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伤和烫伤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6229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烧伤和烫伤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治疗烧伤和烫伤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烧伤、烫伤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多,虽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烧伤药有很多种,其主要 功能多是活血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使用虽也方便,疗效也明显,但大多都只适用于小 面积的轻度烧伤,不适用于大面积烧、烫伤,且对于大面积烧、烫伤而言,使用市场上销售的 一般的烧伤药烧、烫伤创面容易残留疤痕,而且治愈时间较长,同时用药后创部止痛效果也 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各种程度烧、烫伤的中药配方,该配方能克服现有 的烧、烫伤药物在治疗时容易残留疤痕、治愈时间长以及止痛效果不理想的不足,治疗效果 好,且既适用于轻度、中度和重度烧、烫伤,又适合大面积烧、烫伤。该中药配方以地榆、枯 矾、桅子、黄柏、冰片等中药和香油为原料,将所选中药加工成粉状后同新鲜植物油均勻混 合制成。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烧伤和烫伤的中药配方,其特征 是由桅子、地榆、枯矾、黄柏、丹皮、血余炭、白芨、冰片、合欢皮9味中药按照桅子8-12份、 地榆8-12份、枯矾10-15份、黄柏8-12份、丹皮7-13份、血余炭5-10份、白芨10-15份、冰 片10-15份、合欢皮8-12份的重量比与香油均勻混合配制而成。其主要制作过程为将桅 子、地榆、枯矾、黄柏、丹皮、血余炭、白芨、冰片、合欢皮9味中药研磨成粉状,用150目筛网 过筛后装入洁净的容器中与缓缓倒入的香油一起不停地搅拌至糊状即可使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止血止痛效果好,用药后几分钟,创面即可止血止痛;治疗 时间短,经长期试用一般轻度烧、烫伤用药三至五天即可痊愈,中度烧伤七至十天可痊愈, 重度烧伤十五至二十天均可治愈,有效率和治愈率均为100%。使用方便,杀菌消炎,去腐生 肌,能有效防止和控制创面感染和交叉感染,且无任何不良副作用;治愈后创面不留疤痕等 功效和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烧伤和烫伤的中药配方,主要由桅子10份、地榆2份、枯矾15 份、黄柏10份、丹皮12份、血余炭8份、白芨12份、冰片15份、合欢皮10份按上述方法制 成。使用时根据患者受伤面积的大小,取出适量糊状成品药涂于患处,一日三至四次,涂药 后能够立即止痛,并且使淋巴液及体液渗透明显减少,从而有效减少脱水现象。经过对数千 例轻重烧伤患者治疗,没有发现一例患者发生感染,全部治愈,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减轻了 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烧伤和烫伤的中药配方,其特征是由桅子、地榆、枯矾、黄柏、丹皮、血余 炭、白芨、冰片、合欢皮9味中药按照桅子8-12份、地榆8-12份、枯矾10-15份、黄柏8_12 份、丹皮7-13份、血余炭5-10份、白芨10-15份、冰片10-15份、合欢皮8_12份的重量比与 香油均勻混合配制而成,其主要制作过程为将桅子、地榆、枯矾、黄柏、丹皮、血余炭、白芨、 冰片、合欢皮9味中药研磨成粉状,用150目筛网过筛后装入洁净的容器中与缓缓倒入的香 油一起不停地搅拌至糊状即可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烧伤和烫伤的中药配方,其特征是中药成分最佳 配比为桅子10份、地榆2份、枯矾15份、黄柏10份、丹皮12份、血余炭8份、白芨12份、 冰片15份、合欢皮1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各种程度烧、烫伤的中药配方,该配方能克服现有的烧、烫伤药物在治疗时容易残留疤痕、治愈时间长以及止痛效果不理想的不足,治疗效果好,且既适用于轻度、中度和重度烧、烫伤,又适合大面积烧、烫伤。该配方的特征是由栀子、地榆、枯矾、黄柏、丹皮、血余炭、白芨、冰片、合欢皮9味中药按照栀子8-12份、地榆8-12份、枯矾10-15份、黄柏8-12份、丹皮7-13份、血余炭5-10份、白芨10-15份、冰片10-15份、合欢皮8-12份的重量比与香油均匀混合配制而成。治疗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为100%。使用方便,杀菌消炎,去腐生肌,能有效防止和控制创面感染和交叉感染,且无任何不良副作用;治愈后创面不留疤痕等功效和优点。
文档编号A61K33/06GK102068614SQ200910230939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9日
发明者史海霞 申请人:史海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