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3097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重要领域。
背景技术
烧烫伤是外科领域的常见疾病之一,病人常因得不到有效的药物治疗,愈合时间延长或造成创面感染加深,易形成瘢痕。给病人带束极大的精神和身体
痛苦。目前治疗烧伤的药物多种。如SD银粉虽然有效,但在抑制细菌合成的同时也有损伤细胞之嫌。病程长,费用高。频繁的换药,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同时造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提供更好、更快、更有效、无痛苦治疗烧烫的一种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 一个目的是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选用大黄、,荟、石膏、滑石、牛黄、海马、麝香进行组合,这些药物使各药效产生协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疗烧烫伤,加速创面的愈合。其中选用
大黄性味苦寒,归大肠、脾、胃、心、肝经。清泄湿热、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荟性味苦寒,归大肠。肝经。泻下积滞、清肝热。
二者相伍,清利湿热、泄肝肠之火,兼有止血、消胂、活血祛肿之功效。
石膏性味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用于治疗热火伤珠烦渴、胃火积热、红肿疼痛,凉血敛疮。
滑石性味甘、淡、寒。归胃、膀胱经。利水通淋、清解暑热。外用于收湿敛齊,用于治疗湿热、、保护皮肤粘膜、吸收分泌物、促进创面愈合。
牛黄性味苦、凉。归肝、心经。清心肝热、化痰开窍、清热解毒。用于治疗上火热盛、痰积心火、痈疽肺胀。
海马性味甘、咸、温。归肾、肝经。补肾壮阳、活血祛瘀、生肌敛敛,用于治疗散结通络。消肺止痛。
儿茶性味苦、涩、凉。归心肺。清热收湿,敛创止血。用于齊疡多浓汁黄水久不敛口。
麝香性味,、温。归心、肝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清心开窍、通经活络、热毒掩疡、痈肿坏疽。
本发明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活血通络、生肌敛口。各药相互配伍。相互协同更有效地治疗烧烫伤,促进创面的愈合。、治愈率100%、无瘢痕作用。
进一步说明其制备方法
a) 称取原料大黄、芦荟、麝香、石膏、滑石、儿茶、牛黄、海马。
b) 称取麝香、牛黄备用。
c) 将所配比的大黄、,荟、石膏、滑石、海马五味药加水煎两次,每次加水没过药为宜,每次煎到原来水的四分之一,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在60 7(TC干燥,制的干浸膏1.
d) 将所配比的儿茶在95%乙醇中提取,将提取液在70 9(TC下干燥,制的干浸膏2.e)将干浸膏l、干浸膏2、麝香、牛黄分别在200目粉碎机中粉碎,然后将 它们混合。
本发明的特点
a) 本发明是一种消炎、止痛、治愈率高、愈后无瘢痕、无毒副作用的中药 组合物。
b) —次涂抹创面后,渗出物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形成一种完整的痂皮,隔 断了细菌的入侵途径,痂下的温湿度利于细胞的增殖,不利于细菌的生 长。
c) 1度烧烫伤治愈率100%,治疗天数2 5天;浅I工烧烫伤治愈率100%, 治疗天数7 ~ 11天;深II度烧烫伤治愈率100% ,治疗天数14 ~ 18天, 少数有色素沉着
本发明的方法将蒸馏水和本发明散剂按重量比2: 1或3: 1混合,直接涂抹 创面,每曰1 ~ 2次。
选门诊病例280例。其中男200例,女80例,其男女比例2, 5: 1;最小年 龄是8个月,最大年龄是68岁;最大面积是50%,最小面积1%;其中I度有 30例,浅II度有100例,深II 150例。经治疗后,I度伤治疗天数2 ~ 5天无瘢 痕,;浅II度伤治疗天数7 10天无瘢痕;深II度治疗天数14 17天,无瘢痕, 少数有色素沉着。
典型病例
患者贾XX,男,42岁,衡水市故城县郑口镇人。因煤气泄漏造成 全身多处烧伤,于l个小时后来我院。当时诊断1度烧伤10%,浅11烧伤20% 度,深II烧伤15%。给抗感染治疗的同时,涂抹本发明组合物日2次,涂4未9 天后35%瘙愈,14天后痊愈出院。
患者张XX,男,10岁,衡水市故城县三郎乡人。因火药烧伤面部, 于2个小时后来我院。当时诊断以浅II烧伤为主,面积为4%,日涂药1次。并 给于全身治疗。经9天治疗后,只有直径为4厘米的创伤。然后只给予涂药治 疗13天后备愈。
患者郝XX,女,8个月,衡水市枣强县大营人。因不慎被开水烫伤 足部,于半个小时后来我院。当时诊断以深II度为主,面积1%,只给于涂药治 疗曰2次,涂抹16天后痊愈,有散在的色素脱落。 实》包例1
a) 将滑石6. 5克、石膏4. 5克、海马4. 5克、声荟2. 5克、大黄7. 5克加 水煎熬两次,每次加水以没过药为宜,煎到原来水为四分之一,合并两 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在60 7(TC下干燥,制的干浸膏l。
b) 将儿茶6. 5克在95%乙醇进行提取,将提取液在70-9(TC干浸膏2.
c) 将干浸膏1、干浸膏2和牛黄0. 2克、麝香0. 3克分别在200目的粉石争机 粉碎,并将其混合在一起。
实施例2
a) 将滑石6克、石膏4克、海马4克、,荟3克、大黄7. 5克加水煎熬两 次,每次以没过药为宜,煎至i]原来水的四分之一,合并两次煎液,过滤 得滤液,在70-9(TC下干燥,制成干浸膏l。
b) 将儿茶7克在95%乙醇进行提取,将提取液在70 9(TC千燥的干浸膏2
c) 将干浸膏1、干浸膏2和牛黄0. 2克、麝香0. 2克分别在200目粉碎机粉 碎,并将其混合在一起。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黄6~9份、芦荟2~4份、石膏3~6份、牛黄0.1~0.2份、滑石4~8份、儿茶6~7份、海马3~6份、麝香0.2~0.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l的药物,其中原料药用量为大黄7.5份、滑石6. 5份、石膏 4. 5份、儿茶6. 5份、海马4. 5份、声荟2. 5份、牛黄0. 2份、麝香0. 3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步骤a) 称其原料牛黄、麝香,备用;b) 将所述重量配比的滑石、石膏、芦荟、海马、大黄五味药加水煎两次, 每次加水以没过药为宜,煎到水为原来水的四分之一,合并两次煎液, 过滤得滤液,在60 7(TC干燥,制的干浸膏l;c) 将所述重量配比的儿茶在95 %乙醇中提取,将提取液在70 ~ 9(TC千燥, 制的干浸膏2;d) 将干浸膏l、干浸膏2、牛黄、麝香分别在20G目粉碎机中粉碎成粉,然 后混合在一起,就制成了本发明药物的活性成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其主要由大黄、芦荟、石膏、滑石、牛黄、麝香、儿茶按一定重量配比而成,它可以制成中药散剂。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消炎抗菌、生肌敛创的功能。治疗烧伤无痛、疗效快、治愈率高。
文档编号A61K36/896GK101647938SQ200910158180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5日
发明者吕新旺, 吕松新 申请人:吕松新;吕新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