持面384、388以及脱离侧保持部344的保持面434、 438,以夹持两个肠道Iei、Ie2的端部之间的壁面的方式保持沿轴方向紧挨着的一对肠道
Ici、!C2 °在这种状态下,当按压脚踏开关16的踏板16a时,对第一连续电极372和第二 连续电极42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提供高频能量。因此,通过第一连续电极372和第二 连续电极422来对肠道IC1、Ic2之间进行加热使其改性。
并且,在第一连续电极372和第二连续电极42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x达到规定 的阈值Zl时停止来自第一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4的输出。在第一连续电极372和第二连续电极422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的阻抗Z达到规 定的阈值Zl时,通过第一连续电极372和第二连续电极422而肠道IC1、Ic2之间已被加热 且改性接合。即,第一连续电极372和第二连续电极422将肠道IC1、Ic2的端部之间密封 为圆环状。紧接着,从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对第一离散电极374和第二离散电极424 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提供能量。因此,通过第一离散电极374和第二离散电极424来对 肠道IC1、Ic2之间进行加热并使其改性。
并且,经过设定时间tl之后,暂时停止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以规定的设 定时间t2从冷却输出电路108a对第一管路346和第二管路348提供冷却介质。紧接着,从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进行输出,一边进行烧灼一边测量阻抗 Z。并且,判断第一离散电极374与第二离散电极424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是否达 到规定的阈值Z2。在没有达到时,再次从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进行输出以及停止 输出、提供冷却介质以及停止提供冷却介质后测量阻抗Z。另一方面,在到达时,停止 来自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的输出、提供冷却介质以及停止提供冷却介质,之后发 出蜂鸣声并结束处理。在第一离散电极374和第二离散电极424之间的生物体组织Lr的阻抗Z达到规 定的阈值Z2时,通过第一离散电极374和第二离散电极424而肠道IC1、Ic2之间被加热且 已改性接合。即,第一离散电极374和第二离散电极424进行离散接合,使得肠道Iei、 Ic2的端部之间中的被密封为圆环状的部分的外侧的生物体组织之间紧密接合。并且,保持在主体侧保持部342和脱离侧保持部344之间把持肠道IC1、Ic2的状 态,操作图19示出的刀具驱动把手334,使刀具364从图20B示出的状态起沿着刀具导向 槽362前进。随着刀具364前进,利用其前端的刃部,将通过第一连续电极372和第二 连续电极422而被改性接合的部位的内侧切成圆形状。因此,如图22C所示,肠道Iei、 Ic2的壁面的密封为大致圆形状之间的部分被切断,从而确保肠道IC1、Ic2之间的圆形状的 连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操作刀具驱动把手334来使刀具364后退。之后,操作手柄322 的保持部打开和关闭旋钮332来打开主体侧保持部342和脱离侧保持部344。此时,例如 图22C所示,通过第一连续电极372和第二连续电极422而连续接合的外侧的部分被离散 地改性。并且如上所述,将从第二高频能量输出电路106对第一离散电极374和第二离 散电极424提供的输出设定得较高,因此被离散地改性并接合的部分牢固地接合,因此 具有耐剥离性。因而,通过第一离散电极374和第二离散电极424使生物体组织改性的部位发挥 力量来使生物体组织之间更可靠地紧密接合。力在解除肠道IC1、Ic2之间的接合的方向上 起作用,但是通过第一离散电极374和第二离散电极424使生物体组织改性的部位发挥力 量而使生物体组织之间紧密接合。因而,肠道IC1、Ic2的没有被改性的生物体组织之间产 生交互网络,发挥生物体组织的组织再生能力,从而更快地再生肠道IC1、Ic2的生物体组织。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效果。省略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说明的效果。在主体侧保持部342和脱离侧保持部344中分别配置有连续电极372、422以及 离散电极374、424,使输入到连续电极372、422的能量以及输入到离散电极374、424的 能量的输出量、输出定时等分离。并且,根据处理对象,通过适当地设定输出量、输出 定时等能够设定最适合处理对象的处理。特别是,在通过离散电极374、424以使生物体组织之间离散地紧密接合的方式 进行处理时,通过增加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冷却的工序,能够防止处理对象外的生物体组 织受到从离散电极374、424提供的能量的影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双极型外科用处理器具312来进行了说明,但 是,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图3Ε所示那样,还适合进行单极型的高频处理。到此为止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了包括多个变形例的几个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 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包括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进行的所有实施方式。产业上的可利用件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对各电极提供理想能量来有效地对生物体组织 进行处理的治疗处理系统、治疗用处理器具以及使用能量的生物体组织的治疗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用处理系统,使能量作用于生物体组织来进行治疗,其特征在于,具备密封部件,其在使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之间的期望的区域密封的状态下使能量起作 用来接合已密封的上述区域;维持部件,其在使通过上述密封部件而密封的区域的附近的组织接触的状态下使能 量起作用来维持已密封的上述区域的附近的生物体组织之间接触的状态;以及控制部,其使从上述密封部件输出能量的定时与从上述维持部件输出能量的定时错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部件具有连续的部件以对上述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提供用于密封的机械/ 物理作用,上述维持部件具有不连续的多个部件以对上述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提供机械/物理 作用来维持使上述生物体组织之间接触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部件和上述维持部件分别具备高频电极和加热器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一对保持部件,该一对保持部件保持上述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具有上述密 封部件和上述维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冷却部件,该冷却部件被设置于上述维持部件附近,用于冷却上述维持部件 和/或该维持部件附近区域,上述控制部独立地控制上述密封部件、上述维持部件以及上述冷却部件各自的能量 输出定时。
6.—种治疗用处理系统,使能量作用于生物体组织来进行治疗,其特征在于,具备一对保持部件,其分别具有保持面,该保持面用于保持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 操作手柄,对其进行操作能够使上述保持面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另一个相对地进行移动;第一接合部件,其被配置于上述保持面的至少一个上,在使上述至少两个生物体组 织之间密封的状态下使能量起作用来接合上述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第二接合部件,其被设置于上述第一接合部件附近,被离散地配置以维持通过上述 第一接合部件而接合的生物体组织周围的生物体组织接触并使能量起作用;以及能量输出控制部,其使从上述第一接合部件输出能量的定时与从上述第二接合部件 输出能量的定时错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接合部件具备被配置在上述保持面的至少一个上的多个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至少一个障壁部,该障壁部与上述第一接合部件和上述第二接合部件中的至 少一个相邻并且被设置于上述保持面上,上述障壁部位于与上述第一接合部件和上述第二接合部件相同高度的位置处或者位 于比上述第一接合部件和上述第二接合部件高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部件具备设置于上述第一接合部件和上述第二接合部件附近的使由上述保 持部件保持的生物体组织产生的流体通过的流路、即槽、管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接合部件是利用高频电极和加热器中的至少一个来使上述生物体组织密封 的部件,上述第二接合部件是利用高频电极和加热器中的至少一个来使上述生物体组织离散 地接合的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接合部件和上述第二接合部件被配置在上述保持面的至少一个上。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冷却部件,该冷却部件被设置于上述第二接合部件附近,用于冷却上述第二 接合部件和/或该第二接合部件附近区域,上述控制部独立地控制上述第一接合部件、上述第二接合部件以及上述冷却部件各 自的能量输出定时。
13.—种治疗用处理系统,使能量作用于生物体组织来进行治疗,其特征在于,具备密封部件,其在使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之间的期望的区域密封的状态下使能量起作 用来接合上述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维持部件,其与上述密封部件形成为一体,在使上述生物体组织接触的状态下使能 量起作用来维持上述生物体组织的接触;冷却部件,其被设置于上述维持部件附近,用于冷却上述维持部件;以及 控制部,其对上述密封部件、上述维持部件以及上述冷却部件各自的能量输出定时 进行控制。
14.一种治疗方法,使能量作用于生物体组织来进行治疗,其特征在于,具备以下步骤使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之间的期望部位密封;以及在与使上述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之间的期望部位密封的定时错开的定时,在使上述 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的期望部位密封的位置附近维持使上述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接触的 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上述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的期望部位密封的位置附近维持使上述至少两个生物 体组织接触的状态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与使上述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的期望部位密 封的位置相连结地维持使上述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接触的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上述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的期望部位密封的位置附近维持使上述至少两个生物 体组织接触的状态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对维持使上述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接触的状态的部件进行冷却。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上述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的期望部位密封的位置附近维持使上述至少两个生物 体组织接触的状态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对维持使上述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接触的状 态的部件进行冷却。
18.—种治疗用处理器具,使能量作用于生物体组织来进行治疗,其特征在于,具备密封部件,其在使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之间的期望的区域密封的状态下使能量起作 用来接合已密封的上述区域;以及维持部件,其与上述密封部件分开设置,在使通过上述密封部件而密封的区域的附 近的组织接触的状态下与上述密封部件分开地使能量起作用来维持使已密封的上述区域 的附近的生物体组织之间接触的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治疗用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密封部件和上述维持部件在热上和在电气上不连续。
20.—种治疗用处理器具,使能量作用于生物体组织来进行治疗,其特征在于,具备密封部件,其在使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之间的期望的区域密封的状态下使能量起作 用来接合已密封的上述区域;维持部件,其与上述密封部件分开设置,在使通过上述密封部件而密封的区域的附 近的组织接触的状态下与上述密封部件分开地使能量起作用来维持已密封的上述区域的 附近的生物体组织之间接触的状态;以及冷却部件,其被设置于上述维持部件附近,用于冷却上述维持部件和/或该维持部 件附近区域,其中,上述密封部件的输出定时与上述维持部件和上述冷却部件的输出定时错开。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治疗用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维持部件的输出定时与上述冷却部件的输出定时错开。
全文摘要
使能量作用于生物体组织来进行治疗的治疗用处理系统具备密封部件,其在使至少两个生物体组织之间的期望区域密封的状态下使能量起作用时,接合已密封的上述区域;维持部件,其在使利用上述密封部件密封的区域的附近的组织接触的状态下使能量起作用时,维持已密封的上述区域的附近的生物体组织之间接触的状态;以及控制部,其使从上述密封部件输出能量的定时与从上述维持部件输出能量的定时错开。
文档编号A61B18/12GK102014778SQ20088012873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1日
发明者长濑彻, 饭田浩司, 高篠智之 申请人: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