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从侧边触及眼睛部位的护目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44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从侧边触及眼睛部位的护目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目镜装置,特别是在水上运动项目中使用的运动眼镜,可以阻 止水、空气或其他杂物进入眼睛,同时使配带者在使用时可以触及眼睛部位。
背景技术
各种不同的护目镜装置被用来阻挡微小物体、液体或其他杂物进入眼睛。护目镜 装置,例如运动眼镜,被使用在包括水上运动和非水上运动的不同运动项目中。运动眼镜为 配带者在从事各种运动项目时提供保护,同时也让配带者能够清楚地看到周围环境。运动眼镜必须使其镜片具有防雾功能,能够让配带者在使用时保持清楚的视野。 另外,尤其对于水上运动项目使用的运动眼镜来说最好可以让配带者在使用时能够接触到 眼睛部位。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带在使用者面部的护目镜装置。该装置包 括一个镜架,该镜架包括一个前表面、一个后表面、一个带有底面的底部和一个带有顶面的 顶部。其中的镜架在其两侧还分别包括一个第一侧边和一个第二侧边,而且镜架除上述两 个侧边之外的部分与配带者的面部接触。另外,该装置包括一个与镜架的前表面相固定的 透明镜片,同时镜架的后表面与使用者的面部接触,同时通过一个固定部件使镜架与使用 者的面部绑定。上述固定部件在镜架的第一和第二侧边与镜架相连,并因此在镜架的第一 和第二侧边分别形成一个侧开口,使得在配带者面部和该装置之间形成一个空隙,可以使 配带者在使用时接触到眼睛部位。


以上简述的发明可以通过参照附图中所体现的具体实施例获得更为具体的描述。 但附图中所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因此并不只局限于附图的范围,所以本发明 将通过附图的使用并加以附加的特征和细节进行描述和解释。图1显示一个护目镜装置示范实施例的前视图。图2显示一个护目镜装置沿着图1中的平面9-9的切面图。图3显示一个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显示了在护目镜装置侧面通过侧面开口 处形成的一个空隙。图4显示一个护目镜装置示范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显示一个护目镜装置示范实施例的侧后视图。图6显示一个带有包括两个分开的带子的固定部件的护目镜装置示范实施例。图7显示一个护目镜装置可替代实施例的前视图。图8显示图7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大部分与配带者的面部紧密契合的运动眼镜在使用中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容易形 成雾。大部分已知的运动眼镜都包括一个防雾机械装置来提高眼镜在使用中的性能。但这 些防雾机械装置可能会经常运转不良,而且当应用于水上运动中使用的护目镜上时都是不 成功的。正如本发明的发明人所认识到的,运动眼镜,尤其是水上运动使用的运动眼镜,所 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在眼镜片与配带者面部之间的积水。大部分适用于水上运动的运动眼 镜不能阻止水进入配带者的眼睛,尤其是在那些水对面部冲击力显著增加的运动项目中, 如帆板、滑水、单人摩托艇等运动项目。当水进入运动眼镜的护目区域时,水就会停留在眼 镜与配带者面部契合的那一部分区域。运动眼镜,尤其是水上运动使用的运动眼镜,所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无法使配带 者在需要时可以进入到被保护的眼睛的区域。当外来物,如杂物或水,被卡在眼镜的护目区 域,而眼镜结构本身阻止了配带者接触到眼睛的情况下,清除这些外来物就会变得很困难。 对大部分在水上运动中使用的运动眼镜而言,在使用中当水被堵在眼镜的内部时,从眼镜 结构中清除积水,或者当眼睛接触水后想要擦拭眼睛会很困难。这一问题对于在咸水中从 事的运动项目显得尤为突出,因为咸水会对眼睛产生强烈的刺痛感。在所有现有的运动眼 镜的使用中,配带者必须取下眼镜来擦拭眼睛或接触到眼睛部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点,本发明提供了一个装置以阻止外来物,如水、空气或杂 物,进入配带者的眼睛,同时配带者在配带该眼镜时还可以接触到自己的眼睛。发明人还认 识到,特别是在如降落伞滑水或其他类似的水上运动中,护目镜需要阻止外来物进入眼睛, 但使用一个封闭的眼镜结构在潜入水下时阻止水进入眼睛既不必要也不理想,因此需要一 种改进的护目镜。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一个配带于使用者面部的护目镜装置,允许配带者 无须取下眼镜便可以接触到眼睛部位。该实施例允许从护目镜装置的两个侧边均可以进入 到眼睛部位。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一个镜架,该镜架包括一个前表面、一个后 表面、一个底面、一个顶面和一个中央部分。该镜架具有一个第一侧边和一个第二侧边,整 个镜架除上述两个侧边之外的其余部分与配带者的面部接触。上述镜架包括一个与镜架相 连的透明镜片,所述镜片从正前方向遮挡住配带者的眼睛。上述镜架还包括一个与其相连 的固定部件,使整个装置与配带者的面部相绑定,并且上述镜架的后表面与配带者的面部 相接触。该固定部件在镜架的上述第一和第二侧边与镜架连接,该连接方式使得在镜架的 所述第一和第二侧边分别形成一个侧开口。该发明装置与配带者面部相接触的方式使得 在配带者和该装置之间形成一个空隙,该空隙可以允许在使用该装置时可以触及到眼睛部 位。而且,上述固定部件与镜架相连接的方式不会阻挡住上述空隙。在一个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镜架的后表面被一个泡沫支撑的层面所覆盖, 该层面在所述镜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侧边的部分较厚并向所述镜架的中部逐渐变薄。在另 一个实施例中,镜片是可取下的,而且被镜架固定使得镜片和镜架之间形成一个空间;镜片 通过多个平头或隐蔽式不锈钢镙丝固定在镜架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固定部件包括一个 上方带子和一个下方带子,上方带子与第一和第二侧边在镜架的顶部或靠近镜架顶部的地 方与镜架连接,下方带子与第一和第二侧边在所述镜架的底部或靠近镜架底部的地方与镜架连接,并以此种方式将该发明装置与配带者的面部相绑定。在一个可替代的实施例中,所 述固定部件包括一个带状体,该带状体在两个末端均分为两股,该带状体的一个末端与镜 架的第一侧边相连,另一末端与镜架的第二侧边相连,并以此种方式将该发明装置与配带 者的面部相绑定。在一个更具体的实施例中,以上描述的镜架和配带者面部之间的空隙在1-6厘米 之间,取决于配带者的面部结构。在一个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空隙在2-4厘米之间, 取决于配带者的面部结构。现在来看附图,图1显示一个护目镜装置50的前视图。该装置包括一个镜架100, 该镜架包括一个前表面102和一个中央部分110(虚线)。与镜架100相连的是一个透明 镜片116。图1中还显示了镜架100的第一侧边112。图2显示了图1中的平面9_9的切 面图。如图所示,镜架100包括后表面104、带有底面106’的底部106和带有顶面108’的 顶部108。图2显示了镜片116嵌入镜架100的顶部108所定义的一个凹槽117中。镜片 116在底部106与镜架前表面102贴靠在一起。镜片116被例如多个镙丝120 (或其他合适 的紧固件例如,但不局限于,铆钉、别针、U形钉、榫钉等,或者可替换的可以使用粘合剂来代 替上述紧固件,而且上述紧固件和粘合剂也可以共同使用)与镜架相固定。图3是一个侧视图,显示了护目镜装置50的一个第二侧边114。与镜架100相连 的是一个固定部件118。固定部件118包括一个带状体130。带状体130包括一个第一分叉 端128a和一个第二分叉端128b。第一分叉端128a接近与顶部108相连,第二分叉端128b 接近与底部106相连。第一和第二分叉端128a和128b的作用在于不会封堵住护目镜装置 50和配带者面部121之间所形成的侧面空隙124a。图5显示了一个侧后视图,能够更好地 显示侧面空隙124a。侧面空隙124a使配带者119能够由此进入触及眼睛部位将眼睛上的 水擦掉。但是,护目镜装置50在与配带者面部接触的上边缘和下边缘是密封的。这样,护 目镜在防止猛烈的水花溅入眼睛的同时也阻止了在传统护目镜上出现的雾水的形成,并且 使配带者119无须取下护目镜装置50就可以清洁眼睛。图4显示了护目镜装置50的俯视图。从该图可以看出,镜片116的虚线部分通过 多个镙丝I20嵌入镜架100的顶部108。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将会希望通过本发明的教 导也可以使用一些其他的紧固件。在镜架100的后表面104上有一个垫层122。固定部件 118上的带状体130包括两个对应端175,177。更具体地,如图所示带状体130包含一个第 一带状部件131a和一个第二带状部件131b。带状部件131a和131b通过一个钩和圈物体 133固定在一起。在本文中,“接近”一词当使用在与底部结构有关时,(接近与底部相连)是指在中 心线X-Y轴(见图3)和镜架侧边底端之间的某处。“接近”一词当使用在与顶部结构有关 时,(接近与顶部相连)是指在中心线X-Y轴(见图3)和镜架侧边顶端之间的某处。图6显示了 一个替代实施例的护目镜装置600的侧视图。根据这一实施例,将装置 600绑定到配带者119的面部121的部件包括一个上方带子132和一个下方带子134,以此 来代替图1中所描述的带状体的两个分叉端。该替代实施例的重要一点在于上方带子132 在接近于顶面608的位置与镜架610相连,下方带子134在接近于底面606的位置与镜架 610相连。这种结构可以避免带子132和134封堵住在装置600和配带者面部121之间形 成的侧面空隙124a。
图7显示了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护目镜装置700的前视图,图8显示了该替代实 施例的俯视图。该实施例700包含一个镜架710,镜架710包括一个顶部702和一个底部 707,但缺少中央部分。实施例700包括一个镜片716,镜片716与顶部702和底部707都相 连。顶部702通过多个镙丝720与镜片716连接,在顶部702中间有多个垫片718,由此在 镜片716和顶部702之间形成一个通风空间725。请注意垫片718是可选择的,并且在底部 (未显示)和镜片716之间也可以加入。与镜片716后表面相连的是一个垫层722。本发明涉及的引用专利文件、公布文件和对比文件均以其整体形式包含在本发明 中以求最大限度的与本发明的教导相一致。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的示范和实施例 只是以形象阐述为目的,发明人愿意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以本发明为基础进行改动和变 化,这种改动和变化应当在本发明的精神及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配带于使用者面部的护目镜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镜架,所述镜架包括前表面、后表面、带有底面的底部、带有顶面的顶部,和中央部分; 所述镜架的两边分别为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镜架除上述两个侧边之外的其余部分与 配带者的面部接触,固定在所述镜架上的透明镜片,固定部件,用来将所述镜架与面部绑定,使得所述镜架的后表面与面部接触;所述固定 部件与所述镜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侧边相连接,并在所述镜架的第一和第二侧边分别构成 一个侧开口,从而在配带者面部和该装置之间形成一个空隙,允许在使用该装置时触及到 眼睛部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镜架的后表面包括衬垫,所述衬垫在所述镜架 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侧边位置较厚,并逐渐向所述镜架的中央部分变薄,其中在除第一和第 二侧边位置外,镜架衬垫与面部相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镜片可以被取下,并且被连接到所述镜架上, 在所述镜片和所述镜架之间形成一个空间;并且所述镜片通过多个平头或隐蔽式不锈钢镙 丝固定在所述镜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固定部件包括一个上方带子和一个下方带子, 其中上方带子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边在所述镜架的顶部或靠近顶部的地方连接,下方带子 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边在所述镜架的底部或靠近底部的地方连接,从而将该发明装置与配 带者的面部相绑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固定部件包括一个带状体,该带状体在两个末 端均分为两股,其中,该带状体的两个末端分别与所述镜架的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相 连,从而将该发明装置与配带者的面部相绑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空隙在1-6厘米之间,取决于配带者的面部结构。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空隙在2-4厘米之间,取决于配带者的面部结构。
8.—种配带于使用者面部的护目镜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镜架,所述镜架包括前表面、后表面、带有底面的底部、带有顶面的顶部,和中央部分; 所述镜架的两边分别为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固定在镜架上的透明镜片,其中所述镜片嵌入位于镜架顶部的一个凹槽中,并在镜架 底部与镜架前表面贴靠在一起,与镜架后表面相连的衬垫,其中镜架和衬垫被制做成衬垫在除第一和第二侧边位置外 与面部相接触;和固定部件,用来将所述镜架与面部绑定,使得所述镜架的后表面与面部接触;所述固定 部件包括一个带状体,该带状体具有相对的两个末端,每一末端分别具有一个第一分叉端 与所述镜架在接近所述顶面的位置相连,和一个第二分叉端与所述镜架在接近所述底面的 位置相连,从而在所述镜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侧边分别构成一个侧开口,在该处由镜架、衬 垫和固定部件形成在配带者面部和该装置之间的一个空隙,允许在使用该装置时触及到眼 睛部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空隙在约1厘米至5厘米之间,或者在两者之 间以每0.2厘米递增的所有值。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带状体包括第一带状体部分和第二带状体部 分,其中第一带状体部分与所述第一侧边相连,第二带状体部分与所述第二侧边相连,其中 所述第一和第二带状体部分通过一个钩子或圈的物体结合在一起。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镜片被多个紧固件与镜架相固定。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镜片通过粘合剂与镜架相固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披露的是护目镜装置的几个实施例,能够从侧边触及到眼睛部位,同时在其他方向保护住眼睛。该护目镜装置的几个实施例尤其适用于水上运动项目,因为其可以允许空气在配带者和该装置之间流通,由此避免了在镜片上形成雾。当水最终进入到配带者和该装置之间而影响到配带者的眼睛时,配带者可以通过侧边来擦拭眼睛,而无须取下该护目镜装置。
文档编号A61F9/02GK101991481SQ20091022149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5日
发明者阿曼·海达亚特 申请人:阿曼·海达亚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