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穿刺式多功能拨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881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腹腔镜穿刺式多功能拨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 一种在腹腔镜下用于显露和打结的手术器械,一种可在腹腔内装卸 操作头的穿刺式多功能打结拨棒。
背景技术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患者对微创手术要求的提高,进一步减少腹壁创伤及 疤痕成为外科医生不断追求的目标。目前用于脏器显露或辅助打结的器械直径约5mm, 均需要通过外径5.5mm的鞘管进入腹腔,使腹壁留下长约8mm的疤痕(切口长度= 3.14X器械外径+2)。近年来报道的“针式”腹腔镜器械外径细,操作头尖利可直接 穿刺进入腹腔,操作方法与通常的微创手术无异,可明显缩小腹壁疤痕。但由于其操作 头刚性差、钳口小,抓持物易滑脱(罗健等,针式器械辅助的腹腔镜阑尾切除40例报 告。西安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第21卷第3期),而且其操作头过于尖利,在体内操作 时还有致脏器损伤的危险,因而其应用受到限制。近来,国内外有报道采用三通道鞘 管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该法采用传统的微创手术器械,两把操作器械和腹腔 镜全部经脐窝切口进入腹腔,使手术切口隐匿在脐窝内,从腹壁外观看不到手术疤痕; 但手术操作时器械相互碰撞,胆囊显露困难,手术时间延长且易发生各种并发症(Sang Kuon Lee, et al.Single-port Transumbilical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 Preliminary Study in 37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Disease. Journal of Laparoendoscopic &Advanced Surgical Techniques, ahead of print.doi : 10.1089/lap.2008.0424.),因而,该法很难在临床推广 应用。近年来,有人提出了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和临床初步探索。该法是经胃或阴道等自然腔 道进入腹腔进行内镜下手术,腹壁可无任何手术疤痕;但操作器械设备要求高,价格昂 贵,操作过程复杂而且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对其他脏器构成了损伤,因而该手术方法难以 成为一种实用型微创手术(C.Daniel Smith.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NOTES A Pessimistic Viewfrom an Optimist.Journal of Laparoendoscopic & Advanced SurgicalTechniques.September 1,2008,18(5) 665-667.doi 10.1089/lap.2008.9994.)。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腹腔镜操作器械较粗且必须经穿刺鞘管进入腹腔,其他操作器械 及方法应用受限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装卸操作头的穿刺式多功能打结拨棒。该拨 棒的针式操作杆可根据手术需要在腹部不同部位穿刺进入腹腔,操作头经其它鞘管送入 腹腔后与操作杆尖端连接,从而进行推、拨、顶、拉、打结等操作。因操作杆很细,手 术后在腹壁上仅显示一针孔。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装卸操作头的穿刺式多功能打结拨棒,其特征是有手柄,针式操作杆 和操作头,三者通过套入连接。手柄由不锈钢材料制作,其前部呈圆台状后部呈圆柱状,前部中央有一纵行连接孔,长3 5cm,呈2/3圆形截面以便与操作杆末端的连接部 套入连接;在其前部设一垂直于连接孔并与连接孔相通的带螺纹固定孔,用螺栓通过固 定孔可将套入的操作杆与手柄固定。针式操作杆由实芯圆柱状不锈钢制作,直径1.2 2mm,长25 35cm,一端为穿刺针尖,针尖后设1 2个环形凹槽以便与操作头套入连 接并固定;另一端设手柄连接部,长3 5cm,呈2/3圆形截面。操作头由聚丙烯材料 制作,分两型I型呈圆柱状,直径3 5mm,长4 8cm ; II型呈前粗后细的圆柱状, 长4 8cm,粗细移行处呈圆台状,前部长2 4cm,直径8 10mm,表面设网格状防 滑纹,后部长2 4cm,直径5mm。两型操作头的前部顶端均呈半球形,其后依次为穿 线孔和挂线槽,后部中央有一纵行连接孔,长2 4cm,孔内设1 2个环形凸筋,以便 与操作杆的凹槽形成套入固定连接。后部末端外侧设一长Icm的夹持区。在腹腔镜手术操作时,先在体外将手柄与操作杆套入连接并用螺栓固定,在腹 腔镜直视下选择合适部位将操作杆穿刺进入腹腔,根据手术需要将不同型号操作头经操 作鞘管送入腹腔,在腹腔内将操作头与操作杆的尖端套入连接,然后通过 推、拨、顶直 接显露脏器或病变组织,可利用其挂线槽推拉脏器或病变组织上的缝合牵引线进行显 露,也可利用其穿线孔携带的线段在另一把器械协助下进行组织结扎。操作结束后用夹 持钳将操作头与操作杆分离,并经其他鞘管取出;或在体外将操作柄与穿刺针杆分离, 将操作头连同操作杆经其他鞘管取出。在显露困难的手术中,还可根据需要经多点穿刺 选择多个拨棒完成显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腹腔镜手术中可代替5mm的操作器械及其相应的穿刺 鞘管,从而减少腹壁手术疤痕,达到更加微创和美观的手术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操作头I型的主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和剖视2是本发明操作头II型的主视图、右视图、仰视3是本发明针式操作杆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手柄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各部连接后的示意中1.穿线孔,2.挂线槽,3.夹持区,4.操作头连接孔,5.环形凸筋,6.II型操 作头前部,7.II型操作头粗细移行部,8.II型操作头后部,9.环形凹槽,10.虚拟断开线, 11.手柄连接部,12.固定螺栓,13.螺纹固定孔,14.手柄连接孔,15.操作头,16.针式操 作杆虚拟断开处,17.手柄。图6 图10是本发明在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在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示意图。图12 图14是本发明在经脐单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在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通过脐窝切口并行插入两个 鞘管,分别插入操作钳和腹腔镜,通过剑突下切口插入胆囊缝合带线针,在胆囊底浆肌层上穿一丝线(图6)。退出带线针,通过剑突下切口插入5mm鞘管和操作钳,用两把 操作钳将胆囊底的丝线打结成一线环(图7)。将该发明的针式操作杆经右锁骨中线肋缘 下刺入腹腔,将操作头经剑突下鞘管送入腹腔并与操作杆连接(图8),将胆囊底的线环 套在操作头的卦线槽上,向肝后上方顶起,可使胆囊三角得到良好显露(图9)。在完成 分离结扎胆囊动脉和胆囊管后,从胆囊底部顺行剥离胆囊(图10)。因此,在二孔法胆囊 切除时应用该发明的优点是使胆囊得到良好显露,可完成从胆囊底部顺行剥离胆囊。 实施例2:用于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显露。将本发明的I型操作头经 5mm鞘管置入腹腔,将针式操作杆在右腋前线肋缘下5cm刺入腹腔,与操作头连接后将 胆囊底部缝合的线环顶起。将II型操作头经IOmm鞘管置入腹腔,将针式操作杆在脐左 上方刺入腹腔,与操作头连接后将胃窦部和十二指肠球部向后下方推压,从而使胆总管 充分显露。由剑突下IOmm主操作孔和右锁骨中线5mm辅助操作孔即可完成胆道镜探查 和胆总管切口缝合(图11)。显露胆总管时也可用II型操作头在肝圆韧带右侧将肝脏向 上顶起。II型操作头前端较粗且表面有防滑纹,不易戳伤肝组织或在脏器表面上滑脱。实施例3:经脐单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通过脐窝切口并行插入两个鞘管, 分别插入腹腔镜和操作钳。于右下腹分别插入两根针式操作杆,在腹腔内连接操作头, 利用其推拨作用配合操作钳显露阑尾。用两根拨棒将阑尾夹持住,用操作钳将拨棒操作 头携带的结扎线穿过阑尾系膜(图12),并用操作钳和该带线拨棒将系膜结扎(13)。然 后经操作鞘管插入电凝勾或剪刀将阑尾系膜切断,在拨棒协助下用圈套器结扎阑尾根部 (14),最后完成阑尾切除。该法在腹壁仅显示两个针孔,脐窝切口隐匿不显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在腹腔镜下用于显露和打结的穿刺式多功能拨棒,其特征是由手柄、针 式操作杆和操作头组成,手柄与针式操作杆套入连接并通过螺栓与手柄的螺纹固定孔固 定,针式操作杆与操作头套入连接并通过操作杆上的环形凹槽和操作头连接孔内的环形 凸筋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拨棒,其特征是操作头由聚丙烯制作,呈圆柱 状,长4 8cm,直径3 5_,前部顶端呈半球形,其后依次为穿线孔和挂线槽,后部 中央有一纵行连接孔,长2 4cm,孔内设1 2个环形凸筋,后部末端外侧设一长Icm 的夹持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拨棒,其特征是操作头前部粗后部细,粗细移行 处呈圆台状,前部长2 4cm,直径8 10_,表面设网格状防滑纹,后部长2 4cm, 直径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拨棒,其特征是针式操作杆由实芯圆柱状不锈钢 制作,直径1.2 2mm,长25 35cm,一端为穿刺针尖,针尖后设1 2个环形凹槽, 另一端设手柄连接部,长3 5cm,呈2/3圆形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拨棒,其特征是手柄由不锈钢材料制作,其前部 呈圆台状后部呈圆柱状,前部中央有一纵行连接孔,长3 5cm,呈2/3圆形截面,在前 部有一垂直于连接孔并与连接孔相通的带螺纹固定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腹腔镜下使用的穿刺式多功能拨棒。该拨棒包括手柄、针式操作杆和操作头三部分。根据手术需要在腹部不同部位将连接手柄的针式操作杆穿刺进入腹腔,将操作头经其它鞘管送入腹腔后与操作杆尖端连接,从而通过推、拨、顶、拉来显露脏器与病变组织。操作头上可携带结扎线,在一把操作钳协助下能在腹腔镜下完成组织结扎。完成操作后可在腹腔镜下将操作头卸下并经其他鞘管取出。因操作杆很细,手术后在腹壁上仅显示一针孔。本发明配合普通腹腔镜手术器械可完成各种腹腔镜手术,包括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以及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等。
文档编号A61B17/94GK102018542SQ20091017631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4日
发明者田明国, 田杨 申请人:田明国, 田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